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是女孩,父母將家裡的兩套房子全給了唯一的弟弟,合理嗎?

2020-12-23 小虎有話說

父母的家產愛給誰給誰!養老都要養!因為就算你養他們也跟他們養大你的付出沒辦法比!不要說偏心就不養老人,只要有兩個孩子就不可能有所謂的絕對不偏心,但是,這不能抹殺他們撫養你,疼愛你的事實!不要為自己的無情無義不孝順找理由!父母的財產愛給誰給誰!這是撫養孩子額外的東西,不要混為一談。

這種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父母房子不願給也正常,那說明養老你的責任也小。但是如果父母偏心到房子給兒子,養老也要你平均,那就要看你的態度了,你心軟放不下,就不要埋怨,要不就索性跟父母說清楚,該給給,該拒絕拒絕,對父母盡孝同時也要努力保證自己的利益,某種程度上自己顧好了,才能幫助他人。

從法律上說,父母健在,財產愛給誰給誰。父母過世,你可以爭。不管父母給不給你房,父母把你養大,你就得給他們養老。 從傳統上說,特別是農村,出嫁的女兒就是帶走嫁妝,什麼都不拿地。 從情感上說,都是兒女,理論上應該一碗水端平。如果是我孩子,我肯定給你一套,哈哈! 做人關鍵要想得開,如果父母決意不給你了,你也別恨他們,畢竟他們把你養大。然後你該慶幸,沒有讓你做扶弟魔對不對?

都說重男輕女什麼的,我想說你嫁的老公也同樣繼承了你公婆的所有財產,難不成你還想攤兩份?我是女兒,爸媽不給我是不會要的,為了讓哥嫂對爸媽好吧,結了婚的女人不要什麼都往婆家扒,婆家也什麼都有。贍養老人是跟養育子女掛鈎的,不是跟財產掛鈎的。如果你父母從小沒有養育你,你是跟著別人長大的,那你對養育你的人有贍養義務,對你親生父母可以沒有。如果你父母生養你了,僅僅是因為財產問題你不贍養,那不僅違法還違反道德。你父母把你養大已經盡到父母的責任,怎麼處理財產不是你該考慮的。

父母內心重男輕女的家庭,不要生女兒,現在醫學發達,是女兒都可以做掉。父母重男輕女的家庭,對女兒是一生的傷害,而且養女兒父母覺得對自己也是傷害。所以這種父母不要生女兒。這種家庭的女兒也不願出生在這種家庭。

你父母的做法沒有錯,他們就是認為兒子永遠是自己一家人,女兒出嫁後就是親戚了,所以他的家產要全部留給兒子,兒子再傳經孫子,一直傳下去,你出嫁後,婆家也給了你房子,車了,這就是你該得的家產,所以婆家就是你的家。至於娘家,過時過節有空時去看看他們,走動走動就可以了。

現在社會基本還是男士在家中佔據主導地位比較多,最為女兒,請問,你丈夫是什麼想法呢? 你丈夫同意贍養你父母嗎?作為姐姐與你弟弟爭家產,還很光榮是嗎? 父母養育你20多年,你就這樣回報父母嗎? 女人自強,就自己掙錢,自己爭回面子,不是靠爭父母的家產!何況父母的家產就是一套房子!

什麼是權力?要錢就是女兒的權利?爸媽還沒死呢,就繼承權。只要從小到大,父母對兒子女兒不偏差的養育成人就是養育之恩。兒子女兒就得盡撫養爸媽的義務。爸媽的財產願意給誰就給誰,就是給外人了,怎麼了?你的意思是給外人你就甘心了是吧。就是不願看到自己的兄弟拿到是嗎?你記住,家是一個傳承,是延續。父母百年之後,是兄弟的兒子去祭拜,去延續這個家的。

在法律上父母的財產要給誰是他們的權利,只要父母把兒女養大了,兒女就有義務贍養父母,不管他們有沒有把財產分給兒女。他們把房子都給了兒子,這是重男輕女的表現,但是很多的母親比父親還要重男輕女,諷刺不?他父母是有兩套房子,兒子結婚要用一套,女兒再要一套,父母住哪?

