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有座靈巖山,明學老和尚就住在那裡.

2021-02-28 未名湖畔王二狗


蘇州有座山,靈巖山,

山上有個寺,靈巖寺,

寺裡邊住著位老和尚,明學長老。

2016年12月2日(農曆丙申年十一月初四日),長老娑婆花謝,極樂果成,暫別塵緣,永駐佛國。

在騰訊佛學的看到這個消息之後,真不知道用什麼語言或者文字表達自己的感情,編了一幅輓聯,託孫老師轉給了明學老治喪委員會。

明心無他,一心可超六道苦

學佛有法,六字定證四大空


想寫點什麼,紀念下明學老,一直在外出差,寫寫停停,寫下了老和尚生前的點點滴滴,作為一瓣心香,致敬於老和尚靈前。王帥,合十。

第一次去看明學老,是2013年夏天,不料很不湊巧,明老下山公幹,不在寺裡。我們兩個便下山,一路走走停停,指點江山,誰知道,在山路一半,正好遇見了公幹回山的明學老。朋友提議跟老和尚合個影,老和尚連連說好:好,好,合個影,合個影就結了個緣,大家就熟人了。


第二次去看明學老,是2014年冬天,因為有上次的經驗,我們提前預約了老和尚的時間,直接去丈室。老和尚問:你為什麼叫本無?我答:取六祖菩提本無樹的意思。老和尚說:你不是六祖,不要胡說。我告訴你,有人再問你,你就說不知道,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明學老和尚自幼茹素,第一次來靈巖山寺,是因為肺結核來念佛等死的,誰料吃了印祖加持過的大悲米之後,病情好轉並逐漸痊癒。當時靈巖山的妙真方丈對他說「你打算怎麼謝啊?光嘴巴說謝不行。你年齡不小了,就做個和尚吧!」明學老和尚便欣然應允,從此以後,留在了靈巖山。

 

1978年11月,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樸老從北京前往蘇州靈巖山,請「文革」期間下放到農村勞動的明學長老回到靈巖山,主持印祖道場的重建,老和尚十分激動,對趙樸初老說:「您讓我換僧服,我穿上就不會再脫下來!」


 

靈巖山的門票,只要一元錢,不漲價,永遠不漲,明學老在接受騰訊佛學專訪時曾經表示,本來不應該收門票,收門票就是為了統計每年來多少人,一人一元,方便統計,不能漲價,永遠不漲。門票背面上寫著:「參觀門票每位兩元,一律半價優惠。」


 

明學長老居住的方丈室,至今保持著印祖和妙真老主持是的老樣子。只有舊式的木床和一些簡單的家具,沒有空調、地毯、沙發、電視等現代化的設備,一切照舊,沒有任何改動。

 

徐足之居士回憶:老和尚日常生活全是自理,有時熱水瓶沒開水,就自己去食堂裝灌。老和尚一日三餐,不開小灶,從不特別。飯碗用後,加些熱水,搖勻喝下,然後取毛巾擦乾,下餐繼續用。老和尚每天僅用一瓶熱水,洗臉熱水用後保留到晚上,加些熱水再用。洗腳水也不隨便倒掉,或澆花木,或衝盂器,從不浪費。徐先生文章參見(http://blog.sina.com.cn/xuzuzhi)

 

老和尚生活十分簡樸,能省的錢一定要省,某次長老去北京參加會議,為了節省車費,他沒有帶一個侍者,獨自一個人前往。接待的人幾次從他身邊路過,都沒認出他就是鼎鼎大名的中佛協諮議委員會主席——明學長老。

 

 

某會議晚宴,明學長老因事遲來幾分鐘,因為座位已經坐滿,老和尚就隨便找了個空位坐下,大家紛紛起身,要求他坐主位,老和尚毫不在乎「大家隨便坐,那麼客氣做什麼?我坐到哪裡,哪裡就是主位。」

 

