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870萬個物種同行,你應該關注
你好,這是野人筆記的第四次推送。
又是一年花香四溢,鳥兒高歌,春天不約而至。有許多鳥兒離開南昌,飛往北方老家;也有許多鳥兒從更南的地方飛回南昌,尋找心上人並且養育它們自己的小寶寶。
鳥兒是世界上最勤快的動物之一,此時此刻,他們要搭建最精美的鳥巢,為他們的後代創造最舒適的環境,到處平靜和諧,一幅純天然壁紙的樣子,
其實鳥類的世界裡其實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單純美好,深入探究,你會發現和人類一樣鳥類也有爭鬥,侵略,搶奪,欺騙。(簡直就是一群鳥人),
今天就來說說鳥類之中的腹黑之徒,要說到腹黑中的極品那可非大杜鵑莫屬。以大杜鵑的經驗,簡直可以出一本《腹黑學指南》的教程:
細節成就詐騙
清晨,葦鶯開始唱響他們最動聽的歌曲來迎接新的一天。
在嘰嘰喳喳的合唱中突然出現了一個熟悉而神秘的聲音,「布穀,布穀……」這是大杜鵑的歌聲,因為它的叫聲所以它有另外一個名字——布穀鳥。然而,大杜鵑絕不是來催葦鶯播種的。它另有企圖。
大杜鵑發現葦鶯的鳥巢後,先會在遠處觀察。葦鶯將自己的蛋產到搭建好的鳥巢中,
鳥媽媽和鳥爸爸分別出去尋找食物,有時候它們也會一同出去。
此時,大杜鵑卻偷偷地拜訪了他們的家。大杜鵑會吃掉一顆鳥蛋,
接下來,它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混蛋,它會在十秒之內將自己的一顆蛋產到鳥巢中,混入葦鶯的蛋中。這樣可以保持鳥蛋總數不變,防止被葦鶯識破,並且也保證了足夠長的孵化時間;
原來大杜鵑並不是為了偷吃鳥蛋而來,而是想讓這對父母幫他養育自己的孩子,它們從不自己搭建鳥巢,也不會自己撫養後代。
葦鶯會這麼笨嗎?難道不知道自己的鳥蛋被替換了嗎?不!它們回到家後,會不停的看自己的鳥蛋,確保數量、顏色和大小與出門前相比是一樣的。
但這次它們並沒有發現大杜鵑偷偷的用自己的蛋替換了它們原來的蛋。為什麼呢?因為大杜鵑是個成功的騙子。它會模仿其他鳥兒下的蛋,讓它自己的蛋在外形上與他偷偷替換的鳥蛋幾乎相同,它只有這樣做才能達成它的目的——讓其他鳥兒為它撫養兒女。
組團詐騙,分工明細
有觀察顯示大杜鵑能夠欺騙一百多種鳥,包括鶲、鶯、雀、文鳥等,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麼多種類的鳥,它們的蛋從顏色到形狀大小各不相同,
杜鵑又怎麼能做到想模仿誰就模仿誰,想下什麼樣的蛋就下什麼樣的蛋?(鳥人中的魔術師?)
大杜鵑的辦法是組團分工,在大杜鵑的這一個物種內,會分成不同家系,每一個家系選一種鳥或一類鳥寄生,有專門負責騙麻雀的,有專門負責坑葦鶯的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說大杜鵑是自然協同進化和擬態現象的經典教科書。
腹黑要從娃娃抓起
或許是大杜鵑的小寶寶從小就繼承了家族強大的腹黑基因,或許是大杜鵑的胎教做得實在太出色,大杜鵑的幼鳥一出生就心狠手辣,它不僅要贏在起跑線上,還要把其他選手擠出跑道,大杜鵑幼鳥往往會第一個被孵化出來,出來後這個小傢伙便會將其他鳥蛋甚至是剛出生不久的小鳥統統推到鳥巢外面摔碎摔死,只讓鳥媽媽撫養它一個,絕不許雨露均沾。
鳥媽媽從此專心養育大杜鵑的這個孩子。隨著大杜鵑寶寶逐漸長大,它的個頭越來越來大,甚至都超過了撫養它長大的鳥媽媽,出現小鳥餵大鳥的奇特場景,但可憐的鳥媽媽卻並沒發現這是別人的孩子。
這孩子怎麼有點像隔壁老王啊?
大杜鵑成功欺騙了其他鳥兒,自己卻若無其事的唱著它自己的歌:「布穀,布穀……」大杜鵑這樣的行為我們稱之為「巢寄生」行為。
巢寄生,說得那麼難聽,只是免費託管好吧。
文化包裝,營造個人崇拜
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都為紅色,它的叫聲哀怨悽悲,動人肺腑,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湊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那樣鮮紅,便把這種顏色說成是杜鵑啼的血所染成。
再加之它的叫聲是「布穀,布穀……」像是催促農人趕快播種布穀,莫誤農時,所以人們對它分外愛戴,甚至傳說它是古代蜀地的聖賢君主望帝魂魄所託,化而為鳥。唐代李商隱的《錦瑟》中就有「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的詩句。欺騙到了文化的高度,這人設(鳥設)實在是太成功了!
好在,大杜鵑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夠成功的欺騙其他鳥兒。它對其他鳥類種群造成的危害也並不大,相反由於大杜鵑以昆蟲為食,如像松毛蟲、毒蛾等其它鳥類都不敢吃,對杜鵑來說卻是美味佳餚。因而杜鵑是著名的森林益鳥。
終極腹黑指南——亦正亦邪,適可而止
每年春天,大杜鵑與其他鳥兒都會繼續他們的欺騙和被騙的故事,最終誰會獲勝呢?吃瓜群眾在一旁欣賞這一幕幕鳥人們的好戲就可以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