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協譜寫合作共贏新篇章

2020-12-16 雨果網

11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時強調,中方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願同東協推進各領域合作,維護本地區繁榮發展良好勢頭,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的第10個年頭。10年來,在升級後的中國—東協「10+1」共贏模式框架下,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快步增長,雙向投資穩中有升,經濟技術合作不斷深入。中國—東協自貿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最富成效的自貿區之一,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

2002年,中國與東協籤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國—東協自貿區建設正式啟動。2010年1月,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此後,中國和東協攜手並進,開創了雙方合作的「黃金十年」。

中國—東協自貿區推動構建的貿易關稅新機制,使得中國對東協的平均關稅從之前的9.8%降至0.1%,惠及19億人口。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額從2002年自貿區建設伊始的548億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6415億美元,較2010年的2928億美元實現翻番。今年前三季度,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額依然達到4818億美元,同比增長5%,佔中國同期外貿總額的七分之一。中國連續11年穩居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東協也於今年首次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截至2019年底,中國與東協雙向投資額累計2230億美元,總體結構趨於平衡。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對東協國家直接投資達107億美元,同比增長76.6%,充分顯示出中國與東協合作的強勁韌性和巨大潛力。

泰國副總理兼商業部長朱林·拉薩納維表示,東協與中國合作關係良好,充滿活力。10年來泰中雙邊貿易和經濟不斷增長,這歸功於建設了涵蓋貨物貿易、投資貿易在內的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越南工貿部部長陳俊英認為,中國—東協自貿區協助並改善了中國與東協之間的雙邊貿易和投資,也為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繁榮作出貢獻。「希望中國與東協繼續攜手合作,為地區和全球的經濟穩定,為雙方人民和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10年前,中國北方基本看不到產自東協的熱帶水果,如今榴槤、山竹、龍眼等已鋪滿中國大街小巷的超市。10年前,中國手機品牌在東協十分罕見,如今中國手機在東協市場很流行,很多都裝載著東協國家生產的晶片等零部件。10年前,中國和東協國家的很多邊境貿易結算要通過『地攤銀行』,如今雙方互設銀行網點,辦理匯兌交易。自貿區就是『優惠券』,給雙方人民帶來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這樣描述自貿區建設10年取得的成就。他表示,要落實好升級《議定書》「未來工作計劃」,在RCEP的基礎上探討實現更高水平的市場準入,增加規則議題,打造更加互惠互利、開放包容的中國—東協經貿關係。

泰國正大集團副總裁曾勁松說,中國與東協國家經濟互補性強,資源匹配度高,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發展前景光明,區域內各國將會有更多的嘗試和更好的發展。

對此,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院長莊國土教授認為,中國和東協都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經濟發展程度存在強大互補性。中國和東協的資源和產業互補,讓東協搭上了中國經濟發展快車,給雙邊貿易注入強勁動力。這種互補空間一直在擴大,給後疫情時代雙方的經貿合作留足了空間。

今年以來,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跨國貿易帶來的影響,中國與東協國家積極加深合作。中國和新加坡、寮國、緬甸、印尼等東協國家建立了人員「快捷通道」和貨物「綠色通道」,恢復與越南等東協國家的直飛國際航班,並積極探討建立中國—東協和東亞區域「快捷通道」和「綠色通道」網絡,推動區域金融安全網建設,維護地區供應鏈、產業鏈和金融穩定。

在服務貿易領域,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舉辦,為東南亞旅遊業等服務行業提供更多發展機遇;在數字經濟領域,中國企業為東協國家抗疫提供技術支持,跨境電商幫助東南亞企業打開中國市場;在產業鏈和供應鏈合作領域,東協國家普遍期待更多中國企業前往投資;在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領域,中國和東協始終保持緊密合作,共同推動年內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建設、《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等也將繼續促進雙方合作發展邁上新臺階。

