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許多動物福利方面的示範圈舍-簡而言之,就是「 Het Familievarken」(家庭豬場)的理念。豬舍建在荷蘭芬霍斯特的養豬場主伊沃·貝克斯(Ivo Bekkers),它有一個特色養豬場。
``Familievarken''創新圈舍於2019年在Bekkers的育肥舍之後建造。創新者Tjacko Sijpkens和Frank Wind是尋求不同風格建設的倡議的推動力。他們與瓦赫寧根大學和研究機構、海波爾、Coppens Diervoeders以及建築公司和設備製造商進行了合作
姓名:伊沃·貝克斯(Ivo Bekkers),現年37歲。地點:荷蘭芬霍斯特。農場:Bekkers農場主要是育肥場,2個場擁有4,000頭育肥豬。Familievarken計劃是這些地點之一後面封閉式飼養480頭母豬。在該封閉區域中,Bekkers的出生/每頭母豬仔豬數為15,斷奶的仔豬/每頭母豬數為12.8。育肥豬每天可增長950克。總共測得氨氣排放量為5 ppm。
創新的圈舍類似於一個超大的蒙古包。
圈舍看起來像一個超大的蒙古包,有足夠的餘地供豬使用。但是,建築成本並不比傳統圈舍高很多。他說:「圈舍沒有漏糞池。廁所立即處理當天的糞便。組合式的建築很便宜。目的是要求每個動物場所與傳統的圈舍一樣進行常規投資。」
對於追求理想圈舍的下一階段,Familievarken正在尋找其他農場,希望以此方式選擇豬。他解釋說:「當然,我們的目標是在十年的時間內發展50至60個豬場,這取決於農場的規模。圈舍是模塊化的,這意味著一個飼養480頭母豬的豬場將有10個相鄰的單元。」
欄位上方的飼餵系統每天使用四次
在育肥舍上方,飼餵系統開始移動,豬在地面上搜索掉落的飼料。伊沃·貝克斯(Ivo Bekkers)說:「剛開始時,母豬沿著圈舍尋找飼料。他們現在已經知道,在系統運行的20分鐘內,有足夠多的撒料,所以他們要平靜得多。」
尊重動物自然習性
在圈舍裡,動物福利和自然需求都經過深思熟慮。豬的活動空間是法律規定的兩倍。斷奶仔豬在斷奶後仍留在分娩欄中直至屠宰前,它們都有更多的空間。穀倉分為兩個環。斷奶母豬和妊娠母豬放在內圍欄。外圍欄用於分娩。最初,這些欄位曾經被一層黑沙覆蓋,但是這種沙並沒有排走儘可能多的液體。現在,欄位上有一層乾燥的排水砂。
斷奶母豬和妊娠母豬分為一組,中間有乳頭飲水器和糞坑。儘管有足夠的空間,但仍有許多動物擠在一起。在另一側,群組中最強勢的母豬會強行趕走其中一頭較小的母豬。在用鼻子在沙子上劃出一條幾米大溝之後躺下來。
他說:「他們的舉止很棒,不是嗎?排名順序仍然像傳統的圈舍一樣適用,但是在這裡他們有足夠的機會紮根和挖掘。」
大型分娩欄飼養四頭分娩母豬。-照片:Henk Riswick
四頭分娩母豬加在一起有53頭仔豬。第一頭母豬躺下後,所有的仔豬都會向自己的母親衝去。第一組分娩母豬分為一組,斷奶年齡為5周,另一組為6周,以了解最有效的方法。Bekkers說:「我們斷奶的體重幾乎沒有差異。斷奶的日齡較大,因為仔豬會飼餵飼料。起初我們擔心母豬會掉膘,但這並沒有發生。」
第一組育肥豬已被屠宰。這些豬日增重950-1,000克。肌肉發育是最後階段的挑戰。由於動物在沙子中穿行,因此它們的肌肉發達。即使在一周大的時候,仔豬的肩和腿也已經很結實了。
使用豬廁所:一個新的挑戰
從環境角度來看,豬廁所應確保減少氨氣排放。Bekkers說:「最初的測量表明,現在我們那裡有5 ppm的氨。我們嘗試根據行為從源頭上分離糞汙。這可以減少85%。為了達到最後的百分比,我們將必須安裝空氣洗滌器。」
斷奶和妊娠母豬的活動區域和廁所相鄰
母豬廁所。Bekkers使用獎勵來嘗試馴化豬只在這裡排尿
豬廁所可以確保圈舍中糞便的氣味幾乎減少到零。它聞起來像豬,但穿透力遠不如傳統的豬舍。根據Bekkers和Wind的說法,豬廁所是最大的挑戰。豬在寬大的欄位中效果很好,但是對它們進行便盆訓練並不容易。Bekkers指著牆邊的黑點說:「我們正在嘗試找出如何讓他們只在一個地方排糞的方法。母豬排糞大多能找到合適的位置,但在飼餵和躺臥區仍排尿過多。有時候育肥豬突然在其躺臥出現溼潮區域。可能是圈舍環境,我們還沒有確切查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看好未來
在荷蘭政治中,最近出現了一場小風暴,一位政治人物呼籲出於環境原因將荷蘭的生豬產量減少50%。他回答說:「荷蘭在全球養豬國家中絕對領先。這使我們感到自豪。因此我們不希望減半,而希望進一步創新獲得更好的收入。」
01
藍耳淨化—失敗與成功2案例參考
02
微小病毒量可致非瘟發病
03
提高斷奶仔豬數量和質量的11個關鍵步驟
04
豬呼吸系統的主要五種混合感染
05
【招聘·求職】免費發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