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藥企將裁員上千人!

2020-12-16 健康資訊地方臺

據Fierce Pharma等外媒消息,暉致此前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計劃關閉或剝離多達15個製造工廠,並可能裁員至多9000人,這佔其全球45000名員工總數的20%。

這項計劃涉及的工廠有位於西維吉尼亞州摩根敦、愛爾蘭巴爾多伊爾和波多黎各加瓜斯的口服固體製劑工廠,以及位於印度的11號和12號API工廠。

據報導,就在最近,暉致已經完成了在波蘭的一個注射劑生產基地的剝離。就剝離這些工廠的原因,暉致表示主要是由於產能過剩或產品轉移等因素。

暉致表示,裁員將在未來幾年分階段進行,目前已經承諾為這些設施尋找潛在買家,以儘可能保留就業崗位。 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的消息來看,暉致相關的重組裁員計劃,暫不涉及中國市場。

據悉,暉致(Viatris)是邁藍和輝瑞旗下業務部門輝瑞普強合併後的成立新公司,2020年11月16日正式成立,17日開始在納斯達克進行正常交易;總部位於美國,在美國匹茲堡、中國上海和印度海德拉巴均設有全球中心。暉致的全球產品組合包括超過1400種已獲批的化合物和生物製品,覆蓋廣泛治療領域(涉及非傳染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

才剛成立一個月的時間,暉致就不斷的進行改革和調整。在11月份的時候,就爆出進行產品線調整,醫院代表裁員200個,OTC代表增長400個名額,KA增加100個名額,DM可轉崗KA;AND和WGL與XLB合併;肝病獨立隊伍的消息。

所以從上面的調整中不難看出,企業未來的方向將重點布局OTC市場;受國內藥品帶量採購的影響,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佔據大量市場份額,進口原研藥企業也不得不重新審視醫藥市場。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知名藥企裁員

對於從事醫藥行業的人員來說,因今年諸多因素的影響,許多藥企為削減成本的輸出,或調整戰略結構等原因,所以就會選擇調整人員結構。

10月,Ironwood Pharmaceuticals宣布正在進行組織架構改組,包括裁減多達100名全職員工以及暫停旗下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藥物IW-3718的研發。

8月,梯瓦製藥宣布將削減其位於以色列Neot-Havav的活性藥物成分(API)工廠的350個職位。據悉,此次裁員是梯瓦「全球優化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2022年2月前精簡工地運營和人員。

4月8日(當地時間4月7日),美國生物製藥公司Sage Therapeutics宣布了重組計劃,其中包括將裁員340人,佔公司員工總數的53%。

3月初,美國生物製藥公司Unum Therapeutics 表示,將裁員43人,約佔總職工人數的60%。精簡人力後,Unum希望將精力集中在臨床前計劃上。

2月-3月,GSK、默沙東和賽諾菲三家跨國藥企宣布了業務拆分計劃,這也會帶來一批醫藥代表的崗位變動:默沙東剝離女性健康產品、成熟產品和生物仿製藥,成立新公司;賽諾菲將歐洲的六個原料藥生產基地合併在一起,創建一家獨立的原料藥公司,還公布剝離消費者健康業務的計劃;GSK擬剝離部分抗生素業務。

裁員只是暫時現象

業內有些聲音將藥企裁員歸咎於受疫情影響,其實不盡然,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全世界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但對於藥企而言,削減成本、優化結構、聚焦優勢業務以發揮最大效能才是裁員的主要原因。

但是除了裁員的消息外,還是有許多藥企不僅沒有裁員,還上調了薪資等福利待遇。據媒體報導,拜耳、默沙東、輝瑞、西安楊森、參天製藥、羅氏等多家藥企均在薪資和獎金政策方面作出了正向調整。

據薪酬分析平臺「薪智」最新發布2020年上半年市場薪酬白皮書顯示,相對於其他行業,醫藥行業的薪資漲幅仍然保持上升趨勢,而在整個行業中,醫藥代表的薪酬水平也在保持前列。

