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袁紹勢力的興起與發展

2020-12-26 淺羽落了

這是中國歷史連載135和《三國史》連載05的精讀。歡迎收看。

當曹操忙於在河南招兵張繡,平呂布,袁術時,也正是袁紹成功鎮壓河北農民起義軍,對外擴張勢力之時。

袁紹書初汝南汝陽(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出身一代官僚家庭。他被稱為「四世三代」,「學生舊官遍天下」。他是東漢末年官僚大地主的政治代表。

「三公」是指當時掌握最高軍政權力的三位官員:元帥(掌握全國軍權),司徒(掌握全國政務),司空(掌握全國監察執法)。曾祖父元安在章帝時任司空,司徒,其子元暢在安帝時任司空,元唐在桓帝時任司空,司徒,元帥,其孫元豐在靈帝時任司空,元奎在靈帝時任司徒。

袁家四代都有「三公」當官的人,故稱「四公」。

01.搶佔河北

像袁氏這樣的豪門,在當時是數一數二的,影響深遠。袁紹正是憑藉這一家庭背景進入仕途的。20歲時,他出任濮陽縣長,不久升為中軍上尉。何錦謀罰太監靠他,讓他做司禮校尉。

袁紹反對廢董卓,董卓不敢殺他。他逃離洛陽後,董卓還任命他為渤海太守,賢鄉侯,就是因為擔心袁氏的權勢。關東諸軍哀求董卓,推袁紹為「掌門人」,也與他的期許分不開。

即便如此,他當時也只是渤海太守,連一個州的領土都沒有佔據。191年,關東聯軍破裂後,他將勢力發展到冀州。此時,冀州穆府與駐軍幽州的汾武大將軍公孫瓚之間發生矛盾。袁紹利用這一矛盾,從中漁利。他先上書公孫瓚,請他領兵攻打韓馥。袁紹親自率兵東進,擺出攻打冀州的態勢。

當韓馥攻打公孫瓚時,袁紹挑選了侄子高幹和韓馥的老熟人辛平,荀彧等人前往冀州,向韓馥陳說利害關係,勸他放棄冀州歸自己。韓服是懦夫。他雖然佔地廣,糧食充足,卻沒有謀略。在雙方的軍事威脅下,在袁紹的勸說下,韓馥認為自己無力抵抗,又考慮到自己是袁氏的「舊官」,袁紹不會虧待他,於是不顧手下一些人的反對,放棄了冀州,邀請袁紹擔任冀州牧師。此後,袁紹將韓馥封為汾渭將軍,卻沒有給他一兵一官。

就這樣,袁紹輕鬆佔領了冀州。他以鞠壽,沈培,田豐,許由,馮極,荀陳等為謀士,以顏良,文丑等為將軍,以冀州為基地,向四周擴張勢力。

袁紹一邊鎮壓追擊起義軍,一邊與公孫瓚爭奪地盤。

袁紹捷足先登,佔領冀州,引起公孫瓚的極大不滿。早在191年的10月,公孫瓚就公布了袁紹的十項起訴書,並率三萬大軍攻打袁紹。冀州多地響應公孫瓚。袁紹害怕了,把渤海太守從哥哥公孫範手中讓給了公孫瓚。公孫範到達渤海後,帶著渤海兵進攻袁紹。

公孫瓚任命顏綱為冀州刺史,田桀為青州刺史,單敬為兗州刺史。當時他的勢力相當強大。

02.打敗公孫瓚

192年春,袁紹屯兵廣宗,在界橋以南(今河北蔚縣東清河上)與公孫瓚的部隊激戰。最後公孫瓚失敗,顏剛被殺。不久,公孫瓚再次派兵進攻袁紹,在龍聚集(今山東德州東北)被袁紹擊敗。

兩次挫折大大削弱了公孫瓚的實力。他回到幽州,無法再次出兵向袁紹進攻。

公孫瓚回到幽州後,與幽州刺史劉瑜的矛盾也隨之激化。193年,劉瑜害怕公孫瓚的計劃。他首先向公孫瓚發起了進攻。結果失敗,被俘被殺。就這樣,公孫瓚全部佔領了幽州。

195年,劉瑜舊部鹹玉府等人糾集州兵為劉瑜報仇,招募烏桓人攻打公孫瓚。袁紹乘機聯合鮮輔和烏桓,鮮卑等,集中十萬大軍,共同進攻公孫瓚。公孫瓚接連戰敗,最後退守義井(今河北雄縣)。他在城外築了十道溝牆,並在溝牆周圍築了五六丈高的土臺,臺臺上有望風樓。他自己就住在十尺高的露臺中間,以鐵為門,與妃子們一起自得其樂。

