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東方史達林格勒,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局勢的關鍵一戰!

2021-01-08 澄心侃古今

本文由Da視界-胖達原創,未經作者本人許可,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文/Da視界-胖達

如果胖達問大家,二戰的轉折點是什麼?

胖達相信,大多數人會給胖達這些答案:諾曼第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甚至還有中途島戰役。是的,這些戰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的作用都是決定性的,它們扭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局勢,並在解放歐洲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這一點毫無疑問,對吧?

但是,新問題來了,決定亞洲局勢的關鍵戰役是什麼呢?

大多數的朋友,可能會跟胖達列舉我國抗日戰爭的組成部分,比如說長沙會戰之類的。不過呢,這就沒有意義了,畢竟如今的網絡世界裡,充斥著這些資料,讀起來並沒有什麼新意。

01東方史達林格勒

在歐美各國的研究者、歷史愛好者眼中,科希馬戰役才是決定了二戰亞洲局勢的關鍵戰役。

科希馬戰役發生在卡博山谷,無數人因此喪生。

坦克或飛機、大炮這種的重武器在這裡根本無法施展,這種情況,大家可以回憶一下腦海中,有關戴安瀾將軍率部退進野人山的畫面。

戰士們在充斥著蚊子、水蛭和高溫的沼澤叢林中戰鬥,他們用步槍、刺刀在世界上最艱難的地形裡戰鬥著。沒有糧食,也沒有援軍,要麼在叢林中咬牙堅持著生存下去,要麼就在叢林中腐爛。

在科希馬,一個由不到1500名士兵組成的防線,面對15000名日軍士兵的輪番攻擊。守軍與侵略者進行了一場殘酷的肉搏戰,阻止了日軍前進。

在後世的歐美學者看來,如果這場戰鬥日本人贏了,他們就會非常順利地進軍印度,從事實上證明自己,已經徵服了亞洲。有人會將科希馬戰役稱為亞洲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存在。

02科希馬戰役

從1942年2月起,日軍似乎勢不可擋,他們接連徵服了東南亞和太平洋範圍內的廣大地區,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印度,「日不落帝國」在亞洲的殖民地。

1944年3月初,日本發動了新一輪的攻勢,第15軍作為先鋒入侵印度。日本人計劃從東北部進入印度,佔領科希馬和英帕爾等城市,然後穿過這些城市向德裡進軍(沒錯,是德裡,不是新德裡)。

1944年3月7日到8日,在這場日軍稱之為「德裡大遊行」的戰鬥中,日軍兩個師團襲擊了英帕爾。3月15日,日軍第31師團,進攻了科希馬。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與日本人在一起的是內塔吉·蘇哈什·錢德拉·博澤領導的10萬印度士兵,他們正在與由斯利姆將軍領導的由錫克教徒、馬拉薩人和廓爾喀人組成的英屬印度軍隊的作戰。

關於內塔吉·蘇哈什·錢德拉·博澤,胖達之前有關印度的文章中有所提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此人,姑且給他一個印度汪精衛的頭銜吧。

對於英國人來說,佔領科希馬,意味著英國對印度統治的結束。

但是斯利姆將軍的部下,在面對龐大的日本軍隊時顯得人手不足。斯利姆將軍很快就選擇了請求增援這條路,在他看來,就憑自己這點人,打退優勢日軍的進攻是不可能的。

從4月3日到16日,日本第31師團和日本海軍陸戰隊多次試圖佔領科希馬山脊,但印度英軍的戰士們頂住了日軍的猛烈進攻。

經過13天的戰鬥,英軍的援軍才抵達了目的地,這之後又發生了67天的血戰,日本人最終被趕出了英屬印度,有效地扼殺了日本徵服亞洲的狂妄之心。

由於大量撤退的日本軍隊要麼剖腹自殺,要麼餓死在無情的叢林中,科希馬戰役對於日軍來說,也是歷史上難以啟齒的一次失敗了。

03戰役的歷史意義

這是印度軍隊第一次在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方面,發揮決定性作用,英印陸軍總司令克勞德奧欽萊克承認了這一點,「如果沒有英屬印度軍隊,英國不可能挺過兩次世界大戰。」

