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乘風破浪的姐姐:17歲前沒上過學,28歲成劍橋博士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Cheryl 精英說 來自專輯女子力時代

最近熱播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大家都看了嗎?

30位年齡30+的姐姐,每一位都在娛樂圈摸爬滾打數十年,經歷了各自的人生起伏。在這個審美日趨年輕化的時代,她們的出現,展現出成熟女性的截然不同的自信和昂揚,果敢與美麗。

圖片來源自網絡

當我們欣賞銀幕前姐姐們的美麗,也是在認識和見證不被年齡、外貌束縛的女性價值。而這些在人生風浪中揚帆起航的姐姐,不僅僅存在於閃亮的舞臺,更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

在比爾·蓋茨的年度推薦書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中,就講述了一位在垃圾堆中成長的大山女孩,如何衝破原生家庭的桎梏,在尋找自我的道路上乘風破浪的故事。

圖片來源自豆瓣

而這個故事同時也是美國作家塔拉•韋斯特弗前半生的真實經歷。

比爾•蓋茨和塔拉的合影

這本書成為了比爾•蓋茨年度薦書第一名

一個大山女孩,17歲前從來踏入過教室,沒有出生證明,也沒去過醫院;她相信穿裙子的都是「妓女」;覺得喝可樂是「背叛上帝」;堅信父親所說的「世界末日」隨時都會到來......

她的家遠離城市,被憤怒、狂躁、偏執、暴力、被害妄想種種情緒掩埋,這些扭曲的心理紮根在,出生於這裡的每個孩子的心中。

故事的主角塔拉掙扎半生,遭遇了多次暴力和反覆的精神折磨,才最終逃離了這個煉獄般的家,而當她戴上劍橋的博士帽,回首往事,只覺得一切深刻而荒誕......

圖片來源自網絡

發生在塔拉身上極端的童年故事,讓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感到匪夷所思,而震驚之餘,讀者更驚嘆於這樣一位出生泥濘的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被「末日」禁錮的童年

塔拉來自於一個極少有人能想像到的、十分扭曲的家庭,在她上面,還有6個哥哥姐姐。

父親是個宗教的狂熱分子,在他的教導下,所有孩子不上學、不就醫,堅稱學校和醫院都是政府的陰謀,外面的世界充滿了罪孽與邪惡。

母親對父親言聽計從,永遠充當最忠實的辯護者,相信父親所有的言論,對丈夫在兒女身上施加的傷害置若罔聞,在家中沒有半點話語權。

塔拉直到9歲才有出生證明,17歲以前沒有上過一天學,她的童年是由垃圾場的廢銅爛鐵鑄成的,那裡沒有讀書聲,只有起重機的轟鳴。

她每天需要做的就是聽從父親口中上帝的指引,為世界末日的到來儲存足夠的糧食和武器。

圖片來源自 Google

塔拉的哥哥肖恩有嚴重的暴力傾向,稍有不順就會把塔拉的頭摁到馬桶裡毆打她。所以塔拉總是習慣性地在早晨衝進洗手間瘋狂刷洗馬桶,因為她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次被抓著頭髮,腦袋被按進馬桶。

她不能穿緊身的、露出肌膚的裙子;不能站在舞臺上跳芭蕾舞;不能表達自己的意志,因為那些都是惡魔的遊戲。即便是在夏天的時候因為拍打T恤無意中露出的一英寸的肩膀,也會被爸爸嘲弄:「這兒不是妓院。」

塔拉不明白,那個在廢料場工作的自己,全身上下都是汙垢,每天晚上都需要花上半個小時才能將鼻孔和耳朵裡的灰塵清理乾淨,自己就像是一輛人力叉車,根本無從談起欲望或誘惑。但在父親眼中,或許女性本身就是罪孽。

圖片來源自 Google

這個家庭裡的所有人持續生活在一種驚覺的狀態和持續的恐懼之中,塔拉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她在無盡的傷痛和思想壓迫中產生了逃離的願望,卻又為自己「背叛家人」感到自責。

一直熱愛音樂和文學的哥哥泰勒去讀了大學,不顧父親的反對離開了家,看著哥哥離開巴克斯山的背影,她不止一次地幻想,那個學校的生活該是什麼樣?

