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前沒上過大學,卻被劍橋大學錄取:能改變你的只有你自己

2020-12-23 楊咩咩Icey

文/楊咩咩Icey

圖/網絡

塔拉出生在大山裡,父親反對家裡的孩子上學,拒絕去醫院,對抗政府

主人公塔拉是家裡最小的女孩,她有5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她們出生在愛達荷州的山區。

父親是一個傳統的摩門教教徒,他把政府想像為敵人,認為政府要收走家裡的孩子,認為世界末日要來臨,於是帶領一家人不斷的囤積彈藥,囤積糧草,準備著戰爭。

他反對孩子上學,認為教育是有毒思想,上學追求知識是無恥的。拒絕看醫生,全家出車禍、三度燒傷、生病都是母親自在家裡醫治的,而母親只是一名草藥師,她沒有自己的主張,全部都聽父親的,完全喪失自我立場,就連助產師也是父親強迫母親去學的,而家裡的7個孩子都是母親在家裡接生的,基本都沒有辦理出生證明。

塔拉自小被哥哥肖恩家暴,肖恩會將抓住塔拉的頭髮拖行到馬桶邊,把頭塞進馬桶,直到肖恩「怒火」平息,還辱罵塔拉是妓女,但父母對此視而不見,只承認哥哥肖恩是虔誠的教徒,而塔拉是被魔鬼引誘了來污衊哥哥,導致塔拉一度精神崩潰,真的以為自己記憶錯亂。

塔拉小時候在父親廢棄廠工作

一個女孩,17歲之前沒接觸過教育,最多只是在家裡閱讀,她對於這個的世界認知全部來自於父親,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她自學考上了楊百翰大學,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繼而獲得了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而且在劍橋深造的過程中還獲得了去哈佛交流學習的機會。

聽起來好像很勵志,如果是你,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沒有足夠強大的毅力和想要改變的內心,怎麼去抵抗家人的反對和自我堅持下去的信心。

在一個環境久了,眼前的一切就是你的全世界,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像父親所說那樣恐怖,一切都是未知,而離開家是需要巨大的勇氣,也是對自己內心的挑戰。

自我救贖之路,教育改變了命運

塔拉的哥哥泰勒喜靜,愛看書,一直在自學,10歲那年,泰勒給塔拉聽了一次音樂CD後,塔拉的整個世界變了,她第一次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好,在哥哥泰勒的影響下,在自己內心深處的召喚的作用下,塔拉還是選擇為進入大學進行了備考,並順利進入了楊百翰大學。

當然,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她也不時產生強烈的自我懷疑,認為自己不屬於那裡,她的家鄉,她心心念念的地方,過去現在都是那個偏僻的山村,她會偶爾抗拒周圍女同學那種「墮落的」生活方式。

上了大學之後,才正式的發現自己與這個世界是多麼的格格不入,她不懂為什麼上完廁所要洗手,不懂為什么女孩子要穿衣打扮,從那時她才明白自己與他們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裡的人,她開始明白自己需要重塑,需要學習的有太多太多。於是她開始接受朋友,接受新的事物,從不及格到全優生,從楊百翰到劍橋。

塔拉的求學之路看上去很勵志,但實際上極為困難,塔拉家經濟條件不錯,但塔拉沒有在經濟上得到過家裡的支援,塔拉一度窮困潦倒幾乎要輟學,她寧肯去賣血,也不願意申請獎學金,原因只是因為父親說過接受政府捐助就意味著背叛,塔拉突破不了這個觀念。

塔拉在日記裡寫道:「全世界都是錯的;只有爸爸是對的。」爸爸是對的,但爸爸不為塔拉的人生負責。

為了繼續求學,塔拉最終申領了獎學金,這個時候她意識到,自己真正開始了離開家庭這個行為,放棄了家庭給予的信念,塔拉也第一次對家庭之外的能力產生了自信。

人的一生,若剛開始就是不幸的,那終將需要人自己去救贖,去改變原生家庭所塑造的那個自卑的陰暗的自己。他人的幫助使我們變得堅強,唯有自己的救贖才能是我們從中解脫,才能像鳥一樣奔赴屬於我們自己的山。越過重重障礙本來就很難了,但心中那份勇敢支持我們不放棄。

