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腔:「臺北法案」,真仗義還是假慈悲?

2021-01-08 人民日報海外網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圖源:臺媒)

9月25日下午,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2019年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案」,即所謂「臺北法案」。推動該法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挾制臺灣僅存的15個「友邦」。

消息一出,島內綠媒high了。不過,幾乎同一時間,蔡英文辦公室卻對外公布了「國安會」提出的分析報告,稱年底前可能還要再斷一至兩個「邦交國」。

看來,習慣「被斷交」的蔡同學,這次還學會了搶答。而此舉無疑給尚未生效的「臺北法案」,清脆地來了一巴掌。美國打了個噴嚏,世界並沒有感冒。

事實上,「臺北法案」不是一個新名詞。早在今年6月,美國國會參院外委會亞太小組委主席加德納就曾主張邀請蔡英文到美國國會演講,並推進「臺北法案」。

當時,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明確回應,美國個別議員的言論嚴重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中方表示堅決反對。

「臺北法案」到底是什麼?說簡單點,這是一個類似幼兒園小朋友的處事邏輯:如果你不跟臺灣好,我就不跟你好。「臺北法案」規定,如果有國家採取不利臺灣的行動,法案將授權美國國務院降低與這些國家的外交關係,暫停或改變相關援助,包括軍事、融資等。

聽起來,美國這位「大哥」對臺灣是真好,是真仗義。但大哥嘴上很社會,所作所為真能止住臺灣的「斷交潮」嗎?

且不說目前「臺北法案」僅在美國聯邦參議院外委會以口頭表決方式通過,尚需待參、眾兩院通過後,才會送給美國總統籤署。能不能通過、何時通過均不確定。即便法案生效,臺灣的外事格局就能因此一片光明嗎?恐怕美國人自己也不會信。

美國在此時推動「臺北法案」議題,一方面說明,美國在中美經貿摩擦中沒撈著什麼便宜,急需通過打「臺灣牌」、「香港牌」甚至「南海牌」等旁門左道,牽制中國發展。

另一方面,美方此舉更反證「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勢不可擋。這樣的國際大局和時代潮流,讓沉迷霸權主義、單邊主義、零和思維的美國人產生嚴重的危機感。

但抽刀斷水水更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任何國家、任何勢力、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事實。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關係準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美國自己早就通過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承認這一準則和共識,並與中國建交。

但對於同樣認同一個中國原則、想與中國建交的其他主權國家,美國卻假以恫嚇、粗暴幹預甚至霸凌。這種公開地玩弄「雙重標準」的做法,充分暴露出其政治倫理和法律邏輯上的「精神分裂」。

逆時而動,逆勢而為,不僅不智慧,更是徒勞。「臺北法案」無論通過與否,其實只是一種「膈應」中國的做法,並不會對中國外交局面產生任何實質影響。

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臺灣方面應該自覺,美國方面更該自律。把幹涉他國內政、顛覆他國政權當成家常便飯的美國人,應該意識到,強盜縱使短期得小利,但長此以往,必將失道而寡助,遭到世人唾棄。(文/深海大魚)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責編:王法治、孟慶川

