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二戰電影《東極島》,取材真實歷史,《血戰鋼鋸嶺》監製坐鎮

2020-12-15 騰訊網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東極島為人們所知,還是從韓寒的電影《後會無期》開始的,東極島成了大熱旅遊海島。

而現在,東極島又有一部大片即將呈現在熒幕上。

其電影故事取材自二戰時期一段真實的歷史。

1942年,一艘滿載1800多名英軍戰俘的日本貨船「裡斯本丸」,在舟山群島附近海域遭美國潛艇魚雷攻擊沉沒。

附近的東極漁民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300多名英國軍人。

並在日軍的大規模搜查中保護、營救了3名英國人。 這段歷史被稱作「裡斯本丸沉船事件」。

據悉,影片《東極島》將由大衛珀馬特和傑伊施特恩監製、於鐳導演,並且集合了編劇劉恆、執行製片人王鴻,預計將於2021年開播。

據悉,該片的兩位監製都是大有來頭。

其中之一的大衛·珀馬特曾監製了收穫1.64億美元票房《血戰鋼鋸嶺》,而另一位傑伊·施特恩的監製代表作則有《尖峰時刻》系列和《林中漫步》。

而作為青年導演,於鐳曾自編自導自演《造化》,該片因視聽剪輯精巧、結構邏輯縝密備受好評,榮獲了第十屆FT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短片。

入了冬的東極,在一絲暖光中顯得通透明朗。就是這樣一座乾淨的沒有塵埃的小島孕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老漁民們。

在那一年就在這樣的東極,當地的老漁民們營救了一批饑寒交迫的戰俘,拿出衣服、飯食,還為他們安排住宿。

在東極廟子湖島的一條小巷裡,有一座東極歷史文化博物館,博物館一樓是當地漁民民俗生活風情的展示,二樓就是二戰期間著名的「裡斯本丸號」事件的展示廳了。

走進二樓的「裡斯本丸」沉船事件展示廳,樓梯仿造小孩洞礁石的造型,進「洞」第一眼便是當年曾被漁民營救的「裡斯本丸」倖存者雕塑。展廳內,飯桶、臉盆、藥罐、油燈、餐具……一些當時的生活用具在這裡陳列。