某次晚宴,諸位嘉賓討論自己的佛珠價值幾何?明學長老突然開口說話:「我的佛珠最值錢了。雖然我的佛珠是二元錢買到的,但是我用它來念佛,所以我說它是最貴的。」


靈巖山寺多寶佛塔於一九八九年六月正式動工興修。明學老親歷親為,雖然六十七歲高齡,仍每天爬上五十米高的腳手架,察看工程質量。一九九零年十月,歷時一年多,耗資九十餘萬元,未讓政府承擔一分錢的修塔工程告成,成為靈巖山寺的突出標誌。


明學法師恪守印祖遺訓,用功辦道,將印光大師制定的五條規約作為核心,堅決不做經懺、不收徒、不傳戒、不辦講經法會。他說:「祖師定下來的規約,在我明學手裡一點也不能改,否則我對不起祖師大德,也對不起前來參學的同修。」

 

曾隨侍明學法師兩年多的照斌師說:「明大和尚把錢看得很淡,他收到紅包連看都不看,便讓我們拿去上繳庫房。不僅這樣,他還常把自己節省下來的錢拿出來,以靈巖山寺的名義捐贈給災區。再者,明大和尚已近八十高齡,按常理完全可以在招待客人的小齋堂用膳,而他卻在大齋堂與全體僧眾一起過堂進餐。許多人勸他到小齋堂吃飯,他說:出家人不能貪圖享受,否則就會妨礙修道。」

(引自法空法師文章《明學長老:繼承印祖遺風 振興淨土道場》)

 

明學法師將「學修一體化,學僧生活叢林化」作為辦學宗旨,堅持學宗天台,行歸淨土,並將《印光大師文鈔》編為授課的教材之一。要求每個學僧解行並重,勤修三業,務必做到素食、僧裝、獨身。凡有犯者,一律勸退。學僧每天參加早晚課誦,早午二餐集體過堂用齋,周六下午參加公益勞動。學院每年秋季開學都比其他學院早20多天,以便讓學僧收攝身心。臘月初一至廿一日,學僧還須參加廿一天的精進佛七。(引自法空法師文章《明學長老:繼承印祖遺風 振興淨土道場》)


中國佛學院靈巖山分院於1980年12月10日正式開學。明學法師作為佛學院常務副院長,始終將培養僧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從佛學院招生到學僧畢業,每一個環節,他都嚴格把關。他說:「一個出家人,若沒有堅定的信仰,那麼他學的知識越多,對於佛教越不利。」他特別強調:被錄取的學僧,首要條件,即要有堅定的信仰,堅定的道心,嚴守戒律。在此基礎上,經過佛學院的學習深造,將來才可能成為宏揚佛法、續佛慧命的棟梁之才!(《靈巖祖師道場的守護者——記靈巖山寺明學長老事跡》載2013年08月08日《蘇州佛教》)

 

2000年前後,蘇州吳中區旅遊局曾在靈巖山腳下修一公園,期望引導遊客買高價票入園上山去寺廟,並承諾和寺廟平分收入,明學知道後堅決不同意,後遭有關部門刁難,明學借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期間:跟一個首長的妹妹據理力爭後,有關部門不再為難寺廟,所以靈巖寺至今保持全國最低門票一元錢。又一日,明學在整理禪房,忽然有一弟子急告:得統戰部通知,蘇州市委某副書記上在上山路上,速到大門口迎接。明學回答,老僧沒空。(轉自凱迪社區蘇州會館)

明學長老在病中精進念佛。

印祖於公曆1940年12月2日往生圓寂,

農曆是十一月初四;

明學長老也是公曆12月2日圓寂,

也是農曆十一月初四,

公曆農曆都是一模一樣。

而且二七為阿彌陀佛聖誕日,

五七為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誕日,

百日農曆二月十五為釋迦牟尼佛涅槃日。

不可思議。

阿彌陀佛。



參考材料:

        1.百度百科,明學長老條。

        2.徐足之《明學長老是出家人的楷模》,載徐足之新浪博客,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2640a20102ecpk.html)

