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天津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通過了《中共天津市委關於制定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將「『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列入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要努力實現的主要目標之一。12月2日,中共天津市委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就《中共天津市委關於制定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進行發布。天津市規劃資源局總規劃師師武軍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如何認識構建「雙城」發展新格局的重大意義?在功能互補、合理分工上是如何考慮的?
師武軍:全面形成「津城」「濱城」雙城格局,是天津在構建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的重要舉措。「雙城」發展新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一是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支撐。「濱城」是落實天津「一基地三區」戰略定位、融入「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暢通雙循環的重要節點。構建雙城格局,優化「津城」功能、強化「濱城」職能,為重大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津城」「濱城」中間地帶構築南北聯通的津沽綠色森林屏障,融入京津冀環首都生態屏障帶,優化區域生態格局,形成「雙城緊湊、中部生態」的新發展格局。
三是以人民為中心,妥善解決城市問題的必然要求。提升「津城」公共服務能力,補齊「濱城」民生短板,化解城市發展碎片化、城區蔓延式發展,以及職住分離等問題,雙城之間合理分工、功能互補、高效協同。
四是符合天津自然地理格局特徵和城市發展脈絡。「津城」依漕運興盛,「濱城」因海發展,歷版城市總體規劃延續了「一挑扁擔挑兩頭」的城市結構,雙城格局一脈相承。
圍繞「雙城」發展格局,天津將在四個方面重點發力:
一是明確功能定位,建設緊湊活力「津城」和創新宜居「濱城」。「津城」重點提升現代服務業水平,形成若干現代服務業標誌區;「濱城」城市綜合配套能力顯著增強,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美麗「濱城」。
二是完善城市功能,合理分工、功能互補。「津城」重點發展金融科技、商務商業、文化旅遊等,形成與現代化大都市地位相適應的綜合服務中心;「濱城」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增強創新帶動能力,發揮港口優勢,建設成為創新引擎。
三是提升城市品質,營造城市特色風貌。「津城」以「多彩主城」為主題,凸顯「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底蘊。「濱城」以「藍色海灣」為主題,突出海洋文化、近代工業文化,彰顯國際性海濱城市魅力。
四是加強快速交通聯繫,實現同城化。構建「津城」「濱城」間城市軌道快線系統,形成20分鐘直達軌道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