而對於印度人來說,這是一場具有諷刺意味的戰鬥。一邊是與日本並肩作戰的所謂「印度國民軍」,另一邊是由賈特人、錫克教徒和廓爾喀人組成的英屬印度軍隊。

內塔吉·蘇哈什·錢德拉·博澤只是想藉助日本人的手,將印度從英國殖民者手中奪過來,他曾希望日本人一路打到德裡,然後日本人會將印度的控制權移交給印度人,從而建立起一個獨立的印度。

不過,這種想法貌似有點幼稚,這註定是不可能發生的。

我是【胖達】,這裡是Da視界,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如果您覺得我們的內容能夠讓您覺得有所收穫,那麼就點個關注支持我們吧。對於我們的內容有什麼意見,又或者說您有什麼想了解的內容,都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們。

相關焦點

  • 《第二次世界大戰》單元整合與學習設計
    2.研究性學習活動一主題:學生製作年代尺,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點。活動二主題:列表格比較一戰、二戰相關內容。要求:學生先找出一戰、二戰的相關知識點,然後橫向比較其異同點。第7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主要講述了慕尼黑陰謀、二戰全面爆發、蘇德戰爭爆發、日本偷襲珍珠港等史實。通過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和擴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學生歸納概括歷史進程的能力。第8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介紹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改變了雙方的力量對比,史達林格勒戰役等的勝利推動了整個戰爭形勢的轉折。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十四、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1942年夏,德軍統帥部企圖以優勢兵力攻佔史達林格勒,切斷高加索石油的運輸通道。蘇軍統帥部在組織防禦的同時,隱蔽調入大量預備隊,目的是殲滅這支進入蘇聯深部腹地的德軍,這一戰役的最後結果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轉折點。
  •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人間煉獄
    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有兩大陣營:一個是由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組成的軸心國,另一個則主要由蘇聯,中國,英國,法國和美國等國家組成的聯盟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波及到的國家分布更廣,由一戰的歐洲逐漸擴散到了亞洲和美洲。
  • 第二次世界大戰啟示錄(全6集附觀影連結)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文:World WarII,簡稱二戰,亦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俄羅斯法定結束日期為
  • 史達林格勒戰役,橫掃歐洲的德軍慘遭失敗,原因值得深思
    每個熟悉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的人都應該聽說過史達林格勒這個城市,這裡曾爆發過一場規模宏大而殘酷的戰役,這就是著名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場上的重要轉折點,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走向。
  • 庫爾斯克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坦克大戰
    發生於1943年7月5日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東戰線上德國和蘇聯的一次坦克大戰,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場坦克大戰
  • 聊聊第二次世界大戰那些事兒
    《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是二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傑作,原書篇幅很長,江西人民出版社這次出版的事這本書的精選本,也就是說關鍵、精華都在,去掉的也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內容,按說就看這麼一本就足夠了,如果個別讀者就是想看全本,那也可以買全本看,只要你有足夠的時間,個人認為這本精選本真的已經足夠了
  • 感知歷史、敬仰和平——組圖帶你了解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眾所周知,史達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鍵轉折點,為最終擊敗德國納粹鋪平了道路。從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史達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戰役。數百萬人在這場殘酷的戰鬥中受傷、被俘、失蹤甚至喪生。
  • 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嗎?看完一戰、二戰全史,你的看法會有巨大變化
    但這場號稱將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造成的結果之一,竟是下一場更大規模的世界大戰。  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用?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史無前例的大戰,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慘絕人寰,毫無人性的殺戮,它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大的劫難。令人髮指的三大慘案(奧斯威辛集中營、蘇聯內務部秘密警察、南京大屠殺)皆出自二戰。
  • 蘇德戰爭,德國為何打不贏史達林格勒會戰?蘇聯最後的精神所在!
