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聶琳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當地時間6月2日宣布對多個貿易夥伴的數字服務稅發起「301調查」,包括歐盟、英國、奧地利、捷克、義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巴西、印度和印度尼西亞。
數字服務稅是指對大型科技公司的某些數字產品徵稅,比如軟體程序、音樂、視頻或者用戶從網上下載的其他一些電子文件。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數字產品在人們生活中的參與度越來越高,很多科技公司通過向用戶提供這類產品和服務而獲取收入。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出的警告表明了(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意在向OECD施加更大壓力,要求其迅速向美國所希望看到的方向發展。」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駐美國的高級分析師大衛·利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對CNBC表示。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近年來一直試圖讓美國、法國等成員國就數字稅問題達成一致,並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出臺一份讓各方都滿意的數字稅方案。
美國在今年年初時表示,如果該方案允許各國自願對科技公司徵稅,而非強制性徵稅,美國政府就會支持數字稅。這一表態引發了法國官員的批評,因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幾乎都是美國公司。
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資深行業分析師德克斯特·提利恩(Dexter Thillien)對CNBC稱,如果美國繼續推動自願徵稅,那麼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就很小。
法國是全球首個就徵收數字稅進行立法的主要經濟體。2019年7月,法國政府通過了這項法律,宣布將對全球年收入在7.5億歐元以上、在法國年收入2500萬歐元以上的公司徵收相當於銷售收入3%的數字服務稅。不過,因美國威脅將對法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法國政府決定將數字稅的實施日期推遲到2021年。
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上個月表示,無論國際社會能否就數字稅達成一致,法國都將對大型科技企業徵收數字稅。據路透社報導,勒梅爾說,數字稅從未像現在這樣合法和必要,因為,科技公司在新冠病毒危機期間的表現比大多數公司都要好。
勒梅爾還批評了美國因其他國家徵收數字服務稅而威脅實施貿易制裁的做法,他說,這與美國呼籲七國集團在其他問題上團結一致的立場相衝突。
此外,歐盟委員會日前也呼籲成員國對大型科技公司徵稅,作為經濟困難時期一項增加財政收入的舉措。歐盟委員會此前表示,科技公司在歐盟的平均有效稅率為9.5%,而傳統企業的實際稅率為23.2%。
據法國媒體報導,法國數字稅將適用於大約30家國際科技巨頭,其中17家來自美國,預計每年將給法國帶來5億歐元的財政收入。
「301調查」指美國《1974年貿易法案》第301條,該條款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對他國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發起調查。如果調查結果顯示相關國家對美國存在「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美國貿易代表將建議總統對相關國家實施單邊制裁。
如果此次調查結果成立,美國將對上述10個國家的輸美商品加徵關稅,這無疑將加劇原本就已緊張的國際貿易局勢,並給全球經濟復甦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世界貿易組織(WTO)4月發布的最新一期年度貿易統計和展望報告稱,受貿易緊張局勢和經濟增長放緩影響,2019年,全球商品貿易額下降0.1%。在新冠疫情的巨大衝擊下,2020年,全球商品貿易額預計將下降13%至32%。WTO認為,2021年全球貿易有復甦的可能,但也存在不確定性,其最終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疫情持續時間和各國抗疫政策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