中國的法律不同於國外,中國的法律更講究「法律不外乎人情」特別是這種家事。不論父母有沒有房子,兒女都有贍養的義務,所以非要把分財產和養老掛鈎的誰也不用說誰,沒一個好鳥。以這件事為例,如果父母沒有兩套房子,那麼兒子結婚父母必定還要想另外的方法先給兒子買房(你非要拿啃老槓我也沒辦法),這時候難道父母一定要再給你買一套房?再比如,如果現在一套房子就值兩萬塊錢,還會有這麼多因為房子而產生的家庭矛盾麼?每個人都能為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藉口,說到底就是一個字「錢」。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你弟弟是給你爸媽家延續了香火,你是給你婆婆家延續了香火,所以你爸媽不給你房子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你若和你弟弟一起給你父母養老,你可以的另一套房子的折合人民幣的一半的錢!我覺得這樣是比較合理的,但如果父母不想給也沒有辦法,但無論怎樣,子女還是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的!

我覺得這些做法有些錯,是不可取的,他們應該跟你商量的。 在我們這兒就是,父母所有的財產都平分給兒子,女兒要不到一分,同時,父母老了生病住院花的大錢都是兒子們出,女兒只出力或者出少部分錢。 非常認同這種中國傳統老規矩,也儘可能讓子女少有矛盾!

一共兩套房子,你弟弟他們住一套,你父母應該還不算老得走不動他們也想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如果你父母不想和兒子一起住,難道讓父母和你一起住,你出嫁了婆家也會房子所以沒把房子給你,再說你父母還健在不是掙遺產的時候,不要急不可耐的想分父母的遺產到你爸媽老了,若果你盡到做女兒的義務該給你的自然會給你。

