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迪士尼禁止遊客帶飲食入內並查包這一項,其實算是一種亞洲特色,美國和法國的3處迪士尼樂園,並沒有禁止消費者攜帶食物進園的規定,而作為亞洲國家的中國和日本的迪士尼樂園卻禁止攜帶食物入園。
而在亞洲最早實行這項規定的,正是修建於1982年的東京迪士尼公園,記者查閱得知,在東京迪士尼開業的初期,如同美歐的迪士尼公園一樣,是允許自帶飲食的,但自2005年以後,東京迪士尼出臺了禁止帶飲食入園的規定,具體理由則是為了維護園區內衛生環境。自此之後,東京迪士尼入門檢查便多了查包一項。
去過東京迪士尼的人都知道,偌大的迪士尼園區只有一個入口,工作人員會在入口開包檢查,進入者都要開包給他看一眼。當然,如果你明確聲稱攜帶的是私人物品,工作人員也不會強行查看。也正因如此,中文網站有些驢友會分享「夾帶」食物進入東京迪士尼的攻略。東京迪士尼為何首家搞出禁止攜帶食物的規定呢?原因較為複雜,一方面可能是由於東京迪士尼的大股東並非美國迪士尼總公司。另一方面,也與日本文化有一定關係——日本大多數餐飲酒店都有「外菜莫入」的規矩,很多日本人認為將食物帶入別人家裡大吃大喝是種十分失禮的行為。不可否認的是,東京迪士尼禁止外來食物的規定給該企業創造了一定的利潤空間,據統計,東京迪士尼年利潤約在700億日元左右,而其中20%的利潤是餐飲創造的。這聽起來像是一個禁止遊客自帶飲食以便「關門宰客」的故事。問題是,首創了這項規定的東京迪士尼為啥沒有引發眾怒呢?簡單地說,是因為東京迪士尼內賣的飲食與外面的食品差價沒那麼高。
這裡截幾張東京迪士尼官網上的餐飲套餐截圖給大家看一下:
季節推薦套餐1580日元(約104元人民幣)
主廚推薦套餐1160日元(約78元人民幣)
米奇巧克力冰激凌500日元(約33元人民幣)
其實,這些如果你覺得這些新推出的季節限定款依然很貴,還可以選擇一些更受歡迎的食品。
比如這款看起來很頂飽的米奇披薩,也只賣500日元(約33元人民幣)。
或者這款チーズドッグ(薯條可樂熱狗套餐)售價僅為480日元(30元人民幣)可以看出,東京迪士尼個別套餐的價格,甚至比上海迪士尼的價格還要便宜不少。這樣的定價只比日本最為便宜的便利店食品稍微貴出一點,在物價高昂、一份肯德基套餐動輒要買到1000日元以上的日本,迪士尼這樣的食品定價其實已經相對合理,很容易被日本人所接受。正是因為食品價格的相對合理,才讓日本遊園者們樂於接受禁止自帶食品的規定,甘心讓迪士尼掙這份錢。說來你可能不信,不僅是園內食品價格,連門票價格東京迪士尼都比上海迪士尼做得好。在門票方面,上海迪士尼進入暑期後,單日票價為575元人民幣,淡季則為399元人民幣;東京迪士尼當前的門票價格為455元人民幣,通過國內OTA平臺購票的價格為530元。
據統計:2018年,日本人的月平均收入約40萬日元,等同於人民幣25000元,即便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每個月也能領到20萬日元,約人民幣13000元。這就是為什麼同樣的「禁止攜帶飲食」的規定,日本遊園者們卻沒有中國遊園者這麼多怨言的原因。
而為了做到這一點東京迪士尼將價格管控做到了極致。東京迪士尼在1980年動工時,日本東方樂園株式會社就意識到,如果按照美國迪士尼公司提供的方案,給予美方極大的品牌分成,迪士尼樂園的門票和園內設施價格將高到讓當時的日本平民難以企及的高度。東京迪士尼創建人、日本東方樂園株式會社董事長高橋政知曾經回憶說:「美國人太精明,其所謂出資是象徵性。門票收益的10%、園內收益的5%給美國人,是我能夠做出的最大讓步!」最終,東京迪士尼只分給了美方7%的利潤收益(其他園區迪士尼公司收益一般超過40%),而人事任免、經營決策權則全部掌握在了日方手中。日方在園區選址上選用了東京郊外土地極為廉價的沿海灘涂,在人士任免上也拒絕美方高管「空降」——僅此一項就為東京迪士尼減少了每年數千萬美元的支出。成本的節約給東京迪士尼降低園內價格留下了空間。正如高橋政知所言:「當時(80年代),大多數日本人還對美式樂園感到新鮮,但我們知道,這樣的熱潮早晚要過去,永留客戶心中的,只能是迪士尼優質的服務和口碑。」
是的,洋品牌的熱潮早晚要過去,永留客戶心中的只有優質的服務和口碑,眼下,中國消費者正在經歷心態的嬗變。想在中國賺到錢,只有讓消費者覺得錢花的值才是唯一的可行之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