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紀念歌:慶祝國父誕辰

2021-02-19 澳門口述歷史

2016年11月12日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151歲(實歲150)冥誕!

1866年11月12日,國父孫文(字載之,號逸仙,旅日時化名中山樵,世稱中山先生)誕生於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今廣東省中山市)。

1894年11月24日,孫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1895年,興中會發動乙未廣州起義。1905年,孫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


1911年4月27日(農曆3月29日),趙聲、黃興等人領導廣州黃花崗起義,此為第十次起義。由於雙方兵力懸殊,黃花崗起義終告失敗,大批革命黨遭逮捕,於該役中戰死者57人,被捕後就義者29人,共計86人犧牲。之後,收殮到72具烈士遺骸,合葬於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黃花崗之役後,在同盟會中部總會的推動下,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共同策劃發起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農曆8月19日)武昌起義,成功掌控武漢,成立湖北軍政府,各省革命黨鹹起響應,引發各省相繼宣布獨立,終於推翻清朝,迫使清帝退位,史稱「辛亥革命」。同年11月11日,孫抵倫敦,就武昌起義成功接受《濱海雜誌》採訪。

據統計,自1894年興中會成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這17年間,民間發動的革命起義事件,多達29次,其中有十次是由孫中山所發動。

1911年12月29日,孫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職,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民國元年(1912年)8月11日,同盟會、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和共和實進會五個政團一致同意合併,並於同年8月13日宣告:「共和之制,國民為國主體,吾人於使人不忘其義,故顏其名曰國民黨。」

1912年8月25日下午1時,國民黨成立大會在湖廣會館召開,正式宣布國民黨誕生。

1913年,孫發動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並按照傳統會黨的形式重建組織,取名中華革命黨,目標為討伐袁世凱,以實行民權、民生主義為宗旨、以掃除專制統制、建設完全民國為目的。中華革命黨的成員大部份都是原中國同盟會和國民黨成員,以青天白日旗為黨旗。

1919年,西南軍閥排擠孫中山,孫返回上海整頓黨務,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並被推選為總理。

1925年1月1日,孫抵北京後即病發,住進協和醫院治療,經西醫診斷為肝癌末期,同年3月12日9時30分,孫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

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

影片開頭為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他病逝前一年(1924年),於廣州的最後一次公開演講實錄,他在演說中裡勉勵國人要自立自強,齊心讓曾是世界第一強國的中國,再次領先世界各國。

《國父紀念歌》乃為了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而作,由黎錦暉作曲、戴傳賢作詞。

1925年,黎錦暉於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創作了《總理紀念歌》以紀念他,並發表於《小朋友周刊》。

1947年12月25日行憲之後,中國國民黨主政之中華民國政府於明令將《總理紀念歌》更名為《國父紀念歌》,並由時任考試院院長的戴傳賢改寫歌詞,他用三段文字描述國父一生追求民主政治的精神及經過,言簡意賅、真摯感人,並勉勵同胞們仍須為民主政治的進步而努力。

1891年出生的黎錦暉,自幼學習古琴等樂器,是位音樂教育學家,因奠定近代流行音樂基礎,被譽為「中國流行音樂之父」。黎最膾炙人口的流行音樂作品為《桃花江》,曾培養出周璇等知名藝人。他以莊重的行板,傳達了國人對孫中山先生的追思。

戴傳賢(1891-1949)為浙江吳興縣人,字季陶,筆名天仇。留學日本時,加入中國同盟會,回國後,從事報社工作。戴先後創立民權報、星期評論、中央通訊社等;或抨擊袁世凱,或介紹世界局勢。戴自民國元年起追隨孫中山先生,不但記述其言論且與之共進退,是中國國民黨的理論家。戴與孫中山先生熟識多年,並關懷時局,故能將孫中山先生的一生以精簡文字寫成感人的歌詞。

國父紀念歌

曲:黎錦暉
詞:戴傳賢

我們國父 首創革命 革命血如花
推翻了專制 建設了共和 產生了民主中華
民國新成 國事如麻
國父詳加計畫 重新改造中華

三民主義 五權憲法 真理細推求
一世的辛勞 半生的奔走 為國家犧牲奮鬥
國父精神 永垂不朽
如同青天白日 千秋萬世長留

神州鼎沸 國步艱難 禍患猶未已
莫散了團體 休灰了志氣 大家要互相勉勵
國父遺言 不要忘記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須努力

