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我有一個月掙2000萬的機會,但道德經的一句話讓我放棄了

2020-12-23 花落花又落

如今的社會,要說我們最離不開的一樣東西就是:錢!

好像我們住在了被金錢圍繞的牢籠裡。

有人說:我們只有掙到很多的錢,才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去捍衛自己的權利。

是啊,這個社會讓我們的欲望逐漸增長,讓我們變得更加的現實。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在疫情面前湧現出了無數的無私奉獻的醫務工作者,像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都因為這場大難,再一次走進我們的視野。

當然,除了醫務工作者之外,還有一位在每晚新聞1+1都能看到他對疫情一線的講解。

他就是白巖松!

中央電視臺的新聞類主持人從王志到郎永淳,再到趙普,很多人都已經辭職,這也無可厚非。但近日看到白巖松的一段採訪後頗有感受,這就是主持界的鐘南山啊!

他在採訪中說:「我也可以在一個月內掙2000萬,那就是去當一把評委,但是我總是害怕,掙錢變得這麼容易了。」

月入2000萬的機會,白巖松放棄了!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白巖松在《道德經》中看到這樣一句話: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白巖松坦言,這句話讓他尋回真正的自己,讓自己足夠的踏實起來

對於白巖松這種成功的人士來說,能夠不被欲望左右,為自己的理想和生活而活,這種生活方式無疑是最好的。

但是,對於我們這種普通人來說,生活不會給我們太多喘息的時間不努力去掙錢就沒法吃飯,凡事不爭那就註定平庸。

白巖松的這種生活方式是我們很多人都所嚮往的,但是,白巖松也僅僅是位普通人,而他今天為何會有如此成就,我們與他的差距究竟在哪裡?

白巖松:要做到不爭也不搶,要奉獻而不是與人爭奪。

白巖松的父親在他8歲的時候就離開人間,是母親自己把這個家撐了起來。

小時候的白巖松特別淘氣,學習也是一塌糊塗,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逐漸意識到母親的不易,慢慢的開始讀書學習。

而白巖松更是坦言,自己最糟糕的時候,自己抑鬱了整整5年,甚至自己一度想要自殺,但是,最後他靠讀書和閱人拯救了自己!

《曾國藩》奠定了白巖松的人生觀

白巖松25歲的年齡段讀到了對他影響很深的歷史長篇小說《曾國藩》

白巖松曾說:

「在自己25歲的時候主持《東方之子》,那個時候還沒有新聞主持人,我要採訪無數個東方之子,一個25歲的年輕人自然還是困惑的,我該問什麼樣的問題,人是什麼,人性是什麼。」

但是在這本書裡,僅僅25歲他讀懂了人性的複雜,這本書讓自己覺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太過於簡單!

《曾國藩》裡記錄了曾國藩為人處世的金玉良言,軍政謀略,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曾國藩的為官、治世、持家以及為人處世的奧秘。

這本《曾國藩全書》無刪減、而且還有翻譯、讓我們讀起來毫不費力,通俗易懂。而且這本書的紙質精良、高清的文字,絕對不會有掉頁的現象。

無論你現在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相信你讀完之後一定能夠在生活中更受歡迎,在職場中步步高升

這本《曾國藩全書》僅需38元一杯咖啡、一頓快餐的錢就可以開啟人生的另一道大門,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人生更精彩!

《道德經》---白巖松生命之書,讓白巖松整個人得到升華!

2018年,白巖松作客"烏鎮文化講堂",白巖松以"《道德經》——我的生命之書"為題,向觀眾們分享了《道德經》中諸多啟人深思的人生智慧。

白巖松在講堂中說過這樣一句話:

「成名太早,對於我來說,不見得是件好事,其實對誰來說都不見得是件好事。」

白巖松坦言,自己到35、6的時候自己的困惑還有很多,而他的困惑都因為《道德經》而受到啟發。

就連魯迅先生曾說道:

「不讀《道德經》一書,專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道德經》讓白巖松能夠在人生中做到更好的取捨。白巖松常常感慨,到底是什麼樣的夕陽流水,能啟發出古人如此的智慧呢?老祖宗把經典都寫完了,我們還一邊撞南牆一邊去揣摩。

《道德經》是老子一生的精華,被譽為「萬經之書」。這本《道德經》堪稱醒世哲學之書而且在全世界都廣受歡迎。

這本書字跡清晰、線索精裝、無刪減、不掉頁,配有注釋,通俗易懂

僅需59元,也就是幾杯奶茶、冷飲的錢就可以為自己為孩子帶來一生的智慧,終身受益!

