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所女子學校是由英國女傳教士奧特綏投資興辦的寧波女塾,中國第一所由自己人投資興辦的女子學校是上海經正女塾。在「女子無才便是德」之儒家思想統治中國兩千多年、所謂真理的背景下,女子是沒有機會上學的。
據《宣統續纂泰州志》(卷六)記載,泰州私立溫知女學校,自籌經費,學額三十名,在州治北門外徐家橋河東。
宣統元年,泰州城區人韓烺開了泰州女子學校先河,倡辦了泰州溫知女校。學校設在自己家祖屋(前後六進,自住三進,其餘三進用於校舍)內,設了國文、歷史、地理、生物、算術、音樂、繪畫、外語,以及縫紉和織毛線等課程。
學校內的大天井,用來作為學校的操場,操場上有藍球架,還有啞鈴等體育器材。因為老師也都是韓家的人,所以當地人稱之為「韓家學堂」。
涵東街101號
韓家學堂
校舍
校舍
現溫知女子學校的兩進房子,基本保存完好,但朗朗聲早已不在。
年輕時的知識女性陳瑞瀛
「萬柳堂近太平橋,有我溫知女學校…」 這是弘一大師專門為泰州溫知女校譜寫的校歌。弘一大師還專門為韓烺題了「萬柳」二字,刻的碑石,韓氏後裔至今仍在珍藏。
萬柳堂是韓家的堂號,門前草河的岸邊栽滿了柳樹,太平橋即在草河岸邊的破橋堍。河水潺潺流,春秋漲又落,曾經的熙攘浮華,已經消失在歷史深處,而默默屹立草河岸邊的古式民居,卻始終在時代的風雲變幻中守望著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