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體育界人才輩出,譬如劉翔、王治郅等,伴隨著他們的成名,各種負面新聞也層出不窮,畢竟俗語有云「人怕出名豬怕壯」。
然而,在眾多何智麗無疑是位非常有爭議性的體育界明星。
何智麗,女,1964年生人,從小有著過人的體育天賦,18歲那年,她獲得全國調賽女子單打冠軍,此後,她相繼取得一系列賽事冠軍,照此下去,何智麗在中國體育界必然是顆爆紅的新星。
然而,23歲那年,年紀輕輕的何智麗在新德裡世錦賽裡一路過關斬將殺入半決賽,最後與她對決的是是她的隊友管建華、戴麗麗以及韓國選手梁英子。
何智麗
此時,何智麗接到了上級指令:必須讓球給隊友管建華,讓管建華代表中國出戰實力強勁的對手梁英子。
性格剛毅的何智麗乾淨利索的拒絕了荒謬的指令,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幹掉了隊友後,又再接再厲地秒殺了梁英子,本以為自己會受到國家兵乓球隊的讚揚,可等待她的卻是冷漠的「雪藏」。
何智麗自然很不甘心,一氣之下的她出走日本,並嫁給了日本人小山英之,結婚後從夫姓改名小山智麗,此後,憑藉著強勁的實力,何智麗代表日本隊,擊敗了臺灣的陳靜,大陸的喬紅以及世界冠軍的鄧亞萍。
而且每次開賽前,小山智麗總會向前來採訪的日本各大媒體「控訴」她當年受到的不公平對待。
如果說因為在國內受到非常不公正的對待,而憤然投奔日本國家隊,網民倒也不會有太多的非難和指責,然而,接下來何智麗的舉動卻刺痛了部分愛國人士。
小山智麗
當年戰勝鄧亞萍後,何智麗就公然的表示「幫日本打敗中國,比拿世界冠軍都開心」,並且在與中國隊打決賽時,何智麗全程高呼「喲西!」。
對於何智麗的這種舉動,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就曾說:
「所有人都有選擇道路的權利和自由,用不顧民族感情的方式來換取個人的自由,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能夠得到認可?」
正如金一南教授所說的那樣,果然,何智麗擊敗鄧亞萍後的次日,日本媒體並沒有對何智麗替日本人出頭的行徑大加讚賞,反而日本各大媒體反應冷淡,我相信金一南說這話並不特指類似何智麗這樣的人,但對於何智麗,金一南的看法或許是太可惜吧!
然而,當贏了鄧亞萍後,何智麗全程用日語回答中國人的採訪,並宣稱自己的一切跟中國沒有任何關係。
鄧亞萍
何智麗的這種論調很快引起了不少網民的聲討,但也有網民對他的遭遇表示理解和同情。
然而,客觀的來說,聲稱與中國沒有任何關係的何智麗,畢竟血管裡流淌的是中國人的血,只不過她的個人境遇確實遭到了不公平的對待,但因個人的不幸,用充滿火藥味來挑釁母國,真的合適嗎?
無論如何個人曾在祖國遭遇了多少不幸,我們大可快意恩仇找當時傷害你的人算帳,將全部怨氣撒在母國身上的做法似乎欠妥善考慮。
對於部分年輕人的這種傾向,金一南在《苦難輝煌》裡對年輕人曾有過這樣的提醒:
「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
做人,不能忘記昨天的痛苦,但也不能否定曾經的輝煌,否則,執著於過去的人,只會活在終身痛苦的深淵中,這就是金一南教授的題中之意。
同時,金一南教授在《苦難輝煌》中就說:「「窮,不僅指物質,也指精神。弱,不僅指體格,也指內心」,人窮不要緊,只要內心足夠強大就行,因為一個人畢生會遇到很多不公平的際遇,如果內心不夠強大,終身執念於過去的痛苦,自己便會陷入心靈的陰霾中而無法自拔。
在金一南看來,不做一個精神「貧窮」的人應該是所有人該追求的目標,而對於何智麗,或許金一南看來也只有感到太可惜了吧!
金一南
從當年難道情況來看,何智麗選擇投奔日本而非他國,不過希望借中日世仇來發洩自己的憤懣,但這種做法似乎有些欠妥,就算投奔了日本,也可以不用選擇用日本人的身份來挑釁曾經的母國呀!
因此,她的做法似乎有欠考慮,畢竟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1949年前的中國。金一南在《苦難輝煌》也指出:
「我們曾經是奴隸。否則不會有從1840年到1949年中華民族的百年沉淪。我們也擁有英雄。否則不會有從1949年到2050年中華民族的百年復興。」
確實,近代以來,從晚清到民國,我們被日寇打得很慘,日寇在泱泱中華殺人放火、罪行罄竹難書,但現代的中國已非當年的民國,更非當年跪求列強的晚清。
為此,金一南在《為什麼是中國》中豪邁講到:
「我們現在掌握了自己的命運,能做到別人想要打我們的時候,我不想打,別人都不敢動一下;為了維護我的利益,我們也能拿出拳頭來,秀秀肌肉,讓心有歹念的他國,不敢肆意妄為,這就是安全」
金一南說這話有什麼底氣?有!在金一南的《為什麼是中國》裡金一南系統總結了近幾十年來中國所取得的驕人成績:
「今天的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第二大消費國、全球第二大吸引外資國、全球第一製造大國、全球第一貿易大國和全球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看看這些數據,難道我們的祖國不是正從崛起走向強盛嗎?
作為一名中國人,當看到日新月異的祖國,不斷在振興中走向強大,我們有理由、也有自信的引以為傲,何智麗雖然早已出於自身的原因選擇歸化了日本,但看到中國強勢崛起的勢頭,想必內心也是五味雜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