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投降!印士兵四槍打死長官,15發步槍子彈已經上膛

2020-12-26 全球防務看點

印度軍隊又出事了。

據海外網10月12日報導,在當地時間10號的時候,一名印度國防安全部隊士兵突然開槍打死了他的指揮官,隨後帶著他那把上了膛的步槍繼續潛藏在作案地點,拒絕投降。

這起事件具體發生在印軍的一處軍工廠,當天這位名為沙卡·辛格在其指揮官發生激烈爭吵後,使用服役配發的步槍連開四槍,導致這位指揮官當場身亡,隨後辛格帶著步槍繼續藏匿在工廠內。

怎麼說呢,感覺在印度當軍官真的是個高危職業,動不動就會被其他士兵打死。不說遠的,就最近幾個月吧,7月6日,一名印度士兵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和自己的長官發生口角後,開槍直接將他打死,然後自殺;8月4日,同樣有兩名印度軍官被開槍打死,再到最近這位印度軍官被士兵開槍打死,這麼算下來在三個多月內印度就發生了至少三起士兵開槍打死長官的事情,而且這一次事件比前幾次都要惡劣得多。

根據報導透露的消息,這位士兵在警方以及其家人多次勸降後,仍然表示拒絕,甚至直接將手機給關機了,看得出來是不打算活著出去了,而他的步槍裡至少還有15發子彈,沒準後續還會給印度安全部隊造成更大的損失。

對於這起突發事件,印度官方還沒有給出什麼解釋或調查結果,按照以往慣例,估計還是會說是因為家庭或心理原因,確實,最近印度士兵的心理壓力很大,不僅有士兵打死長官的事情,往前看的話,直接開槍自殺的事件也不在少數,甚至還有因為手機被沒收而開槍打死長官的例子。有些人會說,軍隊中士兵自殺或是因不滿上級而產生矛盾在各國軍隊中都有,壓根算不上什麼大事。但是印度軍隊中林林總總加起來在2010到2019年間就有至少900人自殺身亡,這麼算下來相當於大半個團被直接殲滅,損失不可謂不大。如此高的自殺率,如果僅僅用普適率來解釋,那是說不通的,這只能說明印度軍隊中必然存在某些問題,正是這些問題導致了印度士兵出現心理問題而誘發暴力衝突事件,那麼印軍中的問題是什麼?

眾所周知,在軍隊中等級制度是十分森嚴的,上級的命令下級必須聽從,所謂軍令如山不外如是,但是在印軍中這種制度森嚴卻摻雜了別的東西——種姓制度。印度雖然已經取消了種姓制度,但是依然無法改變這種制度在印度人心中的根深蒂固,而在印軍中這種現象更為嚴重:高種姓的軍官們在前線享受著美食咖啡,而普通士兵卻連飯都吃不飽。這種待遇的差異化使得印軍內部矛盾極為嚴重,於是產生心理問題也就不難理解了。

