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以前來臺者 以福建人最多;1949 年的大撤退以山東人最多,其次為江蘇人與浙江人;1950年以後 (1955年除外)來臺者主要來自廣東省,是經由香港輾轉來臺。
1955年,大陳島軍民撤退來臺,因此,當年來 臺者主要來自浙江省。1966年戶口普查 納入軍籍,呈現所有外省人的省籍分布。
人數最多的五個外省籍依序是:福建省、山東省、廣東省、 浙江省、江蘇省,合計佔54.1%。
話說,臺灣山東籍美女數量挺多,所以我單獨為山東姑娘開了一篇。
1949年之前國共兩軍進出山東多次,共軍最後獲勝,但因沒有海軍,青島又是德國建好的軍港,國民黨的海軍用美援軍艦,運走了大批的陸軍,其餘空間則用來封校,強押學生上船。
當年的孩子早上去上學,這一上就是四十年,沒有文憑、沒有家庭。
而他們的後代子女就在臺灣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成為了臺灣的外省人。
今天這篇就要來和大家介紹在臺灣的山東籍美女。
說到青霞女神,兩岸三地的朋友對她非常熟悉了。
她縱橫電影界20餘年,出演了百部電影,是港臺影壇頗負盛名的女星之一,更是百年中國電影史上的10大女明星之一,創造了一個獨屬於她自己的時代。
從影生涯縱貫20世紀70至90年代、風格橫跨文藝和武俠、女裝及反串皆能獨領風騷。
對於影視後輩來說,林青霞這個名字就是一個無法逾越的山峰。
瓊瑤曾說過:『沒有遇到過第二個可以和林青霞媲美的女子』
而香港著名導演徐克曾說:『五十年才能出一個林青霞』
林青霞,1954年生於臺北縣三重。
籍貫山東萊西望城街道林泉莊村(萊西於1941年從萊陽劃出單獨設縣)。
父親林維良出生於山東萊陽,幼時接受私塾教育,畢業於北平醫學院;對日抗時期,林維良懷抱一腔報國之志毅然從戎,成為國民黨軍隊中的一名下士軍醫。
幾年後,林維良認識同在軍隊後勤處製作被服的山東老鄉麻蘭英。母親麻蘭英是山東青島姑娘,身材高挑相貌清秀,性格豪爽。後勤處長非常欣賞林維良,從中牽紅線促成了這段姻緣。
林青霞父母結婚後,生下大姊林莉,可是此時國民黨開始大撤退,只好將林莉交給林維良的弟弟扶養,跟隨部隊匆匆去臺灣。
一別30多年,直到1987年,林維良夫婦幾經輾轉,才找到早已為人母的林莉。
林家一開始落腳在臺北縣三重鎮(現新北市三重區)麻蘭英在臺灣懷孕生下哥哥林成森,後來又生下林青霞。此時父母親已經退役,移居嘉義縣大林鎮的眷村「社團新村」。
林維良在眷村開了一間小診所,麻蘭英則在家中接一些女紅來做,以補貼家用。
林青霞幼時眷村的房子是臨時性建築,一幢幢地排著,規格全都一樣:一個家庭只有一間臥室加一間廚房,全村共用一口井,一家五口擠在一張床上。
林青霞的演藝經歷有時代的縮影。
她先後經歷了70和80年代的臺灣文藝言情和90年代的香港武俠。
她的演技中有時代發展的足跡。
婚後,林青霞淡出影壇,熱心公益。她和丈夫名下的言愛基金會在大陸捐資建立了200多個思源學校。
2011年,她出版了人生第一本散文集《窗裡窗外》,2014年趕在60歲生日之際,她又出版了第二本散文集《雲去雲來》。
她說過:『我喜歡自己有進步,你叫我闊太太,我會覺得很沒意思,精神太空虛。我喜歡有長進的生活』
20歲時,她是美麗的天之驕女;30歲時,她是璀璨的影壇天后;到了40歲,林青霞洗盡鉛華,變身家庭主婦;50歲後,她說:『不要叫我大美人,請叫我作家』
世間,只有一個林青霞。
崔苔菁1951年生於臺北市。父親是國軍飛官。
她是紅極一時的臺灣女歌星和電視節目主持人,被媒體稱為臺灣的「一代妖姬」。
在保守的1970及1980年代以性感的穿著、動感的舞蹈、嬌柔的聲音風靡全臺,是橫跨主持、歌唱、秀場、戲劇及廣告等多棲天后級女藝人。
她是臺灣50後、60後的共同偶像,阿娜多姿的身影,渾然天成的巨星氣質,在70年代不知迷倒多少芸芸眾生。
當年出席金鐘盛會的一襲銀管流蘇裝的前衛形象,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各位,那可是1981年啊!