圖片來源自 Google

在哥哥泰勒的鼓勵下,塔拉決定去報考大學。她每天早晨六點起來學習,因為那是一天中她唯一沒有因為拆解廢料累垮的時候,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第一次去參加楊百翰大學的考試時,塔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此前的16年,她從未踏入考試這個領域,儘管如此,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報了名。

她參加考試,但不知道該怎麼塗寫答題卡,她詢問監考老師,對方卻只覺得她是在搞什麼惡作劇。

塔拉想要去讀大學的決定就像根刺扎在父親的心裡,他預感到自己對小女兒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於是更加激烈地反對她讀書。他會故意要求塔拉做很多工作,會在她躲在地下室看書的時候把她揪出來。

然而這樣的環境卻磨練出了塔拉驚人的意志,她第二次去參加了AC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

在漫長而又焦灼的等待中,塔拉收到了來自楊百翰大學招生委員會的信件,裡面寫著「恭喜」,母親擁抱了塔拉,父親則氣急敗壞地說:「這至少證明了一件事,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公共教育一樣好。」

圖片來源自 Google

自己將要離開這個家,塔拉堅信,她就和這個家形成了相互排斥的態勢。但這個家留給塔拉的影響遠比想像的多,愛與恨交織在這裡,血緣和信仰模糊了印記,他們彼此粘合,難以分離。

兩座山的割裂

新的生活會好嗎?一切都處於未知。

塔拉隻身來到「危險」的外部世界,但那些幼年時代耳濡目染的思想卻沒有留存在那個偏遠的鄉村,而是絲絲縷縷跟隨著她一起來到了大學,她來到宿舍的第一天,看著室友穿著背心和睡褲,她心想,也許楊百翰大學裡的每個人都是「異教徒」。

圖片來源自 Google

她不敢靠近那些穿著「暴露」(露膝短裙)的女孩,總是縮進角落裡,遠離其他人。

她也不打掃寢室,即使冰箱裡有腐爛的桃子,水槽裡有髒兮兮的盤子,一推門進來就有一股異味撲面而來,但塔拉不以為然。對於從小生活在髒亂環境下的她來說,大學宿舍已經足夠乾淨,她每周只洗一兩次澡,從來不用香皂,只要按照父親說的「撒尿別尿到手上」,也就不需要洗手。

只是當她在清晨走出衛生間,徑直踏過洗手池,留給她的,永遠是室友們震驚的神情。

而這份異樣的感覺同樣存在在課堂上,她不會論文寫作,也不懂得歐洲歷史,更默寫不出藝術家作品的名字,塔拉呆愣愣地坐在考場上,看著講臺上的投影儀閃爍,卻寫不出來一個字。

塔拉和新世界,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她明白,自己身體走出群山,但靈魂並沒有。

圖片來源自 Google

在教室外凝望著瓦薩奇山脈的封頂,塔拉想要留在這個新世界,即使群山依舊陌生而險惡,但她還是想要留下來。

第一學期結束,她又回到了巴克峰,父母威脅她回到廢料場工作,否則就將她趕出家門,她照做了。在廢料廠的一個月中,楊百翰大學就像是一個忽近忽遠的夢,某種基於想像產生的東西,她掙扎著卻無力分開的東西又焦灼地回來了。

塔拉愛上了一個「異世界」的男孩查爾斯,在塔拉的眼中,查爾斯是個「特別」的人,他從不會擔心世界末日,只熱愛籃球和流行樂隊,他喜歡高中生活,也相信醫學。只是當他走進塔拉的家時,他詢問道:「你家聞上去總是這樣嗎?像腐爛的植物。」

是的,這個家拒絕一切外人的窺探,它被籠罩在父親的意志之下,讓每個人不得已地誠服,成為它內裡運轉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自 Google

在書籍和課程的幫助下,塔拉麵對父親和哥哥時,內心的思緒也在一點點變化,她開始嘗試吃藥、按規矩在洗手池前用香皂洗手,努力學習代數,認識馬丁·路德金,她想:「有的人反對平等的大潮;有的人必須從某些人那裡奪取自由。」

但這樣扭曲的家庭環境仍然令她的精神緊張。

在查爾斯親眼目睹了她被哥哥肖恩家暴之後,她變得反覆無常,充滿敵意,將自己全部的野蠻和怒火、對父親或肖恩的所有可怕的怨恨,都發洩到這個只是來幫助她的困惑的旁觀者身上。他們不斷吵架又複合,終於查爾斯再也堅持不住了,他說:「我愛你,但這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我不能拯救你,能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塔拉不明白查爾斯在說什麼。

在歷史中救贖

家庭和大學分裂成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塔拉不知道,真正的自我究竟該擺放在哪裡?

