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還是尼德蘭?荷蘭說:我是風車和鬱金香,你只是「低地水窪」

2020-12-10 藤樹先生

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有這樣一條新聞,荷蘭政府正式宣布,從2020年起,荷蘭對外宣傳一律改用它的正式國名「尼德蘭」,而不是從前的暱稱「荷蘭」。荷蘭政府的這一決定,引起了國內外網民的無數吐槽,畢竟「荷蘭」這個名字早已經成為了這個國家現代形象的代表,比如人們一提到荷蘭就想到了它的大風車,想到了它的鬱金香花田。可是荷蘭政府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想要在國際上利用改名大法重塑荷蘭的現代形象,那麼荷蘭到底是該叫荷蘭還是尼德蘭呢?

「荷蘭」發展史

人們之所以對尼德蘭這個名稱感到如此陌生,是因為很多人都不了解荷蘭的歷史。在古羅馬時代與中世紀時期,荷蘭現如今所在的地區坐落在萊茵河南岸,它在16世紀之前長期處於封建割據狀態;直到16世紀初,西班牙殖民統治這片領土以後,這裡才出現了國家形態的雛形,成為了西班牙殖民統治下的幾大省份;1556年,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在內的七大低的省份組成了一支烏德勒之聯盟,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統治。1588年,這七大省份又聯合起來,組成了「尼德蘭七省聯合共和國」,簡稱為荷蘭共和國。可以說,荷蘭在歷史上就一直是「主導者」。

那麼上文中的「尼德蘭」和「荷蘭」,到底哪一個才是這個國家的真正名稱呢?在荷蘭語中,這個國家的正式稱呼為「Netherlands」,所以它的中文翻譯應當是「尼德蘭」而非「荷蘭」。尼德蘭這個稱呼,在最初的時候並非指一個國家的名稱,因為在荷蘭語中這個詞的本意為「低地」。荷蘭國土是由萊茵河、馬斯河、斯凱爾特河這三條河流衝擊而成的一片地勢低洼的三角洲。這就導致荷蘭這個國家的僅有50%的土地海拔高於1米,而且從13世紀開始至今,這裡的國土面積一直不斷被海洋吞噬,截至目前,該國已有國土,總面積的1/8被海洋淹沒。正是由於這種低、平的地勢,人們才用「尼德蘭」來稱呼這個七省聯合共和國。

至於「荷蘭」這個稱呼,也並非是一個長期使用的國家名稱。人們所熟知的「Holland」(荷蘭)這個國名,在荷蘭語中其本意為「森林茂密之地」,伯爵迪爾克五世的領地受封於此,他也是最早使用這個稱呼之人。在後來反抗西班牙的殖民起義中,北方荷蘭省以實力最強、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在七省聯合國中脫穎而出,並迅速成為了整個聯合王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整個聯合王國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因此在很長時間裡,「荷蘭」就成為了「尼德蘭」的簡稱。

「荷蘭」暱稱的重要性

由此可以看出,人們一直將只是尼德蘭一小部分的「荷蘭」當成了整個國家。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除了荷蘭的發展歷史以外,也和那麼對於這個國家的傳統印象有關。提起與荷蘭有關的記憶,必然要提到它的風車和鬱金香,如果提到荷蘭的著名城市,必然會想到它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是這些被全世界人所熟知的「荷蘭」名片,幾乎都集中在南荷蘭省、北荷蘭省這兩個大省份。

這兩個省份對於荷蘭人自己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從一些荷蘭國家的對外形象,就能夠看出這一稱呼的重要性,主持人在播報國家足球隊比賽時,他們自己也會使用「荷蘭」這個詞;當人們訪問荷蘭官方旅遊網站時,更會發現這個網站的域名也是「holland」。長此以往,荷蘭就潛移默化地成為了這個國家的對外稱呼,即便是這個國家的民眾,也很少使用尼德蘭這一稱呼。可是從嚴格意義上而言,「荷蘭」這個原本南北荷蘭省兩地的合稱,用來代指一個國家整體,其實很容易引起「尼德蘭」國內其他民眾的不滿。