總的來說,醫藥行業作為一個朝陽產業,裁員只是暫時現象。對藥企,還是從事醫藥行業的人員來說,加強規劃和調整優勢,才能在洗牌的大市場上穩住陣腳。

內容來源 | 醫藥資訊地方臺

相關焦點

  • 知名藥企裁員350人,下半年的裁員要來了?
    來源:思齊俱樂部/恆楓 導讀:業內人士預測,下一波藥企裁員潮或將襲來。 近日,梯瓦製藥宣布裁員350人,以應對激烈的仿製藥競爭;無獨有偶,武田製藥也在近期傳出了裁員消息。而隨著第三批集採結果正式出爐,業內人士預測,下一波藥企裁員潮或將襲來。
  • 微軟傳MSN、Azure部門裁員近千人
    ZDNet、路透社及Business Insider分別報導,微軟在進入新會計年度2021年後裁減員工近千人。報導指出,這波裁員影響MSN、Azure部門。其中首當其衝的是大量引進AI的MSN.com。
  • 14家藥企被爆生產劣藥!多家知名藥企屢罰屢犯!
    不合格藥品標示的生產企業有:陝西康譽藥業有限公司、陝西漢唐製藥有限公司、亳州市遠光中藥飲片廠,以上三家藥企暫未對不合格藥品的生產方提出異議。根據生產批號顯示均在2019年12月1日之前生產,後續處罰將按照舊法處理。
  • 任正非怒了,公開痛批千人大裁員,這種領導人鼠目寸光!
    華為終究還是裁員了,而且一裁員就是1100人。任正非4.21日接受採訪中說華為「拒絕裁員10萬人,投10億再培養人才」辛苦培養的接班人梯隊,竟有領導直接裁掉了1100人,著實戳到了任正非的逆鱗。這是一個真實故事,某公司的二把手長期身居高位,但自身毫無業績可言,並且態度上還非常跋扈。比如開會的時候,他聽別人發言不耐煩,而輪到他自己講時,就各種空話、套話,毫無營養。用王興的話說,每次輪到他講話時,外面的樹都能長高一節。
  • 大三甲原院長落馬,揚子江、濟川藥業等知名藥企行賄遭曝光
    (翻至文後,查看受賄案涉及企業詳情) 從具體判決書公布的違法事實看,王建民受賄案中,包括揚子江藥業、濟川藥業在內的多家知名藥企捲入儘管上述判決書中,未提到對企業的處理,但是以行賄受賄一起查,以及國家醫保局將企業行賄與產品集採掛鈎的新規,相關企業也大概率會受到影響。 事實上,藥企的帶金銷售作為一種傳統營銷模式存在已久,也一直飽受詬病。上述涉案企業,也都經常出現在案卷上或頻遭質疑。 從中國裁判文書網數據看,2014年以來,揚子江涉及受賄案件就有15起。
  • 一原副院長受賄超百萬,涉及恆瑞、復星醫藥等多家知名藥企
    而李鵬所涉及的單位受賄罪中,向其行賄的包括恆瑞醫藥、復星醫藥(子公司重慶藥友)、中國生物製藥(子公司正大豐海)、奧賽康、益佰製藥、長江健康、瑞陽製藥等多家國內知名藥企銷售人員及其代理商。其中,因怕被查辦,還在2018年上半年將其中5萬元主動退還給淄博普渡醫療器械銷售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趙某。判決書顯示,李鵬在擔任外科主任期間受賄涉及了國內多家知名藥企。如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收受海南海靈化學製藥有限公司、A股上市公司奧賽康業務代理畢某趁給予的注射用頭孢他啶、注射用泮託拉唑鈉回扣397695元。
  • 又一知名藥企上市了
    近日,又一家藥企登陸科創板  1、曾製造中國第一支重組人幹擾素  12月14日,科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 兩知名藥企被收購|德昌祥藥業|漢方藥業|藥企|三力製藥|-健康界
    來源/賽柏藍作者/阿妮婭隨著醫保控費的大力實施,醫院採購機制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成為嚴重依賴單一品種藥企的隱憂——未來如何擴充產品線,如何通過併購選擇品種,貴州三力製藥的選擇或許值得借鑑。
  • 知名藥企,拿下重磅進口靶向新藥
    而近期行業尤為關注的醫保談判以及第四批帶量採購的相關消息,對藥企來說也有不小的影響。可以說,在一系列政策影響下,高毛利時代已終結,在利潤縮減的背景下,尋求新增長點的突破,成為不少藥企發力的重點。 有分析表示,無論國談還是集採,中國醫藥行業價值發生重構,從以銷售為導向到以創新為導向,行業的整體發展逐漸走向成熟。
  • 外企離職裁員潮來了
    而宣布進行架構調整乃至於裁員安排的外資藥企也至少已經有三家。顯然,2020年,外資藥企的日子並沒有那麼好過。外資藥企面臨的外部環境正在加劇變化,無論成熟藥還是創新藥,外資藥企當下都倍感壓力。成熟藥在國家醫保談判和帶量採購雙重壓力下已經開始裁員增效,艾伯維、默沙東等多家外資藥企近期宣布裁員補償計劃。
