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倪氏家譜看過來--之江西篇

2021-02-10 全球倪氏

謝謝宗親的支持,這是第二十八集江西篇,歡迎提供好的建議和意見,請慢慢觀看哈:

【已知家譜中江西省堂號的區域分布圖】

        倪氏族人在全國分布甚廣,若要了解到全國各省市所有地區的堂號實屬不易,需要長年累月的探索方可弄清。本系列劇旨在開創先河,走出第一步,慢慢努力完善,相信家族的未來總能越來越好。但因能力有限,如文中有不足之處肯請各位宗親不吝指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倪家人的文化挖掘需要所有宗親伸出一把手,共同來努力,也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再次感謝,祝身體健康,笑口常開。

【已知的江西省家譜現狀,供參考】

感謝倪毓佩宗親的辛苦收集整理

《倪氏宗譜》——江西貴溪倪氏,始祖倪亞系寬公26世孫,1998年續修,康民公派。

《倪氏宗譜》——江西樂平眾埠鎮倪家 2003年續修。

《倪氏宗譜》——江西樂平楓林倪家,人口約1300。祖籍山東,輩分排行:天、紹、桂、有、文、星。

《萍蓮倪氏宗譜》——承啟堂,江西萍鄉倪氏。原居萍鄉蓮花縣高洲鄉朱家村(原屬吉安安福),始祖茂益公。明末十世端喜公分遷蓮花六市鄉埡塢村湖丘、端旦公分遷萍鄉蘆溪縣南坑鎮、端善公分遷湖南長沙株洲(無聯繫),1998年4修家譜;輩分排行(萍鄉6世即寬公63世起):炳、增、錫、紀、照、耀、宗、先、世、傳、賢、浚、治、家、輔、國(倪濤派,現已傳到寬公71世)。

《西岸倪氏宗譜》——江西萬年齊埠鄉西岸村倪氏,2001年續修,為若水弟若山後裔,自山東遷江西,輩行:祖、宗、澤、厚、芳、傳、萬、年、英、才、繼、美、世、贊、其、先、。

《倪氏宗譜》——江西餘江倪氏,有20000餘人,祖籍江蘇常州,始祖為寬公26世孫倪亞。倪亞為康民公之孫,故屬康民公派。

《倪氏宗譜》——江西南豐倪氏。

《倪氏宗譜》——江西鷹潭倪氏,康民公派。

《倪氏宗譜》——積厚堂,江西婺源倪氏,始祖倪本初,原居藁城,後遷歙祁,又遷休寧,再遷婺源。

倪氏家史(譜)——江西九江德安倪氏,輩分排行:遠、見、世、發、煥、啟、興、隆、金、克。

《倪氏家譜》——江西九江縣沙河倪氏,輩分排行:家、國、榮、昌、克,祖籍安徽祁門,康民公派。

倪氏家史(譜)——九江縣倪姓村:倪大屋有40多戶,男丁120至130。倪家畈有6O多戶,男丁150多:坡腳倪村80多戶男丁180多口。倪花屋80多戶男丁180多口。倪染房有30多戶男丁70多口。上屋倪村有60多戶男丁160多口。獅子鎮楓樹倪村有30戶男丁70多口。另外:籃橋街倪村10來戶。坂上倪村10多戶。龍開河倪村10多戶。燕尾倪村。

倪氏家史(譜)——千乘堂,江西贛州南康倪氏,始祖朝奉公,祖籍福建;輩行:昌、志、司、中、一、乾、元、享、利、宗、興、發、泰、富、貴、登、科、定、賢、名、仁、義、禮、智、信、福、祿、壽、增、榮、文、星、高、吉、照、忠、厚、傳、家、聲;倪寬後裔。

倪氏家史(譜)——江西南昌進賢三裡鄉倪坊村倪氏,數百人,祖籍安徽。

倪氏家史(譜)——江西南昌倪氏,祖籍贛州安遠縣,數百人,輩分排行恭等。

《倪氏宗譜》——千乘堂,江西豐城市筱塘鄉倪家村倪氏,祖籍山東;輩分排行:家、傳、昭、惠、溥、繼、述、煥、文、章、守、憲、隆、師、友、懷、忠、迪、吉、康。1948年修,2014年再續家譜。有遷贛州會昌的。