        3、大公網專訪明學長老《沒有僧團 寺院也只不過是處旅遊景點》,原文地址(http://bodhi.takungpao.com/sspt/sramana/2015-08/3134594.html)

        4、《靈巖祖師道場的守護者——記靈巖山寺明學長老事跡》,載2013年08月08日《蘇州佛教》

        5、騰訊佛學專訪明學老和尚。

本文部分文字轉引自網絡,皆標明出處,並在文末附有原文網址,小夥伴們可做進一步了解,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特此說明。

歡迎關注王老師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宏度法師在蘇州靈巖山寺晉院儀式上的講話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末學深深懷念明學長老。再一次踏入靈巖道場,巡禮祖師大德的足跡,讓我倍感慚愧。承蒙國家宗教事務局、江蘇省宗教事務局、蘇州市委統戰部和民宗局等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與厚愛,以及中國佛教協會、江蘇省佛教協會、蘇州市佛教協會諸位大德長老的慈悲加持和十方善信的護持與信任,使我深感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 廓塵大和尚參加紀念明學長老生西周年傳供大典
    2017年12月2日, 紀念明學長老生西周年傳供大典在蘇州靈巖山寺隆重舉行。靈巖道場,四眾雲集,殊勝莊嚴,肅穆祥寧。
  • 靈巖山,一座善良的山,那麼多年一直在感動
    今天,深度君的朋友圈都被靈巖山刷屏了!天空中飄著濛濛細雨但有很多市民朋友們跑去靈巖山搬磚!!
  • 【風光名勝】蘇州靈巖山 秀峰古寺冠江南
    智積井為八角形,因是梁代智積和尚修浚,故名。井中泉水甘例,煮茗甚佳。井北砌有假山,上有"長壽亭",傳為西施梳妝之所。靈巖山的最高處位於靈巖寺之西的琴臺,相傳西施操琴於此。靈巖山南有採香涇,專為西施去香山採種香草之用,傳說是依據吳王一箭所射的方向而開鑿,又名"一箭河"。山西南麓有韓世忠墓。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和夫人梁紅玉合葬於此,墓碑巨大,碑文長達13000餘字,世所罕見。
  • 送別一代高僧明學長老!蘇州靈巖山寺舉行追思會,視頻感動太多人…
    當年全國的寺廟開始收費,幾塊,幾十塊的都有,靈巖山又是旅遊旺地,而明學長老堅持不收費,但是因為旅遊局需要統計入廟人數,象徵性的進行了收費。就靈巖山而言,無需向政府拿一分錢,僧人擔水種菜自給自足,已能安穩地生活。收1元門票也是為了統計人數方便,十方來、十方去,很大一部分錢他們還會捐給災區。這位老方丈還否認了靈巖山寺不漲價的說法,「寺廟剛剛開放的時候票價才3分錢,現在已經漲了33倍了!老百姓的錢來得也不容易,大家做事情要憑良心」。
  • 木瀆靈巖山,你不知道的故事!
    這件事被監工胡醜知道了,他把紅線都搶過來編成了一個鞭子,對著一座大山猛的一抽,大山飛起來了,他抽了九下,山上留下了九條凹,據說現在還可以看出來,這座山因沾了神鞭的靈氣,人們就叫它靈巖山。奇石靈山靈巖山怪石嶙峋,舊有「十二奇石」或「十八奇石」之說。因為靈巖塔前有一塊「靈芝石」十分有名,因此得名「靈巖山」。
  • 不要錯過靈巖山的美
    相信居住蘇州的人,大部分都去過靈巖山。這個風景區交通方便,而且還免費。我前幾天去了一次,因為穿的鞋子不合適,只是粗略的走了走。
  • 今天的靈巖山,又再次被震撼到了 !
    蘇州靈巖山寺招募義工通知2017年3月18~19號,也就是本周星期六和星期天,淨宗祖庭道場靈巖山寺為整修寺院環境和道路建設,組織大型義工勞動,因有大批磚塊需從山下運送上山,無法使用機械運輸工具,急需大批義工幫忙從山下一塊塊人工相傳遞往山上。