相關焦點

  • 白巖松:我有機會月入2000萬,但《道德經》裡的一句話,讓我放棄
    白巖松曾經在一個訪談中說:「自己曾經有一個可以月賺2000萬的機會,但自己選擇拒絕了這個機會」。《道德經》裡一句話點醒白巖松為什麼會拒絕呢?只因為《道德經》的一句話,相信也會點醒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白巖松這樣回應說:「我賺這麼多錢幹嘛呢?
  • 白巖松:本來我能月入2000萬,但《道德經》裡的一句話,讓我放棄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大家應該都知道,在圈裡的口碑和人緣都很不錯,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這樣一位功成名就的人,卻在年輕時有過5年的抑鬱史。而讓他走出抑鬱的,是道德經裡面的一句話。在一次演講中他說,他讓自己的學生抄《道德經》,最後選出《道德經》中,他們印象最深的十句話,結果沒想到,被選出最多的一句是:《道德經》第二十三章的一句話: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白巖松稱,這是一句可以給困境中的人帶來心理支撐的一句話。
  • 白巖松:我有月賺2000萬的機會,但《道德經》這句結束語讓我放棄
    在白巖松事業如日中天時,他在一次採訪中說到:「我也有一個月當一次評委,一下子掙2000萬的機會但是我最終放棄了,因為我發覺掙錢如果這麼容易的話,我拿它幹嘛呢?」現實生活中,可以說,能真正跟隨自己內心生活的人不多,而是變成了金錢的奴隸,拿著一個月兩三千的工資,還想著掙更多的錢,最後才發現,就算掙再多的錢,也開心不起來。
  • 白巖松:曾有一個月賺2000萬的機會,讀了《道德經》,我笑著拒絕
    白巖松:曾有一個月賺2000萬的機會,偶然讀了《道德經》,卻讓我笑著拒絕十幾年來網上非常流行一個詞,叫做「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簡簡單單的幾個字說得簡單,做起來卻千難萬難,而真正能將這幾個字付諸實踐的,少之又少,印象中恰好有這麼一個人,那就是——白巖松。
  • 白巖松說:《道德經》中的這句話,讓我放棄了一個月2000萬的機會
    這是以天道喻人道,也是貫穿道德經全篇的上善之人「利」與「不爭」的行為準則從看到這句話後,這句話一直對我的影響很深刻。每天觀看新聞節目時,看到電視裡的白巖松,我曾想到他曾說過:自己也有一個月賺2000萬的機會,但當時的自己的確是心動了,心想著我也可以一個月賺2000萬了。用不了多久我就是一個真正的富人了,但事後白巖松笑著表示他拒絕了。
  • 白巖松:我本可以一個月賺2000萬,但《道德經》讓我放棄了
    在生活中有這樣的一種人,他們總覺得現在到手的工資並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應該去賺更多地錢,而自己最缺少的,並非是錢財,而是一個能賺大錢的機會罷了。這便是現在年輕人最常面對的一個困局。對此,我從白巖松的訪談中得到了一些啟示。
  • 白巖松:我有月賺2000萬的機會,但《道德經》的結束語讓我放棄了
    在白巖松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在一次採訪中,說到:"我也可以一個月當一把評委,掙2000萬。但是我會很害怕,我覺得掙錢變得這麼容易了。然後呢?我拿它幹嘛?我的生活方式不需要這麼多錢!現在的我們,有很多人已經成了金錢的奴隸,一個月拿著三五千的工資,總是滿足不了自己的需求,於是想盡一切的辦法掙更多的錢,最後發現,即使掙再多的錢也使自己開心不起來,這是為什麼?
  • 白巖松:我本可以月入2000萬,因《道德經》中的一句話,我放棄了
    白巖松就是其中之一,即使身肩名和利,仍能做到不忘初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間誘惑太多,而白巖松也曾動過心,卻也守住了心。白巖松曾在節目中公開表示表示過自己曾有月入2000萬的機會,自己不久以後將成為富人,但面對誘惑,他拒絕了。不禁有人好奇,這麼高的報酬為什麼要拒絕呢?
  • 白巖松:我可以月入2000萬,但《道德經》裡的一句話,讓我放棄
    能夠真正清醒的人很少,而白巖松就是那為數不多「不忘初心」的人。大家都知道白巖松,是央視非常著名的一位主持人。他曾經在一個訪談中說過,自己曾有一個月賺2000萬的機會,自己也非常心動,畢竟這樣不用多久自己就是一個真正的富人了,但是自己思考一番後就拒絕了這個機會。
  • 白巖松:我有月賺2000萬機會,但《道德經》裡一句話,讓我放棄了
    提到主持人,很多人會想到撒貝寧、董卿、何炅等人,但還有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人,他就是白巖松。「東方時空」、「子夜」、「焦點訪談」等等,在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節目中,都有白巖松的身影。可能很多人都會羨慕白巖松的成就,但他真正的成功其實還是在心性上,只有心強大的人,才能無畏所有。白巖松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過這樣一件事:年輕時我曾經遇到一個機會,可以月賺2千萬,但還是放棄了,因為突然間想到了《道德經》裡的一句話「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 白巖松:不要讓自己陷進金錢的局中,讀道德經幫你尋回真正的自己
