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2020-12-11 史海爛柯人訊

大家都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都是主要的參與者,而且還是勝利者,那麼英國到底在戰鬥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

邱吉爾

一戰結束後,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逼迫德國籤訂了《凡爾賽合約》,這個強盜合約直接在德國的心中埋下了復仇的種子,而英國在後來針對德國的綏靖政策,直接讓德國得到了喘息的機會,當實力足以撐起德國野心的時候,報復世界是必然會發生的。

邱吉爾

隨著德國閃擊波蘭的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布爆發,平時囂張跋扈的歐洲各國突然之間啞火了,不知道如何處理德國這個龐然大物,各個國家愣神的一瞬間,德國已經將歐洲攪得天翻地覆,隨著法國馬奇諾防線的崩潰,英國和法國的軍隊逐漸敗退,德國大軍直逼法國首都巴黎,法國隨即淪陷,在那個時候能夠與德國抗爭的也就是只剩下英國了。

其實早在二戰爆發之前,英國首相邱吉爾就已經呼籲歐洲各國警惕德國,但是在當時這個提議絲毫沒有被重視,因為這些歐洲國家已經忘記了戰爭的殘酷。

邱吉爾

邱吉爾在後來不僅說服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參戰,還選擇和蘇聯結盟,為抵抗德國做出自己的努力,這個決定在當時是要承當巨大風險的。

因為在當時蘇聯早就有意插手歐洲的事情,一直未能如願,這樣的結盟會不會是引狼入室,這都不能確定,但是在當時的那種特殊情況,歐洲國家為了抵抗兇狠的的德國,就必須引進強力的盟友,強大到可以改變整個歐洲的戰局。

