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國家政商界人士看好中國-東協合作共贏

2020-12-16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南寧11月29日電中國-東協博覽會會徽上,美麗的朱槿花盛放,11片花瓣絢麗多彩,象徵中國與東協十國「凝聚、綻放、繁榮」。為期四天的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正在廣西南寧舉行。

這是11月27日拍攝的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新華社記者陸波岸攝)

凝聚人心、匯聚人氣。在東博會上,中國與東協十國共商合作發展、互利共贏。與會東協政商界人士紛紛表示期待東協國家與中國深化經貿合作,促進區域內互聯互通,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來,中國與東協經貿合作逆勢上揚,雙方歷史性地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前三季度雙方貿易額達4818億美元。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建設、《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等促進雙方合作發展邁上新臺階。

越南工貿部部長陳俊英28日在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專題論壇上致辭說,RCEP表明了參與國對多邊貿易體系的積極支持,有助於推動經濟一體化進程,並將為後疫情時代本地區經濟復甦做出重要貢獻。

由在華的新加坡工商業機構與個人組成的中國新加坡商會一直是中國與東協合作發展的見證者。該商會廣西會長劉文添表示,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營銷環境逐步完善,更多新加坡企業加大對華投資。RCEP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都有利於新加坡發揮物流商貿、科技創新方面的比較優勢,區域合作前景向好。

泰國正大集團副總裁曾勁松認為,中國與東協國家經濟互補性強,資源匹配度高,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發展前景光明,區域內各國將會有更多的嘗試和更好的發展。

中國大市場,區域好機遇。東協商品與服務輸入中國,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這是雙向共贏的選擇。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表示,RCEP構成更廣闊市場,將帶來更多交易機會,促進更大範圍內的自由貿易,改善人民生活。

11月27日,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展館內,人們在選購商品。(新華社記者張愛林攝)

東博會上,琳琅滿目的東協商品、來自多國的參展商、人潮湧動的會場便是區域發展向好態勢的最佳印證。

寮國參展商倫·宋沙從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轉戰」東博會。航班周折、防控隔離並未削減他參展的熱情。展廳中,寮國特色家具的典雅芳香與寮國咖啡的濃鬱醇香交織瀰漫。宋沙表示,自由貿易為寮國商品走進中國市場打開一扇門,有利於促進兩國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

馬來西亞樂家環球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羅維堅說,中國是東協國家的「好鄰居」,中國廣闊的市場和活躍的經濟環境為東協企業提供了發展平臺。今年是他第三次參加東博會,會上他特意展出馬來西亞特色咖喱產品,希望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中國與東協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遠流長。中國與東協通力合作,為雙方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與收穫。

美美與共,相得益彰。中國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努力與東協各國一道,為構建更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執筆記者:王嘉偉、馬倩;參與記者:王沛、黎藜、黃浩銘、黃耀滕、朱麗莉、覃星星、範超)