改變我們的不是環境,而是我們自己

在劍橋教堂的屋頂,塔拉說:「我能在風中站穩,是因為我不是努力嘗試站在風中,風就是風。

人能受得了地面的陣陣狂風,所以也能經得起高空的風,它們沒有區別,不同的是頭腦中怎麼想的。」有的人為了飛翔而飛翔,而有的則為了生存而飛翔。

同一種風帶來不同的感覺,恐懼不是來自風,而是來自於自己。同樣,改變我們的不是環境,而是我們自己。

你可以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選擇自己面對生活的態度,選擇只是指天罵地還是自己改變自己。

總有人喊:「我們不能被任何人定義!」沒錯。那麼你得自己來定義自己。每個人應該有每個人想做的事情,想要為之努力奮鬥的未來,可是我最不願看到的便是不願改變的無病呻吟。

塔拉說:人們只看到我的與眾不同,一個十七歲前從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卻戴上一頂學歷的高帽,熠熠生輝。

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來自一個極少有人能想像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場的廢銅爛鐵鑄成,那裡沒有讀書聲,只有起重機的轟鳴。不上學,不就醫,是父親要我們堅持的忠誠與真理。父親不允許我們擁有自己的聲音,我們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惡魔。

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哲學碩士,歷史博士……我知道,像我這樣從垃圾堆裡爬出來的無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應當感激涕零才對。但我絲毫提不起熱情。

