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協作辦學全覆蓋 普陀離島學校教學質量不比城裡差

2020-12-14 瀟湘晨報

實現城鄉協作辦學全覆蓋 連續三年對離島學校投入過億

普陀離島學校教學質量不比城裡差

位於普陀蝦峙島的蝦峙學校,是普陀區最「迷你」的一所海島小學,全校僅有35名學生,卻配備了12名教師,音體美專職教師齊全。

別看學校不大,生源不多,但蝦峙學校卻是一所實實在在的省標準化學校,校內35名學生分布在不同學段,沒有開展複式教學。蝦峙學校還開闢漁網編織教室、書法教室、空中課堂錄播教室等多個專用教室,並收集各類海洋生物標本,全力打造海洋特色學校。

同是離島學校,六橫中心小學也有一批深受孩子們喜愛的特色課程。校園足球、書法特色、銅管樂隊、鄉村少年宮等一系列辦學特色早已在這裡落地生根。學校曾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浙江省藝術特色學校。校長林嶽平認為,雖然學校辦在海島上,但教學質量一點兒都不能比城裡的學校差。

離島學校地處偏遠、生源少、流動性強。近年來,普陀區提出離島學校「培優」思路——打造優質均衡有溫度的海島教育,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學校建設,離不開資金投入。2017年至2019年,普陀區及相關鄉鎮兩級政府連續三年對離島學校投入過億,生均公用經費比城區上浮25%。現在,普陀轄區所有離島學校建有常態化錄播或雲錄播教室,部分學校還建起了創新實驗室,辦學環境條件甚至超過個別城區學校。

除了加大資金投入,普陀區還推出多種形態的共建共享,讓城區教育與海島教育「交相輝映」。

目前,東港中學與桃花鎮中心學校初中部開展一體型城鄉共同體,每名教師立下「軍令狀」:評高級職稱必須得有桃花島支教經歷,退休前三年要到桃花島工作。東港中學160多名教師,11名常年在桃花島支教,形成老中青「三代同堂」的合理梯隊。平時,兩校教師的集體備課、試教課漸成常態。

「區裡對我們捆綁考核,一體型辦學是實打實的。」東港中學校長李忠介紹,這些年桃花島初中教學質量上升很快,與城區學校的差距在迅速縮小。

城鄉互助共同體、微教育聯盟、同步課堂城鄉結對……如今,城鄉協作辦學的觸角幾乎伸到了每一所普陀區的離島學校,一項項實招都「開花結果」。近年來,普陀區離島學校被評為「浙江省精品課程」,多個課題省、市立項。普陀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轄區的離島學校將以「五育並舉」為改革導向,提升課程、課堂的質量,為海島孩子創造質量更優的教育。