31636464,.港臺腔:「臺北法案」,真仗義還是假慈悲?,.2019-09-26 16:15:38,.204396,.王法治、孟慶川

相關焦點

  • 港臺腔:臺灣過年為何愛「吃雞」?
    臺北年貨大街。臺北年貨大街(孫立極 攝)臺北迪化街一直是海鮮、菇類等傳統年貨的集散地,如今變身為年貨大街,除了尋常乾貨,巧克力糖果、傳統炸物、各色飲品、紅包春聯應有盡有。除了迪化街,位於內湖的臺北花市也宣布開辦年貨大街。除了迎春花卉,還備了果蔬等農產品,並豪氣地打出從臘月二十六到除夕連續5天108小時不打烊,夜裡睡不著都可以來逛臺北花市,頗有與迪化街拼場之意。
  • 「臺北法案」?美國又坑臺灣
    原標題:「臺北法案」?美國又坑臺灣(日月談)王平《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11月01日 第 04 版)美國聯邦參議院10月30日通過「臺北法案」。該法案據稱是美國因應臺灣的「斷交潮」所設,主要內容大抵可概括為:其他國家不準跟臺灣不好,否則將面臨美國威脅。
  • 港臺腔:又盯上中山先生,民進黨黔驢技窮
    此前民進黨還假惺惺地承認「中華民國」,通過將「臺灣」與「中華民國」綁定,使「臺獨」借殼上市、暗渡陳倉。近來卻頻頻下手,又是放大「護照」上「臺灣」字樣,又是要求換掉華航機身上的「CHINA」字樣,力求提升「臺灣辨識度」、切斷與中國的關聯,可謂明目張胆圖窮匕見。
  • 港臺腔:「請香港人到臺灣當兵」?還有更絕的……
    放眼臺立法機構,趁疫謀「獨」者大有人在——無黨籍「立委」林昶佐趁著「臺北法案」通過,大肆鼓譟「臺美建交」。投靠民進黨的「立委」範雲要求「中研院」英文名從「中國的」改為「臺灣的」,否則「會讓成果被國際誤認為是中國的研究」。
  • 第二個還是不行?金晨新對象被扒穿高仿,武漢人說話港臺腔太做作
    這麼優秀的條件,倒是與金晨挺配的,兩人站在一起還真有點王子和公主的味道。金晨在這個男生面前明顯有點侷促,吃飯的時候也是一小口一小口的。不過很多網友覺得這男生的口音很奇怪,武漢人出國留學幾年怎麼回來就成港臺腔了?還有細心的網友發現,這個新對象疑似穿大牌高仿參加節目。正品在網上的標價將近一千八,並且沒有藍色款式,而仿品只賣239元。
  • 港臺腔:現實版認賊作父!「臺鐵之父」竟成日本人?
    早在1887年,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即奏請成立「全臺鐵路商務總局」,此為臺灣鐵道官方建設之始,聘請英國人瑪迪遜及德國人白克統籌興建,包含臺北往雞籠(基隆)及臺北經竹塹(新竹)至臺南兩條路線。從時間上,19世紀八九十年代劉銘傳興建的鐵路已然通車,距離1908年長谷川謹介負責規劃的縱貫線鐵路通車,足足提早一二十年。
  • 「臺北法案」,不過是美國給臺灣的又一「迷幻劑」
    日前,美國眾議院通過的所謂「臺北法案」又讓島內的「臺獨」勢力手舞足蹈了一番,有的人甚至認為離「臺美建交」不遠了,還胸有成竹地到臺灣民意機構去提案。        所謂的「臺北法案」是啥碗米糕呢?簡單地說,主要就是要幫助蔡英文當局「鞏固」所謂「邦交國」「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增強美臺經貿關係」。
  • 內地影視對白學港臺腔?馮小剛評價:太假了欣賞不了
    在馮小剛看來,這種現象是受到了港臺文化的影響造成的,那麼港臺影視劇中的語言特點是不是存在問題呢?自然也不是,因為港臺和內地之間有著一定的文化差異,他們的語言是在他們的環境當中產生的,直接搬到我們這裡顯然是不合適的。
  • 美國的「臺北法案」既荒唐又可笑!
    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全票通過所謂的「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又稱「臺北法案」(以下簡稱「臺北法案」),意在表達美國政府支持臺灣與其他國家發展關係,以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活動,以及誰跟臺灣親近,華盛頓就考慮增加同它的經濟、安全和外交交流,反之,華盛頓就考慮減少同它的交流等等
  • 「港臺腔」「僱兇殺人」被揭穿,民進黨輕描淡寫回了句:記取教訓
    原因是臺北地檢署起訴了綠營網軍楊蕙如及其下線蔡福明,讓這起自殺案的「兇手」逐漸浮出水面。2018年9月,強颱風「燕子」席捲日本。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此次颱風共釀成11人死亡。其實,他們可能少算了一個,那就是時任臺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蘇啟誠。去年9月14日,蘇啟誠被發現在日本自縊身亡,享壽61歲。
