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委宣講團到泰安、省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濱州、山東理工大學宣講五中全會精神
省委宣講團到泰安、省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濱州、山東理工大學宣講五中全會精神
激蕩中國夢闊步新徵程
連日來,山東省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繼續深入到全省各地開展宣講活動,與基層幹部群眾座談交流。
在宣講和互動交流中,省委宣講團成員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會通過的規劃《建議》,從「深刻認識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意義、有利條件和重要特徵」「準確把握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牢牢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和重要著力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動員各方面力量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而團結奮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等多個方面,對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宣講。
11月25日,省委宣講團成員,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劉興雲到泰安宣講五中全會精神,並與黨員幹部代表座談交流。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原汁原味的宣講,讓參加報告會的泰安黨員幹部代表深受啟發。泰安市政協委員、市委黨校副校長梅長冬說,報告結合山東、泰安實際,重點突出、層次清晰,很多關鍵問題點撥透徹,「市委黨校一定要認真學習全會精神,結合泰安和領導幹部的實際,把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好、輔導好、貫徹落實好,更好地推動泰安經濟社會發展。」
為貫徹落實好五中全會精神,泰安市委將舉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班,各級領導幹部帶頭宣講,深入學校、企業、農村、社區等基層單位宣講,全面準確地把全會精神宣傳貫徹好。
11月24日,省委宣講團成員、省國資委副主任高長生到省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宣講五中全會精神。緊扣「山東是國資國企大省」這一特點,高長生對全會中有關國資國企的重大部署進行了重點詮釋。宣講報告會後,高長生來到省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資產管理中心,與一線幹部職工座談交流。
當好經濟社會發展「先行官」、爭做綠色發展「排頭兵」、勇當創新「領頭雁」……幹部職工紛紛表示,宣講內容豐富,思想深刻,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強化學習領會五中全會精神的主動性自覺性,把全會精神轉化為立足崗位作貢獻的強大動力,助力國企謀發展促轉型,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頂梁柱」的支撐力量。
「這是一場深刻的宣講輔導,也是一場及時的動員報告和生動的大黨課。」省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廣慶說,學習宣傳貫徹五中全會精神,關鍵看行動,根本在落實。「緊密聯系公司改革發展實際,我們將把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與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結合起來,與全面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與全面深化公司改革結合起來,與完善公司現代企業制度結合起來,與抓好安全生產實現安全發展結合起來,與維護大局和諧穩定結合起來,扎實做好國企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確保明年工作早安排早部署早啟動。」
11月24日,省委宣講團成員,省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辛樹人到濱州宣講五中全會精神。除主會場外,濱州各縣(市、區)設視頻分會場。
「五中全會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馮家鎮水產業轉型升級,也要從全產業鏈著手。」霑化分會場,霑化區馮家鎮黨委書記王克現聽完宣講,深有感觸。他說,馮家鎮漁海資源豐富,水產業是特色優勢產業。將來要不斷提高水產資源高值化利用水平,突出集群成鏈,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培育水產業發展新動能。
宣講報告會結束後,辛樹人先後到濱州黃河之星生態園、魏橋國科(濱州)科技園、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調研,並和企業、基層統計工作代表座談,就創新驅動發展、統計現代化改革等問題進行交流。濱城區彭李街道統計站站長呂蕾說,五中全會提出「推進統計現代化改革」,需要基層統計工作者深入一線,採集最詳實、最鮮活的源頭數據,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數據支撐。「我們將依託統計數據智能管理平臺,強化數據分析,進一步完善『四級統計體系』,提高統計服務能力,為實現『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提供堅實的統計保障。」
「我們學習領會五中全會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全會精神落實到教學、研究中。」11月24日,省委宣講團成員、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郝憲印到山東理工大學宣講五中全會精神,並與師生代表座談交流。
「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離不開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山東理工大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易維明說,「高校要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總目標,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高校的科研工作要服務基層,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我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從『十四五』到2035,恰是我們青春最美好的時光。廣闊的田野是最好的課堂,也是最精彩的成才舞臺。下一步我要把『農村土地流轉後利用的規範治理』等作為研究課題,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山東理工大學法學院研究生胡鋒的話充滿幹勁。(姜言明 劉濤 付玉婷 姜斌 楊淑棟 王偉 趙琳)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