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氣象界傳來一好消息!曾慶存院士獲頒第61屆國際氣象組織獎

2021-02-25 中國氣象局

5月16日,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69次屆會舉辦了第61屆國際氣象組織獎頒獎典禮。WMO主席戴維·格萊姆斯和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共同向曾慶存院士頒發了第61屆國際氣象組織獎。

曾慶存院士(左三)獲頒第61屆國際氣象組織獎。徐相華 攝影

隨後,曾慶存院士應邀在會上做了題為「氣象災害的監測、預測和防治調度」的科學報告。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大使馬朝旭、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沈曉農等出席了頒獎典禮。

馬朝旭大使、沈曉農副局長和曾慶存院士在交流。徐相華 攝影

馬朝旭在致辭中高度評價了曾慶存院士對中國氣象事業發展以及全球氣候和環境變化研究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特別是在中國氣象衛星和衛星氣象的發展以及數值天氣預報發展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圖為曾慶存院士。(資料圖)

曾慶存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在WMO2016年執行理事會第68次屆會上榮獲第61屆國際氣象組織獎,他也是獲得這一國際最高氣象榮譽的第三位中國科學家。

【附】馬朝旭大使在頒獎儀式上的講話

  

  尊敬的戴維·格萊姆斯主席、佩蒂瑞·塔拉斯秘書長、曾慶存教授,女士們、先生們:

  下午好!

  很高興參加第61屆國際氣象組織獎頒獎儀式,將WMO最高榮譽獎——國際氣象組織獎授予中國的曾慶存教授。這是曾慶存教授個人的榮譽,也是中國氣象界的榮耀和中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光榮。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向曾慶存教授表示熱烈的祝賀。

  曾慶存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50多年來,他為中國氣象事業的發展以及全球氣候和環境變化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在中國氣象衛星和衛星氣象的發展以及數值天氣預報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此,他曾多次獲得過國際和國家級科學獎項。國際氣象組織獎是對他致力於氣象科學研究做出的傑出成就的積極評價,也是對中國氣象科學研究成就的充分肯定。

  提升氣象業務和服務水平,關鍵是要提高氣象科技水平,推進氣象科技創新,這需要全球共同努力。當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對全球氣象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如何利用新技術提升氣象科技、業務、服務水平,滿足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日益增長的需求,全球氣象界面臨機遇和挑戰,需要進一步加強合作。希望WMO未來在推動氣象科研發展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中國一貫重視與WMO的合作。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女士和WMO秘書長塔拉斯教授5月11日在本次執行理事會會議期間籤署了《承辦高影響天氣項目國際協調辦公室的諒解備忘錄》,5月14日又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籤署了《關於推進區域氣象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意向書》。這顯示了雙方加強合作,更好地開展氣象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強烈意願。

  大氣無國界,中國將進一步加強與WMO和各國氣象部門的合作與交流,促進氣象事業共同發展和進步,也希望WMO繼續支持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祝願WMO為推動全球氣象和水文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文章來源 / 中國氣象報社

