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考試第一卻落榜的張譯,在《士兵突擊》走紅:我有夢想,你呢

2021-01-08 清茶sjj

01、離開了平臺,你以為你是誰?

2020年底,中國著名的罪犯即將刑滿釋放。

芮成鋼,這個曾幾何時被命運眷顧的寵兒,他是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最年輕的一名客座研究員。

24歲的他,採訪過商業精英多達200多位,那些我們普通人只能在電視裡面看到的精英,成了他生活中的常客。

28歲的他,被耶魯大學校長親自點名,成為耶魯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學者」。

芮成鋼還發表過《請星巴克從故宮出去》文章,一夜之間引起輿論沸騰。

他在文中的提議,最後成了當年議案內容,而星巴克也最終撤出了故宮。

芮成鋼,這個名字,至此從行業內傳至大街小巷。

30歲之前的他,意氣奮發,沒有品嘗過什麼叫做失敗。

就這樣2014年7月11日,芮成鋼被傳出被檢方帶走的話音。

有人回憶自己與芮成鋼的交集:

「芮成鋼在飯桌上,三句話不離自己的人脈,每次聚會,必回憶與柯林頓的飯局,與之討論了全世界如何攜手戰勝金融危機。」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一部美劇《紙牌屋》,其中有一句話很有意思:

「當年接近權力中心時,會以為自己是其中一份子。但到頭來你會發現,你真的不是。」

想起白巖松說過的一句話:

「讓一隻狗天天上央視,就能變成名狗。

但是要知道,沒了央視的平臺,很可能不用多久它就會變成土狗。」

對於芮成鋼來說,這個平臺是央視。

02、不要抱怨朋友圈糟糕

我遇到這樣一種人,他們將自己的不成功歸結於所處的環境不好,身邊朋友或者同事都比較懶散,不求上進,以至於自己也沒有心思努力。

努力從來不是靠別人。

張譯,相信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2020年是屬於演員張譯的一年。

看似風聲水起的一年,實則用了十年的龍套,兢兢業業本著初心的堅持努力造就了這「簡單」的一年。

如果用張譯自己的話來說,如果用一句話來概述沒有成名前的人生境遇

「輪倒黴,我排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想當年,張譯的夢想是當一名播音員,並不是演員。

高二時期,張譯報考了北京廣播學院,考下了專業課第一的成績。但是,因為沒有參加高考,沒有文化課成績的張譯沒有被錄取,只能繼續讀一年高三。

第二年又報考北廣,綜合成績排名第一,張譯十拿九穩。

但誰能想到,錄取有了變數,整個東北這年只招收兩個人,因為沒有特殊加分,張譯從並列第一掉到第三,落榜了。

兩次考試都是第一,每次都離夢想成功一步之遙,但就是這一步,卻怎麼也跨不過去。

播音夢破碎之後張譯自閉了兩個月,又被父母送去了哈爾濱話劇團。也是因為心疼爸媽交的學費,張譯選擇了留在話劇團,開始表演。

這一決定,改變了張譯的整個人生,徹底愛上了表演。

半年時間,讀完了圖書室裡2000個劇本,內心再次對夢想有了信心。

因為信念,再次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

然而,中戲這個門檻並不是那麼好跨。相貌平平的張譯,單眼皮、小眼睛、低鼻梁,中戲老師想也沒想就把他淘汰了。

中戲沒戲了,又報考了解放軍藝術學院,結果,人家以「身體單薄」為由,也把他淘汰了

張譯怎麼也沒想到,追夢也需要顏值。沒人說過追夢要顏值。

後經人介紹去了戰友文工團,剛開始的張譯抱著十足的信心,但是還是不如人意,直到授業恩師老師說了一句話「孩子啊,你演戲就是個死啊」

一句話,仿佛就被判了死刑。

演戲無望的張譯轉頭研究起來了劇本,沒人找我演戲,我自己還不能給自己寫一個嗎!