東經122°45′55″,北緯30°13′47″,

這個曾經的救援點,

是一直存在於人們內心深處的珍貴記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血戰鋼鋸嶺》與其他四部二戰電影的PK
    《血戰鋼鋸嶺》2016,圖片來自豆瓣■《血戰鋼鋸嶺》梅爾·吉勃遜的電影中,《耶穌受難記》還可以,但吉布森卻因此片得罪了很多人,之後的《啟示錄》又得罪了人,緊接著的反猶言論徹底令其離開導演椅達十年之久,其間他只能出演一些諸如《黑暗邊緣》這樣的類B級片,再就是客串《敢死隊》這樣的養老院動作片,直到2016年的鋼鋸嶺才得以重執導筒。
  • 戰爭大作《東極島》來襲,管虎執導,一段真實的二戰故事
    不久前的電影《八佰》,致敬抗日戰爭中的英雄;正在熱播的《金剛川》,致敬抗美援朝時期的志願軍,都是很不錯的片子。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兩部戰爭大片之後,管虎導演又出一部新作品,名字叫做《東極島》。有消息稱,該電影將會在明年的7月份上映。
  • 美國人看《血戰鋼鋸嶺》:戴斯蒙·道斯的真實故事
    (美國聯邦政府/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01月12日《南方周末》)編者按:基於醫務兵戴斯蒙·道斯(Desmond Doss)真實故事的電影《血戰鋼鋸嶺》,在美國和中國等市場票房頗佳,亦受觀眾好評,並得到多個電影獎。但這個以二戰中衝繩戰役為背景的電影,卻遲遲沒有在日本放映的計劃。衝繩是二戰期間在日本唯一成為與美國之間戰場的地方,雙方及當地居民死亡總數接近30萬人。
  • 信仰的力量——影片《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根據真實歷史故事改編,以二戰時期的衝繩島戰役為背景,講述基於宗教信仰而拒絕持槍上陣的醫療兵戴斯蒙德·道斯,赤手空拳闖入槍林彈雨,隻身勇救75名戰友生命的故事。從《勇敢的心》、《耶穌受難記》到《啟示》美國導演梅爾吉布森導演的每部電影,都直面人性、死亡、宗教和救贖,《血戰鋼鋸嶺》也不例外。衝繩島戰役是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最後一次登陸戰役,也是太平洋戰爭的最後一戰,還是二戰歷史上最為慘烈、最為血腥、傷亡最大的戰役。
  • 好電影《血戰鋼鋸嶺》
    今天,我想推薦一部聲譽良好的戰爭片《血戰鋼鋸嶺》《血戰鋼鋸嶺》主要是二戰衝繩戰役中75名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徒手空拳解救的戰友的傳奇故事。拯救戰友是如此簡單。在日本鬼魂的瘋狂行動中,要挽救近80名同志的生命,實在是太難了。
  • 另類英雄養成記,電影《血戰鋼鋸嶺》的史實和劇情賞析
    2016年執導《血戰鋼鋸嶺》時,礙於年齡原因以及分身乏術,吉布森並未在《血戰鋼鋸嶺》中出場和露面,但整部電影的風格卻徹底的貫徹了吉布森的「簡單風」,只不過在這份簡單粗暴的風格下
  • 電影「血戰鋼鋸嶺」
    大家好,歡迎收看妖靈追劇,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高分戰爭電影【血戰鋼鋸嶺】 故事開頭男主多斯來到一個奇葩的軍營,多斯一進軍營就看到一個新兵在全裸健身,十分辣眼睛。另一邊兩個男的在互擲飛刀,這時長官來了,一個人正好被飛刀插中了腳。
  • 《血戰鋼鋸嶺》我知道你的信仰有多麼堅定……
    戰爭,因為真實而倍有力量,而戰爭片的意義可能更多地在於教人敬畏生命。如果《血戰鋼鋸嶺》能做到這個,那就絕對是它的勝利,不僅在票房上還是在內涵上。《血戰鋼鋸嶺》一定能算得上2016年最「猛」的動作戰爭電影。
  • 《血戰鋼鋸嶺》並不是一部電影,它更像是一部紀錄片
    #影綜娛跨體裁創作者招募令# 《鋼鋸嶺》不是一部給心虛的人看的電影。開篇的場景立刻描繪了戰爭的恐怖,而情感的旅程才剛剛開始,因為觀眾是通過戰爭英雄德斯蒙德·多斯的故事。《黑客山脊》絕對不是一部周日下午的爆米花電影,它是一次旅行。《血戰鋼鋸嶺》是臭名昭著的梅爾·吉勃遜的最新一部電影,它讓人如痴如醉。講述了德斯蒙德·多斯(Desmond Doss)的故事,他是一名陸軍醫務人員,在二戰最激烈的衝繩戰爭中拒絕攜帶武器。多斯的不為人知的故事是任何人都能講的更精彩的戰爭英雄故事之一。
  • 大家看過 有中國版《血戰鋼鋸嶺》之稱的《血戰湘江》嗎?
    眾所周知好萊塢在2016年出品的《血戰鋼鋸嶺》一經播出大獲好評,斬獲2項奧斯卡大獎,影片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美國軍醫戴斯蒙德·道斯在衝繩戰役中冒著戰火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其實在2017年我國也拍攝了一部史詩級戰爭大片,叫做《血戰湘江》,又名《第四道封鎖線》,絕對的好看,是可以媲美《血戰鋼鋸嶺》的存在,看完保準你熱血沸騰。影片講述了1934年長徵時期紅軍34師掩護黨中央和群眾渡過湘江、成功突破封鎖的悲壯故事。