我曾怯懦、崩潰、自我懷疑,內心裡有什麼東西腐爛了,惡臭燻天。直到我逃離大山,打開另一個世界。

那是教育給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無限可能。

我們慶幸塔拉最終戰勝了自己的過去,也慶幸通過教育讓她得到浴火重生。

改變能夠改變的——塔拉自己,接受不能改變的——塔拉的父母,不再試圖跟他們和解,想通這一點,塔拉徹底獲得了解脫。

過去只是一個幽靈,虛無縹緲,沒什麼影響力。只有未來才有分量。

END

相關焦點

  • 一個17歲前從未上過學的劍橋學霸
    17歲前,她每天跟著父親在垃圾場整理廢料,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山裡的節律陪伴著她的成長。16年後,她寫了人生中的第一本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出版第一周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她就是塔拉·韋斯特弗,這16年她都經歷了什麼?又通過了怎樣的努力?她的內心又有怎樣的變化?
  • 17歲文盲女孩,靠自學逆襲成劍橋大學博士,改變人生的是信念!
    每個人都願意讓命運變得更好,期待自己更有才學,更有能力,更有錢,更有地位。這樣的願望,並不是空中樓閣,只要能有正確的信念,並足夠勤奮,足夠努力,每個人都有機會達成。美國女孩塔拉·韋斯特弗,就是依靠信念的力量,以及她自己的勤奮努力,徹底改變了人生的軌跡。
  • 現實版乘風破浪的姐姐:17歲前沒上過學,28歲成劍橋博士
    比爾•蓋茨和塔拉的合影這本書成為了比爾•蓋茨年度薦書第一名一個大山女孩,17歲前從來踏入過教室,沒有出生證明,也沒去過醫院;她相信穿裙子的都是「妓女」;覺得喝可樂是「背叛上帝」;堅信父親所說的「世界末日」隨時都會到來......
  • 她17歲前未上過學,28歲劍橋博士:能決定你終點的,始終是你自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逃離,也是對新生活的一種追求。1、《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究竟描寫了一個怎樣的家庭故事呢?1986年出生的塔拉韋斯特弗,生活在愛達荷州的山區,十七歲前她從未上過學,可最後卻通過自學考取了楊百翰大學,然後再一步步獲得學士學位,攻讀碩士。
  • 劍橋沒進前2,KCL只有42!今年的英國《衛報》大學排名到底發生了什麼
    所以,看到今年劍橋大學從第一掉出了前2……UCL今年有沒進Top10……KCL今年只有42……圈哥也不意外了 相比之下,《衛報》的大學排名就剔除了很多這些因素,它的評分選項幾乎全都圍繞著學生本身,例如:是否能定期得到學習相關反饋?學生自己對課程打分多少?畢業後順利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有多高?以及很多其他類似的問題。
  • 17歲前沒上過學,28歲成為劍橋博士,教育讓塔拉擺脫原生桎梏
    這個17歲之前從未上過學,通過自學考試大學,最終拿下劍橋博士學位的瘦弱女子,帶給我們的不只是一個人生逆襲的故事。更多的是給予我們,她通過接受教育,擺脫原生家庭病態的羈絆,實現自我的一些啟示。二哥肖恩的女友艾瑪和父親的一名工人羅伯特,就曾經在這裡斷送過手指。在廢料場工作時,塔拉的小腿被長釘刺穿,留下一道大口子,父親只是讓她去找母親去止血。塔拉十一歲那年,哥哥盧克操縱割鋸時,火星點著了他被汽油溼透的褲子,他腿上的皮膚被燒得所剩無幾。
  • 她從小受盡家暴,17歲前從未上過學,如今卻成了劍橋博士
    可沒想到的是,一分鐘之後並無事發生。身為摩門教生存主義者的父親,無法解釋自己篤信的「千年蟲」危機為何沒有到來。所幸世界並沒有末日,生活也還會繼續。只是,從那個時候開始,14歲的塔拉便開始懷疑,自己跟隨父親信奉的摩門教,是否真的能夠解釋萬物。
  • 她17歲前從未上過學,28歲成劍橋博士,卻被父母視為「家庭叛徒」
    每個人都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可能影響甚至牽絆他的一生。《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就講述了一個有關原生家庭的故事,這本書的作者塔拉韋斯特弗17歲前從未上過學,後來通過自學通過了大學入學考試,並成為了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劍橋大學博士。
  • 一個17歲前沒上學,自學考取劍橋大學,看她是如何學習的
    17歲之前沒有上過學,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獲得劍橋蓋茨獎學金。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18年出版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2019年又因此書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
  • 一個人最頂級的能力:17歲前撿垃圾,自學成才,28歲成劍橋博士!
    「你知道一個人最頂級的能力是什麼嗎?」「就是當所有人都認為,你只有死路一條的時候,你卻能起死回生,並解決了那些,看似根本不可能解決的問題,迎難而上,越戰越勇!」這是在勵志圈很流行的一句話,看起來有沒有很雞湯?但是之所以能夠被人傳播,是因為有很多感同身受的人。本文我們講述的主人公塔拉的傳奇故事,就完美詮釋了一個人最頂級的能力。
