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晚,《國家寶藏》闊別2年,赤子歸來。如果說第一季走過華夏文明的腹心,第二季見到五千年孕育的生機,那此次第三季帶來的9座聞名於世的歷史文化遺產,也許能為大家提供「中華民族究竟為世界文明奉獻過什麼?」的更多答案。
這是因為我們有:
600年紫禁城(故宮博物院)
930年西安碑林博物館
1000年蘇州博物館
1300年西藏布達拉宮
1700年敦煌研究院
2200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500年孔子博物館
3200年三星堆博物館
3300年殷墟博物館
對於現在我們能為後人子孫留下什麼?也許就像《國家寶藏》正在做的事之一,「...讓國寶火起來,讓人們對國寶的認知從遙遠變得親切、從好奇變為敬畏...我們一直在努力想辦法用我們電視人的長項,用一個傳播者的長項,把它變成一個故事,翻譯給我們的觀眾」,《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於蕾說到。
我們這代人很幸運,這是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恰遇紫禁城百年生日。
因此這季的故事,還是從600年紫禁城(故宮博物院)開始。
在靳東、張子楓、馮小剛帶來的國寶前世傳奇中,我們知道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祖先們一次不拉,一共記載了29次哈雷彗星回歸的所有文獻。近30個王朝建立,卻獨留一座明清紫禁城,讓後人體會其威嚴肅穆。開放商貿通貨,讓瓷器代表「China」走向世界......
而回看,這些成就也只不過先祖們留下的其中滄海一粟。
溫馨提示:收藏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