他自豪地說:「兵法說百層不攻,現在我的樓重幾十槳,積了三百萬谷,吃了這些谷,世界軍事變革就快結束了。」他認為他的城市陽臺是堅固的,沒有人能捕捉到它。

198年(建安三年),袁紹率軍圍攻易經。過了一段時間,公孫瓚手下的將領,有的投降,有的崩潰。袁紹軍至京門口矣。199年春,公孫瓚覺得形勢不妙。他派人突圍出城,向黑山軍隊求援。他還派人發信給援軍,以火為名進攻袁紹。不料這封信被袁紹截獲。袁紹見機行事,如期點火。

公孫瓚以為是援軍,領兵在開城進攻,被袁紹的伏兵擊敗,只好再次退到城中。然後,袁紹挖了地道,穿到樓下,用焚燒臺柱的方法將臺地燒毀。當土路下樓到公孫瓚處時,公孫瓚知道大勢已去,吊死了自己的妻子,準備自焚。袁紹大軍趕到,殺了他。

至此,袁紹佔領了河北,青海,幽幽四州,將河北地區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中。他以長子袁譚為青州刺史,中子團喜為幽州刺史,侄子高幹為并州刺史。

03.元草破

袁紹佔領河北,青幽,四州之後,自以為了不起,志向遠大。既然控制皇帝的想法沒有實現,那就自己做皇帝吧。

如前所述,袁術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想封袁紹為帝。他在給袁紹的信中曾說:「漢朝失天下已久。獻帝受制於人,沒有實權。豪強遍地,國境線四分五裂。與周朝後期七國爭霸的局面並無二致。誰強大誰就能吞併世界。特別是我們袁家,是上天命做皇帝的。付瑞說得很清楚。現在你們有四個州,幾百萬戶人家。論實力,沒人能比你大。沒有人能在美德上比你高。曹操要扶弱救弱。他如何才能恢復被切斷的命運?「

袁紹看到這封信後,暗中請主簿耿寶為他做皇帝製造輿論,鼓吹「志德衰,元(氏)為黃(帝)陰,宜順天意,順民心」。

袁紹想稱帝,但由於手下將領的反對,只好暫時擱置,直到打敗曹操,於是做了攻打許都的準備。

對於袁紹急於與曹操作戰,他的重要謀士鞠壽勸阻說:「經年興師動眾,百姓疲憊不堪,糧庫無積蓄,賦役沉重。這是一件值得擔心的事情。應先派使者向天子懇求公孫瓚的好消息。重視農業生產,減輕人民群眾負擔。如果上表受阻,就會被譴責為曹操將我們與朝廷隔絕,從而使我們名聲大噪。隨後又攻入溧陽,逐漸經營河南。他們增建戰船,修理裝備,派遣精騎,騷擾曹操的邊境郡,讓他焦躁不安,而我則安心等待工作。不到三年,大事就定了。「

這種不急於對抗曹操的「心動過緩」主張,從當時的條件來看,是有道理的。然而,袁紹的另外兩個謀士察看了比賽後,郭圖催促立刻出兵攻打曹操,認為:

「按兵書之法,兵力十倍於敵,可以包圍他們;兵力五倍於敵,可以攻擊他們;兵力相當,可以對抗。現在袁公以河北之強,兵力眾多,想要攻克曹操,就像反手一樣容易。如果現在不乘機進攻,以後就很難拿下了。」

這種爭先恐後與曹操作戰的想法遭到了鞠壽的駁斥。最終,袁紹接受了審判。郭氏《速戰》主張應命精兵十萬南侵曹操。先是陳兵在黃河北岸渡河,伺機渡河與曹操決戰。不久,官渡之戰爆發。

