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既是時代之問也是必答之題,既是民生所盼也是發展所需。
2020年以來,南京公安將創新作為第一驅動力,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的堅強領導下,開展聯動共治攻堅提升行動,促發公安機關與政府部門、社會力量的聯動共治,積極構建現代治理體系新格局。
「此舉從根本上解決了公安機關單打獨鬥、被動兜底、疲於應付、治標不治本的問題。」南京公安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為探索形成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南京品牌」,交上了一份向改革要活力、向創新要戰鬥力的優異答卷。
頂層設計
聚焦五大突出領域聯動共治
李恩貴是南京市公安局強制隔離戒毒所黨員民警,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是六合區大廠街道化建社區的政法網格員。
在完成日常「主業」工作的同時,李恩貴經常放棄休息,沉入網格一線幹「副業」,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著力提高社區群眾的禁毒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營造良好的禁毒氛圍。
2020年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李恩貴主動聯繫社區,組織居民群眾開展禁毒知識宣傳。當天,他結合多年來在戒毒所的工作經驗,通過PPT課件、視頻實例、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向近百名居民詳細講解了毒品的基本種類、新型合成毒品對青少年的危害。
記者從市公安局了解到,像李恩貴這樣的「政法網格員」,全市共有1.12萬名民警,在疫情防治、文明城市創建、民法典宣傳、防範電信詐騙宣傳等工作中起到了積極作用。
網格是現代治理體系的最基本單元、第一道關口。在聯動共治攻堅提升行動中,南京公安將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放在了突出位置。
市公安局成立警網融合聯動共治攻堅提升行動領導小組,由市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在人口管理支隊設立行動辦公室,牽頭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推進和考核等工作,並制定了《警網融合聯動共治攻堅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同時,在全市範圍內構建市公安網格中心與市網格中心、區公安網格聯動中心與同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派出所綜合指揮室與街鎮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警務室與社區網格化服務中心聯動對接的市、區、街鎮、社區四級「網格+警格」融合體系,形成縱橫相通的一體化治理體系。
「突出『警格+網格』深度融合,不斷充實社區民警力量,強力推進派出所長進街鎮班子、民警進社區任職。」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隊社區警務大隊大隊長李福姝介紹,全市社區民警增加至1323人、進班子任職率已超過95%,有效促發了聯動共治。
李福姝說,目前全市警務責任區(警格)優化調整為1309個,較2019年底增長21.3%,以此構建警網融合工作單元,每個工作單元包括1名及以上社區民警、N名專職網格員、兼職網格員、協管員以及物業保安、志願者、樓棟長等力量,真正實現力量聯合、工作聯動、數據聯通,共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開展。
從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到創新非法金融源頭治理、傳銷綜合治理、交通秩序常態治理、禁毒社會化治理……
通過頂層設計,南京公安緊緊圍繞影響社會治理效能的五大突出領域,建立共同發現風險、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維護穩定的良性機制,全面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創新應用
「三長」共治合力管交通
聯動共治的「路線圖」已定,具體如何走,是擺在每一個關聯警種面前的一道難題。
如何破題?創新是第一驅動力。
2020年7月10日,交警四大隊聯合建鄴區南苑街道率先啟動警網融合「三長」共治試點,為創新交通秩序常態治理再添一把火。