相關焦點

  • 栓動步槍一般只有5發子彈,為什麼不增加彈容量?
    與同期半自動產品進行比較,此步槍與子彈的貼合度更高,該步槍活動部件少,使用時更加方便,射擊時也不會因為槍管太熱而造成影響,故其精準度是非常高的。如果要將各類型的槍械進行排序,在15世紀就進行使用的步槍,在所有槍中是資歷最夠的一類槍枝。在步槍中,又能根據其使用途徑進行更細緻的劃分,在這些步槍中,選出更具爆發性和代表性的槍械,栓動步槍是不得不提到的。
  • 為何除李恩菲爾德步槍外,老式栓式步槍都是5發子彈?多了不划算
    在步槍這個範圍內,又可以劃分為很多種,在這些步槍中,選出更具爆發性和代表性的槍械,栓動步槍絕對是很多人的首要選擇。栓動步槍屬於手動步槍,每次射擊都要進行上膛操作。栓動步槍的製作是比較簡單的,故其所用材料也比較簡單,早期為鋼鐵和木材,它材料簡單但威力巨大的特點,使得步槍在一直發展以來都沒有被淘汰。在栓動步槍的使用過程中,拉動槍栓,壓入子彈,一頓操作猛如虎,可以說是非常帥氣。
  • 號稱二戰最精準的步槍,卻沒能參加二戰,特別的瑞士K-31步槍
    K-31從設計上來源於之前的K-11步槍,使用魯賓公司自研的7.5×55mm口徑步槍彈。與魯賓步槍相比,K-31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後置閉鎖突筍放到了前面,縮短了槍機和槍匣的長度。使用直拉式槍機的K-31,上膛通過拉機柄上的定型凸榫和定型斜槽共同完成。
  • 栓動步槍為啥一直是5發彈容量?最佳選擇,現代狙擊步槍仍佔主流
    但談到其彈容量,栓動步槍卻始終如一,一直保持5發子彈不變。眾所周知,彈容量偏少,不僅無法保障在戰鬥中維持高強度的持續攻擊狀態,還將時間都耗費在裝彈上,士兵會疲於重複這個動作,進而導致體力的過多消耗。既然人類天生就喜歡更加方便快捷的物品,相信栓動步槍彈容量的增加只是時間問題。
  • 大多數栓動式步槍為什麼彈容量只有5發,為何不增加?
    最早的步槍於15世紀在德國被發明了出來,這種槍的槍膛內帶有膛線,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線膛槍。從結構上來看,步槍主要有單發步槍及連發步槍兩大類別。而連發步槍還可以進一步被分為手動步槍和自裝步槍。
  • 為何步槍彈匣只有30發子彈?多一發少一發可行嗎?說了你可能不信
    對步槍很了解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步槍的彈匣裡只有30發子彈,那為什麼會這樣呢?多一發少一發可行嗎?說了你可能不信。 而且,這樣一來就需要士兵把步槍抬高來使用,這樣就會影響到士兵的行動效率了,在戰場上這樣做很容易暴露自身位置。
  • 印度軍營中傳出槍響,2顆子彈貫穿士兵頭部,是誰開的槍?
    印度士兵頭部被子彈貫穿頭部 據《海外網》11月7日報導得知,一名印度士兵位於"恰蒂斯加爾邦"的一個軍營突發變故,傳出槍響過後,一名印度士兵中槍倒地
  • 他在菲律賓遊擊30年,1974年走出叢林,投降時:什麼?大日本亡了
    ▲日軍投降。從1946年4月開始,魯邦島上的日軍陸續向美軍投降,最後只剩下小野次郎等四人。當時小野田次郎等人有四支步槍(一支99式步槍和三支38式步槍),每人有兩枚手榴彈和兩支手槍。子彈方面,38式步槍約2000發,99式步槍約300發。此外,這些人還攜帶600挺機槍子彈和大量戰鬥機機槍子彈。▲小野次郎。
  • 我國的三軍儀仗隊配備的槍是沒有子彈的!
    我國三軍儀仗隊使用的步槍是56式半自動步槍的改進版,56式半自動步槍是我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仿製的前蘇聯的SKS步槍。軍用版的56式半自動步槍配備有10發的彈匣,能夠精準打擊400米距離內的敵人,是一把精準度極高的半自動步槍。
  • 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鬼子,負隅頑抗將近30年,回國後竟被奉為英雄
    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在經歷了兩枚一元子彈轟擊以後,向同盟國 無條件投降 ,自此二戰正式宣告結束。但你知道嗎,有這樣一個小鬼子,在日本投降以後,他帶著自己的小隊在深山密林之中負隅頑抗了近30年,期間還殺傷當地居民高達百人,直到1974年才走出深山,繳械投降。更加匪夷所思的是,他在投降以後竟然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反而被遣返回了日本。在回到日本以後,他甚至被人奉為英雄。