相關焦點

  • 東協人士:中國是東協國家的「好鄰居」
    凝聚人心、匯聚人氣,在東博會上,中國與東協十國共商合作發展、互利共贏。與會東協政商界人士紛紛表示期待東協國家與中國深化經貿合作,促進區域內互聯互通,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注入新活力。今年以來,中國與東協經貿合作逆勢上揚,雙方歷史性地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前三季度雙方貿易額達4818億美元。
  • 中國—東協商界領袖論壇:十年新起點 攜手向未來
    工商合作是中國—東協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內容,商界領袖是工商界的重要力量。2010年應運而生的中國—東協商界領袖論壇(以下簡稱「商界領袖論壇」),走過10載春秋,已成功舉辦10屆,成為了中國—東協經貿合作的重要機制性活動之一。
  • 新中泰各界人士看好後疫情時代中國與東協的合作機遇
    新華網新加坡7月17日電(記者王麗麗)「我們看好後疫情時代中國與東協國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機遇」,出席16日「全球化與逆全球化——後疫情時代『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協的發展」網絡研討會的新加坡、中國和泰國的嘉賓這樣說。
  • 中國與東協譜寫合作共贏新篇章
    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的第10個年頭。10年來,在升級後的中國—東協「10+1」共贏模式框架下,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快步增長,雙向投資穩中有升,經濟技術合作不斷深入。中國—東協自貿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最富成效的自貿區之一,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 2002年,中國與東協籤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國—東協自貿區建設正式啟動。
  • 中國和東協貿易逆勢上揚 開啟合作共贏新篇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新華社南寧11月29日電 題:中國和東協貿易逆勢上揚 開啟合作共贏新篇章新華社記者盧羨婷、徐海濤儘管世界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但中國和東協貿易依舊逆勢上揚,今年前三季度實現了雙方互為最大貿易夥伴的歷史性突破。
  • 中國—東協商界領袖論壇暨中國—東協自貿區10周年特別會議舉行
    11月27日,以「十年攜手奮進 合作引領發展」為主題的中國—東協商界領袖論壇暨中國—東協自貿區10周年特別會議在南寧舉行。自治區代主席藍天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會長高燕在開幕式上致辭。泰國工業聯合會會長素潘發表視頻致辭。
  • 東協各界人士:中國是「好鄰居」
    在東博會上,中國與東協十個國家將會共同商討雙方合作發展,謀求雙方互利共贏。從各國相關人士的表態來看,中國絕對算是東協國家的「好鄰居」。中國—東協博覽會如期舉行在東博會上,各個東協國家以及各政治商業人士紛紛表示,期待著東協國家與中國深化經濟貿易合作,促進地區經濟互聯,共同為區域發展做出貢獻。
  • 史星海:邁向全球化商界合作共贏新時代
    3月1日,全球化商界領袖俱樂部第一屆董事會籌備會議在北京召開,到場的人員有董事會所有成員、媒體記者約150餘人。在會上,全球化商界領袖俱樂部董事局主席史星海先生就「邁向全球化商界合作共贏新時代」做了主題精彩發言。
  • 中國東協共繪區域合作新未來
    在近期舉行的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上,許多國內外人士表示,中國—東協呈現出全面、深入、活躍、緊密的合作格局,區域合作多點開花、前景無限。 在中國—東協「10+1」共贏模式的框架下,雙方貿易總額從2002年的548億美元上升至今年前三季度的4818.1億美元。 當前,中國—東協關係已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範,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在2020年東博會上,泰國副總理兼商業部長朱林說,面對全球經濟放緩和疫情等影響,中國和東協的貿易關係仍在持續加強,這反映出雙方共同應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
  • 集智聚力共推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
    ■核心提示深化數字經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是中國—東協合作的重要內容。面對疫情挑戰時,雙方的數字經濟合作逆勢上揚。如何化危為機,在數位化轉型和數位化經濟中,推進中國與東協之間的合作?正在加快建設面向東協、服務西南中南的國際通信大通道的廣西,該如何依託中國—東協信息港等,在數字貿易市場主體培育、物流通道、跨境金融等領域,與東協開展創新合作?記者就此採訪了出席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的各界人士。A 數位化社會未來可期今年是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
  • 為中國-東協合作指向賦能
    為中國-東協合作指向賦能 ——海外人士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光明日報記者 付志剛 張任重 鹿鋮 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
  • 中國與東協國家有關人士探討深化科技創新合作
    新華社南寧11月26日電(記者黃慶剛)以「開放創新 賦能未來」為主題的第8屆中國—東協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26日在廣西南寧開幕,與會人士深入探討進一步加強中國與東協國家科技合作,推進創新要素有序流通、融通發展。
  • 「南寧渠道」為中國與東協合作賦能
    廣西,是中國與東協唯一陸海相連的省區,擁有「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優勢,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為深化中國—東協合作「量身定製」,並形成「南寧渠道」。17年來尤其是「十三五」時期,通過「南寧渠道」,廣西與東協建立起融政治外交、經貿合作、民心相通為一體,推動深度交流和共贏發展的穩定溝通、合作機制,為促進中國—東協關係走深走實注入了新活力,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賦能。
  • 東協國家民調:受訪民眾高度認可東協-中國關係重要性和合作成就
    >近日,智庫印度尼西亞外交政策協會發布的東協—中國關係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東協國家民眾高度認可東協—中國關係重要性和合作成就,對中國的信任度進一步上升,對繼續深化雙邊合作抱有強烈願望。該民調以「評估現狀、展望未來」為主題,向東協十國政府官員、學者、商界人士和學生等群體共徵集1000份問卷,內容涵蓋東協—中國合作成果評估、未來合作方向和大國關係等。
  • 中國-東協工業軟體合作大有可為——中國東協工業軟體國際合作論壇...
    由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和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聯合主辦,電子工業出版社華信研究院、濱江區人民政府具體承辦,作為「2020第24屆中國國際軟體博覽會」和「2020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重要活動之一的「中國東協工業軟體國際合作論壇」,11月13日以視頻會議形式成功舉行
  • 鍾大榮:務實、創新和開放的中國-東協合作
    疫情以來,中國與東協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分享抗疫經驗,推進抗疫物資供應,合作研發疫苗,共同維護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在中國抗疫關鍵時刻,東協國家也及時給予中方寶貴支持和無私援助。中國在國內疫情趨於穩定後,向東協國家派出醫療專家組,提供物資和技術援助,分享抗疫經驗,及時開通雙方人員和物資往來「快捷通道」和「綠色通道」,助力區域內國家合作抗擊疫情。  中國-東協合作具有鮮明的創新性。
  • 第4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
    來自中國、寮國、越南、馬來西亞東協國家的政府官員、企業精英、商界領袖、專家學者180餘人線下出席主論壇。此次論壇立足數字經濟發展新趨勢和信息技術發展最前沿,邀請中國和東協國家數字經濟領域政府要員、企業精英、商界領袖、專家學者代表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和智能互聯、數據互通、合作互利開展交流研討、建言獻策,旨在展現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創新發展和「數字中國」建設成就,促進中國和東協國家在數字經濟領域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進一步推動「數字廣西」建設
  • 中國與東協合作論壇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召開
    新華社雅加達7月6日電(記者 李曉渝)「紀念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20周年」中國與東協合作論壇6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召開。    本次論壇是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新辦)、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人民外交學會、中國駐印尼使館、中國駐泗水總領館、印尼外交部、印尼文化旅遊部聯合主辦、東協秘書處協辦的「感知中國·印尼行」大型文化活動的一部分。
  • 太平洋建設集團助跑中國-東協合作加速期
    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太平洋建設既是中國—東協自貿區的建設者,也是自貿區10年建設成就的受益者。近年來,太平洋建設發揮民企體制機制優勢,將廣西作為重點戰略市場,將東協10國作為企業「走出去」的合作高地,持續加大投資力度,在助力東協一體化建設的進程中,創新出一條具有太平洋特色的合作共贏之路。依託廣西的門戶地位和東博會的平臺作用,太平洋建設加快推進與東協10國的合作。
  • 東協劇更熱,國產劇更多:中國—東協視聽合作呈現新態勢
    中國—東協媒體持續創新合作交流方式,努力構建中國—東協視聽節目傳播新領域與新平臺,為積極推動雙方共同講好中國與東協繁榮發展故事,深化交流合作、促進民心相通作出積極貢獻。在2020年11月24日舉行的中國—東協電視周系列活動上,我們不僅看到雙方再次收穫新的合作成果,也聽到了來自中國—東協視聽節目傳播領域的更多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