【來源:舟山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普陀暑期完成辦學條件提升改造 26所學校硬體設施提升,16所學校...
    近日,記者走進普陀二中運動場,只見場地內鋪上了全新的塑膠和草皮,幾名工人正在對草皮進行養護處理。原先,普陀二中的塑膠跑道已使用了十年,老化嚴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區教育局投入約350萬元,對普陀二中整片運動場約14000平方米場地完成了改造。
  • 上海城鄉學校攜手共進...
    服務新城新校,實現高起點辦學奉賢區金水苑中學位於奉賢新城核心區,開辦於2015年9月,青年教師比例較高,教師隊伍培養和學校文化凝聚都是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2017年9月以來,接受了晉元高級中學的精準委託管理後,學校文化建設和綜合辦學水平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逐漸成長為奉賢新城內辦學質量較好的學校。
  • 讓鄉村小規模學校小而優(人民眼·振興鄉村教育)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表示,受歷史、現實、地理等多方面因素制約,這兩類學校仍是教育的短板,存在辦學條件相對較差等問題,迫切需要進一步全面加強建設,提升育人質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 內蒙古赤峰市全面改善農牧區中小學辦學條件
    近年來,各地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質量與教學設施提升工程。2014年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貫徹實施「全面改薄」工程、2016年實施「農村牧區中小學辦學條件提升」工程,改善了農村牧區師生的生活學習條件,助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教育公平,當地中小學哪些方面有了改善?現狀如何?請看記者調查。
  • 用信息化解決城鄉學校體育教學差距只是「看上去很美」
    針對因地區、城鄉、校際辦學條件、師資隊伍的差異,會不會導致學生體育成績懸殊的質疑,雲南省教育廳辦公室主任李光洪回應說:「我們在考試中設置了可選項,供學生結合實際自主選擇,比如,遊泳不是必測項,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開展,沒條件的可以替代。」「其次,針對鄉村學校體育教師緊缺,且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省裡已經在建設覆蓋到『班』的高速光纖網絡,用信息化來解決差異化。」
  • 「精準委託」優化郊區學校,上海再啟「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
    2017年9月接受了上海市晉元高級中學「精準委託管理」,綜合辦學水平提升,成為奉賢新城內辦學質量較好的學校。如今,郭春芳見證著女兒李菲兒在「金水苑中學」的三年變得更自信、好學,當初的選擇完全正確。金水苑中學的學校少年宮開展的中國鼓特色課程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
  • 榮昌區採取「1+X」措施推進中小學集團化辦學
    將榮昌中學整體委託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管理,著力突破高中教育質量瓶頸。將原寶城中學、峰高中學改為榮昌中學寶城校區、峰高校區,新建黃金坡校區,交由榮昌中學管理,形成「1+3」民大附中榮昌中學教育集團。充分利用民大附中資源,在學校管理理念、課程建設、學科競賽、教研科研、隊伍建設等方面逐步融入民大附中教育集團,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 重慶市榮昌區採取「1+X」措施推進中小學集團化辦學
    將榮昌中學整體委託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管理,著力突破高中教育質量瓶頸。將原寶城中學、峰高中學改為榮昌中學寶城校區、峰高校區,新建黃金坡校區,交由榮昌中學管理,形成「1+3」民大附中榮昌中學教育集團。充分利用民大附中資源,在學校管理理念、課程建設、學科競賽、教研科研、隊伍建設等方面逐步融入民大附中教育集團,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 華東師大二附中普陀校區「強勢回歸」,今秋招收首批高一新生
    4月10日下午,普陀區和華東師範大學合作舉辦華東師大二附中普陀校區籤約儀式舉行,雙方籤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及合作事項備忘錄。此次籤約標誌著普陀區與華東師大新一輪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落實邁出了堅實一步,也標誌著雙方合作辦學實現了從學前到高中教育育人體系的全覆蓋。普陀區和華東師範大學合作舉辦華東師大二附中普陀校區籤約儀式現場。
  • 普陀這所「老師」的專業發展學校到底有何...
    學校教學質量穩定,在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情況下,畢業班質量均處於區領先地位,學校辦學質量受到社會認可,為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確定發展規劃,加強組織管理,發揮機制效應學校將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工作列入校十三五規劃的重點項目,將學校發展與教師發展緊密相聯、同步推進。
  • 普陀這所學生規模最大的學校是如何華麗變身的?帶你揭秘→
    晉元高級中學附屬學校如今共有三個校區,是普陀區學生規模最大的學校。2002年,學校由上海市首批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晉元高級中學承辦,承辦18年以來,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社會聲譽不斷改善。晉元附校的華麗轉身成為了普陀推進區域教育集群發展的縮影。
  • 上海市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成效明顯 優秀率58%
    服務新城新校,實現高起點辦學奉賢區金水苑中學位於奉賢新城核心區,開辦於2015年9月,青年教師比例較高,教師隊伍培養和學校文化凝聚都是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2017年9月以來,接受了晉元高級中學的精準委託管理後,學校文化建設和綜合辦學水平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逐漸成長為奉賢新城內辦學質量較好的學校。
  • 雁塔區計劃三年新建14所學校 實現全區「名校+」全覆蓋
    西安網訊:在今天(3月30日)下午召開的西安市公辦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作發布會上, 雁塔區區長趙雷表示,雁塔區計劃三年新建的14所學校,10所已經全面開工,其中1所主體已竣工。  為足額保障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學位需求,雁塔還計劃增建學校3至5所;目前,1所已開工建設,1所正在選址。
  • 鹽城鹽都區全力推進農村學校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近年來,鹽城市鹽都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提升農村教育保障水平的相關要求,堅持政府主導,強化統籌規劃,深化教育改革,改善育人環境,提升服務能力,實現了農村學校的升級迭代。堅持城鄉一體,辦學條件一樣優大岡初中是鹽都的一所鄉鎮初中。
  • 舟山普陀學校推廣積極心理教育有成效
    家住舟山普陀的小學生小麗(化名),因難以接受父母離婚、母親即將再婚的事實,導致情緒低落,執拗地認為「如果自己當初乖巧一點,父母就不會離婚」。普陀區將青少年學生積極心理教育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工作納入育人工作重點,構建全方位立體網絡、優化各級考核評價體系、拓寬教育教學有效模式、關注教育親子輔導,努力提升學生的復愈能力、幸福感和學習能力。該區被省教科院確定為「浙江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示範區」。普陀各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一校一品」創建,取得了一定成果。
  • 52個貧困縣學校實現網絡全覆蓋
    未來網北京12月1日(記者 張冰清)「優質教育資源信息化的學習環境和網絡全覆蓋目標基本上實現。52個貧困縣已實現了學校網絡全覆蓋,99.7%的學校實現了百兆帶寬。」在今天上午教育部召開首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科學技術司一級巡視員高潤生答記者問時表示。
  • 上海市啟動第二輪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第一輪優秀率達58%
    根據上海市教育評估院的評估結果,第一輪計劃的42個精準託管項目和34個互助成長項目合格率達到100%,優秀率達58%,76所郊區學校在學生發展、教師成長和學校辦學方面都取得了進步。上海市教委基教處副處長周勤健介紹,第二輪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涉及郊區學校66所,總體呈現向五大新城、大型居住社區傾斜的特點,將聚焦抓好受援校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建設以教學質量為核心的評估體系、做精做細過程管理和指導三項重點,內容既包括學校全方位提升的精準委託管理,又有聚焦單個關鍵項目的互助成長項目;時間上由原來的2年變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