《心經》最後一句話給我們傳遞的是什麼?

2021-01-08 一隻修行的老鷹

文/一隻孤獨的老鷹

生活百味雜陳,世界其實很美好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家都多多少少接觸過,有的人能默誦,有的人會讀,有的人能理解其中的大意,的確常念此經心性會得到清淨,智慧能得到提高。在《心經》中的最後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最後這句話是一句咒,「咒」一般不會翻譯成漢語,而是直接用梵語來表示,這樣念出來才會更有力量,效果會更好,如八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這些咒只有明白其中的意思念出來才會有功效,得到佛法的加持。如果只會念而不知其意,那麼就只有念誦的功德。

揭諦揭諦,意思是去吧去吧;波羅揭諦,意思是登上彼岸去吧;波羅僧揭諦,意思是我們一起去吧;菩提薩婆訶,意思是迅速得到智慧。

你所貪戀的都是虛假的,無常的,不如從這裡出發,我們一起登上蓮花彼岸,獲得圓滿智慧,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在時刻提醒我們人生苦短,莫被眼前的娑婆世界所迷亂,障礙住本自清淨的心性。這是多麼的慈悲,無比殊勝啊!

在生活中當我們為了某個人,某件事而生氣發怒苦惱時,就要立馬意識到這些人和事都是無常的,如曇花,如夏蟲,如白駒過隙,匆匆而過,如果自己有智慧就沒必要為此擾亂心情,我們眼前看到的是人,是物,若是放到宇宙中,這些人和物便都是一粒粒分子原子,當然這些分子原子還可以繼續分,分到無限小,這是在科學層面看待這個問題,然而科學技術在人類發展的長河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一下子就研究的明明白白。

歸根到底,我認為還是提高智慧是一切的根本,智慧不是聰明,智慧是看得透,悟得深,我們每個人都具足智慧,只是累世的業障把我們給迷住了,看不清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所以要修行,要消去業障,慢慢地打開自己的本有清淨心,菩提心。唯有如此,我們便遠離了顛倒夢想,無有恐怖,心無掛礙了。因為一切都是緣生緣滅,了去緣便得無上正覺。