如果細數臺灣流行歌壇動感取勝的歌手,崔姬絕對可以算是個中翹楚。
或許是因為崔苔菁在螢幕上的魅力和舞臺上的動感形象太過鮮明,常讓人忽略了她在唱片上的成就和努力。
然而回顧崔苔菁的演藝生涯,她曾出版二十多張個人專輯唱片,唱紅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她和父親崔增傑感情極好。
她經常說,自己所有的成就都是父親給的,因為從小父親認真的栽培她,學芭蕾、學鋼琴、小提琴,她認為自己身上所具備的氣質都是父親用錢堆出來的。
「我爸很多事從不找我幫忙,他很怕麻煩我,都是自己打理。80多歲時還開車到機場接送我,想幫我提行李。等他車都開不動了,我就想放下一切來照顧他。」
伊能靜1969年在臺北出生。
母親楊淑婉為臺灣基隆人,是一名歌星。在國語歌唱綜藝《群星會》節目中,用「藍茜」作為藝名,其外祖父楊元丁曾任臺灣基隆市議會副議長。
她出生時原名吳靜怡。後父母離異,母親改嫁日本人伊能祥光,將她改名為伊能靜江,伊能靜是藝名。
伊能靜生父是軍人,49年跟著國軍來到臺灣。在父親的觀念裡,認為自己一定要有一個兒子傳承山東血脈。
而當伊能靜出生的時候,父親看了一眼是女兒掉頭就走了。從小到大她和親生父親一張合照都沒有。
因為母親沒有生下男孩,父母離異,母親改嫁,她跟著媽媽去了日本。
16歲那年她得到劉文正的賞識,回到臺灣組「飛鷹三人組」出道,因為尚未成年無法和唱片公司簽約,只好硬著頭皮和很久沒往來的父親聯絡,而父親卻在簽約後返家途中車禍身亡,那次碰面居然成了父女的訣別日。
她前陣子清明節去幫父親掃墓時,特別告訴爸爸:『我嫁了山東人,算圓滿您的遺憾了!』最後感謝爸爸在天上的守護,讓她能保持樂觀和微笑。
很多人印象裡的伊能靜,會覺得她有點小矯情、少女病、做作…
2007年她出版唱片《Princess A》時,我曾經替《南都周刊》專訪過她。
當時在臺北市的一家咖啡廳,她熱情洋溢,話匣子一打開就停不下來,儘管我和她真的只是第一次見面。
在採訪她之前,我認真翻閱了很多她過往的資料,準備了許多問題問她。
事實證明,我那些準備根本毫無必要!因為她是伊能靜耶!她哪裡需要你丟問題問她,她自己就會主動告訴你關於自己的一切,她太明白記者想聽什麼內容(也可以理解為她的表演欲和表演型人格非常強烈)。
她的談話內容就會盡可能的主動把料給你,那次她告訴我:『我的青春期剛開始,唱歌就像戀愛一樣』(那年她37歲…)
可能,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伊能靜不算做作,她只是從未掩飾內心裡那個頭戴王冠、身穿粉色的小公主內心而已。
徐氏姐妹(ASOS)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
大小s算是臺灣的外省第三代,其父親徐堅生於1953年。
徐熙媛(大s)1976年生於臺北市
徐熙娣(小s)1978年生於臺北市
臺灣演藝圈最出名的一朵姐妹花,她們一起時叫 ASOS,分開時是大S徐熙媛,小S徐熙娣。
倆姐妹出道於90年中期,不同於那個流行玉女的年代,她們不按牌理出牌、搞怪、無釐頭,讓觀眾感覺很真實,毫無距離感。
她們可以在節目上分享各種生活中的糗事:狗狗的大便,徐母打麻將輸掉了多少錢、穿的很美出門卻沒拉拉鍊等等……
