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西雅圖綠樹環抱的湖景墓地,有一位已經96歲高齡的公墓管理人員,他每周都要為埋這裡的一對父子掃墓,年復一年。這對父子裡的父親曾是老人的師傅,是1973年來到這個墓地的。老人也是從1973年開始為他守墓,這一守就是47年。每周為師傅掃墓的時候,老人總是會不自覺地想起那個剛認識時歲數幾乎只有自己一半的年輕師傅,他自信張揚,充滿活力且言出必行,只用了短短幾年就讓全美都知道了他的名字。老人名叫木村武之,而墓碑的主人,也就是老人的師傅,他叫李小龍。
1924年出生的木村武之,很小的時候就生活在美國。後來因為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整個美國都瀰漫著一股強烈的反日情緒,甚至很多生活在美國的日裔開的店鋪,都沒能倖免的被打砸。在這種情況下,木村莫名其妙被美國人監禁了五年。不僅如此,監禁結束後木村還經常被一些素質低下的美國人呵斥,稍微流露出不滿,就免不了一頓拳打腳踢。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木村,性格自卑懦弱,哪怕已經三十多歲,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家經營不錯的小酒館,他也依然改不了怯懦憨直的性格。
直到1959年,35歲的木村遇到了當時只有19歲李小龍,李小龍的睿智,自信和高超的功夫讓木村折服,他決定跟隨李小龍。為此,木村毫不猶豫地賣掉了自己的酒館,全力支持李小龍開辦武館。由於當時木村年事已高,練武又是非常消耗體力的活動,因此木村很難跟上李小龍那些年輕徒弟的節奏。對於這種情況,李小龍對木村並有特別的照顧和安慰,反而是更加嚴厲,挑剔,批評木村,哪怕這個武館和大部分器械都是木村提供的,李小龍也依然如此,絲毫不怕木村一怒之下將這些全部收回。
這個「年輕師傅」的苛刻與其他師兄弟的抱怨並沒有讓木村退卻,李小龍越是打擊木村,木村便越是堅定。現在看來,也許這是李小龍對木村專門制定的教育方法。李小龍不說,木村不問,但他們都懂。正是因為木村原本懦弱憨直的性格,李小龍從不誇獎他,因為他知道,誇獎木村只是在姑息木村,讓木村有餘地繼續懦弱下去。只有不斷打擊他,甚至羞辱他,才能讓他戰勝自己的懦弱,擺脫往日的陰影,真正煥然一新。從某種程度來說,這與道家陰陽相生,否極泰來的說法相符合。從這一點,就能看出李小龍先生的境界與武道修養。
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戰勝自身懦弱的木村武之在李小龍的傾囊相授下果然成為一名優秀的「高齡」武師。煥然一新的木村也終於得到了李小龍真心的誇獎,他曾對伊諾山度等一些徒弟說:不管我練得多厲害,木村總在我之上,我尊重他。隨著李小龍揚名世界,他們不再有時間朝夕相處,但彼此的感情與信任從未改變。李小龍去世後,悲痛不已的木村沒有消沉,堅持把他的武技傳承下去。如今96歲的木村身體和頭腦都變得遲鈍,他記不清很多事情,但他依然堅持每周一次的掃墓,依然記得這個讓他重獲新生的「年輕師傅」,李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