在大學的每個夜晚,幾乎都被學習填滿,當她收到考試成績的時候,發現除了西方文明課,其餘的各科成績都是A。塔拉欣喜若狂,她知道自己將會拿到一半學費的獎學金。

在大學裡,她大量閱讀休謨、盧梭、史密斯、戈德溫、沃斯通克拉夫特和錢穆的作品,她的內心開始思索:「當一個人對家庭的責任與他對朋友、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衝突時,他該怎麼做?」

在反覆的搖擺之中,她去找了克裡教授,教授跟她說:「也許你應該自我拓展一下,看看外面的世界會發生些什麼?」

在教授的幫助下,她報考了劍橋大學的留學項目。她決定先找到自己的能力所在,然後再決定自己是誰。

圖片來源自 Google

在劍橋大學,她開始研究歷史,研讀大屠殺和民權運動的史書,之後她意識到個人對過去的了解是有限的,並將永遠局限於別人所告訴他們的。父親可能是錯誤的,偉大的歷史學家卡萊爾也可能是錯誤的,從他們爭論的灰燼中,她重構了一個新世界,生活在其中。

前面十幾年生活和信仰的反覆顛覆,讓塔拉對歷史產生了更多、更為深刻的領悟。在撰寫論文的時候,塔拉整整兩周時間都沒怎麼睡覺,睜著眼睛的每一刻,她不是在閱讀,就是在思考這些文字。

當她把文章發給斯坦伯格教授時,對方驚訝地說道:「我在劍橋教了三十年書,這是我讀過的最好的論文之一。」

這樣的讚美對於塔拉來說是陌生的,一直以來,她只是習慣於忍受來自家人的、任何形式的殘忍,但現在撲面而來的讚美讓她窒息,她的記憶回到了充滿銅鐵的廢料廠,而自己,滿目狼藉。

圖片來源自 Google

是克裡教授的話點醒了她,他告訴塔拉:

「無論你成為誰,無論你把自己變成了什麼,那就是你本來的樣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你就是黃金。回到楊百翰大學,甚至回到你家鄉的那座山,都不會改變你是誰。金子一直是金子。」

捨棄才能走向新生

從劍橋大學回來,塔拉的內心已經截然不同。

看著扭曲的爸爸,順從的媽媽,暴力的哥哥,妥協的姐姐,塔拉意識到這個家庭需要一場革命,女性需要被保護,可以表達意見、採取行動、蔑視順從,證明自己是一個人。

但「改革之路」是彌足艱難的。當她得知姐姐和肖恩的妻子都遭受過哥哥的暴力之後,她尖叫著要求父親和母親指出肖恩的過錯,讓他停止這樣的暴力行為。

但母親含糊其辭,站在父親的身邊只敢附和。父親則是勃然大怒,認為從劍橋回來的女兒帶給這個家的只有紛爭,她無理取鬧,破壞了這個家的和諧,背叛了家庭的信仰。

她被肖恩拿刀和槍威脅,但沒有人相信她的說辭,在大家刻意模糊的記憶裡,塔拉甚至開始懷疑自己,這一切傷害是否只是自己的臆想症。

圖片來源自 Google

在父親眼中,即使女兒飽讀詩書,他仍然覺得只有廚房才是女人最終的歸宿,一個女人,不能反抗,不能有自我的意志,更不能膽大妄為地要求家人改變。

塔拉痛苦地逃離。她拒絕了父親的「賜福」,從家裡拿走了自己的日記本,從此遠離那座山。

圖片來源自 Google

在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塔拉都深受恐懼症的折磨,但這一次,她不再企圖回歸。

她嘗試去看心理醫院,嘗試和男朋友傾訴,嘗試在歷史和寫作中找到屬於自我的位置。

最終,她獲得了博士學位。她看著那個滿臉傷痛的16歲女孩朝自己揮手離去,往事如隔山海,她終於迎來解脫。

「讓這張臉,讓這個女人與眾不同的不是衣服,而是她眼睛後面的東西,是她咬在齒間的東西,是希望、信仰或信念,讓人生不再一成不變」。

塔拉就像一隻鳥,不斷地嘗試飛向自由,即使有人奮力拖拽,反覆傷害,她仍在自我療愈之後不停尋找。

圖片來源自 Google

當一個人深陷沼澤的時候,只有走出去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受到更多的教育,你的世界才會有所改變。比起原生家庭帶給塔拉的巨大影響,我們能從她的身上看到更多、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衝破桎梏,尋找新世界的勇氣。