《倪氏家譜》——江西吉安倪氏,有祠堂,堂名餘慶堂

倪氏家史(譜)——江西吉安倪氏。

倪氏家史(譜)——江西撫州市東鄉縣倪家村倪氏。

倪氏家史(譜)——江西東鄉縣倪氏。

倪氏家史(譜)——江西九江彭澤縣倪氏,祖籍安徽。

倪氏家史(譜)——江西九江湖口縣倪氏,秤砣倪,輩分:學聖希賢詩書傳世寶,禮樂雨時先

倪氏家史(譜)——江西餘干倪氏,祖籍餘江五峰,康民公派。

倪氏家史(譜)——江西倪氏,輩分排行:學、國、有、恆、慶、振、家、生、志、士、光、榮、悅、關、中、顯、大、明。

《倪氏宗譜》——江西鄱陽縣柘港鄉潼豐鎮倪氏,2011年續修,輩分排行:慈、祥、真、慨、地、世。

《倪氏宗譜》——敦義堂,江西南豐倪氏;祖籍原為浙江遂安縣(今淳安縣)。深川、譚邊,洋村,六都,四村相距5-10公裡,人口約12000餘人,輩分;師,謨,際,盛,德,振,儒,林,建,明,立,業。四村各有一座宗祠,各村正廳上方高懸「敦義堂」匾額,前廳上方懸掛有「裴郭世家」。70年為了新安江水電站建設,深川倪家遷至江西南豐。康民公派。

《倪氏宗譜》——千乘堂江西贛州會昌倪氏,有祠堂。

《倪氏宗譜》——江西上饒倪氏,祖籍安徽旌德,輩分排行:正、大、光、明、善、良、賢、德。

以上內容如有建議或需要可聯繫倪毓佩宗親。手機及微信:18906503268,QQ:271157985,QQ空間及微信朋友圈有相當數量照片資料。如需欣賞研究傳統手工宣紙倪氏家譜,也可以聯繫落實。

本片原創  謝謝觀賞

---THE END---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全球倪氏總會」 微信公眾號,我們將努力為大家呈現原滋原味、精彩紛呈的全球倪氏盛大慶典及其相關活動;並努力挖掘倪氏文化;搭建倪氏家族的共同致富平臺;宣傳倪氏家族中的優秀個人和事跡。謝謝支持,敬請關注 ^^

