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讓你的孩子學會與他人交往並愉快的接受小夥伴。
如果父母對自己的鄰居不滿,對孩子的小夥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讓自己的孩子和他們交朋友,讓孩子覺得好像自己跟別人很不一樣,那麼,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就很難與任何人自然地相處。
父母都希望孩子生活中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但是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父母會看見別的孩子搶自家孩子的玩具,在這個時候自家的孩子難免有些難過。
玩具被搶時孩子的反應,暗示著他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
我在外面看到過這樣的一件事情:
在體育館旁免費的娛樂場地,有一個孩子3周歲,旁邊5、6歲的孩子總拿3歲孩子面前的玩具,孩子的媽媽沒有說什麼,孩子也不介意。可是,其中一個孩子和3歲的孩子發生衝突搶了起來,3歲的孩子沒搶過人家,孩子的媽媽也沒說什麼,因為孩子偏老實,很少和別人搶東西,一般都是別人拿走了就拿走了,他也沒什麼反應。
所以,媽媽就隨手拿了幾個大孩子不玩的玩具給自己的兒子玩,並且給孩子講解,就吸引了搶玩具男孩的注意力,他就跟我要,可是自己的孩子聽得正高興呢,孩子的媽媽說你拿走了小弟弟就沒有得玩了,你拿一個玩具和我們換吧。孩子不想給,3歲孩子的媽媽也沒給他。其實這位媽媽不是想和別的孩子這樣置氣的,這位媽媽只是想告訴自己的孩子,不是誰和你要東西你都要交出去的。
其他的家長都看著這位媽媽。我個人的看法是:這位寶媽並沒有做錯,而且處理方法是比較理智的,對於其他家長的眼光不用理會,畢竟自己又沒有故意以大欺小。
孩子搶玩具時候的反應
1:不哭不鬧,自玩自樂
玩具被搶了,無所謂的孩子,其實比較少見,屬於比較大方類型的,很受小朋友的歡迎,但是也有一個缺點,不懂得保護自己的利益,將來在和別人的相處中,也可能會過多的遷就別人,委屈自己。
2:只知道哭
這一類孩子性格較弱,不敢去搶回來,膽子比較小。孩子如果一直沒有學會怎麼去解決矛盾衝突,長大後,也很容易處於被動地位,很容易吃虧。
3:直接回擊的孩子
這一類孩子比較勇敢,懂得捍衛自己的權利,長大也不像個會吃虧的人。但是父母也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引導,要讓孩子明白保護自己沒有錯,但是不能只是依靠武力去解決問題,避免孩子因為莽撞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發現孩子有搶玩具的行為時,父母應該如何去做?
1:幫孩子建立交換意識,出門隨身帶玩具
我們帶孩子外出的時候,可以適當的給孩子帶一些小玩具,這就能避免自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搶玩具而發生爭執。
我們要去告訴孩子,如果看上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要拿自己的玩具去跟別人換,這樣孩子們就可以和平的玩耍。
當我們的孩子出現了交換的意識的時候,也就會更好的處理好和其他小朋友的關係。
2:教會孩子正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禮貌說出要求
當我們的孩子看上別人家孩子的玩具的時候我們要對孩子這樣說:這是別人的玩具,不是你自己的,你必須要經過玩具的主人的同意才可以,讓孩子用合理的方法去跟別人借玩具玩耍。
一般孩子平和的交流中,都是可以借來玩具的,當然了也要告訴孩子,就算別人不給你玩,你也不能生氣,因為是別人的權利。
對於孩子,家長一定要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教育,我們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東西只經過自己的同意別人才可以去拿,這是自己的權利。別人的東西要經過別人的同意才可以拿。
和很多父母一樣,我也曾擔心過孩子成長路上的各種問題,但這些毛病和缺點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關鍵是要看爸爸媽媽怎麼處理。不管怎樣,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在付出,在努力,讓孩子能出人頭地,更加優秀!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是一套專門為0-6歲小朋友編寫的情緒管理和性格培養的繪本,共有10冊。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主題典型鮮明,針對性強。涵蓋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性格問題,包括膽小,自負,自卑,沒有主見,逃避問題,害怕失敗等等。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程,成為一家人是緣分。雖然我們在不同的生命起點登上「列車」,因著永遠無法解除的血緣關係,而坐在一起,兒女會長大,父母會衰老,做為父母,應盡我們所能,給予孩子一個好的起點和平臺,讓孩子能夠到那更廣闊的天空去有所作為。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