塔拉說:「你可以用很多說法來稱呼這個自我:轉變、蛻變、虛偽、背叛,而我稱之為:教育。」

帶領塔拉逃離大山、實現自我救贖的,正是對知識的渴望和嚮往。當她不再傾聽父親喋喋不休灌輸的思想,眼前就出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那是教育給她的新世界,在那裡,生命有了無限可能。

作者: Cheryl,精英說90後作者,英國海歸,用心寫字。

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ID: elitestalk)。

Reference:

塔拉韋斯特弗: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豆瓣: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原標題:《現實版乘風破浪的姐姐:17歲前沒上過學,28歲成劍橋博士,垃圾堆裡長大如何逆天改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17歲前沒上過學,28歲成為劍橋博士,教育讓塔拉擺脫原生桎梏
    這個17歲之前從未上過學,通過自學考試大學,最終拿下劍橋博士學位的瘦弱女子,帶給我們的不只是一個人生逆襲的故事。更多的是給予我們,她通過接受教育,擺脫原生家庭病態的羈絆,實現自我的一些啟示。沒有出過大山的塔拉,思想守舊而保守,她會為室友的吊帶背心,露膝短裙而緊張,也會上錯公交車,還會找不到教室。沒有上過學的塔拉很難融入進大學生活,她誤以為二戰時被「大屠殺」的六百萬猶太人只是五六人慘遭殺害的規模,她把羅莎·帕克斯拒絕給白人讓座,理解成了她「偷了座位」。
  • 她17歲前從未上過學,28歲成劍橋博士,卻被父母視為「家庭叛徒」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就講述了一個有關原生家庭的故事,這本書的作者塔拉韋斯特弗17歲前從未上過學,後來通過自學通過了大學入學考試,並成為了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劍橋大學博士。17歲以前,塔拉和哥哥姐姐們每天都在父親的廢料場幹活。工作之餘,全家人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囤積大量食物和燃料,比如桃子罐頭和汽油,因為父親認為,世界末日終將來臨, 到時候,只有他們能生存下去。孩子們幾乎都沒有出生證明,因為都是在家裡出生的。
  • 她靠撿垃圾生存,17歲前大字不識一個,自學成才,28歲成劍橋博士
    17歲前從未上過學的女孩,如何成為劍橋大學博士?我們要背叛多少曾經,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受到這樣一極端宗教思想影響,塔拉17歲前從未上過學,從未走進過教室,受傷了,生病了也從來沒有去過醫院,正如她在書中所寫「我們從來沒有過醫療記錄,因為我們是在家出生……我們也沒有上學記錄,因為我們從未進過教室,此時此刻,根據愛達荷州和聯邦政府的檔案記錄,我是一個不存在的人」。
  • 她,才是乘風破浪的姐姐:17歲前從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如何逆天改...
    《乘風破浪的姐姐》裡的姐姐們都很優秀,值得我們學習。但今天,我想寫的這位姐姐,並不是節目裡的姐姐,但絕對是真正乘風破浪的姐姐,而且,她,正在浪尖上。她是誰?這篇文章,我們就講講塔拉姐姐乘風破浪的真實人生故事。塔拉從小生活在美國山區的廢料場,生病了從不去醫院,17歲前從未接受過學校教育,不懂什麼是「數學」,連「飯前便後要洗手」的常識都沒有。
  • 一個人最頂級的能力:17歲前撿垃圾,自學成才,28歲成劍橋博士!
    「就是當所有人都認為,你只有死路一條的時候,你卻能起死回生,並解決了那些,看似根本不可能解決的問題,迎難而上,越戰越勇!」這是在勵志圈很流行的一句話,看起來有沒有很雞湯?但是之所以能夠被人傳播,是因為有很多感同身受的人。本文我們講述的主人公塔拉的傳奇故事,就完美詮釋了一個人最頂級的能力。
  • 她,才是乘風破浪的姐姐:17 歲前從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如何逆天...