(來源:中國貿易報)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中國和東協貿易逆勢上揚 開啟合作共贏新篇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新華社南寧11月29日電 題:中國和東協貿易逆勢上揚 開啟合作共贏新篇章新華社記者盧羨婷、徐海濤儘管世界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但中國和東協貿易依舊逆勢上揚,今年前三季度實現了雙方互為最大貿易夥伴的歷史性突破。
  • 煙臺與東協十國「雲端」牽手 合譜共贏發展新篇章
    政府牽線搭橋,企業精準對接中國與東協國家比鄰而居,雙方既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又互為重要的投資合作夥伴。煙臺與東協國家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隨著雙方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合作發展前景廣闊。從今年前5個月數據來看,東協成為煙臺的第一大貿易夥伴,1—5月,煙臺對東協進出口145.2億元,其中出口增長1.5倍。
  • 東協博覽會上的臺商們:融入新發展格局,譜寫共贏發展篇章
    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又恰逢以東協為核心推動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剛剛籤署,這是中國—東協經貿關係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間節點。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在南寧開幕。
  • 龍大肉食與上海梅林籤署合作協議,譜寫共贏新篇章 
    龍大肉食與上海梅林籤署合作協議,譜寫共贏新篇章近日,山東龍大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秉承共同發展、誠信合作的宗旨,以10多年來雙方合作中建立起的互信、慣例與默契為基礎,攜手開啟下一個合作新階段。
  • 中國駐塞內加爾大使:譜寫中非關係的新篇章
    中國駐塞內加爾大使:譜寫中非關係的新篇章 2020-06-29 | 來源: 人民日報   原標題:譜寫中非關係的新篇章  2020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也是中非團結抗疫、共克時艱的特殊年份,註定在中非關係史上鐫刻不平凡的一頁
  • 東協國家政商界人士看好中國-東協合作共贏
    在東博會上,中國與東協十國共商合作發展、互利共贏。與會東協政商界人士紛紛表示期待東協國家與中國深化經貿合作,促進區域內互聯互通,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注入新活力。今年以來,中國與東協經貿合作逆勢上揚,雙方歷史性地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前三季度雙方貿易額達4818億美元。
  • ——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
    本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就是要深化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國內與會嘉賓客商對習近平主席的致辭反響熱烈,紛紛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致辭為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東協合作指明了方向,中國同東協合作空間將更為廣闊,未來要用足用好東博會的平臺功能,推動雙方合作實現新發展新突破。
  • 中國-東協工業軟體合作大有可為——中國東協工業軟體國際合作論壇...
    由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和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聯合主辦,電子工業出版社華信研究院、濱江區人民政府具體承辦,作為「2020第24屆中國國際軟體博覽會」和「2020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重要活動之一的「中國東協工業軟體國際合作論壇」,11月13日以視頻會議形式成功舉行
  • 為中國-東協合作指向賦能
    為中國-東協合作指向賦能 ——海外人士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光明日報記者 付志剛 張任重 鹿鋮 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
  • 中國—東協北鬥總部基地在南寧市揭牌
    —東協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行。在成果發布及籤約環節,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黃世勇與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共同為中國—東協北鬥總部基地揭牌。    中國—東協北鬥總部基地揭牌儀式現場 供圖 中國—東協北鬥中心  本次論壇以「產業新發展、融合新生態」為主題,聚焦衛星通信、北鬥導航等技術創新、融合應用、產業發展等重要話題,謀求產業發展新思路,推動中國和東協各國衛星應用領域的深度交流合作
  • 中國東協共繪區域合作新未來
    在近期舉行的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上,許多國內外人士表示,中國—東協呈現出全面、深入、活躍、緊密的合作格局,區域合作多點開花、前景無限。 在中國—東協「10+1」共贏模式的框架下,雙方貿易總額從2002年的548億美元上升至今年前三季度的4818.1億美元。 當前,中國—東協關係已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範,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在2020年東博會上,泰國副總理兼商業部長朱林說,面對全球經濟放緩和疫情等影響,中國和東協的貿易關係仍在持續加強,這反映出雙方共同應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
