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1日訊 作為臺灣最成功的文創園區華山1914,其成功的運營之道一直都被業內人士熱議。目前國內文創園區正值轉型期,在博採眾長之時我們能從華山1914的運營中汲取哪些經驗呢?日前,華山1914的主持人王榮文做客「中經微課堂」(公眾號:ceweclass)談了他是如何帶領華山1914走上逆襲之路的。
王榮文提到,當時他只拿到華山1914的15年的運營時間,所以同時也是遠流出版社主持人的他給了自己三個標準去檢驗自己會不會和有沒有成功。
第一個標準是,華山1914是一個文星匯聚之地。在臺北有一家明星咖啡廳,上個世紀很多的詩人和作家都在那裡聚會,所以它變成了一個傳奇。王榮文認為,當文化明星都喜歡來這裡,不管他是來這裡喝咖啡、吃飯、開會或者做什麼活動,只要人才碰在這裡,就有別的希望,或者別的偉大的事情發生。
第二個標準是,華山1914是一個文化觀光的熱點。王榮文堅持,他經營華山的原則是經營時間、經營空間、經營創意、經營故事、經營感動,最後成就品牌。針對這五個原則,他的朋友臺灣知名學者林谷芳建議,如果要做文化旅遊,要做一個文化觀光熱點,有三個條件,你要使你的參觀者有回憶的感動、經驗的感動或者朝聖的感動。而王榮文採取了他的建議,並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第三個標準是,華山是創頭基金尋找標的之處。臺灣政府把華山1914看做文化創意產業的旗艦之地,既然是產業就必須講產值,而他們是在做價值跟產值的平衡。華山每年有很多活動舉辦,而要讓這些活動被看到,經營出品牌,其影響力擴大再擴大的話,就必須把創投基金找進來。王榮文就找到一位在矽谷工作了多年的朋友做董事,通過他引進美國的經驗、矽谷的經驗以及各路創投家。
另外,臺灣政府將華山1914作為一個孵化器,針對這一職能,王榮文做了三點嘗試。首先他努力在華山營造打賞文化,讓各種有才能的表演者在這裡演出都能得到他要的錢;第二做市集孵化,為獨立設計師等提供便宜的攤位;第三文化產業投資的山頭,讓該相遇的人相遇。
此外王榮文還提到華山1914的運營的經典案例、數據等,如若想了解更多華山1914文創園的經營之道,請關注微信號「中經微課堂」(ceweclass)。
掃一掃關注「中經微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