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抗日戰爭

2021-01-08 百家號

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的標誌,是德國閃擊波蘭的那一場波蘭戰役,然而在此之前,在亞洲戰場已經開始了,到此時為止,已經有兩年多的反法西斯戰爭,自從中國1937年7月7日,七七盧溝橋事變之後,中國正式進入了全面抗戰的階段,儘管這個時候法西斯軸心國的同盟並沒有建立起來,法西斯主義卻已經滲透在日本的軍國主義傳統當中,自1931年九一八開始,中國就已經進入了局部抗戰的階段,而這整整七年的歷史戰爭都被看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曲。

二戰三巨頭

正式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中國在反法西斯戰場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一場在中國被稱為抗日戰爭正或者侵華戰爭的,長達十四年的鬥爭,給中國帶來的是超過五千萬人口的損失,日本法西斯政權在中國的土地上製造過多起聳人聽聞的大屠殺事件,南京大屠殺的四十天時間裡,中國的六朝古都南京,幾乎被屠城,直接造成了三百萬死難者,在南京城中我們至今都可以看到遺留下來的萬人坑的遺址,而這種遺址大大小小以百來計算。日本報紙上也刊登過日本軍官殺人競賽的報導。

中國慘烈的戰爭景象

而二戰時期,中國的完全無法和日本軍隊抗衡,往往只能採用人力彌補,重工業落後,科技發展的不足在這個時候完全的暴露出來,中火民國已經建國二十幾年,而軍中竟然還有用洋務運動時期建造的軍工企業生產出來的槍枝彈藥的。有人形容,僅僅從武器方面來看,中國和日本的差距簡直就是難以想像的,中國能贏過日本簡直就是個奇蹟。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德川幕府還政天皇之後所採取的軍國主義政策,讓日本在文化並不繁盛的前提下,統一了精神,幾乎人人皆可上前線戰鬥,同時大力推行的新政策,讓日本簡直可以稱為鹹魚翻身。

二戰時期坦克

日本的發展還要追溯到十九世紀的黑船事件,幾乎是和中國的鴉片戰爭同時的,美國海軍上將培理武力扣關,轟開了日本的國門,使得日本從奴隸社會,大概相當於中國戰國時期社會的生產力直接和現代文明產生碰撞,儘管最開始和中國受到侵略的性質是一樣的,兩個國家的反應卻截然不同,日本採取了一條中央集權的軍國主義道路,迅速發展,因此短短三十年後,中日甲午戰爭之時,日本已經從一個受害國搖身一變,走入軍事強國的行列,反過來對他們敬仰了千年的中華文明發動了攻擊。而正是由於這些歷史原因,中國和日本在武力方面的懸殊差異讓中國軍隊在作戰中吃了很多苦頭。

戴高樂和邱吉爾

在抗日戰爭發生之前,日本和中國的鋼鐵生產總量對比是幾十比一,對於作戰軍隊來說,最重要的子彈,中國的各個軍工廠一個月產量不足一千萬發,因此《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確實是當時作戰中國軍隊的真實寫照,武器裝備的落後和生產力量的不足,中國軍隊只能用團結勇氣來鏡子那個彌補,甚至在當時國內政局並不穩定的情況下,不同黨派之間還存在著矛盾和摩擦,但是此時的情況並不允許這些內部矛盾繼續下去,中國如果想取勝,只能放下成見,通力合作。

南京大屠殺油畫

從上海到南京,到武漢到長沙到太原,戰火中的中華大地寸草不生。中國日本的猛烈攻擊下艱難還手的時候,地球的另一端,德國對波蘭發動了攻擊,很快,戰火殃及法國,貝當政府立刻遷出投降書,法國經受了亡國的命運,而戴高樂將軍誓死守衛法國主權,流亡到英國,在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幫助下,重新組建了戴高樂自由法國的政府,而此時的英國早已不能用綏靖政策來自保,張伯倫在德國發動進攻的一開始就下臺了,邱吉爾接下了這個爛攤子。