  • 血戰鋼鋸嶺:絕境之中,日軍為何不割斷懸崖上的攀爬網?
    《血戰鋼鋸嶺》是近年來好萊塢少有的二戰經典電影,由知名導演梅爾·吉勃遜執導,影片燃爆全球觀眾,再一次證明梅爾·吉勃遜寶刀未老。(梅爾·吉勃遜曾執導《勇敢的心》)絕境之中,日軍為何不割斷懸崖上的攀爬網,或許答案只有一個:最大限度殺傷美軍!
  • 資訊 《血戰鋼鋸嶺》憑什麼在上映第二周末再次逆襲
    我們看到一個在精神力量感召下的一血肉之軀,居然一天一夜在鋼鋸嶺上救下了75個人。他偉大的力量感召了他的同僚,他的戰友,最後大家奮勇殺敵,一舉奪下了鋼鋸嶺,可以說《血戰鋼鋸嶺》是梅爾吉普森《勇敢的心》的升級版,同時也是《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最好的戰爭電影。
  • 《血戰鋼鋸嶺》戰場天使,真實的戰爭題材影片
    在所以的電影中有這樣一批作品是比較獨特的存在,那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這一類的電影作品很多總是能夠觸動到大家,因為電影中的很多劇情是真實發生的。其中戰爭類型的電影作品就是很備受關注,因為大家都想知道曾經歷史到底發生了什麼。
  • 《血戰鋼鋸嶺(Hacksaw Ridge)》(中英文字幕)
    《血戰鋼鋸嶺(Hacksaw Ridge)》是熙頤影業、麒麟影業出品的戰爭歷史片,由梅爾·吉勃遜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薩姆·沃辛頓、盧克·布雷西、泰莉莎·帕爾墨、雨果·維文、瑞切爾·格裡菲斯、文斯·沃恩主演。
  • 《血戰鋼鋸嶺》:他赤手空拳救回75人,卻曾被戰友嘲諷為「軟蛋」
    《血戰鋼鋸嶺》是美國梅爾·吉勃遜導演的作品之一,影片主要講述了二戰時期,不願拿槍的醫務兵戴斯蒙德·道斯(由安德魯·加菲爾德飾演)自願投身戰場,在血肉橫飛的鋼鋸嶺上,他克服重重困難,赤手空拳地救下75條生命的故事。
  • 《血戰鋼鋸嶺》不是數字。這是生命
    《血戰鋼鋸嶺》講述的是德斯蒙德和哥哥以及父母生活在美國的小城市的故事。雖然處於戰時狀態,但明媚的春花盛開著。如果不上戰場,戴斯蒙德可以自由地戀愛,可以安心地工作,像遵守秩序的公民一樣,過著輕鬆的日子。但是戰爭爆發了。所有的年輕人都為國家獻出了生命。戴斯蒙德也不例外。
  • 《血戰鋼鋸嶺》主題解析:多斯堅守的既是信仰,又是人性的善良
    《血戰鋼鋸嶺》以二戰太平洋戰爭為題材,由真人真事改編。醫務兵德斯蒙德·多斯堅定地信仰基督教,在新兵訓練中拒絕練習槍械,被戰友和長官視為懦夫,遭到百般羞辱,並因此上了軍事法庭,差點被判為逃兵。但是,在爭奪衝繩島鋼鋸嶺的戰役中,多斯雖然不拿槍,卻在槍林彈雨中創造了奇蹟:救下75名負傷的戰友。作為謳歌英雄的戰爭電影,《血戰鋼鋸嶺》的獨特之處在於,主人公不是武力值爆表的殺敵硬漢,也不是以一己之力拯救地球的孤膽英雄,而只是一名不拿槍殺人的普通醫務兵。
  • 《血戰鋼鋸嶺》——蜘蛛俠不用槍
    大家好,今天與大家一同回憶的電影是《血戰鋼鋸嶺》一把槍的威力有多大?軍迷們會扔出來一堆數據加上一點帶髒字的形容詞來描述它。那炮的威力呢?估計不用加數據了,帶髒字的形容詞就行了。那飛彈……估計就剩髒字了。我來總結一下吧,地球上,不存在人類殺不死的生物個體,即使是人類本身。
  • 《鋼鋸嶺》澳洲殺青 加菲爾德出演二戰版「阿甘」
    鋼鋸嶺主創的殺青合影(從左往右)製片人比爾麥克尼柯、泰莉莎帕爾墨、梅爾吉布森、安德魯加菲爾德  搜狐娛樂訊 由奧斯卡五項大獎得主、著名導演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執導二戰題材新片《鋼鋸嶺值得特別關注的是,來自中國的熙頤影業(Bliss Media),是《鋼鋸嶺》的全球聯合出品方。  片場照曝光 加菲上演懷舊愛情故事  《鋼鋸嶺》一組已於上周殺青,殺青前部分片場照流出,可以看到安德魯-加菲爾德和女主角泰麗莎-帕爾默的對手戲。目前關於兩人的劇情官方還沒有透露,但根據劇照來看,應該不是戰爭期間的戲份。
  • 《血戰鋼鋸嶺》:信仰的力量,這次我信了
    作為一個無神論者,以前我從不明白外國人對宗教的推崇與信仰,談不上不屑一顧,但也絕對算不上尊敬,最近看了《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我才了解真正的信仰確實是可以升華一個人的。若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這將是一個很好的信仰,然而戴斯蒙德卻生活在二戰時代的美國。太平洋爆發之際,瘦弱的戴斯蒙德也志願成為救死扶傷的軍醫,戴斯蒙德是一個善良虔誠的基督教,他理想中成為軍醫是只救人,不傷人,所以他不願拿起槍枝操練,而既然選擇參軍,哪能不會拿槍?哪能不服從軍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