    白巖松:我曾可以月賺2000萬,但道德經中的話讓我放棄了如今的社會,要說我們最離不開的一樣東西就是:錢!好像我們住在了被金錢圍繞的牢籠裡。現在有一句話非常的火:「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但是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卻很有人做到。小白個人覺得真正能將這幾個字付諸實踐的,我覺得有一個人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白巖松。
  • 《道德經》裡一句話點醒白巖松,風再大,終會停
    這本幫助他走出抑鬱的書就是《道德經》。《道德經》的一句話影響白巖松的一生在一次演講中,他說過《道德經》裡給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第二十三章中的一句話:「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就如同那句「花無百日紅」一樣,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無論是好是壞,總有過去的那一天,有起有落才是人生的常態。人生不要追求極致,放平心態很重要「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句話看似普通,卻給了白巖松以很大的鼓勵與支持。
  • 白巖松:《道德經》我的生命之書,這4種思維,助我突破人生瓶頸
    央視名嘴白巖松與《道德經》的淵源2018年3月24,白巖松在浙江省桐鄉市烏鎮文化講堂中,白巖松的演講主題——《道德經——我的生命之書》。其實早在2015年,白巖松在《白說》的演講中,就說過對他影響最大的書是《道德經》。
  • 白巖松5年抑鬱,三度欲輕生,卻被一句話救醒:永遠不要低估讀過...
    馬雲有一次看《道德經》時突然很興奮地說:「哎呀!這哪是我在讀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讀我,而且他讀到了我內心的最深處。」    尼採說,《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  魯迅說,不讀《老子》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宇宙真諦。  毛主席說,《道德經》是一部兵書。  《道德經》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 中年男人「去油」大招,看看白巖松是怎麼做到的!
    上世紀90年代中期,20多歲的白巖松成為了《東方之子》的節目主持人,他要去與一個又一個資深的東方之子交談,那個時候的他人生閱歷還不足,當然是沒有底氣的,所以要不斷去學,從書中去學。他去看《曾國藩》,看令人尊敬的曾國藩,看令人氣憤的曾國藩……到書中去感悟裡面複雜的人性,他發現原來一個人竟然可以如此複雜的時候,他對人性也開始有了更充分的了解。他還去看《道德經》,他發現老祖宗幾乎把今天所有的境遇都寫入其中,短短的五千字讓他對很多事情豁然開朗——無私為大私。
  • 被白巖松稱為「生命之書」的《道德經》,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白巖松曾經說過,老子有句話改變了我的後半生,跟水有關。老子自問自答一個東西,江海為百穀之王,為什麼?遼闊的是大江和大海,為什麼?老子接下來自己回答:很簡單,因為它比別人低。海平面是零,最後千江萬河歸大海。
  • 白巖松:再困難,都不要忘記《道德經》裡這句話,風再大,終會停
    白巖松是央視著名的主持人,在主持界的地位和口碑都很好,也許很多人都看到白巖松的功成名就,但其實白巖松也曾患過抑鬱症,承受著不為人知的痛苦,甚至和妻子交流都只能用紙條傳文字。後來通過家人的關懷和讀書,他才走出了陰霾。他當時主要讀的就是《曾國藩全書》和《道德經》。
  • 白巖松書單:生命中,影響我最深的4本書,幫我提升4個層次
    第二本書:《朦朧詩選》當我打開《朦朧詩選》的時候,我看見:1986年5月8號購於王府井書店。閱讀在幫助我,其中有一套厚厚的書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唐浩明的《曾國藩》。」白巖松剛加入《東方之子》節目組時,一直讀的也是這部書。「最初的閱讀非常快,因為書太好了,當快要讀完的時候我戀戀不捨。
  • 白巖松:我曾三次抑鬱到想自我了斷,是曾國藩一句話點醒了我
    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新聞評論員白巖松以獨特的新聞視角、尖銳的語言風格被大家所熟知,可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就連這樣的人也曾經自爆有過5年的抑鬱時光,甚至曾多次想過自殺。抑鬱五年,三次自殺,這是你所不知道的白巖松在1992年時,白巖松整日夜不能寐,一天一天的睡不著覺,之後他無意中發現自己後腦勺有塊斑禿,問家人之後,原來家人早就發現了,只是不敢告訴他,他的家人也能夠感受到他內心中的抑鬱。
  • 《道德經》中的4種思維,難怪白巖松盛讚其為:生命之書!
    然而最終卻做了階下囚,不僅丞相做不成了,連做一個布衣百姓與兒子外出狩獵的機會也沒有了,這是多麼典型的一個事例。思維二:天長地久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