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人類在與自然動物的接觸中發現了不少具有發展潛質的物種,於是逐漸將它們馴化作為家畜,例如豬、牛、羊、馬等等,當談論到沙漠的時候,另一種家畜的名字也是繞不開的,它就是駱駝。古人發現了駱駝對沙漠環境有著驚人的適應能力,且能在沙漠中保持方向感,於是開始將這種動物作為穿越沙漠地帶的工具。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今天,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駱駝都進入了家畜的範疇,野生駱駝很難看到。但在一塊大陸上,那裡的野生駱駝較為常見,澳大利亞的野生駱駝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出現了泛濫的現象。跟據不完全統計,澳洲野生駱駝的數量超過100萬隻,它們的存在使得大量植被遭到破壞,為此澳大利亞政府在2010允許獵殺野生動物的行為。
那麼野生駱駝是如何在澳大利亞的土地上發展,並在最後達到泛濫的情況呢?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發現,澳大利亞在兩個世紀之前並不存在駱駝這種生物,直到19世紀上半葉殖民者為了開拓澳洲內陸區域,不得不從其它大陸上引進這種能夠適應乾旱環境且具有運輸能力的動物。駱駝被引進澳大利亞之後立即彰顯出其獨特的優勢,和傳統的運輸工具馬相比,駱駝更能勝任沙漠地區的運輸任務。
於是澳大利亞人開始不斷從其它大陸引進駱駝,根據史料記載,光是1907年就有大約兩萬頭駱駝進入澳大利亞。然而在汽車出現並且開始普及之後,駱駝的作用開始遭到削弱。再加上飼養一個駱駝隊需要不小的成本,不少商隊逐漸放棄了駱駝。一些得不到重用的駱駝被放歸野外,於是它們開始從人類家畜轉變回野生動物。
澳大利亞野生駱駝生存的地區十分乾旱和炎熱,因此野生駱駝缺乏天敵的制約,在自然狀態下瘋狂繁衍種群。在沒有受到制約的情況下,野生駱駝與多數地區的居民和家畜展開了水資源和植被資源的爭奪,最終野生駱駝獲得了大部分勝利。到了2008年,澳大利亞大陸上的野生駱駝數量超過了一百萬隻,這時候的駱駝已經從人類的好幫手變成了「生態破壞者」。
為了應對野生駱駝泛濫的情況,許多居民開始組織起了獵殺野生駱駝的活動。不僅如此,有時候官方也會派遣直升機隊某個泛濫情況十分嚴重的地區進行駱駝清除,在澳大利亞獵殺野生駱駝是被允許的行為。那麼野生駱駝倒下之後該怎麼處理呢?根據當地居民的說法,駱駝的肉質吃起來和牛肉差不多,因此他們會把駱駝當成肉品來販賣,甚至還出口到其它國家去。
到目前為止,澳大利亞還未完全控制住野生駱駝的數量,同時這個國家還有其它物種泛濫的問題需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