    今天這篇文章,袋鼠君向大家介紹一個正在浪尖上的姐姐,她的新書成為比爾•蓋茨年度薦書第一名,這裡面寫的正是她乘風破浪的真實經歷。在看了對她的介紹後你會有不一樣的認知!也希望我們都能乘風破浪,長成更好的模樣。 自從上周《乘風破浪的姐姐》這部綜藝上線,姐姐們就霸屏了。
  • 她從小受盡家暴,17歲前從未上過學,如今卻成了劍橋博士
    可沒想到的是,一分鐘之後並無事發生。身為摩門教生存主義者的父親,無法解釋自己篤信的「千年蟲」危機為何沒有到來。所幸世界並沒有末日,生活也還會繼續。只是,從那個時候開始,14歲的塔拉便開始懷疑,自己跟隨父親信奉的摩門教,是否真的能夠解釋萬物。
  • 她17歲前未上過學,28歲劍橋博士:能決定你終點的,始終是你自己
    剛拿到《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書時,我以為是一本勵志雞湯書隨手就放一邊了,因為像我這個年齡的人畢竟半生已過,滿腔激情早就被生活現實化了,更喜歡一些有深度的文學體或者有價值的工具類書目。1986年出生的塔拉韋斯特弗,生活在愛達荷州的山區,十七歲前她從未上過學,可最後卻通過自學考取了楊百翰大學,然後再一步步獲得學士學位,攻讀碩士。28歲成了這片小山區裡唯一的劍橋大學博士,還成為了哈佛大學的訪問學者,是個名副其實的「超級學霸」。
  • 17歲前未上過學,哥哥罵她像妓女,她靠自學由文盲女成為劍橋博士
    在17歲之前,她沒上過一天學。10歲時,還是大字不識的「文盲女」,後來通過讀《聖經》做禮拜才識字。她沒有出生證明,也沒有求醫記錄,生病、受傷了怎麼辦?靠掙扎著熬過去,因為父親從不準許她看醫生。更讓人驚嘆的是,在這樣的家庭出生的塔拉,面對父兄嚴酷的壓制和束縛,她竟然能夠破繭而出,從17歲那年開始讀書,卻憑藉超強的自學能力成為了讓比爾·蓋茨都讚不絕口、自嘆弗如的歷史學博士和暢銷書作者。
  • 一個17歲前從未上過學的劍橋學霸
    17歲前,她每天跟著父親在垃圾場整理廢料,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山裡的節律陪伴著她的成長。16年後,她寫了人生中的第一本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出版第一周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她就是塔拉·韋斯特弗,這16年她都經歷了什麼?又通過了怎樣的努力?她的內心又有怎樣的變化?
  • 17歲前沒上過大學,卻被劍橋大學錄取:能改變你的只有你自己
    塔拉小時候在父親廢棄廠工作一個女孩,17歲之前沒接觸過教育,最多只是在家裡閱讀,她對於這個的世界認知全部來自於父親,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她自學考上了楊百翰大學,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繼而獲得了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而且在劍橋深造的過程中還獲得了去哈佛交流學習的機會。
  • 垃圾場長大,17歲前從未上過學,拿到劍橋博士學位,是什麼造就她開掛...
    一個17歲以前從未上過學的女孩——塔拉,和家人住在遠離他人的大山裡,日復一日地在垃圾場裡拆卸垃圾。 卻自學考入大學,又獲得去劍橋參加項目的機會,在劍橋學習的時間裡,寫了一篇論文,被教授評為他在劍橋教書的30多年裡,讀過的最好的論文之一。
  • 17歲文盲女孩,靠自學逆襲成劍橋大學博士,改變人生的是信念!
    失學的文盲女孩,17歲考大學,命運開始逆轉塔拉出生於1986年。她的父親在美國愛達荷州經營一家廢料場,母親是一名草藥師兼助產士。和哥哥姐姐們一樣,塔拉也是在家裡出生的,沒有出生證明。所以,塔拉從來沒有上過學。直到17歲以前,塔拉每天都在父親的廢料場裡工作。除了家中和廢料場裡的一切,塔拉沒有去過外面的世界,不知道學校是什麼樣子,甚至不明白教科書是用來做什麼的。然而,這樣的生活並沒有帶給她帶來太多的安寧和快樂。相反,她時常飽受恐懼和痛苦的折磨。因為她有一個魔鬼般的哥哥肖恩。肖恩生性殘忍,喜歡暴力。
  • 被父親圈養17年,被親哥罵作妓女,沒上過學為何能逆襲成劍橋博士
    但讓塔拉想不到的是,那是一個令人無法想像的扭曲的世界,出生後的她從小受盡欺辱,父親不允許她讀書,生病不允許她看醫生,一言不合就是一頓暴打;親生哥哥肖恩更是對她進行殘酷的虐待,罵塔拉和外邊的「妓女」一般她一度以為,自己的人生就是這樣的,直到她17歲的那一年。
