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女將何智麗:打敗鄧亞萍大喊「喲西」,入日本籍後現狀怎樣?
引言:自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的桌球迅速崛起,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極少被對手打敗,即使是在世錦賽上,他們也能輕而易舉地斬獲獎牌,為祖國贏得榮譽。我國桌球是體壇的神話,也是國家的驕傲。
何智麗,原是我國桌球國家隊的女成員,後選擇退役加入日本籍,為日本奪得榮耀。幾年後,何智麗「戰神歸來」,在賽場上打敗鄧亞萍後大喊「喲西」,心中十分開心。而她也被千夫所指,成為了體壇的「女叛徒」。
我們在看待問題時一定要看到問題的全面性,不能因為片面而否定一個人。雖然何智麗加入了日本籍,但是和她曾經一起奮戰的隊友並不恨她,因為她也是「受害者」之一,整個事件始末真正的原因並不在於 她,而她最後選擇「背叛」自己的國家加入日本也是實屬無奈之舉。
追溯過往,1987年,在新德裡舉辦的第39屆世界桌球錦標賽上,何智麗一鼓作氣,憑藉實力殺入半決賽,離金牌也是觸手可及。但是她突然感到不安起來,眼皮開始跳動,似乎有什麼不好的事情將要發生。
果然,不出所料,她被教練要求「讓球」,故意輸掉比賽。她的對手是管建華,他們既是隊友也是對手,而且她曾經因為失誤被韓國的梁英子打敗,這也成為了她心中過不去的坎。教練為了保險起見,希望能讓管建華對戰梁英子,這樣勝算會大很多。
其實,何智麗被要求「讓球」也不是第一次了,在曾經的賽場上,因為對手也是中國人,為了友誼,她也曾很多次被要求讓球,曾經的那些她都默默接受了。但是新德裡這場比賽她讓不了,在她看來,這次不單單是比賽那樣簡單,是兩個強者之間的較量,也是一段尊嚴與榮耀的較量。
所以在被教練要求「讓球」時,何智麗內心拒絕表面同意了。對於強者,經歷過失敗後,便會愈發勇猛,勢不可擋,所以在半決賽中,她絲毫沒有聽從教練的指示讓球給管建華,愈戰愈猛,最後挫敗管建華,成功進入決賽。她的這一舉動,教練們都驚呆了,十分氣憤,然後拂袖而去。
何智麗違抗了上級指令,教練不再搭理她,也不帶著她訓練,她被「孤立」了,但是她問心無愧,自己依舊刻苦訓練,為決戰做準備。知恥而後勇,何智麗在對戰梁英子的比賽中,發揮穩定,最終以3:1的優異成績斬獲冠軍,她打敗了梁英子,贏回了尊嚴,也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雖然何智麗拿了金牌,但是沒有一個人替她高興,也沒有人為她祝賀,她很失落,但是也拒絕了一些檢討,就這樣,她被徹底孤立了,雖然仍舊在國家隊訓練,但是被孤立,形單影隻,後來的很多比賽她也無緣參加,如同空氣人一樣。被無視,也許是對一個強者最大的侮辱。
思考再三,何智麗決定退出國家隊,無緣參加漢城奧運會,她嫁去了日本,加入日本國籍,被冠上丈夫的姓,她從何智麗變成了小山智麗,國籍也從中國變成了日本。網上很多網友對她進行了聲討,很多罪名扣在了她的身上,剛開始時還會委屈,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漸漸習慣了。
小山智麗在中國時就是乒壇數一數二的強者,對戰日本的隊員更是輕而易舉,小菜一碟,更是沒出力就把對手拍死在沙灘上,她一路過關斬將,成為日本的驕傲,毫不費力地衝進廣島亞運會,更是以絕對的優勢戰勝了鄧亞萍,為日本奪得榮譽,在冠軍臺上升起了日本國旗。
結語:現在,小山智麗已經56歲了,生活已經回歸平靜,過往的一切仿佛已經淡然。她的選擇我們無權指責,只不過她在賽場上的那句「喲西」著實有些刺耳。對此,你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