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她的成就給亮出來,大家有一個簡單地了解,然後再慢慢分析她的學習方法。
美國作家、歷史學家塔拉·韋斯特弗。1996年生於美國愛達荷州地區。17歲之前沒有上過學,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獲得劍橋蓋茨獎學金。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18年出版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2019年又因此書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
沒錯,今天要看的便是這本《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裡面的主人公塔拉的故事。要說一個人能成功也就算了,但是成功到這樣的程度,可謂讓人望其項背。
17歲,我們在上高中,了解學習的規則,接觸過外面的世界,多多少少有自己的社交圈。而作者塔拉·韋斯特弗什麼都沒有。
她不了解學校,不了解學校、社會的規則,沒有自己的社交圈,直到她飛往屬於自己的山才有了該有的一切。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並沒有用太多的筆墨去描寫自己如何成功的,作者將更多筆墨留給了家庭,如何通過自我感悟、鬥爭一步步走向屬於自己世界。
所以,大家不要太過期待成功的捷徑,這裡我找出了文中作者提到的學習方法,找出來歸納總結,分享給大家。
大家不要太滿懷期待,一定要降低心中的期望值,以學習的態度來看待這篇文章,你的心脈會舒適一點。
好了,開始進入正題。
我們看到一個人成功,總想著在她們身上尋找關於「捷徑」的蛛絲馬跡。如果找到了盲目模仿;如果找不到開始抱怨自己沒用。
成功這個東西,模仿不來,只能摸索,而且還要一份運氣,最後加上堅持。
這篇文章圍繞塔拉的學習方法,我們能不能借鑑這樣的學習方法,我們該如何行動這三個維度來展開進行描述和討論。
01塔拉的學習方法
她的第一個學習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時間。
每天晚上學習到凌晨兩三點,剛開始學到這麼晚,她一直堅信這是為贏得上帝而必須付出的。就像我們要成功,這些必須是要付出的。
所以,回顧自己對時間的利用率,是非常值得的。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時間付出,就算你要無聊地度過一段時間,也需要付出時間。
她的第二個學習方法:做記憶卡片。
在這一塊我們要了解什麼是記憶卡片。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的特點記得快,忘得快;長期呢,記得慢,記得牢固。
上面兩種適用不同的知識記憶,而知識卡片則是將知識進行連接,讓孤立的知識點變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每一張知識卡片,就代表一個知識點,也是一個記憶點,當這樣的卡片多了,我們連接知識的能力會越來越強,而且還能建立素材庫。
她的第三個學習方法:大量閱讀。
她會讀更多的書,遠超學校必讀書目的要求。假如學校安排本學期讀完20本書,可是她超過20,至於多了多少,我們也不清楚。
有時候:眼睛睜著的每一刻,她不是在閱讀,就是在思考這些文字。這是有的情況,並不是天天如此。
這段話,能看到的是,她學起來特別專注,能夠在短時間做集中發力,攻破某個難點。
她的第四個方法:大量閱讀休謨、盧梭、史密斯、戈德溫、沃斯通克拉夫特和穆勒的作品。
她會閱讀這些偉大學者的作品。我們不妨列出他們的作品看看。
休謨哲學家,代表作品:《人性論》《道德原則研究》《人類理解研究》《宗教的自然史》。
盧梭法國著名思想家,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伊絲》《植物學通信》等。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英國啟蒙時代著名的女性政論家、哲學家、作家與思想家,更是西方女權主義思想史上的先驅。代表作品:《人權辯護》、《女權辯護:關於政治和道德問題的批評》
