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盛傳港鐵太子站於8月31日曾有示威人士死亡的謠言。警方、港鐵公司、消防處、醫院管理局四個部門9月11日召開聯合記者會,再度闢謠,展示8·31當晚在3個車站合共26幅「天眼」截圖,配以時序表說明,力證當日太子站無人死亡。
22:56 防暴警抵站 防暴警察抵達3號月臺及登上列車採取行動
23:06 消防員入站 首批消防員由B1出入口進入太子站
23:10 救護員入站 消防處救護員於E出入口進入太子站
23:31 受驚客離站 救護員將一名報稱受驚的乘客由E出入口帶離車站
01:35 首名傷者離開 警員及救護人員經荔枝角站車站,升降機運送第一名傷者離開
01:49 共送出七名傷者 警員及救護人員共送出7名傷者,最後一名於凌晨1時49分離開
站內混亂難點算受傷人數
港鐵昨日在聯合記者會上,展示8·31當晚,在太子站、荔枝角站、油麻地站的閉路電視畫面截圖,證明當日太子站內,並無發生死亡事件。港鐵車務營運總監黃琨暐稱,留意到社會有聲音要求公開閉路電視片段,但太子站內3部閉路電視被損毀或塗汙,因此錄影片段並不齊全,其中兩部在四號月臺(荃灣線往中環方向)的閉路電視被破壞,最後錄影時間只到當晚10時52分及10時53分。港鐵盡力找尋其他「天眼」片段及經整理後,以26幅「天眼」截圖,還原事件真相。
截圖中可見,凌晨12時54分,太子站有7名傷者,被安排坐上一輛不載客列車,前往荔枝角站。凌晨1時35分至1時49分,警員及救護員陸續運送7名傷者離開車站。
另當晚在油麻地站,亦有人曾召喚救護車服務。救護員到場後,在晚上11時31分,將3人由油麻地站送院。而紀錄上並無有人死亡的報告,相關部門亦已表明無死亡個案。
22:56 防暴警抵站 防暴警察抵達4號月臺及登上列車採取行動
23:19 消防員抵達 消防員抵達油麻地站車站月臺
23:31 救護員帶三傷者離站 消防處救護員將三名傷者帶離車站
23:49 另一人士被帶離 另一名人士由消防處救護員帶離車站
消防處高級助理救護總長羅信堂解釋,當晚接報太子站有多人受傷後,首輛救護車於11時17分抵達。當時救護指揮官與警方、港鐵協調後,救護員於11時30分,由D1入口進入太子站,「指揮官聽到救護員報告站內情況相當混亂,傷者除咗分散喺唔同地方,仲不時轉換位置,加上佢哋服飾相似,所以對點算人數,的確構成一定難度。」
無死亡個案,傷者全出院
當時經初步點算發現有十名傷者,救護指揮官其後再經點算,最終確定有7人要送院治理,當中包括3人嚴重、2人普通、2人輕傷。最後,因為事後有部分傷者選擇不送院,故該批人並無納入傷者人數中。羅信堂強調,救護員初步評估作分流,以及治理後送院傷者數目不一樣的情況,並不罕見。
醫院管理局高級行政經理龔澤民亦再次提及,當日共有46名傷者送院,當中並無死亡個案,經治療後所有傷者已經全部出院。
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餘鎧均稱,旺角警署至今仍未接獲有人死亡報案,同時翻查總區所有失蹤人口,未有相關的報告,認為「打死人」謠言是惡意中傷各部門、分化社會,重申謠言的指控嚴重,必要開記者會以正視聽,並給予強烈譴責。
警方昨晚表示,8·31晚上在太子站、旺角站及油麻地站合共拘捕63人,包括54男9女,年齡介乎13至36歲,當中53人在太子站及旺角站被捕,10人在油麻地站被捕。太子站及旺角站的被捕者中,7人受傷,全部清醒送往瑪嘉烈醫院或明愛醫院治理。油麻地被捕者中有三人受傷,全部清醒送往廣華醫院治療。
有人仍在太子站「悼念死者」
政府已聯同港鐵公開閉路電視片段,以證實8月31日的太子站衝突並無示威者死亡。所謂謠言止於智者,真相之下不容謠言存在。可嘆的是,現在有股奇怪的歪風,人們更傾向相信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情,甚至自行製造及傳揚自己希望相信的「假新聞」。在這種情況下,真相既不獲得應有的重視,且恐怕還無助平息謠言。
▲警方已表明沒有死人,有人仍在太子站「悼念死者」。
《擺上檯》:狐狸和雞的故事警醒港人
「8.31太子站6條人命」的傳言鋪天蓋地,和之前女示威者被打傷右眼的事件相似。不知誰搶先散播「警察打爆右眼」的說法,於是連調查都未開始,公眾已一口咬定眼要警察來還。這次亦然,不見屍體、沒家屬控訴,公眾單憑片面之詞就堅信傳言屬實、要警察償命。對此,作家屈穎妍在《擺上檯》引用了一則寓言故事,來形容香港的「民智」。
詳情點擊視頻
▼
連日來,黑衣人在太子站堆放白花及花牌,甚至進行儀式超渡「亡靈」。可是,真正喪命的,究竟是示威者,抑或是事件背後的真相,乃至於明辨是非、不允以假亂真的良知與良心?
潘曉穎的校友竟然出現在了抗議者中
9月初的這幾天,本是全世界學生收起一暑假的心思,回到課桌前安靜讀書的日子。
唯獨在香港,亂港分子生怕事態逐漸平復,遂叫嚷「勿放棄抗爭」,在8日、9日煽動香港大學、專科甚至中學學生在校門口拉人鏈,抗議已經被特首林鄭月娥宣佈撤回的「修例」,要求特區政府回應所謂「五大訴求」。
在人鏈當中,出現了最不應該出現的人群——臺灣殺人案遇害女生潘曉穎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的學生及校友。
一些臉上還掛著學生眼鏡的女孩子,身著校服,舉著「民主不死,自由永存」的標語,與「黑衣人」一道組成人鏈,一些學生還帶著貼有反港警紙張的保溫杯。這樣的現場圖片出現在了不少亂港媒體的頁面上,本是為香港不再出現潘曉穎悲劇而提出的修例,潘曉穎的同窗卻出來反修例,對這些亂港媒體來說,是多麼好的宣傳符號。
資料來源 | 文匯報、香港商報
編輯整理 | 香港深圳社團總會
新界沙田石門 安耀街2號 新都廣場2樓全層
2/F,METROPOLE SQUEARE
2 ON YIU STREET,SHATIN,NT
電話 tel: +852 2376 6500
傳真 Fax: +852 23760278
網址 Website: www.hkszst.hk
電郵E-mail: hk23766500@yahoo.com
點呢度為香港更美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