相關焦點

  • 訪譜記(015)常州家譜館
    常州家譜館位於前北岸64號,是一個鬧中取靜之地,匾額由當地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沈鵬先生題寫。館址為清代第一個狀元呂宮故居,除作為常州市家譜檔案館外,還掛著常州市譜牒與祠堂文化研究會、常州大學鄉賢文化研究所、九三學社常州書畫文化研究院、常州市無文化研究會、《譜牒文化》編輯部、《中吳雜誌》編輯部等牌子,可謂方寸之地,自有乾坤。
  • 倪氏廣東省字輩匯總,倪家人快看看有你的嗎?
    目前正在續修家譜。《粵西倪氏雙枝房譜》一一千乘堂,有祖祠。廣東茂名市電白區小良鎮倪氏,分別居於那莊村、那超村、南華倪等三地村莊,人口近五千。始遷祖屬茂南區鎮盛鎮蘇村倪氏三世祖德信公遷徙時稱電白縣小良那莊安居,至今已達二十代子孫。其字輩為:德、朝、祖、原、昌、肖、賢、捷、文(端)、泗、俊、朝、元、庭、志、定、厚、道、載、富、貴、永、榮、華。現傳至「富」字輩。
  • 我叫「倪氏」,這是我的簡歷!倪氏族人頂起!
    山東成武倪氏字輩:「嘯 清 欽 華 延 世 修」安徽阜陽倪氏字輩:「會秉(雲)恩(山元)毓(裕傳宗)道(振大)晉(新朝)祖澤顯思紹時徵代乃昌鍾英延國瑞汝祚其允揚」。安徽桐城倪氏字輩:「天大有一漸晉恆」。安徽淮南倪氏字輩:「天文春(啟立素)永(井鳳)士(世建)」。
  • 倪氏來源,99%的倪氏家人不知道的!!
    「倪」,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倪氏倪姓」,再點擊「關注」,即可成功加入中華倪氏大家庭。源流二出自遠古顓頊帝後人邾侯之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在遠古時代,今山東半島上生活著一支氏族。他們將自己所居之地也稱為邾,因而在今山東鄒縣一帶留下了邾城(今山東鄒縣)、邾嶧山(又名鄒山、邾山,在鄒縣南十六公裡)等地名。
  • 為何客家人的家譜記載祖輩來自江西?
    在中國南方,有大量的客家人聚居。其中,以兩廣、福建和江西省最多。客家人是一種稱謂,很多人都知道客家人,但並不知道客家人是如何來的,客家人是不是少數民族。更為奇怪的是,大多數客家人的家譜都記載著祖輩來自江西,這到底又是什麼原因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從頭說起。
  • 家譜裡的中國
    春節之際,遊子返鄉過年之時,總是不忘看家譜、學家訓、上祖墳、拜祖宗。飲水思源,不忘血脈傳承,尋根問祖,是中國人的文化傳統。 如果說家譜象徵著故土,象徵著根,那麼家譜上的每一個名字,就象徵著一片歸根的葉;每一句先祖的教誨,就是家族的葉脈。
  • 宗族文化 || 中國家譜沉浮
    日本人得知了,金錢誘惑、武力威脅,就為了得到這一本家譜。」李吉說。總之,「日本對中國家譜非常關注。」他說,「尤其名門望族的家譜裡,歷史學、地理學、政治學、經濟學、倫理學、民族學,無所不包。你想了解中國,家譜是最主要的渠道。」在戰爭中流往日本的中國譜牒難以數計。李吉說,一個數據是20世紀60年代日方統計的東洋文庫、國會圖書館、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所藏中國家譜,總計1600餘種。
  • 江西村民修建祠堂,發現了古老的家譜,全村都是李淵的後裔
    中國歷史悠久,從最初的母系氏族社會到後來秦始皇建立了封建大一統國家,其中成為永恆紐帶的就是親情,我們在學習語言的時候就開始背誦百家姓,也記錄了過去一個又一個家族的興衰。姓氏,是一個家族血脈的紐帶,是一代人生命的傳承,那麼,從古至今,我們的家族一直在追根溯源,最顯赫的時期又是什麼時候,這可能是每個人都想知道的。
  • 中國家譜總目:尋找我們「根」的印記
    新華網上海頻道4月1日消息:無論今天的鴻篇巨製《中國家譜總目》,還是歷史珍藏的「杜甫家譜」,都是我們對「根」的找尋。 「根」上的滄桑印記,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生命表達,還有我們一路找尋的艱辛和執著。「文革」中,在顧廷龍等人的保護下,上圖收集的所有家譜沒有受到一絲破壞。 這5800餘種歷經土改、四清、文革「三燒」劫難被搶救下來的家譜,成了上圖家譜館藏的原始積累。 1996年,上海圖書館建成,開始了一項特別工程———「搶救中國家譜工程」。著名歷史學家王鶴鳴組織一批業務骨幹,對曾秘藏於「地下」的各種家譜重新進行整理和修補。
  • 聯都盛宴重開第31題(安徽省無為縣倪氏祠堂)入圍作品
    27、劉方橋(中國聯墨雙修大學群)萬世同宗,源遠流長騰浩氣;九州鑄夢,日新月異振雄風。28、譚大仕(中國聯墨雙修大學群)倪氏宗源齊魯地;祖家代業無為興。29、陳利紅(中國聯墨雙修大學群)倪氏遺香綿世澤;無為建樹永流芳。
  • 倪氏口腔暖心捐贈醫用防疫物資
    中國,加油!奮鬥在各自工作崗位的朋友們,健康平安!(圖為倪氏口腔捐贈部分醫療物資)作為一個老黨員,倪以亮院長表示當國家有需要的時候,一定要站出來,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堅守醫者之道,發揮優良的黨性黨風!倪氏口腔將持續關注疫情發展,盡己所能,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貢獻力量。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守護生命是倪氏口腔所有醫護工作者的信仰。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願竭盡所能為社會、為國家送去溫暖和能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築健康防線,守護國民平安,成為奮戰一線的工作人員的強大後盾。病毒無情,大愛無疆,倪氏口腔竭誠守護、捍衛國民健康!
