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1914 探訪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

2021-01-22 文化創意產業網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被稱為臺灣文創產業的「旗艦」,它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集群效應,是臺灣的文創櫥窗和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華山的過去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前身為創建於1914年的日本"芳釀社",曾是臺灣最大的製酒工廠之一,開啟臺北酒工廠的黃金時代。


1987年4月1日,隨著搬遷,華山作為酒廠的歷史宣告結束,並至此閒置。


1997年,由"金枝演社"進入廢棄酒廠演出《古國之神--祭特洛伊》而引起的"侵佔國產"事件,使臺北酒廠迅速引發關注。


1999年,臺北酒廠正式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成為多元發展的藝文展演空間。


2002年,臺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對華山藝文特區進行舊空間活化再利用,將其調整為"創意文化園區"。


2005年底,結合舊廠區及公園區的"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重新開放,供藝文界及附近社區居民使用。


2006年,華山正式定位為推動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旗艦基地。


2007年12月,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園區25年的經營管理權利。


2007年底新開園以來,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頭5年經歷了連續虧損的慘澹經營境況,而隨著市場認可度的逐步提升。


2012年以來,華山文創產業園區開始實現盈利。



華山的改變


①舊建築講述歷史文化故事

華山園區內完整保存著日治時期製酒產業建築群,兼容不同時期、不同類型、不同構造工法,儼然一座產業建築藝術博物館。古舊建築中不僅濃縮了臺灣近代製酒產業的輝煌歷史,更是珍藏著臺灣百姓的生活往事。


②藝術走下殿堂聚合文藝高地

華山園區的藝文場所,包含戶外藝文空間和室內展演空間。戶外街巷的展演空間極具親和力,拉近藝術與民眾之間的距離,容易形成交流互動。全年密集的展覽演出、文藝活動形成群聚化效應,帶動和吸引了學生名人、行業團體攜帶各色活動相繼湧入。


③特色店鋪詮釋休閒生活方式

特色店鋪座落在園區大小巷弄裡,藝術氛圍濃厚。在提供餐飲購物、休閒娛樂的同時,通過舉辦展覽、講座、節慶等活動,提供藝術文化體驗,營造出滿足人們吃喝玩樂和慢生活的創意聚落。


④多樣市集提升全天候吸引力

華山園區的市集種類多樣,處處創意,步步風景。周末假日園區門口大草原旁年輕人的創意市集,園區內"臺灣味"十足小吃自助餐廳和創意店鋪,明星工作室及其衍生的精品店,使華山園區全天候不停歇,白天和夜晚一樣充滿吸引力。



華山的啟示


①創意產品對位市場,成為園區核心支撐

華山園區的創意產品緊接地氣、對位市場,靠時間積累已成為了具有情懷的熱銷商品,是園區的核心支撐。創意產品有主題、有品牌,包括文創設計商品、節慶禮品、觀光紀念品等,它們大多立足核心文化資源,尋求多元載體,並延伸出無限生長點。如故事團團轉,就是追求新穎體驗、又能回顧初衷、關照內心需求的幾米品牌概念店。


②創意打造產業鏈條,保證園區持續發展

華山園區創意打造產業鏈條,將園區背後創意產業鏈的構建作為創意園區發展的核心,以保證和推動園區持續發展。目前,華山園區涵蓋文化創意產業從創作、製造、加值、流通到消費端等所有方面,是從參與製作、創造到分享、傳播、推廣的過程,是生產、生活和生態相互有機結合促進的環境。


③創意選址,轉化為城市地標

華山園區擁有全臺灣最好的位置,可以走路到臺北火車站,臺北故宮。城市中心精華地段的先天條件,曾是致使臺北酒廠搬遷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如今恰恰成為了園區創意再利用和持續發展的重大優勢,與此同時,還兼具了臺北都市整體發展的指標性意義。


④創意經營實現效益與藝術共存

華山園區的經營理念不以單純招商引資為目標,而是通過搭建創意平臺匯聚人流,吸引有效的商家進駐。創意採取"商家入駐與空間租賃"相結合的方式,在保證固定商家日常經營的同時,以藝術活動有效提升園區空間使用率,增加園區人氣活力。