  • 南華史略 | 惟因老和尚維護祖庭
    次年,在虛雲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後,入住禪堂,參究第一大義。實學苦參,根基敏銳,道業日隆,深得虛公器重,晉為侍者。1942年,師隨侍虛公,經湘桂黔而入川,遠赴重慶,於當時陪都啟建「護國息災法會」。其間,虛公每有開示法語,師即一一筆錄,後輯成《虛雲老和尚法匯》,得流通於世。回粵後,受請出任南華禪寺知客,廣結善緣,禮待十方。
  • 公司團建,靈巖山——白馬澗登山一日遊
    下面我把行程安排和目的介紹注意事項發出來給大家看看,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一、目的地介紹靈巖山位於江南水鄉蘇州西南的木瀆靈巖山,因為靈巖塔前有一塊"靈芝石"十分有名,因此得名"靈巖山"。白馬澗生態園是蘇州城區內的自然生態型休閒度假區,突出場地自然、生態和文化特色,形成「東有金雞湖,中有蘇州古典園林,西有白馬澗生態園」的城市休閒格局。
  • 蘇州團建:靈巖山、穹窿山一日登山行
    一、目的地介紹靈巖山位於江南水鄉蘇州西南的木瀆靈巖山,因為靈巖塔前有一塊"靈芝石"十分有名,因此得名"靈巖山"。612畝的省級自然保護區——茅蓬塢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博物館,擁有牛鼻栓、短穗竹、紫楠等名貴樹種以及穹術、三七、黨參、靈芝、何首烏等藥用植物,已探明的藥用植物就有151種。穹隆山景區還是蘇州地區最大的「天然森林氧吧」,林間氧氣充足,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米達2萬個,是一般空間負離子含量的400至500倍。
  • 蘇州比較有名的山峰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勝地。前一次寫了蘇州有哪些比較出名的湖泊,這次說說蘇州有哪些比較出名的山峰。「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蘇州的山都不高,最高的只有三百多米,但每座山的景色都很優美。
  • 趙匡胤:曾經遇到個老和尚,老和尚說一句話,就影響了他一輩子
    就這麼一路逛蕩著,猶豫著,來到湖北襄陽,錢花完了,住不起賓館,只能到寺廟借宿,就在這座寺廟裡,他遇到了一個奇怪的老和尚。老和尚有多奇怪?《宋史》當中評價為:善術數。雖然是和尚,卻特別精通相面算命,所以,趙匡胤一進寺廟,老和尚就給驚呆了,為嘛,這是個多了不起的人那,可這麼一個了不起的人,現在居然還在迷津當中徘徊,久而久之,這得是多大的罪過,不行,既然跟老和尚有緣,那老和尚自然有義務幫他一把,指點一二。但怎麼幫呢?
  •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其實和尚根本不住在廟裡......
    又比如俗話講「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其實這也是錯的,和尚並不住在廟裡。那麼,寺、廟、祠、觀、庵有什麼區別呢?寺,在古代是專指皇帝的行政機構的,我們經常在聽到的「大理寺」,大理寺是幹什麼的呢?大理寺在中國古代掌管審讞平反刑獄的官署。最早是從北齊開始設立,以後歷代王朝都延用其制,直至清朝。
  • 當今法眼宗泰鬥靈意老和尚
    19歲於大同南寺禮上慧下果法師,剃度出家,1947年在北京慈舟老法師座下受戒,1948年在浙江阿育王寺拜佛舍利,1949年朝普陀後去廣東雲門寺親近禪宗泰鬥上虛下雲老和尚,1953年隨老和尚前往江西雲居山真如寺。師在虛雲老和尚身邊親近達10年之久,也是虛雲老和尚所傳法眼宗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