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高質量外資項目接連落「滬」:「向世界傳遞上海必勝的決心和信心」
中新社上海2月25日電 (記者 李姝徵)一場特別的「隔空」籤約儀式25日在上海浦東新區舉行。本次籤約的21個項目,涉及汽車後市場服務、醫療器械、智能製造、資產管理等多個領域,多數為全球行業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總投資額超過17億美元。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樣本,上海浦東新區在抓好防控的同時,提前謀劃、有序部署、「妙招」頻出,推動實到外資現「開門紅」。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王華當日表示,1月份浦東新區吸引外資7.1億美元,同比增長57.6%,佔滬全市的47%。
當日籤約的21個外資重點項目,涵蓋領域廣、投資來源地多、投資規模大,總投資額超過17億美元。投資方以美國、日本、新加坡、英國、瑞士等國為主,包括全球建築機械製造行業領導者瑞士利勃海爾的總部項目,全球醫療器械巨頭德國西門子醫療設立的創新研發項目,亞太區最大的投資管理公司群志資本設立的資管項目,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埃克森美孚投資設立的汽車後市場服務項目等。這些項目的籤約落地,無疑表明了外商對投資浦東的信心。
「雖然疫情仍未結束,公司已經全部復工。」在籤約儀式上,埃克森美孚合資設立的上海孚創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曾紅衛表示,現在該公司已經實現全員復工,下遊的全國40個經銷商也在有序復工中。「我們對中國發展的信心不會變,發展的戰略也不會變。」
浦東新區有企業數量多、種類多,來滬從業人口多的「三多」特性,疫情當前,部分企業的復工復產存在著一些暫時的困難和問題。
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管小軍介紹,針對員工返滬問題,此間官方幫助昌碩、滬東中華造船等企業的多批員工實現了「點對點」包車從外地接員工返滬;相關國有控股企業也立足園區集成服務商的主責主業,積極提供各項服務,如金橋股份緊急開闢600個免費停車位、四家酒店式服務公寓1350套客房,以幫助企業解決員工停車及返滬人員的居住問題。
針對上下遊產業鏈未復工造成的產能無法恢復的困難,此間官方通過長三角聯動機制,協調解決重點企業ABB江浙兩地的一級供應商全部復工復產。
而對於疫情造成的資金緊張,浦東新區結合自身特點,加大對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疫情發生後,浦東新區曾出臺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18條措施。其中最直接的一招——「免租金」已在浦東全面推進,讓更多中小企業獲得「真金白銀」的支持。
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以下簡稱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吳曉華表示,在防疫時期,臨港新片區積極運用「網際網路+招商」方式,採用不見面談判,抓緊項目籤約落地,以降低疫情造成的影響。近期,12個涉及新能源汽車電池、智能高端裝備等「卡脖子」領域,總投資額超200億元的產業已在「線上」如期籤約。吳曉華透露,還有一批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等有影響力的外資項目正在積極洽談中。「這批客戶對落戶臨港有較大誠意,認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
吳曉華表示,在特殊情況下,臨港新片區將繼續全力推進全方位、高水平開放,「通過一批高質量外資項目落地,向世界傳遞上海必勝的決心和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