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骨朵 骨朵網絡影視
文 │ 飛魚
高密度狙擊動作劇《瞄準》已播至52集,嚴密的邏輯和精準的節奏持續抓取著觀眾的神經,臨近收官,更是顯示出了精品國劇的長尾效應。
根據骨朵數據顯示,該劇在本周迎來了播出以來播放量的最高峰值,在如今多部大劇環伺下,《瞄準》的熱度始終穩居電視劇榜首,更以豆瓣7.9分開分播出,CSM59城連續數日處於收視第一。根據云合數據顯示,《瞄準》的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從開播就一直位列第一。沒有頂流小生,《瞄準》的收視硬實力是近期螢屏一大亮點,如今口碑與熱度穩定而平衡,也側面說明這是一部沒有短板的作品。
《瞄準》在人物設定、拍攝手法、劇情節奏等方面均令人耳目一新,人們很難想到這是一部製作周期長達五年的作品。也就是說,五年前《瞄準》的主創就做出了硬核、類型化、國潮審美的內容定位以及主旋律年輕化的市場預判。
更加打破人們固有印象的是,《瞄準》的出品方浙江影視集團是一家資深國企,這部劇的孵化上顯示了製作方成熟而年輕的價值觀。從《瞄準》成為主旋律年輕化代表作的成績來看,傳統影視公司和當下市場趨勢的融合速度遠比人們預想中來得要快。近日,骨朵專訪了浙江影視集團董事長、《瞄準》總製片人楊揚和浙江影視集團副總經理李越,共同揭開浙江影視集團成功撬動當下市場的破局法。
五年磨一劍,「瞄準」精品戰略永不過時
就像《瞄準》選擇對視野要求極高的狙擊手作為主角一樣,以打造精品力作為目標的浙江影視集團自然看得更遠。
「五年前,我們就認為主旋律價值觀的表達永遠不會過時,而且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被認可。信仰的變化是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想表達的,但我們決定挑戰一下主旋律作品和年輕化手法的融合,把狙擊手的信仰故事拍得新穎好看,因此在選擇主創的時候就明晰與作為網生內容原生的優秀創作力量的五元文化的合作思路」,楊揚表示。
相比於其他主旋律作品而言,《瞄準》中主人公的信仰轉變更讓人信服,且給觀眾帶來的審美享受別具一格。除了炫目的動作戲,高密度能量輸出氣勢逼人,技術流年代美學和出色的鏡頭語言之外,該劇對蘇文謙、秦鶴年、廖傑等人物思想發生轉變過程進行了脈絡式敘述,讓信仰在邏輯的驅動下一點一點完成變化,而非一蹴而就的「突變」。正如很多觀眾反映的那樣:「這部劇是無法倍速看的」。
可以說,無法倍速是精品劇的指標之一。而在堅定路線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是實現跨圈層聯動傳播的助推器。楊揚認為:「很多創新都是在混搭的過程中產生的,所謂交融,其實就是這種混搭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使得全新的品類得以誕生。我覺得《瞄準》最大的創新性可能就是嚴肅主旋律的年輕化語境表達。」
當然,《瞄準》和時代潮流、市場趨勢呼應的地方遠不止於此。雙男主的設定、由黃軒和陳赫來出演「一文一武」的狙擊搭檔,都無意中踩在了觀眾的嗨點上。不過楊揚表示雙男主純粹是從狙擊手的故事出發做出的設定,倒是兩位演員的選擇有些別出心裁的理由。
「演員跟人物吻合度高對作品來講會有疊加效應,蘇文謙跟黃軒本人內斂的氣質和張力很契合,不僅演員本人說入戲快,主創團隊也一致認為黃軒簡直就是像從作品中走出來的人物。黃軒一直是我們的不二人選,黃軒版的蘇文謙目前看來無人能及。選擇蘇文謙的搭檔陳赫飾演池鐵城,是出於逆向思維,想和觀眾的想像形成反差。選黃軒就是情理之中,選陳赫就比較意料之外,而兩位演員戲裡戲外的默契度超乎我們想像。「楊揚補充道。的確,這樣的選角思路,觀眾和作品都有驚喜。
硬核與鮮活,「浙影」的雙向賦能基因
《瞄準》之後,浙江影視集團的頭部精品持續推出中,職場情感大劇《輸贏》和年代熱血勵志劇《光芒》也已殺青。《輸贏》改編自付瑤同名小說,由張黎執導,陳坤、辛芷蕾主演;《光芒》由劉飈執導,張新成、蔡文靜主演。
然而,這不過是浙江影視集團內容布局的一部分,海平面下是更大的冰山,都在為開拓更廣闊的年輕市場醞釀和準備。浙江影視集團副總李越表示:「網際網路思維是我們開發項目的底層思考邏輯,目前形勢倒逼我們加速擁抱網際網路,更多圍繞用戶展開創新,用戶也決定了我們的產品必須進行年輕化表達。」
如果說「硬核」是當下年輕觀眾追劇的口味偏好,那麼浙江影視集團早已將這一傳統創作精神寫在基因裡。長周期打磨,尊重專業,集體作戰死磕精品,挑戰主旋律創作慣性,引領市場……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品質和如今的「硬核」網感追求其實同頻共振。