相關焦點

  • 《心經》最後的咒語是什麼意思?能翻譯嗎
    《心經》是學佛人都熟悉的經典,因為文字少,很適合背誦。《心經》最後,觀音菩薩說了一句咒語做總結: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有一種說法,說咒就只能譯音,不能譯意,知道是什麼意思就不靈了,這個說法是個誤解。為什麼呢?
  • 《心經》最後一句咒 是什麼意思?
    《心經》裡的咒子「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心經》裡講的「揭諦揭諦」就是下士道修法,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揭諦揭諦」,就是斷煩惱證解脫。怎麼樣斷煩惱?「受用無厭一切眾苦門」。「正知正見大大不放逸」,曉得世間的享福將來會受大苦的,這是正知。第二個要有正見,我不能光為自己,要專心為眾人,這個「見」這正見。這樣的正知正見隨時隨地也不放逸,就是要斷煩惱證解脫,叫「波羅揭諦」,到彼岸。
  • 《心經》到底講述了什麼?
    《心經》全文只有260字,篇幅在諸多佛經中,是比較短的。但是其內涵非常博大,涵蓋了所有佛經的修行要旨。比如裡面談到了空、談到了色、談到了五蘊、談到了咒頌等等。對於修行的人來說,這麼多的內容被「壓縮」在裡面,想要理解起來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那麼,《心經》到底講述了什麼呢?
  • 心經解釋:念心經對修行的影響是什麼
    念誦心經能讓我們的內心更加開闊,也能讓我們用智慧面對生活。如果你能經常讀誦心經,明白心經說了什麼,就會發現其實,修行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心經告訴我們一切事物因因緣和合而成,緣去緣散都是因緣,所以事物都是不固定,每分每秒都在發生變化,我們眼睛看到的一切,都是不真實的。
  • 心經解釋:什麼時候讀心經最好
    只要師兄是用心的讀誦心經,那麼什麼時候都是可以讀心經的,但師兄一定不要打擾到其他人工作或者是休息,不然我們的修行還是沒有效果的,而且還會造成業障出現,接下來,我們也一起去了解一下讀心經的禁忌吧!念誦心經前最好洗下手,這樣恭敬一些。念誦心經前念一遍開經偈。念誦時心要儘量靜下來,多動善念。因為一念善意即是菩薩。然後可以全文念誦,也可以每念9遍心經,加念21遍心咒。
  • 《心經》常識:什麼人適合讀心經
    心經是什麼人都能讀的,它能教導人們怎麼去為人處世,能讓我們知道怎麼去修行。如果你能經常讀誦心經,不僅能發現自己的心靜了,煩惱也更少了。讀心經可以使人增長見識,領悟為人處世的道理。讀心經還可以「養性靈」,這種好處,則非品讀經典而不可得。
  • 《心經》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底是什麼意思?
    《心經》在佛教界廣為流傳,除了因為它短小的內容,容易被人們所記住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它所包含的義理,極其的深刻。有的人說,《心經》的每一句話,都包含著無上的義理,是修行人不可多得的一部深奧佛典。很多人看不懂《心經》,但是很喜歡研究它。甚至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想弄明白其中的一句話。對於不修行的人來說,要真正地弄明白,確實很難。因為佛經本身就是指導人們用以修行的。只有修行的人,才能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因緣下,明白它其中的真正涵義。
  • 《心經》釋疑:抄心經最後如何落款
    抄寫心經不一定是需要寫落款的,但是有的人可能想寫完了心經之後送給別人,所以在抄寫心經以後,就想知道怎麼落款。當你在寫落款的時候,可以參考下文去寫。落款建議:XX雅正 惠存 X年X月X日 XX敬書 鈐印寫心經之後,你寫上名字和日期也就可以了。但是你寫心經,不能隨意,要知道準備什麼,才能讓自己修持心經的效果更好。
  • 《心經》中,「空」的本意到底指的什麼?
    眾所周知,《心經》是一部關於講述「真空妙有」的佛經。雖然《心經》篇幅短小,但對於佛家講空的實質,闡述得淋漓盡致。作為佛家修行的人,一定要理解空的本意。在《心經》中,空的本意,是在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之後出現的。那麼在《心經》中,空的本意到底指的什麼呢?
  • 心經解釋:心經是什麼意思
    心經的內容是對空的多角度做出的解釋,也是一部引導我們能夠多角度思考問題的佛學經典,而且心經的思想也是對般若的智慧做出的解答,同時心經還是般若智慧精華的集合體,如果我們領悟了心經,就可以理解大部分佛學。即無上的菩提果位。
  • 佛教:常誦《心經》,有什麼好處?
    一句話,《心經》確實是般若的核心,也是佛法的精要!因此,常誦《心經》,是非常有用的,因為它概攬了一切佛法的精髓。那麼,常誦《心經》,有什麼好處呢?其實《心經》跟其它的經書有很大的不同,儘管每一部經書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但是對於《心經》來說,按照高僧大德們的教導現歸納,常誦《心經》,可以破三障,即報障、業障、煩惱障。
  • 《心經》解釋:什麼人不適合念心經
    念誦心經沒有任何限制,只要自己是真心想誦讀心經了,什麼人都可以。但是我們在讀誦心經的時候,要知道用什麼方法,這樣對我們自己才會是最好的。如果我們在讀誦心經的時候,想要體會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參考下面的方法讀誦心經全文。
  • 《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什麼意思?真懂的人並不多
    《心經》雖然只有260個字,但卻是大乘佛法當中,最重要的一部佛教典籍,《心經》的譯本很多,但流傳最廣的,還是玄奘法師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現存的《心經》譯本:第一、法月所譯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二、般若、利言等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三、智慧輪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四、法成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五、敦煌發現譯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六、宋代施護所譯的《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 心經賞析:心經278個字
    心經中有多少字?這個問題有些剛剛開始修行心經的師兄是想要去詳細的了解,因為有些師兄表示心經278個字,其實心經全文只有260個字,雖然經文不多,但是其中的內容還有很多的,所以師兄一定要用心的去體會,這樣我們也可以知道修行心經的作用是什麼,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去簡單的了解念誦心經的方法是什麼吧!
  • 學佛要讀《心經》嗎,《心經》在講什麼?
    《心經》是闡述大乘佛教的空和般若思想的經典,經文結構是佛與舍利弗之對談,其來源出於《大般若經》。《心經》可以說是般若經600卷的濃縮精華,《心經》最後的咒文則出自於《佛說陀羅尼集經》第三卷,也就是說《心經》是由般若經的精髓,外加密咒真言,合併在一起。
  • 心經:什麼時候可以念心經
    任何時候都可以念誦心經,只要我們用心和虔誠態度的念誦心經就能在任意的時間念誦,而且念誦心經也可以使我們的內心得到清淨,讓我們對世事有更多的理解和解答,還可以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安寧。佛法修行成就道業,需從修身做起。
  • 心經賞析:梵文心經讀誦的方法是什麼
    讀誦心經的時候不要想很多,要用自己內心的力量去體會,這樣才能逐漸明白心經的意思。當我們在讀誦梵文心經的時候,雖然不能明白經文的意思,但只要用心去領悟,那麼對我們也是有幫助的。而且念誦心經不分是梵文還是漢語,只要自己認真去修持。那麼效果就會很好。
  • 《心經》講述了如何修,也能度「苦厄」,它究竟是什麼?
    《心經》作為佛教中幾大經典之一,無論是修行的人還是一般人都是非常喜歡誦讀的,心經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百字,卻是講到了修行的次第、五蘊和因緣等等,幾乎涵蓋了佛教中所有的經文,是佛教所有經文的總綱。很多人以為心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心咒。
  • 《心經》解釋:心經全文繁體毛筆
    心經的版本是有很多種的,而且修行心經的方法同樣也是,那麼師兄在修行的時候,就是能夠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版本的方法。有些師兄在修行的過程中,是選擇心經全文繁體毛筆修行,這樣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師兄在抄寫心經繁體全文的時候,一定要知道有什麼禁忌,這樣抄寫心經的效果才會更加的好。
  • 心想生:《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道破宇宙核心
    這260個字的《心經》,達摩祖師也說過一句話,他說:若不見性,說得三藏十二部經教,儘是魔說。什麼意思呢?如果我給你講《心經》,我沒有明心見性,我此刻給你講這個《心經》,我就是魔,就這麼簡單,這是達摩祖師原話。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儘是魔說。所以這個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