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戰秦瓊,有意思嘛?明知道所有的結論都是在瞎扯淡還要據理力爭,好像自己說的很對一樣,有意思嘛?無非就是想說關羽比全三國的武將都厲害嗎,有意思一直比較嘛?這種東西本來就是一個極其主觀的判定,你覺得關羽全三國最強,那他就是最強的唄,為什麼還要故意安排這種八竿子打不著的對決呢?
筆者一向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回答問題,所以我不會在答案中偏向於任何一方。
孫策
孫策人稱「小霸王」,也就是「小項羽」,這個評價是江東又名的大家族成員許貢,他同時還建議朝廷,如果不能為朝廷所用就要儘早殺之。此時讓孫策得知之後,將許貢全家殺了。
在武力方面,孫策以猛、狠著稱。他父親孫堅就是因為乘船砍光盜賊而揚名做了長沙太守。孫策亦是勇猛非常。
孫策早年投靠於袁術,後來從袁術手中借兵脫離,度過長江,連續拿下江東六郡,成為東吳政權的實際奠基人。陳壽亦是在三國志中描寫到:「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
在文臣方面,孫策匯集了張昭張肱等傑出英才輔佐朝政,武將方面更是有周瑜、太史慈、甘寧等一大批猛將為其馬首是瞻。這樣的政治軍事全才,足可以稱之為「三國第四人」。
孫策最大的缺點在於嗜殺成性、死要面子。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最終斷送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關羽
關羽的故事想必大家聽得都快你了,我在這裡只講史實,不講其他。
關羽為武將,因為熟讀《春秋》而被人戲稱為:「一本《春秋》走天下!」早年跟隨劉備參與討伐黃巾之戰,後又參與反董卓之戰。劉備因為被呂布打敗而投靠曹操,後又反抗曹操,兵敗。劉備逃跑,關羽投降。
在曹操手下,關羽第一次打出了名聲。官渡之戰中,曹操謀士獻計聲東擊西,關羽突然襲擊,將支援而來的顏良斬殺,一戰成名。
官渡之戰結束後,關羽回到劉備身邊,與關羽一路東奔西走,建立基業,最終鎮守荊州。劉備稱漢中王后,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曹操派遣于禁、龐德支援襄樊,不料連日天降大雨,道路泥濘,山洪暴發,于禁大軍寸步難行。關羽乘機出擊,奪取勝利。降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後東吳呂蒙白衣渡江,曹操又派遣徐晃支援,關羽戰敗後無處可逃,被孫權擒獲殺害。
關羽的缺點是高傲自大、目中無人、對士大夫十分傲慢,這是關羽造成之死的重要原因。
比較
政治方面:孫策建業江東,胸懷寬廣,他與張昭還曾有過一段千古君臣美談。關羽的話,從荊州之敗就可以看出對政治並不理解,而且有感情用事之嫌。
軍事方面:孫策拿下六郡,關羽不並沒有獨自扛過大旗,所以孫策更為佔優。
戰鬥力方面:孫策是猛,關羽是強,兩個人沒有一起打過,也不是統一階段的人物,總體表現來看關羽可以算作比孫策強,畢竟孫策運籌較多。
總評:如果是拉開隊伍長期經營博弈,孫策絕對能夠大勝關羽。如果單槍匹馬進行決鬥,關羽的實力要在孫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