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國家,不求富貴。」
從古到今,我們一直奉行的儒家思想就是這樣教育我們的。我們或許達不到憂國憂民之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境界,但我們作為中國公民也知道國家興難,匹夫有責是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具備的意識。無論從事什麼職業、身處何地,身為中華兒女,我們應當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裡,知道我們的根就在中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名人轉國籍的事例,對於這種事情,在國內向來是爭議很大的。尤其對於知名運動員來說,作為在中國出生在中國成長,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成才,與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同為了祖國拼搏,一直被視為中國的驕傲。如果這樣的人轉了國籍,給眾人留下的印象總是不太好。倘若她從此退出體壇還好,可是這個人代表其他國家同中國比拼,喊著其他國家的語言打敗中國,這樣的做法未免令人痛心,想必大家也猜到了,這個人就是原中國桌球運動員何智麗。
國人驕傲,退出體壇
何智麗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上海人,因為從小就展現出了非同尋常的桌球天賦,所以她的父母從不限制她的桌球愛好,從小就讓她接受專業訓練,她也不負眾望,逐步進入了校桌球隊、市桌球隊、國家級桌球隊。所以她一直是家裡人的驕傲,甚至後來成為中國國民的驕傲。
她的桌球打法也是一流,擅長右手橫握球拍兩面拉弧圈,她的教練為了訓練她下了很大功夫,她與鄧亞萍、陳靜是並肩作戰的隊友,可以說中國桌球事業的進步離不開她們。她曾經榮獲1982年全國女子單打冠軍,1984年亞洲總冠軍,1985年女子團體冠軍成員,最驕傲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就是1987年的第39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女子單打冠軍。但是在這場比賽中,她讓整個教練組都憤怒了,也是因為這場比賽,她失去了次年參加奧運會的機會。
事情是這樣的,在半決賽中教練組要求何智麗讓球給她中國對手管建華,這樣在總決賽中就能留下多一個中國成員,多一分奪金機率。在教練組的建議下,何智麗很快同意了,並且也沒有表示異議,但實際上何智麗本人是不想讓球的,也並沒有知會教練組與管建華。在管建華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她並沒有讓球反而發揮了自己的長項,贏得了這場比賽。同時她的行為影響了正在與韓國桌球對手比賽的中國隊友何麗,這個突發狀況讓教練組大為震驚並且憤怒。
最終何智麗還是拿下了女子單打冠軍,但她還是免不了懲罰,在上級和教練組的一致協商後決定,不取消何智麗的成績,但是取消她次年(1988)的參奧資格。這也差不多宣告了何智麗犯的錯誤有多麼大。何智麗雖然很憤怒不甘,但她也不得不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承擔後果,從此退出體壇,把重心放在了個人生活上面。
改為日本國籍,大喊喲西打敗昔日隊友
在何智麗退出中國桌球壇之後,其實還是有不少人為她惋惜,如果在那次比賽中她能提前知會一聲教練組或是對手管建華,就不會承擔這樣的後果了。但眼看著她在體壇銷聲匿跡,中國關注體壇的人就開始關注起了其他人。
可沒想到,銷聲匿跡好幾年的何智麗重新出現在體壇上。不過她換了一個身份,也換了一個國籍。此時的她已經成為一個日本公民,叫做小山智麗,還嫁了一個日本丈夫,看起來生活美滿。原來,在消失的這幾年中,她與一個日本人相愛並且結婚,遷居到了日本去,還改成了日本國籍,隨丈夫姓小山,為了準備復出,她的丈夫與她可做了不少訓練。
可惜在剛剛復出的戰役上,她並沒能取得一個好成績。1992年,她作為日本選手被中國選手打敗,連八強都沒能進入。可是這並不妨礙她在1994年的出色發揮,她連著打敗了大魔王鄧亞萍、陳紅、管建華等曾經並肩作戰的隊友,取得了冠軍。但這還不夠,她在打敗鄧亞萍時嘴裡喊著日語喲西,似乎極為過癮開心。當然她的這一舉動令日本官方對她十分喜愛,連天皇都連連誇讚,這完全就是中國為日本培養的桌球選手。
最後她不出意外的披著日本國旗站上冠軍領獎臺,激動地流下淚水,與日本人民站在一起歡呼。只是不知道作為曾經的華夏兒女,她此時的心裡到底是什麼感受呢?這件事也讓中國許多關注體壇的人對她大加批判,痛心她竟喊著喲西打敗了曾經並肩作戰的隊友,更痛心的是,她此時似乎完全忘了自己曾是一個中國人。
想要回到祖國懷抱
本以為小山智麗會成為最大的人生贏家,畢竟人人眼中她是愛情事業雙豐收,雖然在九四年之後,她因為年齡關係再也不能參加比賽,但她也將自己在中國學的一身本領教給了不少日本選手,也可以說桃李滿日本了。但誰能想到這樣的人生贏家的生活也會翻車呢?
小山智麗的丈夫最終喜新厭舊厭倦了她,開始出軌,甚至把別的女人帶回家中。小山智麗如何挽回也挽回不了丈夫的心,兩人最終還是走向了離婚。也許是因為年齡大了,小山智麗的桌球技術退步越來越明顯,就連教學也不能很好完成了。
在異鄉他國嘗盡了苦頭的她想要回到祖國的懷抱,她想念祖國的一切,想念祖國給她的優厚待遇,想念自己曾經並肩作戰的隊友,也想念從前的生活,但大家都是有記憶的,她曾經代表日本打敗中國選手鄧亞萍,嘴裡還喊著喲西,儘管此時已經知道錯了,但犯過的錯誤終究是犯下了,就像釘子釘在木板上,就算日後把釘子拔除,也會有不可磨滅的痕跡。
最終她還是硬著頭皮回到中國,儘管她曾經被許多中國人唾棄,但她的家人還是親切地擁抱了她。目前的她是日本中國兩面跑,雖然忙碌,但比從前她要幸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