約翰·穆勒,英國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19世紀影響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家,支持邊沁的功利主義。代表作品:《穆勒名學》、《論自由》等
列出這些作品的主要意義在於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塔拉是怎麼樣受到啟發的。
這些偉人要麼是哲學家,要麼是思想家。閱讀偉人的作品就像是一步步跟隨偉人的步伐,和他們一起慢慢探索。這點我們後面再講。
這就是她的四個方法,大家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去借鑑,然後行動起來去試試。
02能借鑑的學習方法
充分利用時間這點我們可以做到,只要通過後天的加強練習,會讓時間變得更加高效。
做記憶卡片也可以值得我們去學習。我們做卡片不能盲目,還要遵循方法。
做卡片的時候,要讓卡片歸類。
1. 歸類,讓知識連接更加緊密;
2. 隨時攜帶卡片;
3. 讓卡片組合。
歸類,就像是把歷史類的放在一起,把文學類知識放在一起,這樣找起來方便,更容易讓知識系統起來。
隨時攜帶卡片的作用就是為了留住稍縱即逝的靈感。這樣的卡片積累越多,後面創新內容的時候更加容易。
讓卡片組合,這個就是讓知識融會貫通起來。找幾張歷史知識卡片,再找幾張其他學科的知識卡片,然後放在一起,思考能不能產生什麼,只要產生關聯了,就立馬寫下來,並進入深度思考。
還有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方法是——閱讀。
因為只有閱讀才會有卡片,有了卡片才有創新組合,有了組合才有新的靈感和學習的方法。
所以,閱讀方面我列舉出來的偉人們的作品,可以嘗試去做一個了解,只有大量地閱讀才能給我們大腦灌輸新的知識,產生新的想法。
閱讀偉人的作品,還有一個最大好處,這也是作者塔拉到了後面,通過大量閱讀之後的一種奇妙且震驚的感受。我們在最後去重點說一下這種震驚。
我列舉偉人作品,就是為了尋找偉人的共同點,哲學家、思想家。找到了共同點,我們再去閱讀的時候更容易做知識卡片,還能進入深度思考的狀態,因為不思考的時候,我們很難理解、讀懂偉人的作品。
所以,大量閱讀,讓自己充實起來。
03我們要如何行動
能借鑑的學習方法也都看到了,這些學習方法沒有一條是捷徑,沒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你馬上成功,踏踏實實學習和閱讀是最好的捷徑。
最終看完學完,要落實到行動上面,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紙上談兵,而且還是誇誇其談,沒有一點實質性的作用。
怎麼落實呢?方法就是大量閱讀,閱讀的作品也給大家在上面列出來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進行閱讀。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閱讀完一定要做復盤,復盤就是做一次系統性的總結,讓知識灌輸到自己的大腦中。
或許一開始讀偉人的作品,有點困難,這時候我們可以選擇比較簡單的書籍來閱讀,等到了一定程度,再去閱讀偉人的作品,會有更多意外的收穫。
關於如何開始行動,我給你傳授一下作者的心理態度。
作者塔拉對於閱讀是這樣的:書並非兒戲,我也並不軟弱。
讀書並不容易,但我們也不是吃素的。在開始之前,有這樣的心理暗示,會讓我們的行程進行得更加流暢。
你看,有時候並不是我們不會做,做不到,而是需要一份信心和自我鼓勵的勇氣。
儘快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儘快開始。
最後,再來說一下作者那個驚人的感悟,她的這些感悟也是通過閱讀去獲得的。
她自己說道:我開始相信,評價多種思想、多種歷史和多種觀點的能力是自我創造力的核心。
也就是說,在讀完這些偉人的作品後會形成自我創造力的核心,而這個核心就像作者塔拉提到的,她有時候可以跟這些偉人進行思想上的交流,這種交流來自大量地閱讀,通過閱讀他們的作品,和他們在思想進行一次碰撞和對話,而這樣的碰撞一次次造就了塔拉前進的可能。
這就是最關鍵的一部分,在我們閱讀完偉人的作品,閱讀的多了,可以在某一時刻不自覺進入和思想的世界與大師們進行交流,而這樣的交流便是自我創造力的核心。
學到了就要馬上行動起來。讓知識融入內心,再由內心融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