  • 基因家譜之中華蕭氏DNA尋根初探
    其後漢有蕭何、蕭望之世家,南朝有齊梁皇族世家,唐代有八葉宰相世家,宋代蕭氏則興起於江右之臨江與廬陵。宋之後,或因天災人禍,或因士農工商,江右蕭氏遍徙天下,特別是南方的兩湖兩廣川渝雲貴,其蕭氏家譜所載源流,大多指向江西。可以說,今天中國蕭氏的源流,相當大一部分會聚焦於江西。即便如此,詳觀江西蕭氏各派族譜,源流之記載,仍然差異萬象。
  • 根:家譜裡的中國
    春節之際,遊子返鄉過年之時,總是不忘看家譜、學家訓、上祖墳、拜祖宗。飲水思源,不忘血脈傳承,尋根問祖,是中國人的文化傳統。 一本家譜翻開,就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字輩有序,戒訓善揚。世系清晰,無有斷章。書法精暢,先祖賢良。赤誠痴心,精益精長。它記錄著家族的來源、遷徙的軌跡,還包括了家族的生息、繁衍、婚姻、族規、家訓等歷史文化的全過程。
  • 如今「編修家譜」之風盛行,這些規矩需謹記,6種人不能列入家譜
    中國的家譜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夫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其義一也」。在中國,家譜大約有3000年歷史,素來與國史、方志並稱為三大歷史文獻。家譜是一個家族的歷史記載,是一種特殊的文獻,它記載了某一地區一個姓氏的家族歷史。對個人來說,家譜是一個人的淵源,也是一個人的根。
  • 龍氏家譜文獻大收錄,龍家人必看!
    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江西進賢源溪龍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複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湖南湘鄉上湘城南龍氏五修譜,(民國)龍振甲等修,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納言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九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湖南寧鄉《溈寧龍氏六修譜》,纂修於民國三十九年,共二十二卷十七冊,現上海圖書館收藏了一套,韶山龍建仁等三人各收藏了一套。
  • 《中國陳氏家譜 陳姓字輩大全》第一卷(1~500)
    安徽舒城的,據老人說好象是明朝初期從江西遷過來的大德超發,吉慶來昌131. 江蘇省泗洪縣,家譜頂上大字是「江西九江義門堂」,家志興(新)林,光耀門亭132.湖北荊州公安縣夾竹園鎮的,陳姓在當地不容置疑地是大姓,小時候聽祖父講,我們是清初吳三桂叛亂後,從江西遷過來的,據說在另一族人家裡現有好幾本族譜,班譜大致為:祖功光顯 宗德茂崇 克恢先緒、世代新風 明清高耀 禮義正章140.
  • 黃氏家譜字輩排行
    ,群倫仰閩泉子孫遵祖訓,恩澤永相沿心懷樹宏志,奮步齊向前純良昌百代,千載喜壽綿2、紫雲五安一支黃氏家譜字派(部分)仲淑季禮則,奕世種書田文章昭國瑞,忠孝本家傳3、詔安秀篆壩裡熾堂一支黃氏家譜字派(部分)元欽萬國定封強,億庶超郡奕世昌重義興仁崇政教,榮華富貴耀宗坊
  • 江西有什麼好玩的?看完這篇文章才知道原來江西這麼美
    江西作為中部重要的旅遊省份,每年都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前往遊覽,那麼,江西到底有哪些讓人流連忘返的景點?這篇文章將給大家推薦一下江西最受人們喜愛的名勝風景。滕王閣明三暗七,從外面看是三層,其實裡面有七層。作為古時存儲各種經典史籍之地,來這裡,不僅可以看到精美的樓閣建築,還可以瞻仰到歷代諸多名家大師的手筆。廬山廬山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喜歡遊覽的勝地,這裡有疑似銀河落九天的瀑布飛懸,有青天削出金芙蓉的五老峰,錦繡谷裡芳菲未盡,黃龍寺前三寶樹長青。
  • 家譜
    【修譜不是一件隨便的事】圖為江西撫州臨川的制譜師和他的孫子在用木活字製作家譜。一個四處離散的大家族,竟因為修家譜,再度凝聚起來。看來,家譜不僅能銘記祖先,也會對現世的家族產生「魔力」。在明清鼎革,家族離散之際,康熙朝大學士李光地就曾道,續修家譜使他的家族「族屬散而還聚,詩書歇而復興」。他甚至發出「宗譜之興廢,家之興衰之佔也」的感嘆。而在遷移頻繁、家族離散的當代,家譜更被稱為「穿越時空的家族聚會」。
  • 有關家譜及家族的常識
    家譜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國史,地誌,族譜)之一,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對於歷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 家 譜 的 起 源 關於家譜的起源,目前學術界眾說紛紜,但是從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國早期文字,及史類文獻對家譜起源的考證,家譜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譜制度並撰有《世本·帝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