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陳海峰 通訊員 閆佔廷 12月17日上午,在河南省人民醫院住院部胸外科12號病房裡,有一對姐妹倆一邊輪流照顧患病父親,一邊在病床旁埋頭認真地看書寫字。同病房的人提起她們,無不為姐妹倆的孝心、勤奮由衷地點讚。
這對姐妹倆,姐姐叫胡亞麗,今年20歲,妹妹叫胡改革,今年16歲。她們家住寧陵縣華堡鎮胡莊村,姐妹倆均是該縣第二高中的學生。
姐妹倆輪流照顧患病父親
今年6月,寧陵縣華堡鎮胡莊村66歲的胡家凱出現悶氣、咳嗽,被縣醫院診斷為間質性肺炎。9月18日,因病情嚴重,胡家凱住進了市人民醫院治療。11月12日,胡家凱呼吸困難,不得不轉入省人民醫院。目前,他正在醫院等待腎移植手術。
「剛剛開學兩個周,我就向學校請了長假。我媽媽是聾啞人,我只好一個人照顧爸爸看病,24小時陪護在他的病床邊。」正在讀高三的胡亞麗介紹說,「11月12日,爸爸從商丘轉到鄭州,我正讀高一的妹妹為了替我分擔,也給老師請了長假。現在,我們姊妹倆輪流照顧爸爸。」
消瘦的胡家凱躺在病床上不能動彈,一動就喘上半天,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姐妹倆伺候他吃飯、餵藥、輸液,還要及時清理掉床上的大小便。
為了不耽誤學業,她倆便把病房當成臨時課堂。「這段時間,我面臨高考複習,學習任務比較重。妹妹儘量多照顧爸爸,把學習時間留給了我。我不能辜負了妹妹的一片苦心。」胡亞麗學習更勤奮了,有時候看書堅持到夜裡一點。
農家女扛起一個多難的家
胡家凱是2015年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妻子是聾啞人,大女兒智力有障礙。女兒胡亞麗、胡改革正讀高中,兒子胡業亮還在讀初三。家裡的經濟來源,主要靠胡家凱進場務工掙錢。
今年6月,胡家凱病倒後,家裡的頂梁柱一下子坍塌了。「媽媽姐姐智障殘疾,弟弟妹妹還在讀書,這個多難的家全靠我了。」胡亞麗突然感覺一夜之間長大了,她用瘦弱的雙肩負起家庭的重擔。
一個多月來,胡家凱等待著肺移植手術。對於胡家來說,他們等待的不是肺源,而是手術費的籌集。雖然享受低保家庭多重醫療保障,但醫療費下來不少於20萬元。父親高昂的醫療費一直折磨著胡亞麗,她得想方設法「解開」這道難題。
「我每天都在撥打求助電話,向報社、電視臺求援,向民政部門和公益組織求助,也通過網絡媒體來募捐……」胡亞麗流著淚訴說,「但我決不放棄,我要陪父親堅持走下去。」
眾人關愛猶如冬日的暖流
父親患病住院,令胡亞麗一家陷入了困窘。這一不幸的消息傳到了學校,班主任孔維森首先在全班為組織捐款。校長王修信得知情況後,向全校師生發出募捐倡議,大家積極響應,紛紛伸出援助之手。點滴匯聚,愛心汪洋,短短兩天時間,共募集善款10032元
愛心繼續傳遞。華堡鎮胡莊村第一書記路仲良接到求助後,第一時間為胡亞麗在網絡愛心眾籌上捐款。並在微信群裡積極轉發,發到動全村父老鄉親奉獻愛心,一時間匯聚捐款8000餘元。
病魔無情,人間有愛。全國勞動模範、省人大代表、豫東牧業總經理胡業勇聞訊後,更是當仁不讓,當即表示:「一家有難八方支援,胡家凱治病,我決不袖手旁觀,我捐20000元!」
在這冰冷的寒冬裡,社會的關愛猶如一股股熱流,讓胡亞麗倍感溫暖。她激動地說:「謝謝這麼多好心人,我將來要當一朵蒲公英,也把無私的愛心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