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離開了平臺,你以為你是誰?
2020年底,中國著名的罪犯即將刑滿釋放。
芮成鋼,這個曾幾何時被命運眷顧的寵兒,他是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最年輕的一名客座研究員。
24歲的他,採訪過商業精英多達200多位,那些我們普通人只能在電視裡面看到的精英,成了他生活中的常客。
28歲的他,被耶魯大學校長親自點名,成為耶魯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學者」。
芮成鋼還發表過《請星巴克從故宮出去》文章,一夜之間引起輿論沸騰。
他在文中的提議,最後成了當年議案內容,而星巴克也最終撤出了故宮。
芮成鋼,這個名字,至此從行業內傳至大街小巷。
30歲之前的他,意氣奮發,沒有品嘗過什麼叫做失敗。
就這樣2014年7月11日,芮成鋼被傳出被檢方帶走的話音。
有人回憶自己與芮成鋼的交集:
「芮成鋼在飯桌上,三句話不離自己的人脈,每次聚會,必回憶與柯林頓的飯局,與之討論了全世界如何攜手戰勝金融危機。」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一部美劇《紙牌屋》,其中有一句話很有意思:
「當年接近權力中心時,會以為自己是其中一份子。但到頭來你會發現,你真的不是。」
想起白巖松說過的一句話:
「讓一隻狗天天上央視,就能變成名狗。
但是要知道,沒了央視的平臺,很可能不用多久它就會變成土狗。」
對於芮成鋼來說,這個平臺是央視。
02、不要抱怨朋友圈糟糕
我遇到這樣一種人,他們將自己的不成功歸結於所處的環境不好,身邊朋友或者同事都比較懶散,不求上進,以至於自己也沒有心思努力。
努力從來不是靠別人。
張譯,相信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2020年是屬於演員張譯的一年。
看似風聲水起的一年,實則用了十年的龍套,兢兢業業本著初心的堅持努力造就了這「簡單」的一年。
如果用張譯自己的話來說,如果用一句話來概述沒有成名前的人生境遇
「輪倒黴,我排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想當年,張譯的夢想是當一名播音員,並不是演員。
高二時期,張譯報考了北京廣播學院,考下了專業課第一的成績。但是,因為沒有參加高考,沒有文化課成績的張譯沒有被錄取,只能繼續讀一年高三。
第二年又報考北廣,綜合成績排名第一,張譯十拿九穩。
但誰能想到,錄取有了變數,整個東北這年只招收兩個人,因為沒有特殊加分,張譯從並列第一掉到第三,落榜了。
兩次考試都是第一,每次都離夢想成功一步之遙,但就是這一步,卻怎麼也跨不過去。
播音夢破碎之後張譯自閉了兩個月,又被父母送去了哈爾濱話劇團。也是因為心疼爸媽交的學費,張譯選擇了留在話劇團,開始表演。
這一決定,改變了張譯的整個人生,徹底愛上了表演。
半年時間,讀完了圖書室裡2000個劇本,內心再次對夢想有了信心。
因為信念,再次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
然而,中戲這個門檻並不是那麼好跨。相貌平平的張譯,單眼皮、小眼睛、低鼻梁,中戲老師想也沒想就把他淘汰了。
中戲沒戲了,又報考了解放軍藝術學院,結果,人家以「身體單薄」為由,也把他淘汰了
張譯怎麼也沒想到,追夢也需要顏值。沒人說過追夢要顏值。
後經人介紹去了戰友文工團,剛開始的張譯抱著十足的信心,但是還是不如人意,直到授業恩師老師說了一句話「孩子啊,你演戲就是個死啊」
一句話,仿佛就被判了死刑。
演戲無望的張譯轉頭研究起來了劇本,沒人找我演戲,我自己還不能給自己寫一個嗎!
然而,在劇本快結尾時,他再一次被命運開了個玩笑。
接到電話的時候,張譯的心情跌入低谷「投資涼了,你的本子就算了吧。」
一次兩次三次的命運使然,造化弄人,張譯開始了跑龍套這條路,磨練自己。因為張譯的堅持,28歲的分水嶺,他等到了一個逆風翻盤的計劃,《士兵突擊》要開始籌備拍攝了。
張譯對這個劇本再熟悉不過了,之前在文工團裡排演《士兵突擊》時,他就是「袁朗」的B角。什麼是B角?就是A角有個頭疼腦熱,B就頂替上去。
內心渴望上臺的機會,所以,熟讀了包括袁朗在內的每一個人的角色劇本,吃透了每一個人物。這樣,不管誰下來了,他都能頂替上去。
然而,直到這個戲團裡演完,也沒有一個人生病。
他不想在錯過了!
於是,毛遂自薦。張譯給導演寫了幾千字的自薦信《我的請戰書》。裡面闡述了自己可以勝任「班長史今」的這個角色的16個理由。分析了自己的優缺點,以及對這個人物的理解。
這封信最終打動了導演,讓他看見了張譯作為一個演員的可能性。
終於,在張譯演了無數個甲乙丙後,在28歲這年拿到了男4號的演繹機會。真正邁開了演繹生涯的第一步。
2006年,《士兵突擊》一炮而紅,捧紅了裡面的一眾男演員。
而張譯飾演的史今成為無法超越的角色。人們心中的白月光。
之後的每一個角色,張譯用自身努力,向大家證明了什麼叫真正的演員。
近期張藝謀導演劇作《一秒鐘》。張譯飾演一個痛失愛女的父親,為了貼近人物,每天就啃一根黃瓜,減重近二十斤,顴骨都出來了。他對每一個角色的認真是他對演員職業的尊重。
今天的他聲名遠揚,是對工作的認真及堅持的得來的,也許用了很久,經歷過絕望剎那間也許想過放棄但是最終走了下來,他對的起自己最初的信念。
儘管他不帥,不蘇,不搞笑,不會炒作,沒有人設.....
但是他滿足了觀眾對演員唯一的期待,那就是把戲演好。
回顧張譯從龍套到影帝的二十年,他的成功來之不易,難以複製,但他的經歷卻與我們有很多共同之處。
03、我有夢想,你呢?
或許我們曾遇到過挫折和否定,但年少的我們誰不是懷揣夢想,一路高歌,想去夠一夠天上的月亮。
但我們與成功的區別就在於,有的人摔多了,痛了,就漸漸放過了自己,也忘了心裡的月亮。
可總有一些人,像張譯一樣的人,即使失敗了一百次,也不願後悔一次。
「如果有天我們湮沒在人海中,庸碌一生,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努力活得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