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政府呼籲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國對野生動物溼貨市場採取行動,稱其有「生物安全和人類健康風險」。
澳大利亞尚未對這類市場實行禁令,但表示政府顧問認為可能需要將其「逐步淘汰」。
「溼街市」或「溼貨市場」是出售新鮮肉類和魚類等食品的市場。
但有些溼街市的商家也出售野生動物。外界認為新冠病毒可能最早出現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該市場也賣狐狸、幼狼、麝貓、烏龜和蛇等野味。但目前沒有確切證據證明華南海鮮市場是新冠病毒的源頭。
澳大利亞怎麼說
G20農業部長會議後,澳大利亞政府呼籲對溼街市進行調查。
澳大利亞農業部長戴維·利特普勞德(David Littleproud)周四對美國廣播公司(ABC)說,他並非針對所有食物市場。
他說:「像雪梨魚市場這樣的溼街市絕對是安全的。」
「但如果市場上有野生和外來動物售賣時,就增加人類被傳染的風險和引發生物安全風險。」
「事實上,中國自己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報告稱(溼街市)是新冠疫情的源頭。」
利特普勞德說:「即使我們的首席獸醫認為他們(野生動物溼街市)可能需要淘汰。」他想讓「科學先行」。
野生動物溼街市的風險有哪些
新冠病毒的確切來源尚不清楚,但有證據表明它來自動物。
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數據,新冠病毒是寄宿於蝙蝠身上病毒的「近親」。
因此,新冠病毒可能已經從蝙蝠傳播到人類,或者通過「中間宿主」傳播。其中一種理論認為新冠病毒是通過蝙蝠傳給穿山甲再傳給人類。
外界認為,非典病毒最初在蝙蝠身上出現,隨後再傳給麝香貓,然後再傳遞給人類。
導致中東呼吸綜合症的冠狀病毒被認為首先出現在蝙蝠身上,再從駱駝傳播給人類。
目前為止中國做了什麼
新冠疫情發生後,2020年2月中國宣布全面禁止野生動物肉類交易,但相關法規仍允許野生動物產品被用於中藥、服飾及裝飾。
黑市上仍有野生動物肉類交易的發生。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近期表示:「所有政府都必須嚴格執行禁止買賣野生動物做食用用途的禁令」。
他說:「這些市場只有在符合嚴格的食品安全和衛生標準的前提下才能允許重新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