華山,醒得很早。四、五點天才蒙蒙亮,就見很多大媽阿姊繞著園區慢跑或在大樹下做甩手操。


華山,睡得很晚,夜晚從Legacy"傳"渲洩出來的樂音,漫延到光點電影館都散場了仍不止歇,還有上班族窩在小酒館喝一杯,非得閒扯到半夜才肯甘願離開。


華山,全年無休。不只建物內的各種展演一檔接著一檔,就連草皮都有戲,閒坐野餐的、擺pose拍婚紗的,甚至踩在腳下的泥土都飄出淡淡酒香味。


華山,全年長休。如果你累了,倦了,厭煩了,可以來到華山,這裡有能夠讓你重新燃起來的創意新生活。



作者簡介:千門小方        

混跡地帶:峽谷龍坑

文化創意網「底線」編輯

身健在,且加餐

可樂雞翅盡餘歡

作者簡介:摘星人養的魚

混跡地帶:宇宙

美其名曰斯蒂凡尼

養狗養貓養金魚

2020,中國文創園區排行榜全網網絡投票火熱進行中



請複製連結"http://toupiao.ccitimes.cn"


二維碼進入投票通道

相關焦點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它位於臺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後身也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是臺灣的文創櫥窗和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
  • 華山論建---臺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
    說到老工業區升級改造,去年年初去臺灣考察,有幸能在原誠品文創園負責人李智祥先生的陪同下,參觀華山1914和松山文創二園區,並與華山的運營方---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策略長李正芳先生座談學習,收穫頗豐。可惜返鄭之後,除了對臺北車站之行復盤總結之外,其他連筆記都沒有做,現在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了。
  • 第838期丨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如何更接人氣,更接地氣?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園區佔地7.21公頃,室外面積達3.5公頃,總投資15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7億元。作為臺灣省第一個文創園區,最然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運營最為成熟,人氣最旺的一處。由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創立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前身為「臺北第一酒廠」,為臺灣省臺北市市定古蹟。
  • 高清:華山1914文創園區——歷史空間裡的文化脈動
    高清:華山1914文創園區——歷史空間裡的文化脈動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2013年11月22日14:35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是臺灣最早啟動的文創場地,坐落於臺北市忠孝東路、八德路交叉口,佔地三萬兩千多平方公尺,這裡原本是個不起眼的空間,但近年來散發著濃濃的人文風情,讓臺北這個擁擠而忙碌的都市
  • 承禮學院臺灣站Day4|慈濟內湖環保站垃圾分類實踐&華山1914文創...
    慈濟內湖環保站參訪合影華山1914文創園區參訪華山1914文創園區,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臺灣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的轉型之路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範圍7.21公頃,室外面積3.5公頃,總投資15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7億元。  華山是臺灣最早的文創場地,位於臺北市中心,是包含公園綠地、創意設計商店、時尚美食、藝文展演的創意文化園區,人文風情濃厚。目的在於提升「國內設計能力、國民生活美學」,提供「藝術家交流學習,創意作品推廣營銷」空間。
  • 臺灣寫真:華山,臺北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臺灣寫真:華山,臺北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著名歌手周杰倫投資的一家餐廳它就是在業內大名鼎鼎的「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忠孝東路與八德路口,園區範圍7.21公頃。其前身是創建於1914年的日本「芳釀社」,為當時臺灣最大酒廠之一。1987年,酒廠遷往林口,園區一度荒廢。
  • 華山1914文創園區:展覽美食大融匯,每次到訪總有新鮮事
    每隔一段時間去逛「華山1914文創園區」 ,總會有新鮮事物或新店、新主題展覽可看,上周末搭乘臺北捷運板南線,從忠孝新生站1號出口出站後,沿著忠孝東路二段直行到金山北路右轉,一路走到八德路一段1號,就抵達這間融合了各國藝文展覽、電影院、音樂廳、展示中心、餐廳與咖啡館的文創園區。
  • 王榮文:臺灣華山1914文創園的品牌經營之道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1日訊 作為臺灣最成功的文創園區華山1914,其成功的運營之道一直都被業內人士熱議。目前國內文創園區正值轉型期,在博採眾長之時我們能從華山1914的運營中汲取哪些經驗呢?日前,華山1914的主持人王榮文做客「中經微課堂」(公眾號:ceweclass)談了他是如何帶領華山1914走上逆襲之路的。
  • 臺灣華山1914變身創意高手論劍之地的三個絕活(經典!)