「改名」尼德蘭

對於外國人而言,以及對於生活在南、北荷蘭省的民眾而言,他們以荷蘭稱呼自己的國家早已經習以為常。可是對於荷蘭這個國家,以及生活在這個國家另外10個省的居民而言,他們對於「荷蘭」這個稱呼會更加的敏感。畢竟用一個國家的一小部分去當作整個國家的對外稱呼,這種做法在該國外交部官員眼中會非常奇怪,同時也剝奪了該國其他省份的存在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該國其他省份的經濟發展。

由於南北這兩個荷蘭省,早在16世紀初,就憑藉著優越的海運港口,成為了整個國家的中心區域,繁榮的鹿特丹港,享譽世界的世界遺產分車村,燈紅酒綠的首都阿姆斯特丹,這些都讓「荷蘭」地區在整個地區中越發重要,並且成為為現如今的河南地區,帶去了大量的旅遊心理優勢。當國外遊客們拜訪荷蘭,他們最先想到的,以及能夠想到的就是「荷蘭省」,除此之外,荷蘭其他區域的烏特勒支省,格羅寧根省等省份,縱然擁有著優越美景和經濟發展優勢,可是他們遠不如南北荷蘭省更加具有吸引力。

此次該國政府之所以花大代價想要更改國名,就是為了擺脫「荷蘭」這個暱稱,重新在社會國際社會樹立更加積極的「尼德蘭」王國。其實「荷蘭」這個暱稱,已經為整個國家的發展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據資料顯示,由於南、北荷蘭省擁有這個國家的最著名景點,導致這兩個省份出現了過度旅遊的局面,異常擁擠的遊客,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嚴重偏移的旅遊商機,其實並不利於整個荷蘭國家的總體發展。

因此荷蘭政府認為,只有重新樹立國家品牌形象,才能幫助外國人更好地了解真正的「尼德蘭」,而非只屬於「尼德蘭」一小部分的「荷蘭」。所以荷蘭並不是改名,他只是打算將暱稱拋棄不用,讓人們想起他本來的名字「尼德蘭」罷了。

荷蘭之名並不是改成了尼德蘭之名,而是兩者之間本就一直存在,事實上Netherlands翻譯成中文一直都是被「荷蘭」所統治。畢竟荷蘭是風車和鬱金香的代名詞,尼德蘭只是低的水窪。叫荷蘭對於國家來說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尼德蘭也一直被認為是官方名稱,何樂而不為呢?

(感謝閱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資料:

《尼德蘭革命》

百度百科

相關焦點

  • 荷蘭變成尼德蘭?真相是……
    前陣子,「荷蘭」改名「尼德蘭」的消息,在國內引發了熱議。 總之,荷蘭改名的消息只是誤傳,不過,以後如果出現尼德蘭(Netherlands)這樣的字眼,知道它代表的是大眾認為的荷蘭(Holland)就行了。
  • 提起荷蘭你會想到什麼?是風車,鬱金香還是其他的?
    大家好,我是敏敏,今天小編我要帶大家去看看荷蘭這個地方,是不是一提起荷蘭就會條件性想到風車還有鬱金香呀,那麼今天小編我就帶你們走進荷蘭這個地方吧。地處西歐地區,荷蘭是歐洲乃至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荷蘭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資源,歷來都是非常熱門的旅遊目的地,說起荷蘭,人們通常會想到它的很多標誌,比如鬱金香,荷蘭風車等。它不僅造型獨特,而且歷史悠久,在荷蘭幾乎隨處可見,相信只要有朋友到過荷蘭,一定會對它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荷蘭又被許多人親切地稱為「風車之國」,風車對於荷蘭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見一斑。
  • 荷蘭:為啥改名尼德蘭?
    之前有新聞說荷蘭要改名成尼德蘭,後來發現是他們把旅遊局徽標那幾個字母給改了,原來英語荷蘭holland,現在是尼德蘭,就Netherland,荷蘭這個國家在咱們中國人看來存在感不算特別高,一般就知道它有風車、有鬱金香,足球挺厲害,阿姆斯特丹是著名紅燈區。
  • 荷蘭:在鬱金香與風車中詩意地生活
    荷蘭每年到春季,大地就變成了畫板,被鮮花淹沒。縱橫的花田,交錯的河道,巍然的風車組成了荷蘭這道世上獨一無二的風景。荷蘭人愛花,每家每戶多多少少都「見縫插針」地在房前屋後種花植草,在寶貴而又緊缺的土地上精心栽花。
  • 荷蘭宣布元旦起正式改名,荷蘭:大家以後叫我尼德蘭,謝謝!網友:好的...
    最近荷蘭宣布,自元旦起,他們的國家名字將正式改名為"尼德蘭"這就是是怎麼回事呢?。 說起荷蘭,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是非常熟悉的,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荷蘭的鬱金香、風車、還有來自荷蘭的印象派畫家梵谷。然而如果說"尼德蘭",很多人則會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 起起落落的歐洲列強尼德蘭(荷蘭)
    荷蘭的風車是用來排水的荷蘭(Nederland),音譯尼德蘭,意譯低地國、低地國家或低地之國,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與美洲加勒比地區的阿魯巴、庫拉索和荷屬聖馬丁等四個主體「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溼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
  • 荷蘭還是那個荷蘭!並未改名尼德蘭,只是採用新的國家徽標
    封面新聞記者 燕磊近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網站報導稱「尼德蘭」不想讓你再叫它「荷蘭」,引起國內媒體熱議,也存在一些誤解。事實的真相是,荷蘭還是原來的荷蘭!中國駐荷蘭大使館30日刊文指出,荷蘭的正式國名依然叫荷蘭王國。
  • 風車之國——荷蘭
    人們常把荷蘭稱為「風車之國」,荷蘭是歐洲西部一個只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國家。它的真正國名叫「尼德蘭」。「尼德」是低的意思,「蘭」是土地,合起來稱為「低洼之國」。荷蘭全國三分之一的面積只高出北海海平面一米,近四分之一的面積低於海平面,是名符其實的「尼德蘭」。
  • 低地之國的高品質藝術——荷蘭
    尼德蘭(或荷蘭)從國土面積來說是一個小國,但這裡擁有無數世界知名元素——球莖花田、風車、奶酪市場、木鞋、阿姆斯特丹運河、黃金時代大師傑作、代爾夫特藍陶、創新水資源管理以及數以百萬計的自行車。騎上自行車,沿阿姆斯特丹運河或荷蘭海岸線行駛,穿過五彩斑斕的球莖花田,駛過奶牛和風車點綴其間的草地,爬上南部的綠色山丘,穿過東部的森林和城堡,遊覽艾瑟爾湖周圍或瓦登海群島之一。據統計,荷蘭有一千六百萬臺自行車,也就是說起碼人手一臺以上!第一座風車建於遙遠的古代,卻是荷蘭人與這個木質巨人一拍即合。