中國抗戰老兵

其實很難相信,這些不久之前還在遠東地區大肆分割土地的國家會有一天被逼到這個地步,而當時這些國家也很難相信,當初在他們手下弱不禁風的中國,在武器如此落後,谷內紛爭不斷的情況下能在法西斯政權的手底下支撐十四年之久。但是沒有人能否定中國在遠東反法西斯戰場上的突出成就,這成就是用幾乎達到世界一半的傷亡量換回來的。始於斯,終於斯。廣島長崎上空投放下來的兩顆原子彈,標誌著人類進入了核武器戰爭的階段,也幫助了中國徹底解決了這一場戰爭,無條件投降,反法西斯戰爭最終勝利,密蘇裡號軍艦上的降書說明了一切。

相關焦點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用罐頭裡有什麼?美軍很噁心,日軍太難吃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用罐頭裡有什麼?美軍很噁心,日軍太難吃了!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在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之間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爭。 61個國家和地區受到影響。
  • 號稱東方史達林格勒,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局勢的關鍵一戰!
    是的,這些戰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的作用都是決定性的,它們扭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局勢,並在解放歐洲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一點毫無疑問,對吧?但是,新問題來了,決定亞洲局勢的關鍵戰役是什麼呢?大多數的朋友,可能會跟胖達列舉我國抗日戰爭的組成部分,比如說長沙會戰之類的。不過呢,這就沒有意義了,畢竟如今的網絡世界裡,充斥著這些資料,讀起來並沒有什麼新意。
  • 透過歷史照片裡的「小人物」細節,身臨其境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因為影像技術的成熟和發展,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戰爭期間的小人物的歷史瞬間。通過這些瞬間的歷史片段,我們可以從細節中,身臨其境到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的殘酷。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經濟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個戰場——黑龍江虎林要塞
    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我看在親生經歷過那場戰爭的人,仍然心有餘悸。那場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有5500-6000萬人死亡,1.3億人受傷,戰爭損失達五萬億美元。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這在人類的歷史上是絕無空前,給人類造成的損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而且早在二戰之前日本就對我們國家進行了侵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各國的綜合國力,及中國的發展程度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剛過去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初期,美國取得了很多經濟上的意外收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加入了戰爭,並在巴黎和平會議上獲得了最高地位。它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之一。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及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金融危機,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
  • 必讀好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美、英、法、德、西班牙、義大利、波蘭、芬蘭等15個國家暢銷書排行榜NO.1,榮獲2010年英國軍事圖書獎
  • 當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動攻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在美國的猛烈進攻下撤退。 為了避免失敗,日本開始了自殺式襲擊, 甚至在戰爭結束時,用所有日本人的生命能夠阻止美軍登陸,那麼,是什麼讓日本人如此瘋狂,將他們的生命拒之門外呢?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的閃電戰那麼厲害,如何才能有效破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的閃電戰看似很厲害,也的確很厲害,但並非沒有破解之道。閃電戰,要的是速度,要的是出其不意,要的是對手措不及防,那麼破解閃電戰的方法,就是打破敵人的目的。你不是要快嗎?你不是想靠速度取勝嗎?
  • 聊聊第二次世界大戰那些事兒
    《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是二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傑作,原書篇幅很長,江西人民出版社這次出版的事這本書的精選本,也就是說關鍵、精華都在,去掉的也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內容,按說就看這麼一本就足夠了,如果個別讀者就是想看全本,那也可以買全本看,只要你有足夠的時間,個人認為這本精選本真的已經足夠了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蘇英都付出巨大代價,三國誰的功勞最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日本、德國以及義大利所組織的一次大規模的戰爭,也是迄今為傷亡最慘重對世界格局影響力最大的一次戰爭,世界上有將近60個左右國家和地區被捲入這個戰爭當中,而在這場戰爭當中,反法西斯同盟戰勝了德意日為首的軸心國,為人類贏得了現如今的安穩,而在這場戰爭中,真正充當主力的就是美蘇英中