  • 17歲女孩被牛津大學錄取,普通人圓夢名校,差的不是腦子,是努力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被名校錄取的學生的例子,被國外哈佛、牛津、劍橋、耶魯、斯坦福這樣的名牌大學錄取也是漸漸多了起來。很多人對於出國留學保有一種通往神聖殿堂的感覺。的確國外先進的資源和理念,開闊視野,對人生的發展很有幫助。這不又一位高中生被牛津大學錄取,今天來講講她的故事。
  • 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劍橋大學線上科研項目強勢來襲~
    在全球疫情形勢仍然不容樂觀,相關疫苗暫未普及,英國部分院校取消明年1月入學之際,會計學院依然能助你「逐夢世界頂尖名校圈」。上半年,由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推出的劍橋大學線上科研項目受歡迎程度相當火熱!體驗過的童鞋紛紛表示,吃著媽媽做的飯菜,擁著自己的小被窩,也可以與世界名校名師緊密互動,太嗨森了吧!
  • 被父親圈養17年,被親哥罵作妓女,沒上過學為何能逆襲成劍橋博士
    但是,好在塔拉的一個哥哥泰勒,在父親正常的時候上過一段時間學,泰勒相信書是好的東西,即使這被他們的父親否認。泰勒與其他的孩子不一樣,他安靜認真,喜歡讀書整理,離家出走後,上了大學的泰勒,卻更像是這黑暗中的一束光,也只有他和塔拉說:「是時候離開了,塔拉,你待得越久,離開的可能性就越小。」
  • 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offer分哪幾種?千萬別搞錯offer啦!
    截止目前,英國大學2021fall申請季已經進行了一大半啦,很多院校的熱門專業都已經截止了申請,甚至有的大學開始發放第一輪的錄取offer,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歷來是競爭力最激烈的兩所大學,也早早的發放了offer,可是,你知道嗎?牛劍大學的offer分類,那麼,問題來了,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offer分哪幾種?
  • 17歲前未上過學,哥哥罵她像妓女,她靠自學由文盲女成為劍橋博士
    在17歲之前,她沒上過一天學。10歲時,還是大字不識的「文盲女」,後來通過讀《聖經》做禮拜才識字。她沒有出生證明,也沒有求醫記錄,生病、受傷了怎麼辦?靠掙扎著熬過去,因為父親從不準許她看醫生。更讓人驚嘆的是,在這樣的家庭出生的塔拉,面對父兄嚴酷的壓制和束縛,她竟然能夠破繭而出,從17歲那年開始讀書,卻憑藉超強的自學能力成為了讓比爾·蓋茨都讚不絕口、自嘆弗如的歷史學博士和暢銷書作者。
  • 名校指南 | 劍橋大學申請秘籍,聖比斯「劍橋馬雲」在線支招,速度收藏!
    「劍橋大學沒有想像中那麼難進,只要有人給你指出一條清晰的學業規劃路徑。而恰好我們聖比斯公學可以做到,我們用優秀而龐大的劍橋團隊為你賦能,用切身寶貴經驗鑄就你成功!」—聖比斯公學董事會主席Danny Wang2020年,英國超越美國成為中國留學生的首選目的國。
  • 別人家的孩子:17歲成都美女被牛津大學錄取,網友評論讓人炸裂
    最近關注成都,這是因為成都的成都大學。成都大學曾經風頭一時無兩,吸引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就是不知最後結局怎樣了。別人家的孩子1.一個學霸首先來講,她是一個大學霸。別人需要兩年才能完成的英國高中課程,她僅用了一年,也正是因為如此,在1月12日他順利拿到了牛津大學化學系的正式錄取通知書。其實學霸也不是憑空而來,別人的周末寒暑假都是她拼搏學習的時間。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沒上過學的平凡女孩,憑啥能劍橋讀博士
    導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是塔拉·韋斯特弗,她十七歲之前沒有接受過任何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通過自學考試考取了楊百翰大學,並於2008年獲得文學學士並獲得蓋茨獎學金,然後進入劍橋大學繼續深造,2009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4年獲得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2018年出版《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此書一經出版,便登頂《紐約時報》暢銷榜80周!
  • 她在「垃圾堆」中長大,17年沒讀過書,卻逆襲成劍橋博士,靠什麼
    你能想像,一個17歲前從未上過學的女孩,竟然能逆襲成為劍橋大學博士!1986年,她生於愛達荷州的山區。雖然出生在相同的年代,卻跟同齡人的生活相去甚遠,直到9歲才有出生證明,17歲前從沒踏入教室讀過書,就連生病的時候也從來沒有去過醫院。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在「垃圾堆」中長大的女孩,卻靠著自學考入幾大名校:首先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 年獲文學學士學位。
  • 垃圾場長大,17歲前從未上過學,拿到劍橋博士學位,是什麼造就她開掛...
    一個17歲以前從未上過學的女孩——塔拉,和家人住在遠離他人的大山裡,日復一日地在垃圾場裡拆卸垃圾。 卻自學考入大學,又獲得去劍橋參加項目的機會,在劍橋學習的時間裡,寫了一篇論文,被教授評為他在劍橋教書的30多年裡,讀過的最好的論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