    蘇聯當時主要的政治經濟中心基本都落入納粹德國之手,但是史達林格勒的會戰納粹德國元氣大傷,並且在蘇德戰場維持了戰略牽制,並最終等到了戰略反攻,為什麼?為什麼蘇聯在前期如此慘敗的情況之下,依然能夠在史達林格勒戰役扭轉整個戰局?難道在理論上和現實上納粹德國就真的這麼不堪一擊,或者是沒有我們想像當中的那樣強大嗎?
  • 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的標誌,是德國閃擊波蘭的那一場波蘭戰役,然而在此之前,在亞洲戰場已經開始了,到此時為止,已經有兩年多的反法西斯戰爭,自從中國1937年7月7日,七七盧溝橋事變之後,中國正式進入了全面抗戰的階段,儘管這個時候法西斯軸心國的同盟並沒有建立起來,法西斯主義卻已經滲透在日本的軍國主義傳統當中
  • 第二次世界大戰,哪個盟軍國家,對這場戰爭的勝利貢獻最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為止,世界爆發的最大規模的熱武器戰爭,同樣也是涉及人數最多、陣亡人數最重、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的大型戰爭。這次世界大戰,對許多國家造成了難以想像的災難,也使得無數國家積攢多年的家底,直接被戰爭給毀滅一空,貧困、失業、溫飽這些還是其次,在大戰中,能生存下來就是最幸運的事情。
  • 美專家放言,第三次世界大戰將在這幾個地方爆發,其中三個在東方
    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的陰影,至今無法抹去,隨著世界局勢的緊張,美國專家預測,下次世界戰爭將會在這幾個地方爆發。「世界仍處在令人不安的危險之中。」兩次世界大戰,讓全世界記憶猶新,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但隨著人類科技的突飛猛進,各國的軍事實力不斷增強,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言論日囂塵上,近日就有一位美國軍事專家作出大膽預測,對未來世界上可能爆發世界大戰的地區進行研究,並總結出幾個熱點地區。原本穩定的局勢開始緊張?
  • 假如第3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它的主戰場會在哪?
    從那一刻開始,世界體系轉入了以美國為超級大國,歐洲德、法、英、亞洲中國以及俄羅斯等國家為世界強國的一超多強局面。不管現在的世界體系變得多麼大,聯合國依舊存在著,世界的基本體系還沒有崩潰。因此現在不看中國崛起和英國衰落等表面現象外,基本和二戰剛結束那會的世界體系沒有什麼區別。也就是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造就了現在的世界體系。
  • 英國軍方發出警告,全球地區混亂局勢加劇,或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據外媒報導,近日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全球疫情或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尼克卡特的言論瞬間引起軒然大波,有軍事專家對此表示,結合當前全球局勢來看,還是有一定的可能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 是什麼讓一戰、二戰間隔21年,就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火線是塞拉耶佛事件,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奧匈帝國皇儲大公與其妻子在閱兵結束後被塞爾維亞青年殺死的事件,主要是二十年代初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
  • 二次世界大戰的十大經典戰役
    隨後,英法等國對德宣戰,正式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 2、血灑長空——不列顛空戰 不列顛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對英國發動的大規模空戰。 5、短兵相接——史達林格勒會戰 史達林格勒會,亦稱史達林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對爭奪蘇聯南部城市史達林格勒而進行的戰役,時間從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為止。
  • 2020年,第3次世界大戰可能在4個地方爆發,亞洲危險係數很高
    進入2020年沒有幾天,全球範圍內就爆發了有關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推測,推測再次引起了各國的恐懼。此前,伊朗少將1月在美國的一次定點打擊空襲中喪生,引發了全球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擔憂。如今,隨著新規狀病毒感染在全球的蔓延,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推測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各國的綜合國力,及中國的發展程度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剛過去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初期,美國取得了很多經濟上的意外收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加入了戰爭,並在巴黎和平會議上獲得了最高地位。它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之一。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及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金融危機,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
  • 如果第3次世界大戰爆發,主戰場會在哪呢?
    如果想要破壞現在的世界體系,那麼就必須再發動一場世界大戰,在世界大戰中重新洗牌改變舊的世界體系。隨著國際形勢的日益嚴峻,世界體系受到的威脅增加,再次爆發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增加。那麼假如第3次世界大戰爆發,主戰場會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