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馬上就是國慶節了,在很多慶祝國慶的文章中,都不約而同提到了一句話,我們靠著小米加步槍,打敗敵人解放了全中國。這句話說得多了,大家對「小米加步槍」也就習以為常了,但卻沒有人想過「小米加步槍」到底是什麼槍?
身上背著小米,手中握著步槍
「小米加步槍」到底是什麼?多年以來很多人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小米加步槍是一種叫做「小米加」的步槍。
甚至有人認為「小米加步槍」就是動漫《機動戰士高達》裡的一種名為米加粒子步槍的武器,這種武器發射粒子束,號稱威力頂的上戰艦主炮。
網友惡搞我軍有「高達」
更有有才的網友煞有介事地編寫了「小米加步槍」的詞條解釋:小米加步槍(小型米加粒子步槍),一種在8年戰爭階段,通過未知技術渠道被秘密發展出來的小型單兵米加粒子武器。
敵後根據地的技術工程師們很巧妙的將從「未知渠道獲得的」微型核聚變反應爐以及米諾夫斯基粒子冷凝器內置在槍託內,並使用二戰時期現役步槍的外觀進行改造,比如最常見的三八式步槍、中正式步槍,甚至還有很罕見的漢陽造外觀改裝型。
網友惡搞的高達參加渡江戰役
以上這些介紹聽起來挺唬人,其實只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小米加步槍根本不是什麼超時代武器,上面這些只是網友的惡搞罷了。
而軍武菌小時候,更是曾以為小米加步槍是發射小米的步槍,而「加步槍」的「加」字顯然來源於「加農炮」。當年軍武菌一直感慨我軍太強大了,根本不用生產子彈,直接種小米就行了,又能吃又能當武器,簡直無敵......
這也能當子彈?
佩服小時候的想像力
事實上,小米加步槍根本不用做更多解讀,只是字面意思上的小米和步槍罷了。小米加步槍的較早出處是在解放戰爭初期,我黨警告美國:「現在我們有的是小米加步槍,你們有的是麵包加大炮。你們愛撐蔣介石的腰就撐,願撐多久就撐多久。不過要記住一條,中國是什麼人的中國?中國絕不是蔣介石的,中國是中國人民的,總有一天你們會撐不下去!」
美國援助國民黨大批火炮
最終大部分都被凱申物流送給了我軍
由此可見,「小米」相對的是「麵包」,「步槍」相對的是「大炮」,小米加步槍是一種抽象的說法,代表中國人民雖然補給缺乏、武器低劣,但不怕強敵、死磕到底的亮劍精神。
中國軍人靠的就是這種精神
打敗了無數強敵
小米就是常見的小米,當時的陝北相對乾旱少雨,一些嬌貴的莊稼很難種活,而中國傳統農作物小米耐旱、不挑地,在比較貧瘠乾旱的土地上仍然可以保證一定的產量,因此成為我軍的主要軍糧。雖然口感不如小麥水稻,但在那個年代有口吃的也就不錯了。
直到50年代初,很多地方還是糧本位
「XX斤小米」還是最典型的結算方式
而步槍指代的可就多了,在中國當時最常見的,莫過於七九步槍、三八步槍和莫辛納甘步槍了。
當年國內輕武器稱呼雜亂
七九步槍泛指7.92毫米口徑步槍
這裡所說的七九步槍,可不是建國後的79狙擊步槍,而是發射7.92毫米毛瑟彈藥的各種德系步槍及其國內各種仿製版本的統稱。
老套筒槍管的套筒非常明顯
最早的七九步槍是德國1888委員會步槍,最初為張之洞在湖北建立的湖北槍炮廠生產,因為槍管外部有一套筒,因此又稱「老套筒」。
這麼說也沒毛病
1904年,漢陽兵工廠對老七九步槍進行了改進,外觀上最顯著的特徵是去掉槍管外部套筒;又進一步改進,增加槍管上護木,將直立式表尺改為固定式弧形表尺,並開始大量生產,國內又稱之為「漢陽造」。
不過背快慢機的老李就看不上漢陽造
30年代,中國取得了1924年式毛瑟步槍的技術資料,這種步槍和98k很像,經過鞏縣兵工廠的仿製,定型為中正式步槍。
雖然這些步槍各不相同,但因為都發射7.92毫米毛瑟子彈(也分圓彈和尖彈),被喜歡給外國槍械起外號的國人統稱為七九步槍。這些七九步槍出處不一、規格不一,質量參差不齊,但是數量龐大,分布也很廣,曾是紅軍時期和抗戰時期,被紅軍和八路軍廣泛使用的步槍。
七九步槍撐起了中國抗戰的半邊天空
三八步槍自然不必說,不論是軍閥混戰時期中國進口,還是抗日戰爭中被八路軍繳獲,三八步槍在八路軍中一直有著不小的數量,甚至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為了簡化後勤,解放軍甚至有了統一裝備三八步槍的日械師。
扛著三八步槍戰利品的八路軍戰士
除此之外,抗戰時期中國的步槍還有不少莫辛-納甘步槍,這種步槍在中國被稱為「水連珠」,早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蘇聯就曾提供給中國數萬支莫辛納甘步槍,八一起義中的部隊就有一些使用莫辛納甘步槍,這些莫辛納甘伴隨著工農紅軍的建立,走過了漫漫長徵路,打贏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一直到朝鮮戰場仍然是人民軍隊手中的殺敵利器。
史迪威將軍衛兵配備的莫辛納甘步槍
可見,小米加步槍,體現的是人民軍隊戰時的條件艱苦,沒有條件也要戰鬥到底的堅強品質,敢於犧牲的精神。雖吃的是粗糙的小米用的是老步槍,但依然不能阻止戰士們決戰到底的信念,就是憑藉這些簡陋的裝備,人民軍隊用精神和肉體戰勝了堅船利炮,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祖國和平,和平年代來之不易,在建國70周年之際,向他們致敬!
泥潭匍匐徒手秒撕臉盆
95後舞蹈老師變身特戰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