  • 鍾大榮:務實、創新和開放的中國-東協合作
    疫情以來,中國與東協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分享抗疫經驗,推進抗疫物資供應,合作研發疫苗,共同維護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在中國抗疫關鍵時刻,東協國家也及時給予中方寶貴支持和無私援助。中國在國內疫情趨於穩定後,向東協國家派出醫療專家組,提供物資和技術援助,分享抗疫經驗,及時開通雙方人員和物資往來「快捷通道」和「綠色通道」,助力區域內國家合作抗擊疫情。  中國-東協合作具有鮮明的創新性。
  • 共同譜寫互惠共贏攜手發展新篇章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秦皇島醫院破土...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常務副主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出席並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張瑞書致辭並宣布開工。此次北醫三院秦皇島醫院的開工,標誌著雙方合作發展跨入嶄新階段。秦皇島將倍加珍惜北京大學、北醫三院的青睞與厚愛,以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質的服務、最優美的環境,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早日建成,確保北醫三院秦皇島醫院運營良好、惠及更多人民群眾。希望北京大學、北醫三院以此次共建合作醫院為橋梁紐帶,與我市開展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戰略合作,共同譜寫互惠共贏、攜手發展新篇章。
  • 中國與東協合作論壇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召開
    新華社雅加達7月6日電(記者 李曉渝)「紀念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20周年」中國與東協合作論壇6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召開。    本次論壇是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新辦)、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人民外交學會、中國駐印尼使館、中國駐泗水總領館、印尼外交部、印尼文化旅遊部聯合主辦、東協秘書處協辦的「感知中國·印尼行」大型文化活動的一部分。
  • 太平洋建設集團助跑中國-東協合作加速期
    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太平洋建設既是中國—東協自貿區的建設者,也是自貿區10年建設成就的受益者。近年來,太平洋建設發揮民企體制機制優勢,將廣西作為重點戰略市場,將東協10國作為企業「走出去」的合作高地,持續加大投資力度,在助力東協一體化建設的進程中,創新出一條具有太平洋特色的合作共贏之路。依託廣西的門戶地位和東博會的平臺作用,太平洋建設加快推進與東協10國的合作。
  • 東協劇更熱,國產劇更多:中國—東協視聽合作呈現新態勢
    中國—東協媒體持續創新合作交流方式,努力構建中國—東協視聽節目傳播新領域與新平臺,為積極推動雙方共同講好中國與東協繁榮發展故事,深化交流合作、促進民心相通作出積極貢獻。在2020年11月24日舉行的中國—東協電視周系列活動上,我們不僅看到雙方再次收穫新的合作成果,也聽到了來自中國—東協視聽節目傳播領域的更多好消息。
  • 第4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 數聯東協 智創未來 2020年11月26日...
    主辦單位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本屆論壇旨在充分發揮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的平臺作用,匯聚中國和東協國家政府要員、知名專家學者、網際網路企業精英,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和智能互聯、數據互通、合作互利開展交流研討、建言獻策
  • 頭部銀行聚焦中國—東協跨境金融合作放「大招」
    原標題:頭部銀行聚焦中國—東協跨境金融合作放「大招」   分析師在28日召開的第12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上獲悉
  • 「南寧渠道」為中國與東協合作賦能
    廣西,是中國與東協唯一陸海相連的省區,擁有「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優勢,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為深化中國—東協合作「量身定製」,並形成「南寧渠道」。17年來尤其是「十三五」時期,通過「南寧渠道」,廣西與東協建立起融政治外交、經貿合作、民心相通為一體,推動深度交流和共贏發展的穩定溝通、合作機制,為促進中國—東協關係走深走實注入了新活力,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賦能。
  • 龍華東蘭譜寫合作共贏新篇
    12月10日,龍華區委書記王衛率隊到廣西東蘭縣開展扶貧協作調研活動,實地參觀產業園區、企業以及學校,推動雙方進一步加強扶貧協作工作,共同譜寫龍華東蘭兩地合作共贏、再續情誼的新篇章。區委副書記劉蕾,東蘭縣委副書記、縣長徐迪克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