邱吉爾、羅斯福、史達林

二戰中英國不僅僅尋求強大的盟友,而且還對歐洲的其他流亡政府進行援助,使得這些國家的人民還能有反抗的信念,群眾的力量是永遠不能忽視的。

面對戰爭英國首相邱吉爾一直採用積極的戰略,不僅聯合盟友,而且還進行激情澎湃的演講,這個做法能夠鼓舞歐洲各國積極和法西斯進行抗爭。

邱吉爾

二戰中,英國的作用更多時候是潤滑油,面對歐洲這個懈怠的極其,英國用自己的方法讓它重新高效地運轉起來,從而達到共同抵抗的目的。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史海爛柯人訊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種植物扮演重要角色,美日為它不惜一戰
    我們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類的主要能源已經進化為石油和煤炭,但是一些植物提取物,依然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比如我們今天要跟大家說的桐油。桐油是指從油桐果實裡提取的油脂,而油桐實際上是我國的一種特色植物。
  • 《第二次世界大戰》單元整合與學習設計
    而且很多學生曾經在電視上目睹了很多戰爭的情況,對於戰爭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對於本課有積極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渴望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怎樣爆發?如何發展及最後勝利的?二、單元內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對當代世界歷史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本單元學習主題通過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勾畫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從醞釀、全面爆發,到逐步擴大和結束的基本進程。
  • 如何評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主要參戰國的表現?
    李三萬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1個,幾個主要參戰國在戰爭中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
  •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人間煉獄
    說實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性質上多少還有點不同,這也就決定了戰爭的慘烈程度不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的帶有侵略性質的非正義的戰爭,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勢力與反法西斯勢力之間的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導火線是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導火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直接導致約5500萬人傷亡。二戰的起因當然是法西斯圖謀稱霸世界的野心,那麼有一場衝突被稱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這就是「希姆萊作戰計劃」。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單純的小羊到死都不知道,無論自己怎樣辯解,狼總會千方百計找藉口吃掉它,因為狼唯一的目標就是把它當成一頓美餐吃掉,找藉口的目的只不過是不被別的動物說閒話罷了。希特勒就這樣,以這場德國人一手炮製的,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導火索」的德波邊境衝突事件為藉口,德軍以44個師88.6萬人的兵力,在2800輛坦克、1939架飛機和10餘艘艦艇的配合下
  • 聊聊第二次世界大戰那些事兒
    《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是二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傑作,原書篇幅很長,江西人民出版社這次出版的事這本書的精選本,也就是說關鍵、精華都在,去掉的也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內容,按說就看這麼一本就足夠了,如果個別讀者就是想看全本,那也可以買全本看,只要你有足夠的時間,個人認為這本精選本真的已經足夠了
  • 第二次世界大戰直刀(多圖)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黃銅和鋁的短缺,西方公司在其「小鯊魚」型號的護罩和鞍上使用了塑料。2018年5月19日星期六是武裝部隊日。 正如勞裡·杜魯門(Harry Truman)總統在1950年所說的那樣,今天是「參加演習,以表達我們對武裝部隊在執行任務時的技能,勇敢和對職務職責的堅定奉獻的認可」。
  • 必讀好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美、英、法、德、西班牙、義大利、波蘭、芬蘭等15個國家暢銷書排行榜NO.1,榮獲2010年英國軍事圖書獎
  •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最強武器(十)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破壞力量最大,瞻洲的範圍最廣,還有殺傷力最恐怖的一次戰爭。根據戰後數據的統計,共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1億多人,直接或間接參與到了二次大戰,總傷亡超過6000萬人。二次大戰造成大規模,毀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發明了好呢多先進新功能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武器的重點:創新,技術,通訊和醫學上。美國最終在這場戰爭,發明了最具破壞性的原子彈,結束了戰爭,並最後中取得了勝利果實,二戰以德國的瓦解以及日本和義大利帝國的淪陷而告終。
  •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各國的綜合國力,及中國的發展程度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剛過去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初期,美國取得了很多經濟上的意外收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加入了戰爭,並在巴黎和平會議上獲得了最高地位。它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之一。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及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金融危機,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
  •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馬犬意味著
    事實上,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破壞了馬林諾斯犬的繁殖一樣,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導致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最好的馬林諾斯犬舍的消失。戰後的這段時間,馬林諾斯犬又重新開始繁殖,在此期間,菲利克斯·范班克和他的德爾卡隆犬舍同時大力提倡長毛和短毛的比利時牧羊犬。範班克的「內韋恩」繼續競爭和繁殖。遺憾的是,「內韋恩」四歲時就去世了。
  • 當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動攻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在美國的猛烈進攻下撤退。 為了避免失敗,日本開始了自殺式襲擊, 甚至在戰爭結束時,用所有日本人的生命能夠阻止美軍登陸,那麼,是什麼讓日本人如此瘋狂,將他們的生命拒之門外呢?
  •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最強武器(.6.7.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直被使用。Mk 2因其外錶帶花紋的凹槽金屬機身和「易碎」手榴彈而被美軍稱為「菠蘿」。原始的Mk 2的螺紋為3/8英寸,底部為用於填充炸藥的開口。Mk 2手榴彈是高炸藥,裝有無煙EC粉末,可產生足夠的碎片,並且不需要雷管。Mk 2使用片狀或粒狀TNT。Mk 2的早期變體M5,M6和M10使用了保險絲。
  • 俄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十大罪行
    俄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十大罪行1、與納粹德國結盟,合夥入侵波蘭波蘭戰役,二戰中被遺忘的角落,甚至在東線戰場它都是最被人忽視的戰鬥。蘇聯,在這場戰爭中的扮演了一個十足的侵略者的角色。就在剛剛過去的8月25日它與德國達成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在其中附帶了瓜分波蘭與波羅地海三國的秘密條款。二戰結束後,這成為一個無法磨滅的汙點。
  • 若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人類未來將會怎樣?愛因斯坦對此早有預言
    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這些都給人們以沉重慘痛的教訓,尤其是在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對於戰爭也就有了更加清醒理智的認識,在這之後,人們也並不敢輕易地發動戰爭,即使是二戰後,軍事實力最為強大的美國和蘇聯,也沒敢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一旦爆發戰爭恐怕連他們自己也難以承受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國外十大名將
    朱可夫,蘇聯著名軍事家、戰略家,1896年出生,在二戰期間因其在蘇德戰爭中的卓越功勳,被公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曾四次榮膺蘇聯英雄稱號,1941年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是蘇德戰爭中繼史達林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蘇軍統帥,1974年朱可夫因病逝世,享年78歲蒙哥馬利,英國陸軍元帥
  • 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的標誌,是德國閃擊波蘭的那一場波蘭戰役,然而在此之前,在亞洲戰場已經開始了,到此時為止,已經有兩年多的反法西斯戰爭,自從中國1937年7月7日,七七盧溝橋事變之後,中國正式進入了全面抗戰的階段,儘管這個時候法西斯軸心國的同盟並沒有建立起來,法西斯主義卻已經滲透在日本的軍國主義傳統當中
  • 我們經歷了三次世界大戰
    如果我說這世界上經歷了三次世界大戰,很多人可能都不相信,因為除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外,第三次世界大戰僅僅發生在好萊塢電影與遊戲中。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人類經歷了三次世界大戰。先來看看我們熟悉的那兩次世界大戰吧。(老規矩,文末有福利。)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5周年聯合聲明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5周年聯合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