交警支隊秩序大隊大隊長毛悍琪介紹,建立街道幹部任網格長、交警任路段長、城管任街巷長的「三長」共治機制是一項創新舉措,按照「網格長吹哨,路段長、街巷長報到」原則,形成「組建一支巡管隊伍、完善一套勤務機制、搭好一體互通平臺、制定一個考核體系」工作格局,進一步整合街面巡管力量,合力開展城市管理和交通管理工作。
截至目前,警網融合「三長」共治已覆蓋主城區六區50個街道、133個網格、1400餘名街道幹部和執法力量,聯合查處行人非機動車違法5.5萬起、機動車違停6.8萬起、佔道經營1167起,有效推動交通管理由單打獨鬥向聯動共治轉變。
在創新禁毒社會化治理方面,戒毒心理諮詢服務已成為南京幫扶幫教特色項目。
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禁毒大隊大隊長晏剛告訴記者,目前全市共設6個點,常駐心理諮詢師6名,惠及玄武區、鼓樓區、秦淮區、江寧區和江北新區,2020年已完成心理諮詢服務200餘次。其中,玄武區紅山街道點實現強戒出所人員無縫對接,6名服務對象中3人已有穩定工作,另外3人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很大改變。
幫扶對象王某2020年4月剛出戒毒所時不願意出門,也不願意和自己上幼兒園的兒子多交流,夫妻關係緊張,與父母也無法心平氣和溝通。經過專業諮詢師29次心理諮詢服務,如今王某有了巨大改變,不僅擁有自己的電商事業,還用自己勞動所得為父親買了一雙皮鞋,積極參與孩子的幼兒園活動。
公安機關在聯動共治上的一項項創新應用,如一縷春風拂過,帶動更多政府部門、社會力量添磚加瓦。
鼓樓區地方金融監管局設立「啄木鳥工作站」,探索「黨建+處非長效治理」新模式,發動基層黨員志願者以及樓宇物業等社會力量,在重點樓宇建立前哨,結合公安機關「掃樓清街」行動,對非法集資風險開展常態化的源頭防控和風險巡查,實現長效治理。
久久為功,齊抓共管
傳銷警情數下降56.7%
建立風險預警監測平臺,會同政府部門共同開展風險企業聯動排查、合成研判、分類處置、警示管控等工作,全市受理非法集資類案件同比下降53.6%;
與城交院、蘇邑設計院等共同研究「十大堵點」治理,聯合建委完成20處小微堵點改造,在全省率先開展不戴頭盔現場教育和違法處罰,全市電動車頭盔佩戴率達9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起數、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1.8%和23.6%;
71家社區戒毒辦公室完成標準化建設,戒斷三年未復吸人員、全市新增吸毒人員實現「一升一降」;
……
2020年以來,聯動共治攻堅提升行動涉及的五大突出領域,招數不斷,不斷推動公安工作轉型出關、提質增效,成果豐碩。
然而,探索構建體現時代要求、彰顯南京特色、順應人民期待的市域社會治理體系,並非一蹴而就,要馳而不息,久久為功。
非法傳銷一直是社會治理中的一大頑疾。2020年以來,南京公安建立情指行一體、數據化研判、多維度打擊機制,自主研發各類平臺模型投入實戰,匯聚「人員流」布防線,建立傳銷人員圖譜庫,梳理出清晰的涉傳窩點392個,搗毀窩點數同比上升35%。
「在2020年偵辦的一起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中,成功抓獲潛藏在我市的總頭目李某,涉案總金額達1000餘萬元。」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涉眾大隊負責人居龍俊介紹,還先後在江北新區、棲霞、雨花臺、江寧、六合等地連續發起「鐘山1號、2號、3號」集中行動,共抓獲涉傳人員2400餘人,搗毀傳銷窩點959處,佔全年搗毀窩點總數的95%。
防止非法傳銷死灰復燃,依靠公安機關一家單打獨鬥,很難從根本上剷除滋生的土壤,需要多部門齊抓共管,建立長效機制。
在聯動共治攻堅提升行動中,南京公安提請市委政法委開展「無傳銷區」、「無傳銷街道」創建評比活動,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及時定性,快速査禁傳銷行為、取締傳銷窩點,協調宣傳、網信部門做好防範傳銷的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配合房產部門加強房屋租賃行業監管,形成攻堅合力。
居龍俊介紹,積極發動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參與進來,加強鄰裡守望、平安互助會等基層社會組織建設,使之成為防範傳銷的重要補充力量。
眾人拾柴火焰高。目前,全市接報傳銷警情數同比下降56.7%,為近年來最大降幅。
文字:法治日報記者 丁國鋒 羅莎莎
通訊員 寧公宣
法治日報江蘇記者站
法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
微信ID:fzrbjs
責任編輯:許瑤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