本期編輯 / wll

相關焦點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曾慶存:摘得全球氣象界最高榮譽 讓天氣預報...
    【人物小傳】曾慶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35年5月4日生於廣東陽江;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61年獲蘇聯科學院數理科學副博士學位。他堅守我國氣象領域研究60餘年,是世界氣象科學領域最早應用原始方程進行數值天氣預報的研究者之一,也是我國最早從事氣象遙感衛星研究的科學家之一。圖說: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曾慶存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每天出門前,你有看天氣預報的習慣嗎?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預報是如何產生的呢?
  • 曾慶存:60年前提出的天氣預報算法沿用至今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慶存院士,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4歲的曾慶存,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氣象學會名譽理事長,也是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知名度的氣象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官網的評價),早在上世紀50年代,他即進入氣象科學領域,成為中國氣象學承前啟後的關鍵科學家之一。
  •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曾慶存曾任中國海洋學會副理事長...
    黃旭華、曾慶存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熱烈的掌聲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首先向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黃旭華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頒發獎章、證書,同他們熱情握手表示祝賀,並請他們到主席臺就座。
  • 黃旭華、曾慶存兩位院士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央廣網北京1月10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人民大會堂揭曉。最受關注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我國核潛艇的先驅者之一黃旭華院士和我國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院士。
  • 曾慶存院士回家鄉了!陽江迎來「院士天團」!
    陳大可院士的恩師蘇紀蘭與曾慶存是至交,故而兩人的交集也漸漸多了起來,交往後陳大可院士感嘆:「果然名不虛傳。」 曾慶存先生為人和善,向來都輕言慢語,從不起高腔,對晚輩更是格外和藹、關照。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曾慶存先生在學術上一絲不苟,格外嚴苛,「這點特別令人欽佩。」陳大可院士說。
  • 傳來一好消息!中國女排又是東道主,連續獲得3項國際賽事舉辦權
    中國女排共13次奪得亞洲錦標賽冠軍,日本隊獲得了五次金牌,泰國女排獲得了兩次冠軍,銅牌總排名第13名,中國女排第13名,日本隊是5金7銀6銅的排位位,兩個隊的獎牌數一共17枚,獎牌榜第三名是韓國女排,共獲得16枚獎牌,但沒有金牌,獲得7銀9銅的成績。
  • 光輝訪問 對話中國氣象泰鬥曾慶存 我國氣象服務世界第一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61年在前蘇聯科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獲副博士學位。回國後先後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大氣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理事長。
  • 全球目光緊盯,土耳其傳來一好消息,中國疫苗獲國際讚譽
    就在近日,土耳其方面傳來好消息,中國的國產疫苗在土耳其的臨床試驗中獲得盛讚。土耳其方面有好消息傳出中國的疫苗研製出來之後為了確保各國的民眾都能成功接種疫苗,需要在國際社會上尋求志願者參與到第三期的臨床試驗中,有不少國家的志願者也是紛紛響應,支持中國的疫苗研製。
  • 巴蜀李金珉奪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滿分
    2020年9月27日晚,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成績出爐!我校高2021屆(初2018屆)李金珉同學奮勇拼搏,以全球唯一滿分的成績斬獲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金牌,為國爭光!也成為重慶直轄以來第一位國際奧賽滿分金牌獲得者!
  • 專訪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曾慶存:我國氣象事業整體蒸蒸日上...
    曾慶存院士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際數值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為現代大氣科學和氣象事業的兩大標誌——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做出開創性貢獻。他始終以國家需求為己任,潛心基礎研究,著力原創,並為國家培養出大批大氣科學、地球流體力學和氣象業務的高層次人才。曾慶存院士表示,我國氣象事業整體蒸蒸日上,是世界一流的,沒有必要自卑。
  • 「天氣預報之父」曾慶存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遙感衛星行業迎突破
    來源:一財網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研究員和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黃旭華研究員一同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曾慶存的學術貢獻以數值天氣預報為代表。
  • 重慶巴蜀中學學子入選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中國國家隊
    中國網6月22日訊 近日,2020年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中國國家隊成員名單正式公布,重慶市巴蜀中學校高二18班學生李金珉入選,這是重慶市近年來唯一一位入選五大學科競賽中國國家隊的學生。據悉,6名國家隊隊員將於9月21日至22日參加在俄羅斯舉辦的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競賽。
  • 喜報 | 中國隊榮獲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團體總分第一名
    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於2020年9月18—28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市舉行,因疫情的影響,此屆比賽的開幕式於2020年9月20日在線上舉行,來自104個國家和地區的616名選手參加了此次比賽9月17日至19日,中國國家隊在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進行了出發前的集訓和準備, 中國數學會理事長田剛院士
  • 國家電網獲第七屆「國企好新聞」組織獎等多個獎項
    近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工作局、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國內工作部指導,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央企業媒體聯盟主辦的第七屆「國企好新聞」評選結果公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獲得「組織獎」,英大傳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獲得「突出貢獻獎」。
  • 這位閬中籍小夥子滿分斬獲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
    近日,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成績出爐,中國隊獲得5金1銀,以215分蟬聯團體總分第一。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被譽為數學競賽中最高榮譽、最高規格、最高競技水平的」世界盃」,是每年一度的數學盛會,本屆比賽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市舉行,全球共有104個國家,616名隊員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