  • 荷蘭宣布正式改名!1月1日起開始叫:尼德蘭
    連州新媒體一線品牌 連州點點網 熱文資訊幫助活動福利推廣品牌 「荷蘭」要改名! 明年1月起,你得這麼叫它 提到荷蘭,你會想到什麼?
  • 荷蘭:以後別再叫我「荷蘭」了
    每經編輯:徐豪提到荷蘭,你會想到什麼?是豔麗的鬱金香,還是迎風旋轉的風車,還是綠茵場上那支充滿激情的橙衣軍團?圖片來源:攝圖網如今,你記憶中這個位於歐洲西部的國家「荷蘭」要改名了。據央視新聞報導,荷蘭政府近日宣布,為重塑國際形象,將從2020年開始更換國家標識。
  • 荷蘭與尼德蘭是什麼關係?
    最近有一條與荷蘭有關的新聞,說荷蘭要將國名由「荷蘭」改為「尼德蘭」。各種調侃隨之而來,有人說荷蘭改國名,河南人最高興,再不用逢人解釋「我是河南人,不是荷蘭人」了。實際上,大家叫習慣的「荷蘭」根本就不是這個以低地、風車、橙色聞名的國家的本名。
  • 荷蘭改名了?中文名稱還是稱「荷蘭」!更多荷蘭美景這裡看
    為了在新的一年重塑國家品牌,荷蘭將國家名定為唯一的尼德蘭(Netherlands),從2020年1月開始,荷蘭政府將正式取消使用了超過25年的荷蘭這個非官方暱稱,在所有的文學作品和營銷材料中都將只使用官方稱呼尼德蘭一詞。
  • 「尼德蘭革命」,荷蘭的曲折建國史!
    說起「尼德蘭」這個名字,也許各位看官有點陌生,不過她的正式譯名——「荷蘭」,大家應該很熟悉了。關於荷蘭,你想到了什麼?風車、鬱金香還是攔海大壩,可是她的「成長」之路卻充滿坎坷。當時擁有300多萬人口和300多個城市,南方安特衛普是國際貿易中心,而北方的經濟中心則是阿姆斯特丹。尼德蘭的經濟發展引起了階級關係的變化。資產階級要求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建立獨立國家,發展資本主義。而且在宗教上不再信仰西班牙的天主教,改信加爾文教派。這些政治、經濟和宗教上的獨立是西班牙王室所不能容忍的,當時西班牙國庫的年收入一半以上來自尼德蘭。
  • 荷蘭風車和木鞋你愛哪兒一個?
    數百年來,風車一直是這個低地國家的代表,大西洋強勁的海風為荷蘭提供了天然的風力,起初荷蘭人從德國引進風車為抽水所用,後經16、17世紀的改造,開始用於碾磨穀物、造紙、榨油等。可以說,荷蘭因為有了風車,才有了奶酪和鬱金香的芳香。
  • 荷蘭風情,風車,鬱金香,人來鳥不驚
    荷蘭,是一個傳奇的國度。 荷蘭的國土面積僅僅41528平方公裡,230個荷蘭的面積加起來還是沒有中國的疆域大。 荷蘭總人口1740多萬人,還沒有中國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多,其人口密度達到515.1人/平方公裡,典型的地少人密。
  • 荷蘭改名尼德蘭?原來我們一直叫錯了
    「太好了,這樣我下次去新鄭機場就不會搞錯坐到阿姆斯特丹機場了。」這則新聞更像是廣大網友茶餘飯後用來調侃的一個談資。2020年,荷蘭將更換國家標識,將鬱金香和英文荷蘭的組合變更為「NL尼德蘭」。來自荷蘭的這份更名信息,其實並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名變更,荷蘭的正式名稱一直是音譯「尼德蘭」的Netherlands。
  • 荷蘭居然改名叫尼德蘭?真相卻是……
    近日,#荷蘭正式更名尼德蘭#的話題引發熱議,讓大批網友一臉懵,叫了這麼久的荷蘭突然要改名,那荷蘭豬,荷蘭弟,荷蘭豆是不是也要改口了?實際上,荷蘭並沒有改名,荷蘭簡稱為The Netherlands,就是NL,這次只是要換一個新的國家徽標,用NL和Netherlands取代Holland。
  • 荷蘭改名尼德蘭的原因是啥?網友卻說:原來我們一直叫錯了
    你知道嗎,叫了這麼多年的荷蘭,可能要改名字了。12月27日,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一則消息,為了重塑國家形象,荷蘭政府宣布,自2020年1月起,國家更名為尼德蘭。荷蘭官方表示:尼德蘭不想讓你再叫它荷蘭。
  • 走進風車之國,細嗅鬱金香的氣息,全方位體驗荷蘭人的生活
    荷蘭有兩樣標誌性的寶貝,一個是風車,另一個就是鬱金香。說到風車,荷蘭人可謂是風車的創造者,雖然現在科技發達起來,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到風車的地方已經不多了,但是風車仍然像是荷蘭人的商標一樣。荷蘭雖然風車在現如今已經起不到多少作用了,但是荷蘭還是保存了一部分風車用來紀念,不僅如此,荷蘭人還為風車設立了一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