  • 出生在「垃圾堆」的女孩,17年沒有讀過書,靠什麼逆襲成劍橋博士
    現實是不會按照你的意志去改變的,因為別人的意志會比你的更強。這是一個17歲才上學的垃圾場女孩的真實故事,別人讀到的是勵志,而她自己卻說:這不是重點。讀完這本登陸紐約時報暢銷榜80周+的《你當像鳥飛過你的山》,我沒有振奮,而是有些心塞。
  • 17歲前未上過學,幾年後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蓋茨都為之驚嘆!
    作者塔拉的經歷和大多數人的不一樣,在2003年也就是17歲之前,她從來沒有上過學,但是在5年後的2008年,她已經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2009年,她又獲得了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赴哈佛大學訪學,4年後獲得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這本《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就是她的自傳。人們只看到我的與眾不同:一個十七歲前從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卻戴上一頂學歷的高帽,熠熠生輝。
  • 他17歲上大學,25歲中山大學博士畢業,人稱現實版江直樹!
    除了溫柔,徐醫生「一夜爆紅」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他是個真正的學霸:17歲考上大學,28歲已經拿到了中山大學博士學位,SCI論文發表5篇。5篇什麼概念呢?一般來講,讀2年的博士能專心致志做科研,一到兩年可以發表一篇SCI論文,發表5篇的基本上就算是博士群體中的精英了。
  • 她在「垃圾堆」中長大,17年沒讀過書,卻逆襲成劍橋博士,靠什麼
    你能想像,一個17歲前從未上過學的女孩,竟然能逆襲成為劍橋大學博士!1986年,她生於愛達荷州的山區。雖然出生在相同的年代,卻跟同齡人的生活相去甚遠,直到9歲才有出生證明,17歲前從沒踏入教室讀過書,就連生病的時候也從來沒有去過醫院。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在「垃圾堆」中長大的女孩,卻靠著自學考入幾大名校:首先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 年獲文學學士學位。
  • 比爾蓋茨年度推薦書,作者17歲才開始上學,最終卻成為劍橋博士
    如果我告訴你寫這本書的作者她17歲之前沒有上過學,你們是不是會大吃一驚!事實上到了17歲作者塔拉才開始正真上學,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楊白翰大學的文學學士學位。接下來她的人生就好像進入了開掛模式:2008年拿到文學學士學位後,又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2009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2014年獲得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美國作家塔拉·韋斯特弗的處女作,她把自己真實的人生故事寫進了這本書裡,2018年,這本書創下出版界奇蹟,上市第一周便登頂《紐約時報》暢銷榜,連續85周持續高居榜單前列,2019年因為此書被
  • 80歲金庸與「劍橋大學博士」的二三事
    2005年金庸獲得劍橋大學榮譽博士另外五個人分別是:現任大英國協王國最高法院院長何熙怡女男爵(Brenda Marjorie Hale);前聯合國前任副秘書長厄夸特爵士按理說,有了榮譽博士,本來算是功德圓滿事一樁。比如李嘉誠在2001年也曾被劍橋授予榮譽博士學位,此後的楊衛教授(前浙江大學校長)、白春禮教授(中國科學院院長)、陳奕迅、郎朗、張曼玉都被著名的英國高校蓋過這個戳。雖然這不需經過正常升學程序,但畢竟是對社會某個領域作出突出貢獻人士的一種肯定,畢竟生命是有限的,人不可能在短暫的時光裡把樣樣都做到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