兩人不顧形象在節目中扮醜搞怪耍寶,模仿各種別人想都沒想過的角色。還時不時在節目中上演互懟戲碼,甚至有時候情緒來了就直接邊哭邊罵,但還是一邊繼續主持節目。
由於兩姐妹性格直率,再加上主持風格獨樹一幟,令節目收視率大漲,也為兩姐妹娛樂圈的主持地位紮下了根基。
她們口中的八卦和家長裡短就是臺灣觀眾們圍在電視機前面的一大樂趣。
後來,大s轉型做演員,成為偶像劇女主角,小s繼續主持綜藝節目。
無論發生任何事,大s永遠擋在前面保護著小s,正因為大s的一路努力,在姐妹倆任何一個關鍵的人生節點上,都做出了最好的選擇。
即使姐妹倆在演藝圈不是屬於顏值最高的,也沒什麼特別的才藝,家庭也毫無背景,但憑藉著姐妹倆鮮明無可取代的個人特色,成為臺灣演藝圈最有名氣的姐妹花,甚至經久不衰的紅了20多年。
我想無論是任何人,擁有了大s這樣的姐姐守護,都會是個人生贏家。
田麗1967年生於臺灣阿里山鄉,父親是山東人,母親是臺灣鄒族原住民,擁有一半原住民血統。外型亮麗,個性豪爽。
美艷的人,感情世界也是相當精彩。曾經和咆哮教主馬景濤談了四年戀愛,後因男方有暴力傾向而分手。後又和臺灣政治人物宋楚瑜的小舅子陳定中走入婚姻,卻因男方出軌而痛快離婚。前幾年和大陸n線演員李雨澤二婚,不到兩年也是離婚收場。
現在都對媒體說:『很享受一個人的快樂』
2000年臺灣總統大選時,我曾經在宋楚瑜的造勢晚會上看到田麗在臺上呼籲大家一定要支持宋楚瑜。
一直以來,田麗都是深藍,也是國民黨的忠實支持者。
內地觀眾對她可能還不太熟悉,她在八九十年代她在臺灣就以性感著稱。
那個年代臺灣觀眾還是比較偏愛瓊瑤款玉女型美女,像田麗這種妖艷性感的女神戲路很受限。
早期的影視代表作主要有臺灣版《倚天屠龍記》、《斜陽芳草外》、《戲說慈禧》、《青梅竹馬》、《施公奇案》等,幾乎都是配角。
前段時間電視劇《都挺好》熱播,在《都挺好》裡飾演蒙太的演員田麗也引起不少人的關注。田麗在拍《都挺好》時已經51歲,不過外型看起來還是很美豔。
隋棠1980年生於臺灣南投。
幼年成長於南投市南投縣中興新村。在臺灣長到十四歲時移居波蘭,大學赴加拿大就讀並畢業於加拿大溫尼伯大學心理學系。
2002年起於演藝圈發展,現身兼模特兒與演員雙重身份。2010年,隋棠於偶像劇《犀利人妻》電視劇中飾演女主角謝安真而走紅,並因此劇入圍第46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
2014年和周迅一起演出電影《撒嬌女人最好命》裡的臺灣綠茶婊,讓大陸觀眾通過她的演技而對臺灣美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不過,真的沒幾個臺灣女生能夠吃的了兔子,包括女漢子我)
隋棠於2015年結婚,經常會在Facebook和大家一起分享兩子一女的幸福生活。
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依舊要仙氣有仙氣,要性感有性感,自帶女神光芒。
張玉嬿1966年生於臺灣屏東縣。
第一部作品《末代兒女情》就入圍金鐘獎最佳女演員。
之後飾演華視《紅樓夢》的林黛玉一角稍稍走紅,後拍《驚世媳婦》成名,因經常在電視劇扮演媳婦而有「第一媳婦」之稱。
90年代她在電視圈是炙手可熱的玉女代表,擄獲了不少男觀眾的心!