  • 《東方戰場》史詩品質的抗戰題材扛鼎之作,詮釋幾方交錯灑盡幾腔熱血
    一是世界之東,該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在亞太戰場的歷史事件。法西斯主義國家德國、義大利、日本等野心勃勃,用極端的方式給人類帶來深重傷害。歐洲大地戰火紛飛,亞太戰場情況同樣危急。《東方戰場》用更多的筆墨呈現了中國軍民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害,將日軍主力牢牢圈定在中國,為世界阻止德、日兩個法西斯帝國合流所作出的一切貢獻。
  •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日雙方還爆發了一場戰役,為何知道的人卻少?
    這是作為14年抗日戰爭的開端,同時也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帷幕。而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軍民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正因為有著無數愛國人士的奮勇抗戰,才有了抗日戰爭,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聯盟國的最後勝利。
  •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人間煉獄
    說實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性質上多少還有點不同,這也就決定了戰爭的慘烈程度不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的帶有侵略性質的非正義的戰爭,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勢力與反法西斯勢力之間的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經典的戰役是哪些?我國入選戰役令人想不到
    二戰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經典且著名的戰役,人們評選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四大經典戰役,我國也有一戰役上榜。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是平漢、粵漢鐵路的交匯點,有著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1937年,國民政府部分機構從南京遷到了武漢,故該地成了中國軍事、政治、經濟的中心。日本佔領南京後,開始計劃攻佔漢口。但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這個計劃暫時擱置。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國外十大名將
    朱可夫,蘇聯著名軍事家、戰略家,1896年出生,在二戰期間因其在蘇德戰爭中的卓越功勳,被公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曾四次榮膺蘇聯英雄稱號,1941年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是蘇德戰爭中繼史達林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蘇軍統帥,1974年朱可夫因病逝世,享年78歲蒙哥馬利,英國陸軍元帥
  •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四大」歷史事件表明,你是希特勒你也會...
    網絡圖片,與文無關 日本侵華:1931年9月18日,日本策劃並發動了「九一八事變」,隨即侵佔中國東北,從而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第一個戰爭策源地,之後中國政府向所謂的國聯求助,但卻未得到積極的回應,當時的西方大國普遍奉行綏靖政策,意圖通過忍讓政策來換取法西斯暫短的和平,所以日本侵佔東北後發現沒事,這就更加助長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九一八事變」也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1937年7月7日,日軍再次挑起「盧溝橋事變」,徹底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進一步加劇了當前國際形勢的緊張狀態,第二次世界大戰已初步顯形。
  • 第二次世界大戰導火線是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導火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直接導致約5500萬人傷亡。二戰的起因當然是法西斯圖謀稱霸世界的野心,那麼有一場衝突被稱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這就是「希姆萊作戰計劃」。
  • 我們經歷了三次世界大戰
    如果我說這世界上經歷了三次世界大戰,很多人可能都不相信,因為除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外,第三次世界大戰僅僅發生在好萊塢電影與遊戲中。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人類經歷了三次世界大戰。先來看看我們熟悉的那兩次世界大戰吧。(老規矩,文末有福利。)
  •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為何不全力進攻中國,反而開闢了太平洋戰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為什麼不先用自己的國力摧毀中國,而是分散兵力,開闢太平洋戰場?是因為他們認為中國是囊中之物嗎? 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了人類對戰爭的觀念,在以石原莞爾為代表的年輕軍官看來,這些高級軍官都是文盲,沒有資格指揮現代軍隊,因此他們在違反軍紀時沒有心理負擔,任何一個中校都敢於制定自己的國家戰略,然後找機會去實施。
  • 戰場上彈盡糧絕時,西方國家主張投降,為啥東方國家只能死戰?
    導語:戰場上彈盡糧絕時,西方國家主張投降,為啥東方國家只能死戰?眾所周知,戰爭是殘酷的,一旦爆發戰爭也就意味著將會出現大量的傷亡,這點參考第二次世界大戰就能夠看得出來,陣亡人數達到了9000萬人,還不包括平民,從這項數據就可以非常直觀地感受到戰爭的破壞力有多大了,針對這點國際組織推出保護性的公約,致力減少對有生力量的殘害,《日內瓦公約》裡的俘虜條約就是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