然而,在劇本快結尾時,他再一次被命運開了個玩笑。

接到電話的時候,張譯的心情跌入低谷「投資涼了,你的本子就算了吧。」

一次兩次三次的命運使然,造化弄人,張譯開始了跑龍套這條路,磨練自己。因為張譯的堅持,28歲的分水嶺,他等到了一個逆風翻盤的計劃,《士兵突擊》要開始籌備拍攝了。

張譯對這個劇本再熟悉不過了,之前在文工團裡排演《士兵突擊》時,他就是「袁朗」的B角。什麼是B角?就是A角有個頭疼腦熱,B就頂替上去。

內心渴望上臺的機會,所以,熟讀了包括袁朗在內的每一個人的角色劇本,吃透了每一個人物。這樣,不管誰下來了,他都能頂替上去。

然而,直到這個戲團裡演完,也沒有一個人生病。

他不想在錯過了!

於是,毛遂自薦。張譯給導演寫了幾千字的自薦信《我的請戰書》。裡面闡述了自己可以勝任「班長史今」的這個角色的16個理由。分析了自己的優缺點,以及對這個人物的理解。

這封信最終打動了導演,讓他看見了張譯作為一個演員的可能性。

終於,在張譯演了無數個甲乙丙後,在28歲這年拿到了男4號的演繹機會。真正邁開了演繹生涯的第一步。

2006年,《士兵突擊》一炮而紅,捧紅了裡面的一眾男演員。

而張譯飾演的史今成為無法超越的角色。人們心中的白月光。

之後的每一個角色,張譯用自身努力,向大家證明了什麼叫真正的演員。

近期張藝謀導演劇作《一秒鐘》。張譯飾演一個痛失愛女的父親,為了貼近人物,每天就啃一根黃瓜,減重近二十斤,顴骨都出來了。他對每一個角色的認真是他對演員職業的尊重。

今天的他聲名遠揚,是對工作的認真及堅持的得來的,也許用了很久,經歷過絕望剎那間也許想過放棄但是最終走了下來,他對的起自己最初的信念。

儘管他不帥,不蘇,不搞笑,不會炒作,沒有人設.....

但是他滿足了觀眾對演員唯一的期待,那就是把戲演好。

回顧張譯從龍套到影帝的二十年,他的成功來之不易,難以複製,但他的經歷卻與我們有很多共同之處。

03、我有夢想,你呢?