相關焦點

  • 薦書 | 紀念 國父誕辰
    今天是   國父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日,我們在此推薦一些有關   國父的大陸版書籍。
  • 國父誕辰暨文化復興節紀念大會致詞
    本文今天是 國父一百晉三誕辰紀念,也就是第三屆中華文化復興節。政府自前年明定 國父誕辰為中華文化復興節以來,至今已經兩年;此其間,由於全國各界熱烈響應,也由於政府同仁悉力以赴,乃使九年國民教育得以如期實施,社會生活規範得以全面推行,長期科學發展計劃得以擴大邁進……所有教育文化建設,都獲致了顯著之績效。
  • 為何世人總稱 國父「孫中山」?
    編按   本文原題為:<國父明明叫孫文、號逸仙,為何世人總稱他「孫中山」?
  • 國父逝世九十一週年紀念文
    其後雖有袁氏之僭逆、軍閥之弄權,而國父獨以堅定之革命志節、革命決心、革命信仰,於廣東重建政府,討袁、護法、平叛、建軍,演講三民主義,不避刀箭、親冒矢石,故能創造中國國民黨之新生,奠定國民革命軍之基礎。是以國父一生致力國民革命,其智仁勇之革命精神,固已超入聖域,達於天下之至誠。故 國父之精神,實千秋而長存,雖萬世而不朽; 國父之德業,必億載而永壽,同兆民於左右。
  • 華埠紀念孫中山逝世95週年 本報專訪:國父曾孫孫國雄 | 星島日報
    3月12日上午十一時,洛杉磯雖然陰雨連綿,由中華會館舉辦的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週年緬懷活動仍然風雨無阻,由駐洛臺北經文處副處長翁桂堂
  • 「東成西傑•劉詩東•鄭澤傑山水作品展」舊金山國父紀念館成功開展
    點擊上方「嶺南人文山水長卷"關注我們國父紀念館由舊金山亞洲藝術學會、舊金山中華藝術學會、美國金山印社、金山國父紀念館、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
  • 邀請函「水墨家園——李小可作品展」(2015.12.25臺北國父紀念館)
    2015 . 12 . 25 16:00尊敬的先生/女士: 由國立國父紀念館、北京畫院、財團法人晟銘文教基金會、李可染藝術基金會主辦,北京可創文化、徐州海峽交流協會、三省堂協辦,羲之堂承辦的 「水墨家園——李小可作品展」 將於 2015年12月25日(周五)下午4時 在國立國父紀念館三樓逸仙藝廊(臺北市信義區仁愛路4段505號)舉行開幕儀式。
  • 紀念一代國學大師錢穆誕辰125週年
    今年為錢穆誕辰125週年。作為香港中文大學的校友,周佳榮博士以清楚明了的筆鋒,切進歷史的肌理脈絡,梳理錢穆生平,創作《錢穆在香港:人文·教育·新史學》,是為紀念。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闡述錢穆在香港辦學的歷程,包括錢穆1949年來港創辦新亞書院的經過、1953年成立新亞研究所,以及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創立前後,新亞書院與崇基學院、聯合書院加入的情形。
  • ​1Nightwish發行了新專輯 2慶祝貝多芬誕辰250年紀念日影片-看戲學芬3
    這張專輯唱著關於自然和人的歌。Nightwish on maailmalla tunnetuin suomalainen rock-yhtye. Nightwish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芬蘭搖滾樂隊。Lähteet HS, Yle來源HS,Yle----陳煥雅分享鏈接古典音樂迷們這一系列慶祝貝多芬誕辰250年紀念日影片,可別錯過了呀!
  • 「紅亭紀念日」全球洪門聯盟、中國洪門五聖山與洪門國際基金會,下午在高雄洪門忠義堂舉行紀念儀式.
    今天是農曆7月25日,國曆九月十二日,也是洪門成立346週年的「紅亭紀念日」,全球洪門聯盟、中國洪門五聖山與洪門國際基金會,下午在高雄洪門忠義堂舉行紀念儀式
  • 《線之道——樊洲水墨世界巡廻展》2018年10月31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隆重開幕!
    我先邀請他在上海寶吉祥藝術中心展出(2018年9月6日至10月20日),接著又在臺北國父紀念館為他策劃「線之道─樊洲水墨畫世界巡迴展」(10月31日至11月13日);無他,只為將自己欣賞的作品,引介給臺灣水墨藝術愛好者。2018年10月12日畫展開幕式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