相關焦點

  • 三國時期,袁紹扮演著什麼角色?
    準確的說袁紹不是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他是東漢末年的一個著名人物。但是袁紹卻是引出三國時期的重要角色。袁紹靠著四世三公的顯赫家世背景,在東漢末年的亂世迅速聚集了一撥和他一起打拼的文臣武將,經過多年的發展,袁紹接連拿下并州、青州和冀州,最後在和公孫瓚的戰爭中取得勝利,拿下幽州,至此袁紹拿下四州之地,成為當時實力最強的軍閥。
  • 《全戰三國》勢力講解,三國時期的MIFA?黑山的窘迫
    在《全戰三國》的新DLC《南蠻》發售的同時CA遊戲公司還同時修復了伏擊BUG,即現在己方遠程部隊在伏擊戰裡不會再「掛機不射」了,這也立刻影響了一個勢力的遊戲體驗,本次就來介紹這個勢力在舊版本裡體驗不佳的原因。
  • 三國時期的雄安曾是兵家相爭之地:袁紹與公孫瓚在此爭霸河北
    經公眾號「時拾史事」(微信ID:historytalking)授權轉載。2017年4月1日,《人民日報》以「辦好建設雄安新區這件大事」為題評論黨中央、國務院設立雄安新區的決定。
  • 三國殺:國戰勢力開團有點難搞,最可怕的是袁紹一個人開團
    三國殺移動版國戰模式還是挺好玩的,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一局的時間太長。不過有時候還挺喜歡這種膠著的戰局的。而國戰還有個特點,就是一旦開團,無論是哪國勢力。只要開成團,大概率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讓敵方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 袁紹袁術這樣的紈絝子弟,為何能夠迅速成為東漢末年的最大的勢力
    袁紹和袁術兄弟倆,能在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的混戰中,迅速成為天下最強大的勢力,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值得深究。袁紹從公元189年逃離京城,到公元199年成為天下勢力最強大的諸侯,只用了十年時間,而袁術也不差,在公元197年,就以絕對的實力敢冒天下之大韙而稱帝。
  • 三國以步勝騎的經典戰役,使白馬義從全軍覆沒,袁紹稱雄於河北
    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群雄割據。軍閥之間混戰不休。為了稱雄於一地,許多的軍閥建立起了精銳的部隊。在這其中一支叫做白馬義從的軍隊威震天下。白馬義從是公孫瓚建立起來的。而袁紹,作為四世三公的他,此時實力並不強大,地盤也很小。此時的形勢是公孫瓚強而袁紹弱。為了與公孫瓚爭奪翼州之地。袁紹親率主力部隊迎戰於公孫瓚。袁紹此時的兵馬遠弱於公孫瓚,並且公孫瓚還有一支威震天下的白馬義從。這使得袁紹深感壓力。但為了生存空間又不得不戰。要想打敗公孫瓚就要先打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如何打敗白馬義從就成了要少首要考慮的事情了。
  • 《三國群英傳8》袁紹武將圖鑑
    袁紹是《三國群英傳8》中群陣營的一位武將,在三國歷史中,也是前期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可能有部分小夥伴還不太清楚這位武將在遊戲中的「課金死士」技能的效果,那麼可以參考一下《三國群英傳8》袁紹武將圖鑑,了解一下具體信息。
  • 小小三國說:假如穿越到三國時期,你會輔佐哪位主公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小小三國說,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小,咱們今天的話題是如果穿越到三國時期,你會選擇輔佐哪位主公?三國前期可謂是群雄並起,十八路諸侯個個都想爭奪天下,在經過了一番洗牌之後,比較有實力的,也就那麼幾個了,比如佔據青幽并冀四州的袁紹,還有同為袁氏家族的袁術,曹操在那個時候還算是勢單力薄,無法與這幾方勢力抗衡,那麼各位小夥伴們,如果你們穿越到這個時期的三國,你們會選擇輔佐哪位主公呢?一,袁紹。
  • 三把火燒出三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袁紹是、曹操是、劉備也是
    火燒烏巢,官渡之戰,奠定曹魏的基礎中原及北方地區,經過一系列爭鬥之後,剩下兩大勢力。一個是曹操、另一個是袁紹。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的易京之戰中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統一河北,勢力達到頂點。
  • 漢末三國時期的豫州亂局:不僅有小勢力活躍,還有大軍閥染指
    比如說漢末三國時期的豫州。下面小編就來淺談一下豫州的情況。一、豫州的情況概述廣義上的三國時期一般認為是「黃巾起義」爆發的時間,也就是東漢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開始,但是真正打破原有的秩序,導致中央政權對地方失控,造成地方各軍閥形成的時間,小編認為應該再往後推延到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董卓進入洛陽的時候。