或許我們曾遇到過挫折和否定,但年少的我們誰不是懷揣夢想,一路高歌,想去夠一夠天上的月亮。

但我們與成功的區別就在於,有的人摔多了,痛了,就漸漸放過了自己,也忘了心裡的月亮。

可總有一些人,像張譯一樣的人,即使失敗了一百次,也不願後悔一次。

「如果有天我們湮沒在人海中,庸碌一生,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努力活得豐盛。」

相關焦點

  • 士兵突擊:陳思誠、張譯爭許三多,王寶強卻拒演,多虧徐帆一句話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王寶強當年差點因一念之差錯過「許三多」,王寶強說:我能演《士兵突擊》,全要感謝徐帆老師。2005年,聽說康洪雷導演籌拍電視劇《士兵突擊》,來面試男主「許三多」的演員蜂擁而至,其中就有張譯、陳思誠。
  • 14年前的《士兵突擊》,帶出張譯等6個影帝,你還記得嗎?
    列兵許三多,你必須記住,你是第四千九百五十六名鋼七連的士兵!列兵許三多,有的連因為某位戰鬥英雄而驕傲,有的連因為出了將軍而驕傲,鋼七連的驕傲是軍人中最神聖的一種!鋼七連因為上百次戰役中戰死沙場的英烈而驕傲!
  • 十年龍套登上影帝之位,曾被女友父母嫌棄的張譯,運氣真的很差嗎
    在苦悶的日子裡,《新聞和報紙摘要》這檔節目是張譯每天的樂趣。主持人字正腔圓地讀著新聞,渾厚的音調傳遍老街。播音員這個夢想在張譯的心中萌了芽。張譯高二時,北京廣播學院在全國招生,張譯報名參加考試。放榜時,張譯專業課第一,但文化課分數卻未過線。面對這樣的結果,張譯雖沮喪但並沒有選擇放棄夢想。第二年,張譯填報志願時,背水一戰只填了北京廣播學院。然而,幸運之神再次與張譯擦肩而過。
  • 張譯:28歲出道不算晚
    求學之路並不順利,張譯兩次落榜,在失望之餘,家人勸他去哈爾濱話劇學院學表演,那一年,表演在他的心中,沒有任何概念。幾次輾轉後,張譯進入了北京戰友話劇團學員班。那年他20歲,穿上軍裝,站在人群中,無疑,張譯的外貌並不是最出色的。
  • 張譯,再不拿影帝,觀眾要拆掉電影院了
    今年張譯承包了電影院,上半年影院由於疫情關門,下半年從復工第一部新片到現在,每個月都能看到張譯。8月第一部新片《八佰》有他,10月1日《我和我的家鄉》有他,10月底《金剛川》有他,11月張藝謀新片《一秒鐘》有他。半年不到,4進影院,你以為這就完了?
  • 為啥影院一復工,每個大片裡都有張譯
    近日,電影《一秒鐘》上映,獲得了網友們的高度好評,在這部電影中有一個角色引起了我的關注,那就是張譯飾演的張九聲,電影中的張九聲是個感性人物,走那麼遠的路,經歷了無數的磨難,只是為了看看膠片中女兒那一秒的身影。而在現實生活中,張譯的經歷雖然說不上有很多的苦難,但也算是波瀾起伏。
  • 「小太爺」張譯:演員和明星,是兩個不同的職業
    而張譯就是這麼一個人。十年「龍套」無人知1978年,張譯出生在黑龍江哈爾濱市,是一個地道的東北小夥。從小喜好文藝的張譯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成為一名播音員,為此他高考的時候報考了中國最播音界最高等級的學府——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
  • 群像戲的高光時刻,都在14年前的《士兵突擊》中
    群像戲加上多條故事線,山東兵和端午、端午和老算盤、羊拐和老鐵,每一條線都有它的意義。而要論群像戲的巔峰時刻,都在王寶強主演的《士兵突擊》中了。張譯和李晨,兩人都參演過《士兵突擊》。史今是許三多成為「兵王」路上的引路人,而「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也是他傳承給許三多的。
  • 隱瞞了14年,百億影帝張譯老婆曝光,原來是我們熟悉的央視主持人
    #的成名之路可以說是充滿了辛酸,但好在他的背後有一位女人默默地支持他。如今,他不僅事業有成,生活十分幸福美滿。其實,張譯最初的夢想並不是當一名演員,而是成為一名播音員。從高二開始,他就一門心思地考北京廣播學院,最後卻因為種種原因導致他落榜了,這對於18歲的張譯來說無疑是人生的第一重創。
  • 張譯妻子罕見曝光,皮膚白皙身材纖細,倆人相守14年,無兒無女
    今年影院從開門到現在,連續四個月,都有張譯的電影在上映,《八佰》《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一秒鐘》……「如果不是疫情的話,我不太希望自己參演的作品那麼集中的上映,因為我會擔心觀眾有審美疲勞,這樣的話對作品會不公平。」他總覺得導演用他是一種「冒險」。像是《親愛的》中的暴發戶、《山河故人》裡的煤老闆等等,這些人離他的生活太遙遠。