李越認為:「國有企業的優勢正在日益彰顯,傳統媒體的出身賦予我們對政策和社會的敏銳理解與洞察,相對在操作項目適合對題材的把握更準確,政策踩雷風險較低;其次公信力好、資金相對雄厚增強了我們系統抗風險的能力,能給一些重點影視劇帶來製作保障。現在是我們主動出擊的時候。」
「硬核」之外,「鮮活」是浙江影視集團依託於浙江這片土地而自帶的另一個市場基因。眾所周知,浙江是改革開放先行地,開拓創新的經濟模式給這片土地帶來了巨大活力,也成為諸多影視劇創作的取材之處,而歷史文化的積澱與鮮活市場經濟的結合,同樣催生出許多富有想像力的選題。
在這種時代、地域和文化大背景下,浙江影視集團有著一般國有影視公司無可比擬的鮮活度。對此,楊揚表示:「作品創作上平等性鍛鍊了我們的市場能力,我們只有達到甚至高於市場水準,才可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作為一家國有公司,我們有底氣也有定力去把握住時代的脈搏,將符合主流價值觀和市場審美需求的藝術價值發揮到最大。」
全面啟動網際網路精品戰略
從「破局」到「彎道超車」值得期待
從今年起,浙江影視集團將全面啟動網際網路精品戰略,並將網際網路意識灌注到全方位的創作生產,多輪驅動企業由內而外地年輕化。目前的內容布局策略,顯示了浙江影視集團大有彎道超車的可能性。
隨後李越向骨朵介紹了浙江影視集團的多重轉型布局,「內容層面,除了製作主旋律作品外,我們也在研發市場中的其他品類如探案懸疑、甜寵青春、喜劇科幻等,與此同時,電視劇、電影、網劇、網絡電影、動漫以及衍生品的內容生態圈均在加大開發力度;而以內容生產為基礎拓展,乃至後期製作等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也在探索布局;用戶思維要求我們必須更快地響應市場變化,進行題材創新,在組織架構上公司將建立以工作室為生產單位進行內容創作。」
影視是以人才為核心驅動力的行業,在展望浙江影視集團的未來發展路徑時,李越明確表示希望通過揚長避短,儘快「彎道趕超」。「我們國有公司既要發揮資金、平臺優勢,也要尋求和外部頭部團隊、人才的合作,在把控品質的同時豐富產品線,既要在口味上對頭部精品實現年輕化和類型化的表達,觸及廣闊的受眾面,也要擴大產能,積極探索小而美的創新類項目。」
此前,《延安愛情》《溫州一家人》《中國1921》等優秀作品的出品方均為浙江影視集團。而隨著整個公司的定位向年輕化轉型,楊揚表示:「希望能夠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創作力,通過提高內功來開發自己的主控作品。」
作品即名片,精準傳達著浙江影視集團的企業文化。與當下人們的焦慮情緒共鳴的劇集《輸贏》,就是通過講述網際網路銷售行業的故事以傳達「共贏利他」精神。「在創作上,浙江影視集團多製作在展現人物情感命運時兼具思想價值厚度的作品,以實現觀眾反響和社會價值的雙贏;在尋求人才合作時,雙方達成精品共識,形成行業聯動,一起把市場蛋糕做大。」楊揚表示。
為此,浙江影視集團重磅推出「星空聯盟影視新勢力」的計劃,希望在《瞄準》打響市場第一炮後,與更多優秀創作者攜手製作精品,用國企優勢和平臺資源助力年輕創作者成長,為創作過程提供不受外界環境幹擾的保障,以全身心投入作品中。
對於浙江影視集團未來的發展藍圖,楊揚向骨朵介紹了公司未來的三條精品路徑,一是圍繞重要歷史節點儲備劇集,二是充分利用地域優勢,創作鮮活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三是基於浙江廣電旗下的影視公司要有敏銳創新之作。「全面啟動網際網路精品戰略,意味著我們今後所有作品都是直面C端用戶的。我們必須要認真地去了解和分析市場,做出自己的判斷,把握住那些永不過時的東西,同時深入洞悉新生事物。」
經過這幾年的積累,浙江影視集團以《瞄準》為爆破口,接下來的《輸贏》《春風又綠江南》《光芒》《歲月如歌》《天驕》《大國飛天》等一系列作品將陸續跟觀眾見面。隨著浙江影視集團內容生態鏈的日趨完善,以及和創作者相互合作謀求共贏模式的建立,集團的內容邊界將不斷生長拓展,一個「集大成者」正在誕生。而以這種的姿態去引領市場創作,或許「彎道超車」的一天不日便將到來。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主旋律和年輕化雙向賦能,浙江影視集團新時代精品戰略從《瞄準》起航》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