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呀,面臨許多壓力,因此大家都會想經常出去旅遊一下,好友一起唱歌、跳舞來放鬆自己 ,還有就是到劇場聽聽相聲愉悅一下身心。
相聲是我國的傳統藝術,一捧一逗說盡人間喜怒哀樂。說到如今相聲界的流量王,當屬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了。作為相聲團體德雲社的創始人,郭德綱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在相聲圈拼殺出了自己的一拼啊天地。他用自己獨特的幽默方式發揚相聲文化,帶領德雲社眾徒弟學生們甚至走國門,將相聲藝術傳到了國外。
提到郭德綱就自然讓人想到他的老搭檔于謙。于謙被郭德綱稱為「御用捧哏」。而相聲界也都尊稱于謙為」捧哏扛把子「。郭德綱曾經多次地說過,于謙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捧哏演員,還半開玩笑地稱於老師是「相聲皇后」。由此可見于謙在當今相聲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當初郭德綱剛來北京,飯食還沒著落的時候,于謙便是相聲界的一名優秀演員了。雖然我們在舞臺上看到于謙老師總是吃虧,被郭德綱調侃戲弄。但其實在臺下,於老師可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相聲藝術家。受到德雲社上下同時的尊重。
幾乎每個聽過郭德綱于謙的相聲的朋友都知道,于謙的老父親經常的被郭德綱拿來做調侃的包袱,逗得觀眾們哈哈大笑。像:"蒙古國海軍司令「、」八大鐵帽子王「、」京城武術家「等等。觀眾們也都覺得于謙老師的家世顯赫,名門貴族出身,其實並不是這樣。於老師小時候家庭條件確實不錯,于謙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國家地質勘探工作者。確實在地質領域屬於突出貢獻的專家。
由於父母工作繁忙,于謙小時候是在北京的外婆家長大的。對于于謙的生活規劃,父母二人並沒有過多地進行幹涉,基本上都是由著于謙的愛好和興趣去發展。因此,于謙當年報考戲曲學校的時候,父母對他的這種想法是十分的支持的。於老師當年也十分的刻苦,通過自己的努力順利進入了戲曲學校開始學習相聲表演。
後來于謙上臺表演相聲,父母更是對他不斷進行鼓勵,支持他對相聲表演善於觀察,敢於創新。之後雖然相聲行業遇冷,于謙同父母商量去考電影學院學習表演,父母二人也是給予了大力支持和鼓勵。
從小受家庭環境影響,于謙老師的性格溫文爾雅,處事待人上都十分的恰當得體。這樣的性格同搭檔郭德綱形成鮮明對比。郭德綱的師傅侯耀文曾經表示:郭德綱這一路走來坎坎坷坷,這勢必讓他形成嫉惡如仇的性格。這樣的兩個人一起搭檔,既能在生活中互補,又可以在舞臺上形成對立形成笑料包袱,更好的合作。
于謙的好脾氣在德雲社也是出了名的。誰有困難於老師都能夠鼎力相助。他對朋友仗義而包容,無論是圈內還是圈外,於老師朋友滿天下。這樣的一個好人緣,讓大家都對他十分的尊敬和愛戴。
據悉,于謙老師雖然搭檔郭德綱登臺表演,但是於老師在德雲社僅僅只屬於團體員工,並沒有投資入股德雲社。單單靠著出場費和工資,據說於老師每年的收入能夠達到2000萬左右。於老師家庭條件優越,其實也根本不缺錢。
許多關注于謙老師的觀眾和粉絲都知道,於老師特別的喜歡小動物,他在北京大興有自己的一個寵物樂園——天精地華寵物樂園。聽過于謙相聲的都知道於老師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其實不光這些,於老師還喜歡唱歌、養馬、遛鳥等等。
一有空,于謙經常約上三五個好友來樂園聚會,大家一起喝茶聊天、弄一些燒烤,在一起喝點兒小酒,其樂融融。
于謙老師不光在相聲領域十分優秀,唱歌也是他的拿手好戲,特別是喜歡搖滾歌曲。於老師的搖滾歌曲唱起來別有一番滋味。經常聽於老師相聲的都知道,他是北京搖滾協會副會長,還兼任北京馬術文化節兒童馬術推廣大使。
于謙是系統地學習過相聲表演,屬於正式科班出身。按照行話來說屬於正統相聲一派。特別是在北京戲曲學習學習的時候,早期相聲大師高鳳山、羅榮壽、王世臣等相聲前輩們都是于謙老師當年的指導老師。後來於老師正式拜在像是名家石富寬先生的門下學習捧哏。
其實當年郭德綱能夠拜侯耀文先生為師,多虧了于謙從中牽線搭橋。可是後來侯耀文先生不幸去世,郭德綱一下子失去了靠山,許多人就開始擠兌他。而于謙同郭德綱不同,這不僅僅是因為于謙的師傅石富寬先生還健在,更重要的是於老師交際和人脈廣泛,娛樂圈內不管誰都多少會賣給于謙一些面子。
而于謙老師本身也有著較高的相聲專業水平,特別是自從搭檔了郭德綱之後,於老師捧哏水平讓大家折服,舞臺上不論郭德綱拋出來什麼樣的笑料包袱,于謙都能夠從容自如應對,一捧一逗的默契配合,體現出了他高超的捧哏水平,在同行中更是佼佼者,因此別人沒有任何理由不服。
所以說,雖然在舞臺上面于謙總是被郭德綱等人調侃,可臺下的他有一顆謙遜包容的心,對朋友仗義疏財,更不與人爭搶。這樣的好人緣,誰會去招惹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