至於身為外省人的她為何會接拍臺灣本土劇?
她笑說:「其實我的臺語不太輪轉(不太靈光的意思),之前拍第一部臺語劇時,講臺詞講到想咬舌自盡!」會選擇本土劇,都是因為媽媽是忠實觀眾。
當年飾演林黛玉時的劇照
今年已經53歲的她至今仍然小姑獨處,唯一承認過的男友只有臺灣男星謝祖武。
她說:『兩個人沒有一個人好,為什麼要勉強變成兩個人,不管一個人、兩個人,先把自己身心、生活狀態維持好最重要,這幾年不是沒戀愛,但不適合就沒往下走』
鄭家榆1971年生於香港。
出身於演藝世家,她的母親是寫過《烽火佳人》、《女人香》、《緹縈》、《再見阿桃》等電影及電視劇本的知名編劇張明玉,而鄭家榆十六、七歲時便被唱片公司發掘,問她願不願加入樂壇出唱片,但是當時的她對演藝圈一點都不感興趣,所以拒絕了唱片公司的邀請。
1995年,鄭家榆在母親的鼓動下進入了娛樂圈,首部電影是與郎雄等前輩聯合主演的《流浪舞臺》,這部影片上映後受到廣泛好評,成功入圍金馬獎最佳影片。
後來和蘇有朋拍三級片《情色》,憑蘇有朋的人氣和鄭家榆的清新氣質,上映後獲得不錯的票房成績
1998年,《還珠格格》的播出掀起了一陣清宮戲熱,臺灣華視跟風製作了《懷玉公主》,並且欽定由鄭家榆出演女主角,該劇收視率創下連續4個月全臺收視第一,紅遍兩岸三地。
鄭家榆雖然算不上第一眼美女,但是她卻憑藉小家碧玉和小清新的模樣,成為那時熱門的古裝花旦之一。
娛樂圈中有很多女星曾讓觀眾驚艷一時,後來卻因種種原因淡出娛樂圈,甚至從此消失在觀眾的視線,但她們卻依然讓人念念不忘。
趙永馨1963年生於新北市板橋區。
1983年演出首部電視劇《玉女神笛》,隔年榮獲第19屆金鐘獎『最具潛力戲劇新演員獎』。
她是臺灣國光藝校第一屆畢業生,80、90年代臺灣知名女演員。
演過多部瓊瑤電視劇女配角,以玉女形象深植臺灣觀眾的心。
現在已經是資深玉女的她,偶爾還是會出演一些婆婆類的角色。
2014年開始擔任製片人,創立『永遠溫馨工作室』來製作長情劇展系列作品。
---
謝謝您看完這篇臺灣的山東美女。
敬請期待臺灣的華中地區、華南地區的美女們!
若您覺得此篇還算精彩,麻煩您點個『在看』或是『轉發』支持我一下喔!
也歡迎您請我喝杯咖啡!
-
我和朋友想幫助目前單身的大陸朋友以婚配的方式入籍臺灣。
只要嚮往臺灣,想來臺灣認識臺灣妹子或臺灣男士,進而拿到臺灣身份,可以加入我們單身群。
(已婚人士有別的管道,我會再通知,所以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