  • 國泰航空或將裁員6000人 大部分為空乘
    據香港明報報導,國泰航空裁員傳聞甚囂塵上,政府消息透露,國泰董事會最快周五前公布重組方案,方案將集中裁員及減薪,預計將大幅裁減數千人,管理層則須減薪,一旦獲通過將實時落實。工會表示連日有關裁員的傳聞影響員工心情,盼資方儘快公布消息;國泰回復稱,就坊間各種揣測及傳聞,不作評論。
  • 阿里健康大藥房7大年度獎項揭曉,聯手知名藥企開啟健康品質聯盟新...
    而隨著疫情對生活的持續影響,線上經濟的持續發展,後疫情時代下,人們對於醫藥產品與購藥場景的多元化需求趨勢更加明顯。如何於變局中開新局?其實早在今年六月,阿里健康就展開了多維度、深層次的創新嘗試。在產品品質上,阿里健康大藥房聯合全國多家知名藥企,開創了「健康品質聯盟」,為藥企帶來口碑和銷量,也為消費者購買實惠好藥保駕護航。
  • ...裁員450人】Calvin Klein與Tommy Hilfiger等知名品牌的母公司...
    【美服裝巨頭PVH擬關閉162家門店 裁員450人】Calvin Klein與Tommy Hilfiger等知名品牌的母公司PVH集團周二表示,計劃在北美裁減450名辦公室員工,相當於其北美白領員工總數的12%,並關閉162家零售店,因新冠疫情對服裝業造成了嚴重破壞。
  • 390億美元,一知名藥企被收購
    該筆交易預計將在2021年三季度完成,交易完成後,亞力兄製藥持有合併後公司約15%的股份。   據了解,亞力兄製藥專注於針對補體系統的罕見病新藥研發,憑藉2007年上市的補體C5單抗藥物Soliris(依庫珠單抗)和2019年上市的長效C5單抗UItomiris,其在罕見病領域已經奠定了非常高的地位。
  • 全球裁員高潮 施華洛世奇裁員6000人 耐克裁員擴大40%
    全球裁員高潮 施華洛世奇裁員6000人 耐克裁員擴大40% 來源:華夏時報 丨 2020-11-11 09:25:00
  • 大批「王牌藥」遭阿斯利康、GSK拋售,跨國藥企進入打折季
    跨國藥企躺著賺錢的日子再也不能繼續了。在此背景下,剝離非專利藥業務,更加專注創新藥研發、管線收購,已經成了跨國藥企的普遍選擇。除了GSK、阿斯利康之外,輝瑞、諾華等諸多跨國巨頭也都在不停地通過「賣賣賣」、「買買買」等途徑,尋求新的增長點。
  • 15家跨國藥企2019年收入曝光,5家企業兩位數增長,中國是重要貢獻者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輝瑞普強與邁藍合併,默沙東、GSK做業務拆分,拜耳重組研發中心、裁員,以及多名高管集中辭職等,都在輪番上演。 業內人士指出,所有這些改革實際上都指向瘦身業務,聚焦專利創新藥。 毫無疑問,挑戰也會帶來了機遇,在醫保談判、帶量採購動態進行之下,跨國藥企的創新藥、質優價廉的過專利期藥品,也將實現大放量。
  • 國泰航空裁員數千人震動香港,員工:裁員在預料之內,有信心一切都...
    香港老牌航空龍頭國泰21日宣布重組計劃,全球裁員多達8500人,其中香港有5300人,在香港社會引發震動。此外,國泰旗下的港龍航空將停止營運,即日生效,由國泰及旗下的香港快運航空運營港龍的大部分航線。國泰稱,新冠肺炎的大流行為航空業帶來嚴峻挑戰,公司推出多項措施,包括暫停非必要開支、推遲飛機交付、推出特別休假計劃及實施高級管理層減薪等,但每月仍然流失15億至20億港元現金,預計本次重組將使集團在2021年每月減少約5億港元的現金支出。
  • 第三批國採,多家知名藥企入局:齊魯、先聲、普利、華東...|國家...
    ▍ 來源/賽柏藍 ▍ 作者/遙望 第三批國採開標前夕,多家知名藥企入局  據賽柏藍梳理,自7月21日,上海聯採辦發布《關於開展部分藥品相關基礎信息採集工作的通知》確定了第三批國採品種以來,近期,又有一批藥企趕在了第三批國採前夕通過了一致性評價,有望與其他藥企一爭高下。
  • 北京藥企「扎堆兒」落戶渤海新區
    這家原位於北京房山的藥企於2017年底決定將原料藥生產搬遷至渤海新區,按照安全、環保的高標準建設要求,今年已具備生產條件。憑藉「共建共管共享」模式,目前,已有近百家北京藥企籤約落戶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其中有14個項目投產運營。藥企入駐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促進了企業規模和產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