相關焦點

  • 「兩套拆遷房和50萬,留給你弟弟」:贍養父母十年,卻只是個外人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對待生養自己的父母,都應該孝順和尊敬。因為沒有父母的辛苦養育之恩,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只是多子女的家庭裡,父母永遠是沒辦法一碗水端平。即使父母口頭上說公平,可實際上他們還是偏心的。
  • 父母雙亡後,24歲的姐姐賣掉房子,把弟弟送去孤兒院,網友:自私
    多數父母選擇生二胎,是想給孩子留一個有血緣關係的伴兒,這樣即使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孩子也不會孤單。可有位媽媽在女兒上大學後,偷偷懷孕,結果夫妻倆意外去世,女兒把房子賣了,弟弟也被送到了孤兒院。這位媽媽懷二胎時,女孩已經20多歲了,正在上大學。當女孩得知這個消息,她態度堅決,「你們千萬不要生!你生這個孩子,你不是自己養,你是想把這個鍋甩給我。」
  • 「父母把房子分給妹妹,我們就離婚」:不念親情的利益分割,就是場災難
    : 我住在四線城市,前幾年剛剛結婚,家裡有父母、哥哥、嫂子。 今年年初,聽說家裡的房子要拆遷,按照老家房子的面積,可以分到兩套或者三套房子。 媽媽因為我出嫁時沒有彩禮陪送,一直很內疚。所以當著哥哥的面,表示以後分我一套小房子,哥哥聽了以後,也沒有反對。
  • 父母因為我失去男朋友這個搖錢樹,要和我斷絕關係,我該怎麼辦?
    父母因為我失去男朋友這個搖錢樹,要和我斷絕關係,我該怎麼辦?其實我一直都很好奇一件事情,那就是,現在的男孩子為什麼不找女朋友了?難道是真的因為現在男女比例失調太嚴重,找不到?其實不是的,是現在的女孩和女孩的父母都太物質了。
  • 省吃儉用買的房子 母親逼我過戶給弟弟 我不肯 父母和我斷絕關係
    我從小就對房子有一種執念 。小時候別的小孩都在找爸媽要新衣服 ,好吃的零食時 ,我在問爸爸什麼時候可以修一間漂亮的大房子 ,一套永遠不會漏雨的房子 。後來我們家終於有了大房子 ,窗明几淨 ,再也沒有蜘蛛網, 再也不會一大家子都擠在一個不到十幾平的小屋子裡 。
  • 父母對待我和弟弟的態度截然不同,只因為我是女兒
    我目前在上海打拼,我弟目前在深圳打拼,父母則生活在昆明。講真,對於絕大多數昆明人而言,都是家鄉寶,我和我弟算是例外。雖然生活在上海,但是,偶爾還是會想念昆明的天氣、炸洋芋、燒豆腐、米線。幾個月前,父母在電話裡告知,他們已經把市中心老房子賣掉,並在呈貢新區買了一套高層住宅,希望在住進新房之後,我們能回去看看。「喬遷」本來是很喜慶的事情,所以,在父母搬進新家後,我和弟弟都回去。新房屬於三居室。
  • 「憑什麼讓我養?」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了
    生二孩對第一個孩子來說真的是陪伴嗎?起碼對於畢業就要養弟弟的麗麗來說不是!不是!不是!一對靠低保生活的夫妻生完二孩幾年之後因為兩人的身體和經濟情況沒有能力將孩子養好於是便想讓自己的大女兒來撫養可沒曾想女兒對此表示強烈反對最終,夫妻倆因為這件事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告上了法庭
  • 父母讓我撫養幼兒園的親生弟弟,我該怎麼辦?
    粉絲來信今年我23歲,出生在一個嚴重的重男輕女的農村家庭。嚴重到什麼程度,從我開始記事起每次去爺爺奶奶家都會遭受奶奶的冷嘲熱諷,母親和父親都要被爺爺訓斥一番。我父親是3代單傳,爺爺因為我是個女孩沒少跟父親母親發火。
  • 給家裡打錢卻被男朋友阻止:你早晚是我們家的人,要給我父母打錢
    一位網友抱怨自己的女朋友就顧著往自己家裡打錢,一點也不想著他們,本來挺同情男方的,結果看完他的敘述很是氣憤。「我跟我女朋友最近因為一件事吵了一架,目前冷戰中。於是前天我就跟她提了這件事,讓她以後儘量不要或者少轉錢給她家裡,她弟弟也都畢業工作了,她爸媽有她弟弟就夠了,讓她跟我一起,我們倆每個月都拿出工資的一部分給我爸媽這裡,畢竟我們以後才是一家人,可她不肯,說她爸媽養她這麼大什麼的,然後我們就吵了一架。
  • 「弟弟,爹娘在你家住了18年,他們的房子在哪裡?」「我管到底」
    小兒媳告訴調解員:「我當時跟我婆婆說的原話是,家裡的房子要造平臺了,廚房暫時也用不了,你們能不能去跟兩個哥哥商量下,去他們家住幾天,等平臺造好,你們再搬回來,當時我婆婆回復我說兩個哥哥不讓他們去住。」 當著調解員的面,小兒媳說自己說話從來都不添油加醋,隨即問婆婆自己說的是不是事實?婆婆點頭,公公也表示在小兒子家住的很好。
  • 為什麼只叫我做家務,從來不用弟弟?父母的回答,女孩忍不住哭了
    現在父母很多都會在家鍛鍊孩子做做家務,希望孩子能多學些生活技能,既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能讓孩子養成生活獨立的習慣。 一個16歲的女孩上綜藝的時候吐槽自己的父母。之所以吐槽是因為爸爸媽媽總是叫自己幹活,但是卻不叫弟弟。