  • 美國「臺北法案」真對臺灣好?名嘴爆:魔鬼藏在細節裡
    美國眾議院4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臺北法案」,參議院昨11日也一致同意通過這項法案。待法案完成立法程序,將送交美國政府籤署後生效。但法案真的如臺當局宣傳一般,對臺灣百利無一害嗎?島內資深媒體人黃暐瀚看完後發現,「臺北法案」也同時限制了臺灣以「主權獨立國家」,在國際舞臺活動的機會跟資格。黃暐瀚13日凌晨在臉書發文,「但不要忘記去觀察,這個對臺的善意,其實完全來自美國的利益,是為了『美國優先』,而不是『臺灣優先』」。
  • 港臺腔:香港《國歌條例》今日生效啦!
    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31812589,.港臺腔
  • 「臺北法案」的甜頭,蔡英文能等到美國的「理賠」嗎?
    來源:中國臺灣網【兩岸快評第672期】美國國會又出了個「臺北法案」,說是要協助臺灣「鞏固邦交國」,「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增強美臺經貿關係。「臺北法案」並不是個什麼新鮮玩意,早在2018年9月,由美國反華議員賈納德、盧比奧等4人共同提出。當時的背景是由於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2016年以來一連失去巴拿馬、多米尼加等多個「邦交國」,陷「斷交潮」,但該法案當年未能排入議程。2019年5月,賈納德等再次拋出該法案並於10月29日在參議院通過。前幾天美國眾議院也通過「臺北法案」。
  • 港臺腔:臺灣不能淪為「美國淘汰舊武器的提款機」
    近期以來,美方又是通過涉臺交往法案,又是艦機迫近甚至軍機飛越臺灣上空,又是頻密的對臺軍售,試圖打出一套組合拳,通過挑戰中國底線來火中取慄,臺灣海峽的區域和平態勢不斷惡化。責任誰屬,一目了然。這種挑釁是非常危險的。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方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國家採取任何方式把臺灣從祖國分離出去。
  • 港臺腔:一說到釣魚島,蔡英文就啞巴了
    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31819505,.港臺腔
  • 「臺北法案」將把臺灣困死在美國戰略棋局
    一、聚焦「美國利益優先」而非「臺灣利益優先」    回顧「臺北法案」的立法過程(從理論上來講,川普已經正式籤署,該法案已經成法而不再是法案,但為稱呼方便,本文還是將之稱為「臺北法案」,而非「臺北法」。)
  • 2013臺北新藝術博覽會 「藝出慈悲」義賣活動
    其中最受民眾矚目的單元「藝出慈悲 百大名人」義賣活動,今年邀請政商、演藝、時尚生活、藝文宗教界等六百位名人共襄盛舉,並即日起至4月28日止在晶華酒店 麗晶精品公共空間展出「藝出慈悲 百大名人」義賣作品預展。
  • 川普籤署「臺北法案」臺媒:表面惠臺實則害臺
    (圖片來源:網絡)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3月26日籤署了所謂的「臺北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以實際行動協助臺灣鞏固所謂「邦交」,支持臺灣以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等,同時尋求機會增強與臺灣的經貿關係。據臺媒報導,臺灣外事部門對此消息感到「歡欣鼓舞」,表示將繼續堅實穩固並全面深化所謂的「臺美關係」。
  • 美議員又提出眾議院版「臺北法案」
    繼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9月通過所謂「臺北法案」後,幾名眾議院議員似乎也坐不住了,非要上前插一腳——提出所謂眾議院版本的「臺北法案」。當地時間10月18日,美國共和黨籍外交關係委員會亞太小組成員柯蒂斯(John Curtis)發布推文,稱他與美國眾議院外委會其他4名議員,共同提出「臺灣友邦國際保護暨強化倡議法案」(TAIPEI Act,即「臺北法案」),「旨在強化臺灣的國際地位」,並應對「來自中國大陸的壓力」。
  • 江丙坤臺北宴請董建華 共推港臺經貿交流
    江丙坤臺北宴請董建華 共推港臺經貿交流 2010年04月01日 09:57:00來源:你好臺灣網   你好臺灣網3月31日消息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今天宴請香港前行政長官董建華,他們一致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