    1914 Connection:臺灣第一家當代設計師禮品專賣店,邀請臺灣設計師連線合作,建立文創產業跨界合作的新模式。臺灣文創公司董事長王榮文曾指出,「1914 Connection」品牌店,是臺灣第一家完全販售臺灣本土設計師作品的複合生活精品店,也是華山1914第一個自營品牌,融合了極具歷史感的元素及當代的創意概念,未來目標是要成為最具本土創意能量的展售平臺。CD Pizza:經營3C創意商品、飾品、創意生活用品、創意服飾品等。
  • 探訪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創意江湖論劍之地
    仿佛鬧市中的桃花源,門外,立交橋上車水馬龍;門內,舊式廠房中藏著安靜的展廳、店鋪——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簡稱「華山」),是臺北一個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藏於鬧市的冥想之地  類似北京的798,「華山」前身也是廢棄的工廠。
  • 臺北華山1914「掌門」王榮文:從事文創即是追求美好生活
    中新社濟南5月28日電 題:臺北華山1914「掌門」王榮文:從事文創即是追求美好生活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雖然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起步早,但IP變現(意為利用智慧財產權盈利的商業模式)這個詞仍然新鮮。」成功運營臺北知名文創園區華山1914近12年,王榮文卻不認為文創是可以在島內立即變現的產業。作為「情系齊魯——兩岸文化和旅遊聯誼行」參訪團團長,王榮文近期率百餘名兩岸文化界人士在山東考察。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他談起自己對兩岸文創產業發展的看法。
  • 專訪華山創意園創始人陳甫彥: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
    近日,在「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論壇中,浙報理想文化邀請到臺灣華山1914創意產業園創始人陳甫彥先生到場,為關注創意產業的各位分享在創意產業中的一些見解和看法。大浙網對陳先生進行了專訪。陳甫彥簡介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創始人,曾參與TEDxTAIPEI的錄製現任:1、易遊網董事長,2、友信文創開發董事長,3、意藍科技董事長曾任:1、華山1914文創園區董事總經理,2、龍捲風科技董事長,3、中美美術交流基金會副執行長,4、總統府參事大浙文娛:
  •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建築雖有百年歷史,卻可以發現許多創意店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忠孝東路,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創設於日據時期1916年,光復後,由政府接收,改名為臺灣省專賣局臺北酒工廠。1987年4月1日,酒廠遷至新北市林口工業區,舊廠房經藝術家爭取,現在是展演活動的場地。
  • 華山1914 ——臺北城內那一抹人文綠地
    華山1914文創園裡,總有時下最流行的文藝玩意兒。我去的時候,草間彌生的展覽餘溫還未散去,園區裡保留了一家主題餐廳,紅底白點的裝飾配上相同色樣的蛋糕……到現在回憶起來還是覺得很夢幻。華山1914文創園區除了4幢主要建築,還擁有一片綠地,在市中心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為人們的休閒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去處。
  •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忠孝東路,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忠孝東路,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園內長期舉辦藝術文化活動,不少餐廳、酒吧、咖啡店、手工藝品店也陸續入駐,是臺灣文藝人士大本營。園區大部分建築保留了昔日廠房的風格,這些磚造鋼筋梁柱結構和斑駁的牆面上,爬滿了綠葉和枯枝,濃濃復古工業風非常適合攝影。
  • 臺北知名文創園——華山1914,激發你內心的文藝感
    臺灣華山藝文特區,是由各領域文藝界人士推動閒置十年的臺北酒廠改造的,現狀成為一個多元發展的藝文展演空間,獨特的空間特色有美學,創作,學習,休閒等多元內容,現在是臺灣的文化創意地標。下面來說說這裡的歷史吧~~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曾經是一家日本製酒工廠,專制清酒、蝴蝶蘭、人參酒。二戰後由國民政府接管,改為了臺北酒工廠。後來隨著地價的水漲船高以及水汙染等問題,酒廠遷至臺北的郊區地帶。老酒廠被遺棄,一放就是10年。1997年,臺北一群知名藝術家在籌辦藝術展演的過程中,再度關注到了這個酒廠遺址,也讓這一片閒置的空間發揮了新的價值。
  • 臺灣10大熱門文創園區,看看你去過幾個?
    關注洛陽文化產業,竭誠為您服務政策落實 | 信息發布 | 項目投資 | 合作交流 | 人才培養 | 協調維權儘管臺灣的文創園區起步較晚各地文化機構開始重視這股潮流,甚至有些古蹟改建成文化創意的交流地,這便是大家俗稱的文創園區、文創市集,臺灣DailyView網路溫度計網站統計了臺灣網友常去的十大熱門文創地,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哪些是在臺灣網友心目中最有內容的文創地!
  • 臺灣文創IP「走紅」三要素:情懷、用心、生活美學
    在這個即將迎來品質消費的時代,臺灣溫和、柔軟、有溫度的商業業態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在內地許多爆品商業項目裡,都能看到臺灣美食、臺灣咖啡館、臺灣動漫、臺灣文創零售的影子。這座肩負起中國傳統繼承之路與未來發展之道的寶島,也成為了越來越多人「文創之旅」的首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