  • 「醜人」張譯:十年龍套、終成影帝,大器晚成的男人有多迷人?
    01那些年走過的黴運如果讓張譯用一句話來概括「還沒成名前的人生」的話,那他可能會這樣總結:論倒黴我排第二,沒人敢稱第一。遙想當年,張譯的夢想還不是成為演員,而是當一名播音員。但誰成想,錄取有了變數,整個東北這年只招收兩個人,因為沒有特殊加分,張譯從並列第一掉到了第三,意外落榜了。兩次第一,每次都離夢想只有一步之遙,但就是這一步,卻怎麼也跨不過去。你說這運氣,是不是也沒誰了!
  • 《士兵突擊》讓我明白「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是什麼意思!
    這兩天在看一部老劇《士兵突擊》,該劇是由王寶強、張譯、陳思誠、段奕宏等演員主演,個個演技在線。全劇講的是一個士兵的成長之路。這個士兵就是由王寶強主演的許三多,在入伍之前,所有人都不看好他,認為他又笨又傻,不是當兵的「料」。甚至在史今班長(張譯飾)在選他入伍之前,也認為他不適合。
  • 撐起中國影視圈的「半壁江山」,《士兵突擊》要走向神壇了?
    2020年已經過去了,回望這一年的影視圈,有幾個人物無疑能入圍年度人物榜。有憑藉《八佰》 《金剛川》 《一秒鐘》等電影「霸屏」的張譯;
  • 《士兵突擊》成功不是意外,七個人中有六個成了大明星
    一部名為《士兵突擊》的軍事劇上映,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影片講述了徐三多通過自己的努力,從普通士兵一步步走向兵王的故事,這部電視劇在當時也影響了許多人。後來,當王寶強參加《真正男子漢》時,軍隊的一位領導人提到他是在看到《士兵突擊》時選擇當兵的,在王寶強中的許三多給了他巨大的勇氣和力量。
  • 張譯辛酸史:跑10年龍套,寫3000字自薦信才得到第1個角色
    說起娛樂圈的老戲骨,你會想起誰呢?陳道明,吳剛,李雪健,陳寶國,張嘉譯...等等。這些人相對來說也都是娛樂圈資深的大前輩。在眾多男星當中,演員張譯也是眾多網友心目中的戲骨。他從小的理想是當一名播音員,讀高二時張譯便開始計劃著考北京廣播學院了。但遺憾的是,最終張譯和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第一次高考時,他順利的通過了專業考試,但是當時的他還沒有到畢業時間。
  • 士兵突擊14年後,康洪雷又拍鋼七連!觀眾點名求張譯段奕宏主演
    提到這部戲,不禁要感慨:總有某部戲,值得一等再等,尤其是喜歡戰爭戲的男觀眾。《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導演康洪雷,這部想拍太久的戲,最近,終於有了實質性的動靜。《冬與獅》早早就牽動太多觀眾心,被寄予極高期待,正因為導演是康洪雷。
  • 網劇《重生》主演張譯,當過十年兵,當年靠自己寫劇本走紅
    當他接演<士兵突擊>的時候正好面對文工團的改編.。「團裡需要編劇,如果我一月之內能完成三四個小品劇本,就準我外出拍攝《士兵突擊》,張譯回憶當時參演士兵突擊時這樣說在寫了太多他覺得沒用的東西之後,張譯終於決定,自己要寫個劇本。2000年,張譯被提幹,去政治處當幹事。
  • 當《八佰》遇上「百億」,張譯告訴你怎樣才能成功?我不止有演技
    還有今年國慶節要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同樣也是5個不同單元拼湊的一部電影。而張譯憑藉著《我和我的祖國》的36.70億元票房計入,才成為了百億票房先生。有網友說:拼盤電影計入個人總票房,不公平。確實如此,是有一定的不公平。
  • 42歲的張譯在「一人千面」的路上越走越遠,段奕宏都快要趕不上他
    要麼就選擇繼續,更加努力有刻骨,抓住機會最後努力拼搏一次。機會是真的留給有準備的人,很多逆襲崛起的演員都是如此。2002年,張譯在部隊排練《士兵突擊》的話劇版,後來因為機緣巧合,真正的參演電視劇版《士兵突擊》。
  • 《士兵突擊》將翻拍,原班人馬製作,王寶強段奕宏尚未確定參演
    根據新浪娛樂在11月30日發布的消息,電視劇《士兵突擊》將翻拍,但翻拍的新劇並不是複述原劇的劇情,還是為《士兵突擊》的前傳。據悉,該劇名為《冬與獅》,由《士兵突擊》的原班人馬製作,由於製作班底和兩部劇之間的劇情聯繫,幾乎可以確定這部新劇會以《士兵突擊》的人物為主角,可以視為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