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刻你覺得自己很孤獨?在某乎上3萬多個回答中,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孤獨。
今天就聊幾個我印象比較深的回答。
1.抽走的是凳子,又何止是凳子
一個小夥子,有天吃著燒烤。這時又來了一撥人,看這小夥子是一個人吃燒烤,就把他對面那張凳子給抽走了。
這段場景沒有任何臺詞,僅僅是抽了一個凳子,卻好像抽走了全世界。也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2.對著玻璃窗內的蛋糕許願
一個小姐姐,工作第一年,過生日那天想準時下班。可不巧,那天公司要加班。
沒辦法,那就加吧。結果提前在網上訂的蛋糕都送到了,她都還沒忙好。鑑於沒人幫忙籤收,小姐姐就說把蛋糕暫放在家附近的超市裡。
可那天出奇得忙,忙到深夜十一點才下班到家。高跟鞋一脫,往床上一癱,她才想起來蛋糕還沒取。於是飛奔到超市,發現超市早就關門了。
她打開手機電筒,透過玻璃窗看到了她的蛋糕,於是趕在十二點前,對著玻璃窗許了個願。
3.我已經孤獨到意識不到孤獨了
你們還記得網上那個孤獨十大等級表嗎?
有個網友回答說:「當我看到這個表的時候,突然發現我全部都做過。而且其中的每件事我都一個人做過很多次了。重點是我並沒有感覺一個人做這些事很孤獨,原來我已經孤獨到意識不到孤獨的地步了。」
看完這三個故事,不知道你有什麼感受。會不會覺得那些在餐廳吃飯,擔心中途去洗手間盤子被收走,或者地鐵上情侶找你換座位,手機半天不響只有某訊新聞等那些都不值一提了。
孤獨可能並不像颱風,偶爾來一次,一次猛烈換來一年的平靜,而是無死角無預告地穿插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幀畫面。
我開始明白,李佳琪接受採訪時說,每天晚上很多人看他的直播,並不是為了買東西,就只是為了讓家裡有點聲音。魯豫回了句:都市人的深夜都是很孤獨的。
上個月,我在工作之餘,用10天的時間讀完了《百年孤獨》。看到有個網友說,能看完這本書的人想必也是孤獨的吧。
我不知道這是他無心的一句評論,還是他已讀通透了這本書,因為這正是作者馬爾克斯所想表達的。馬爾克斯寫的何止是布恩迪亞家族的孤獨,更是拉丁美洲的孤獨、哥倫比亞的孤獨、全人類的孤獨。
寫了這麼多,我想說,既然每個人都無法全然擺脫孤獨,那我們要學著與孤獨相處,而不是被孤獨打敗。在人生幾十年的時間線上,如何與孤獨相處,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方式,讀《百年孤獨》也是其中一種吧。
最後,我想改動編下書中的一句話:幸福的秘訣不是別的,而是與孤寂籤一個體面的協定。
能讀完《百年孤獨》這本書的人應該也很孤獨,能讀完這本書的人應該也很堅強和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