  • 三國時期賈詡,智計無雙才能不輸諸葛亮,三國時期最長壽謀士之一
    三國時期是我們多數人較為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因為它被編成演義,拍成電視劇反覆的呈現在我們面前,三國時期有很多出色的謀士,但是達到臥龍鳳雛司馬懿這個等級僅寥寥幾人,就比如賈詡,一位被歷史淹沒的謀士奇才。所以投到張繡門下的賈詡,可以說是如魚得水的,而張繡也在賈詡的幫助之下,迅速的發展壯大,甚至張繡發展到了連曹操都不能忽視的地步,成為了曹操的眼中釘肉中刺。
  • 孫堅鼎盛時期的勢力到底有多大?曹操和袁紹都無法與他相比
    有些三國迷對某些諸侯的實力比拼很感興趣,有些三國迷說,在孫堅的時代,不僅曹操的實力無法與孫堅相比,連四世三公的袁紹也無法與孫堅相比。所以,真的是這樣嗎?祖籍江東富春,在孫堅年輕時,孫堅就在江東許多地方享有極高的威望,其霸王之勇也自少年時代起逐漸流傳開來。又是孫堅非常重視人才的籠絡,這讓孫堅後來能夠徵募到很多士兵。
  • 此人是三國中最卑鄙的小人,他還曾經害死袁紹
    ——卡爾·貝克 熟悉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在曹操崛起之前,袁紹算是一家獨大,佔據著三國半壁江山。但是袁紹悲哀的是手下有一個卑鄙小人,屢次害袁紹陷入被動局面,這個人就是郭圖,三國中的著名小人。
  • 三國中曾經最大的諸侯袁紹為何會失敗?「水桶理論」足以說明問題
    三國中曾經最大的諸侯袁紹為何會失敗?「水桶理論」足以說明問題相信大家對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這段歷史都不陌生,由於東漢皇室的衰落,使得權臣董卓獨斷朝綱,從而引起了眾多諸侯的不滿,於是,他們紛紛起兵對董卓進行討 伐,此後,經過輪番混戰,終於形成了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勢,直至魏國相國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晉,三國時期才徹底宣告結束。
  • 今川義元是「日本的袁紹」?他跟袁紹經歷相似但勝於袁紹!
    亂世之中出梟雄,同為朝代更迭時期的今川義元和袁紹都佔據著天時地利人和,他們深知只要佔據山河一方擁兵過萬則可與群雄爭天下,胸有鴻鵠之志,行如猛虎下山,然而這歷史上卻只是多了兩位逐鹿者,其最後的結局都落得家破人亡,成了別人走向權力巔峰的墊腳石。
  • 歷史上三國時期發生過幾次大型戰役分別是什麼 三國殺8月28日答案...
    歷史上三國時期發生過幾次大型戰役分別是什麼 三國殺8月28日答案請查收時間:2020-08-28 16:08   來源:優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上三國時期發生過幾次大型戰役分別是什麼 三國殺8月28日答案請查收 三國殺手遊2020年8月28日微信公眾號每日一題的問題是:歷史上三國時期發生過幾次大型戰役分別是什麼
  • 袁紹如此強大,官渡之戰後為何卻消亡了?看看曹操都幹了些啥
    東漢末年,亦或者說三國前期,基本上沒有後來鼎盛的三方勢力什麼事,唯一有點影響力的,也就是曹操了。但是曹操集團雖然是三國中實力最強大的勢力,但是相比較於那一時期實力最強勁的袁紹軍隊來說,顯然還是不夠看的,曹操為了發展自身勢力,一開始也不得不委身於袁紹帳下。袁紹在東漢末年時的實力有多強大呢?
  • 三國時期謀士按史料最新排名
    東漢末年,戰火紛飛,軍閥蟻聚,奸雄鷹揚,每個勢力都有各自的參謀班底,大量「謀士」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當然,能在史書上留下姓名的畢竟還是少數。就有名有姓的「謀士」就有數十人之多。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舉了,本文主要就三國時期(李傕郭汜亂天下開始到孫權去世為止)主要的一些謀士做一個分析排名。
  • 三國殺中四大勢力的代表人物是誰?蜀國馬神,吳國沒有懸念
    #三國殺移動版#,眾所周知,《三國殺移動版》中有四個勢力,分別是"魏國、蜀國、吳國、群雄"。不同的勢力都有幾十個武將,技能不同,實力不同。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排名,在四個勢力中,誰才是代表人物?小編就為大家排了榜,作為核心人物,他們的實力或許不強,但一定深入人心。
  • 袁紹如果聽了田豐的建議會怎麼樣
    田豐,是三國時期袁紹集團的重要謀士,在公元291年,袁紹成為冀州牧,任命田豐為冀州別駕,從此,田豐開始輔佐袁紹。袁紹一開始還是比較信任田豐的,田豐的建議也大多被採納,在田豐的輔佐下,袁紹集團的勢力範圍不斷擴大,最後擁有青,幽,並,冀這四個州的地盤,成為了當時中國實力最強大的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