  • 23歲女孩溺亡後被「賣」16萬:還有多少父母,正在吸乾孩子的最後一滴血!
    女兒活著,拼了命賺錢供養一家人,女兒死了,也要壓榨她最後的剩餘價值,好給家裡金貴的男丁買套房子。 我就想問,這樣的房子,他們真的住著不怕嗎?在午夜夢回的時候,不會想到自己是吸乾了女兒的血才住進了新房嗎?
  • 孫儷狠心斷絕家庭關係:「我媽用我賺的錢,給弟弟買房」
    攔住母親把她扔井的是爺爺,在母親逼自己輟學出嫁,在出逃路上把攢了一輩子的1000塊錢全給了自己的還是爺爺。但直到弟弟的那通電話,房四井才知道爺爺去世了,而她一直給家裡打的錢是給爺爺治病的,但都被媽媽拿過去裝修房子。
  • 你從不考慮父母的感受,張嘴就說:「裝修房子,給我再打點錢?」
    對父母沒有感恩,對社會沒有責任感,將會處處碰壁,父母心寒。前幾天,在網上看了一個「特權提示錄」的視頻。一群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年輕人參加一個跑步比賽的遊戲,勝出者將獲得獎勵。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等候指令,組織者說:如果你父母婚姻持續至今,請向前兩步。如果你成長中有父親參與,請再向前兩步。
  • 「老婆,陪嫁的房子一直空著不如讓我弟弟住」「想得美,離婚吧」
    對於結婚,張志有點為難,他在跟曉曉交往的時候就跟她講過自己家的情況,父母都是農民,含辛茹苦供他上大學,家裡還有一個正在上學的弟弟。父母辛苦賺的錢都供張志和弟弟上學了,手裡實在是沒什麼積蓄,別說資助買婚房,給曉曉家彩禮,就是連一場像樣的婚禮張志家也沒能力辦。張志也覺得委屈了曉曉,跟曉曉一再保證,讓她再給他幾年的時間,他一定會攢下錢來迎娶她的。
  • 懷孕的她與婆婆籤下生子協議,收到兩套房子後為何違約打掉孩子?
    這二零一七年夏天的傍晚,省城某小區一棟居民樓裡,已經退休在家的楊蘭花把兩本房產證遞給了面前一個年輕女孩。「這樣我倆做個交易,生下這個孩子,這兩套房子就歸你。」女孩猶豫了一會兒:「好,咱倆可一言為定。」說著伸手就接過了房產證。
  • 「你年薪100萬,給你弟弟花20萬過分嗎」,偏心的父母讓兒女心寒
    對於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來說,作父母的能做到一碗水端平是很難的事情,通常都會偏向某一個孩子。有時,可能夫妻倆偏向的孩子也不是同一個。試想一下,在這種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兄弟姐妹,他們對彼此真的沒有責怪嗎?居裡夫人說,「一家人能夠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 哥哥欠的債要弟弟還,父母認為很合理,網友卻說:什麼鬼?
    父母偏心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現實生活中,是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的。導致父母偏心兄弟一方的原因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而孩子的性格和長相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相反的,弟弟小瑞從小不苟言笑、沉默寡言,內向沉悶,常常給人一種很嚴肅的感覺。另外弟弟小瑞長得高大威猛、虎背熊腰、濃眉大眼,長相威武卻一點也不可愛。故此,家裡的長輩都偏心哥哥小寶,兄弟倆在家裡的待遇完全不同,哥哥就像是大少爺,什麼事都不用幹,而弟弟就像是書僮,負責伺候好哥哥,久而久之,哥哥小寶就認為弟弟幫助自己是理所應當的,而父母也認為弟弟照顧哥哥是理所當然的。
  • 父母偏向弟弟到「令人髮指」的地步是種什麼體驗?網友:過於真實
    一個女孩求助說,自己的父母控制欲極強,不通情達理,思想陳舊,認為女孩子賺多少錢都沒用,只有嫁個好男人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方式。自己才21歲,就被逼著相親,讓她割雙眼皮、做鼻子、整嘴巴,就像是想把她包裝得更好看一點,再去嫁個好人家。
  • 父母要賣房子為兒子置辦婚房,女兒一句話,母親立馬啞口無言
    「母親給我打電話說弟弟要在城裡買房結婚,讓他們把家裡的房子和地賣了給他付首付,未來弟媳婦要求先買房子再結婚,而且房本上必須寫他們兩個人的名字。我忍著怒氣耐著性子聽母親絮絮叨叨地講完,問了句:「如果到時候你們鬧矛盾了,你和我爸去哪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