  • 印度「萬國造」步槍怎麼樣,殺傷不如AK47,故障太多子彈還需進口
    英薩斯突擊步槍可以裝配20發和30發彈夾,甚至還能跟美國的M16突擊步槍公用彈夾。而且英薩斯突擊步槍的射擊精準度比較高,三發點射是固定射擊模式。上述就是這款步槍的全部優點,接下來是英薩斯突擊步槍的缺陷了。首先英薩斯突擊步槍嚴格來說不算是一款印度國產武器。
  • 栓動步槍為啥大多只裝5發子彈?不是不能多,而是不划算
    可是,大多數栓動式步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彈容量少這個問題沒有被重視,只有僅僅5發的彈容量。戰爭的規模是越來越大了,它已經配不上這種大規模的戰爭了,但這種步槍還是各國作戰的主要武器,這是為啥?「德萊塞針發槍」是世界上第一把栓動步槍,從這個名字你就能明白,槍枝內部的發射過程如同針一樣,會穿透彈殼,從而能打擊到底部的雷管。
  • 參軍不到兩年,靠一桿老步槍,436發子彈擊斃214個敵人,一戰封神
    序言:據數據統計顯示,在二戰時期,殺死一名士兵需要2.5萬發左右子彈,越戰需要5萬發,伊拉克戰爭需要10萬發,而一名訓練有素的狙擊手殺死一名對手只需要1.3發。張桃芳駐守前沿陣地的美軍,利用手中比我軍先進的裝備,有恃無恐地朝我軍放冷槍冷炮,打死打傷我軍好多士兵;更加瘋狂的是,美軍白天坐在戰壕上堂而皇之地曬太陽、打撲克、跳舞。雖然美軍經歷過慘痛的上甘嶺戰役,但他們根本就不把我軍放在眼裡,面對我軍偏離射線的子彈,肆意地進行嘲諷。上級決定組織特等射手,狙擊敵人,滅其猖狂氣焰。
  • 朝天開槍射擊的話,掉落下來的子彈能打死人嗎?
    槍的出現讓戰爭變得更加殘酷,不用對敵人近身就可以射殺敵人,早期人類用的槍都統稱火槍,但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槍械種類越來越多,手槍、突擊步槍、狙擊槍層出不窮。 對於普通人來說,槍械是一輩子都接觸不到的東西,人們對得不到的東西也都是充滿好奇的,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關於槍的問題,朝天開槍後,落下來的子彈有沒有殺傷力?能打死人嗎?
  • 機場乘客攜槍比率遽增 8成子彈上膛
    聯邦運輸安全局(TSA)10日表示,今年7月機場乘客攜槍比率是每百萬人有15.3枝槍,且80%子彈已上膛,相形之下,去年7月被查獲的數字是每百萬人僅
  • 世界上第一支後膛槍,普魯士的榮耀——德萊賽步槍
    Nikolaus von Dreyse)發明的,是世界上第一支使用擊針擊發的步槍。在M1841型德萊賽步槍發明之前,人們使用的武器通常都是從槍口裝填彈藥,也就是前膛槍/炮。前膛槍的缺點很明顯,裝填周期慢、甚至於還需要事先往槍管裡裝填火藥,所以會造成大量的黑火藥粉末殘留在槍管內部,需要定期清理。
  • 老式的栓動步槍為啥大多5發彈倉?不是不能多,而是不划算
    我們前面說m1873是春田步槍的原因,所以,是的,m1873也是栓動式步槍,但是遊戲裡把它改成了單發,不同於現在的栓動式步槍。栓動式步槍和半自動步槍在射擊動作上也存在著差異,步驟更多。首先要把機槍旋轉,再拉動一下,讓上一次射擊留下的彈殼脫出,然後才能使槍重新上膛。
  • 印軍彈藥只夠打15天仗,緊急向美俄求購,有槍無彈只能乖乖投降
    天量提升到15天量,以應對「可能發生的雙線短期軍事衝突」。 (印軍採購大批武器彈藥) 印度媒體報導,印度軍方目前花費了5000億盧比的巨款,向各大武器彈藥工廠採購足夠的子彈、坦克炮彈、單兵飛彈等裝備配套彈藥
  • 二戰兵器譜:M1式加蘭德步槍,被巴頓將軍譽為史上最偉大的作戰武器
    —馬克沁機槍,它可以自動上膛,連續射擊,一時間震驚世界。此後,世界各地的武器設計師都想將這一原理應用於手槍或步槍。由於子彈小,威力小,手槍的改造相對簡單,幾年之後,半自動手槍就問世了。但是由於步槍的子彈威力太大,連續射擊狀態下,通常幾發子彈下來就會把槍震壞了。所以步槍的改造困難重重。
  • 二戰時,為什麼中國士兵都是單手拿槍前進,而美軍是雙手握槍?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近年來戰爭題材的電視劇和電影佔據了大部分電視臺,讓人們也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的知識,當然從發各種資料中我們也會了解到戰爭的某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